竹县头前溪生态调查 5原生鱼种疑消失

头前溪隆恩堰河道堰下设有鱼道入口,让原生鱼洄游。(罗浚滨摄)

新竹县府农业处今年委托新竹县生态休闲发展协会,调查研究头前溪流域生态,发现何氏棘魜、琵琶鼠及美国螯虾等外来种,严重破坏流域内弱势原生鱼种,疑有5个鱼种消失,隆恩堰等人工构造物高差达3公尺,也影响其他鱼种上溯洄游。

农业处长范万钊表示,头前溪2009年做过1次生态调查,为了解12年来的变化,委托单位在上游到下游设置16个监测点,以虾笼和蜈蚣笼诱捕、夜间捞捕、专业垂钓、急流及草下捞捕等方式,经10个月完成调查。研究发现原生鱼类有11科40多种、虾蟹类9种,外来物种有何氏棘魜、琵琶鼠、观赏用慈鲷科鱼类及大口黑鲈等,因外来鱼种强势入侵,造成流域内原生弱势物种遭受影响。

之前调查急需保育的台湾特有种饭岛式银𬶋,原有的泥鳅、孔雀花鳉、溪鳢及斑马雀,在这次调查中并未发现。部分物种的数量也明显减少,分布范围更限缩,甚至有栖地迁移情形。其中,何氏棘魜危害原生种生态最严重,调查时一并移除约1500条。

调查认为,头前溪洄游型的白鳗、鲈鳗、日本绒螯蟹或原生鱼虾蟹类,因河堰、固床工、拦沙坝及消波块等不当设计施作,影响分布及上溯,段差下的鱼量比段差上多很多,尤其3到10月是洄游到上游产卵季节,隆恩堰高差约3公尺,下游常见鱼类飞跃消波块上溯,河道堰下虽设有鱼道入口,因闸门为控制水量,常遭垃圾卡住,枯水期时常关闭,影响鱼种上溯洄游和生态基量。

范万钊并指出,竹东水资源中心营运后,处理过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能稳定头前溪冬季的水量,避免水中生物缺水死亡,调查收集的资料将提供给二河局等单位参考,也会透过县府和社团网路等方式做生态宣导。

县长杨文科表示,头前溪水质在全国河川调查都是名列前茅,此调查结果证明头前溪生态丰富外,环保局在五龙工业区水质监测做得很好,未来可当水质调查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