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林人中为台北艺术节开新页 想像一个万物共生的未来

今年台北艺术节由艺术家林人中担任策展人,以现今人类最关切的环境主题为主轴,想像一个万物共生的未来。(王英豪摄)

科学研究显示,植物和人类一样,也能感知到周围声波,若一场音乐会是以植物为主要观众,会如何呈现?今年台北艺术节由艺术家林人中担任策展人,以现今人类最关切的环境主题为主轴,想像一个万物共生的未来,节目内容包括《给植物的音乐会》、2019威尼斯双年展金奖作品《太阳与海》,都将在台湾登场。

台北艺术节策展人林人中期许台北艺术节除了是展示节目的平台,同时也是自制节目的基地。(王英豪摄)

林人中表示,在疫情后接下台北艺术节策展工作,他给了自己许多目标和任务设定,「在疫情后的年代,一个艺术节能发挥的功用是什么?以及在寻找节目的过程中,引进国外节目、国内自制节目与共制节目,这几种不同方式,要如何找到和台湾表演艺术内部生态系统的对话方式,并和国际之间有议题上的对话,这都是我的功课。」

林人中出生于1984年,毕业于台艺大表演艺术研究所,现旅居欧洲,身兼行为艺术家、策展人和剧场人,代表作之一《吻别》,于2016年登上欧洲宣言双年展,近年编舞作品《二十世纪舞蹈史,在亚洲》,也曾受邀到巴黎舞蹈中心演出。近10年来,他闯荡欧陆舞台,同时近年也会固定返台,担任北艺中心亚当计划的策展人。

林人中表示,他将把这十年来在国外的策展、演出与创作经验,运用于台北艺术节的策展工作,「我认为关于表演现况的讨论是多向性的,不单单是了解国外趋势潮流,也不只有封闭地对内发生,而是让台北艺术节如何作为一个开放与流动空间的平台,这是我给自己的任务。」

作为策展人,林人中期许和艺术家工作的方式,是一种陪伴与支持,同时理解对方特长,并一起讨论和发展作品。在引进国外节目时,林人中表示,他希望介绍台湾观众最当前的作品,但并不是难以理解、曲高和寡的节目。

舞蹈家福斯坦.林耶库拉(Faustin Linyekula)作品《我的身体我的档案》,结合音乐、口白、影像,呈现他如何找回自己身体的自主权。(台北艺术节提供)

「我们活在什么样的年代与政治、社会处境,而艺术家如何思考和回应这些眼前的事物,这样当前的作品,有其议题和美学形式,也因此透过作品能引发其中的重要性。」

林人中举例,今年台北艺术节有来自非洲的作品《我的身体我的档案》,「我会想介绍这部作品,不是因为它『来自非洲』,而是就我们长期观赏的经验模型,大都是西方的模型,例如圣诞节会想到白雪、圣诞老人,但圣诞节时的南半球其实是夏天,过节时是在海边烤肉。表演也是如此,有更多的身体表现和文化脉络,可以多方了解。」

此外,跨物种沟通也成为今年台北艺术节重要的内容之一,如在北艺中心顶楼花园举办给植物听的音乐会,林人中表示,这也是一种换位思考,「以生态思维为出发点,从原本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到以非人类思考为中心;人不再置身事物之外,而是这些事物的一部分。」

艺术家林人中在疫情后接下台北艺术节策展工作,他给了自己许多目标和任务设定。(王英豪摄)

林人中表示,给植物听的音乐会,不是在展示花园场景布置,服务的对象是植物,「人类怎么在给植物的音乐会里学习,透过音乐事件、声响和情境和植物对话,这是一种跨物种沟通的实践。」

2019威尼斯双年展金奖作品《太阳与海》,造了一座人工沙滩,演员有老人、有小孩,观众在空间里观赏沙滩的一天。(Andrej Vasilenko ©台北艺术节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2019威尼斯双年展金奖作品《太阳与海》,造了一座人工沙滩,演员有老人、有小孩,观众在空间里观赏沙滩的一天,其作品属性既是装置艺术,又是歌剧,是展览也是表演。

林人中表示,这个作品在威尼斯演出时,很是轰动,「观众就在威尼斯一处码头二楼,观赏人间沙滩,谈论气候危机,人们如何在休闲娱乐之外,无意识地破坏环境,透过一个甜美的沙滩呈现,更是强烈。」

有趣的是,这次还有部过国内自制节目《脱壳》,以龙虾为主题,林人中表示,龙虾的生物属性有个特别的命题,在于只要不断脱壳,不要被捕杀、不要挨饿,就有可能长生不死。借着这个命题,剧场人陈煜典和装置艺术家范承宗合作,将透过在观众面前打造龙虾的栖息之地,从中探问人们如何友善对待海洋,和自然共存。

《梦回春闺》挑战一人说唱,表现独守空闺女子百转千回的心境,将在台北艺术节登场。(捌号会所©台北艺术节提供)

林人中表示,台北艺术节除了是展示节目的平台,同时也是自制节目的基地,「我希望也能将台湾艺术家作品带到国际艺术节,和世界当前的议题、趋势和潮流,产生对话和关系,成为国际表演艺术界会讨论的作品,并且进到国外的艺术节脉络,这是我的期待和功课。」2023台北艺术节将于8月5日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