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钢琴家胡瀞云乐在当下 因给予而不孤单
2008年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赛银奖、台湾钢琴家胡瀞云,近期返台,将和长荣交响乐团弹奏莫札特第17号钢琴协奏曲。(郭吉铨摄)
钢琴家胡瀞云认为,音乐生活最好的状态,是可以自己规划曲目,享受所有的安排。(郭吉铨摄)
钢琴家胡瀞云在追艺道路上,也曾感到孤单,但如今她活在最爱的音乐里,也乐于给予,不再孤单。(郭吉铨摄)
2008年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赛银奖、台湾钢琴家胡瀞云,近期返台,将和长荣交响乐团弹奏莫札特第17号钢琴协奏曲,她表示,这是一首不管演奏或聆听,都会令人感到开心的曲目,而这也是音乐的意义,「音乐能丰富人的心灵,并带给人快乐。」
目前定居于美国费城,任教于费城天普大学,胡瀞云表示,现在的她来到一个自在的状态,不管是练琴、教学,或是为自己规划音乐会曲目、录制唱片等,她都能自在地安于当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胡瀞云回忆,在刚得到大奖的时候,她每年演出百场以上音乐会,也在世界各地巡回,「成为音乐家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时的我都是独自一人旅行,也曾感觉孤单,那时的我并不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现在感受很不一样了,我可以专注完成我想做的计划,和听众分享我想分享的音乐。」
胡瀞云出生于1982年,她还有个姊姊,是姊姊先学钢琴,她也跟着学,还跟着考进敦化国小音乐班5岁学琴,10岁时她听了大提琴家罗斯托波维奇的音乐会,当时台上的日本钢琴家演奏,让她立志要成为钢琴家。
胡瀞云表示,当时她很明确地告诉父母亲她一定要出国读书,「爸爸完全反对,妈妈百分百支持,我甚至希望自己可以去莫斯科音乐院,但当时我不可能自己去俄国,爸妈建议我可以跟着姊姊到美国读书。」
于是,在网路资讯不像现在这样方便的年代,胡瀞云和家人飞往纽约甘迺迪机场,直奔茱莉亚音乐院先修班报名,三周后考试,她如愿考上了,但当时并不知道要找谁当老师,胡瀞云随手参考了一本正在阅读的书《猫咪与妈咪》,里面提到了茱莉亚音乐院教授贺伯.史坦辛(Herbert Stessin),她就选了贺伯教授作为她在纽约求学的老师,开启了逐梦之旅。
在茱莉亚音乐院求学对胡瀞云而言,是一段特别的经历,她表示,一个人时难免感到孤单,「我的学校有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未来可以上长春藤大学,每周六都会看到他们来接小孩,而我永远都是一个人在那里,但我很明确自己要的是什么,我要成为钢琴家,所以我会为自己排很多事情,参加音乐会、比赛,想争取更多奖学金,也不想浪费自己学习的时间。」
胡瀞云一路读到茱莉亚音乐院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来又到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进修,最后拿到克里夫兰音乐院最高演奏家文凭。
胡瀞云表示,贺伯教授带给她的是浑然天成的音乐,「他没有加东西在学生身上,而是让你成为你自己,并找到每个学生的特色。」而另一位恩师、钢琴大师谢尔盖.巴巴杨(Sergei Babayan),也在胡瀞云参加鲁宾斯坦的大赛前夕,提点了她演奏上该注意的事情,让她在上场前有调整和转换的机会。
参加鲁宾斯坦大赛可说是胡瀞云人生的转折点,获得奖项,不单单是她成为钢琴家的敲门砖,过程的惊险和礼物,也成为她一生受用的宝藏。
胡瀞云透露,在比赛前夕,她其实没有旅费可以参加这场比赛,「但是有一位我不是很熟悉的老教授,他说很欣赏我的音乐,他协助我的旅费,但是他告诉我,哪天别人有需要的时候,我也要帮忙别人。」
胡瀞云表示,她一直把这件事情记在心上,「我永远会记得,在我最急需帮助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位天使,毫不犹豫地帮忙我,这也影响了我的人生,我珍惜所有的机会,我在教学时,也会尽可能地提供我可提供的协助。」
钢琴家胡瀞云在追艺道路上,曾感到孤单,而如今她活在最爱的音乐里,也乐于给予,不再孤单。胡瀞云与长荣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将于2月17日在台北国家音乐厅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