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永和:教育数字化新范式 关键在于创新和变革

新范式,相对于传统模式和常规思维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框架或者方法论,其意义在于能够推动个人、组织或社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和提升。虽然“新范式”并不是一个新鲜词,但由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新范式确实给教育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那么,中国的教育数字化到底处于哪一阶段?中国教育数字化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存在哪些痛点?目前教育数字化有哪些成功案例?

4月17-19日,第21届华为分析师大会(HAS2024)在深圳举办。期间,在“释放数智生产力,加速教育智能化”的教育圆桌活动上,本站科技采访到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永和。他认为,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常态,数字教育新范式最大的目标,也是最大的痛点,就是在教育教学要进行革命性地创新和变革。

教育数字化转型新阶段,向智能化迈进

202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经过两年的发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显示,3年间中国排名从24位跃升到9位。

“中国教育行业正处在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的阶段,所以很多人会提到‘数智技术’。”吴永和认为。

“数字化”、“智能化”听上去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在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助力教育行业转型。但实际上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

吴永和解释道,教育数字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数字化在教育层面解决了教育活动发生变化的问题。我们现在讲的是基于证据或者数据驱动的教学,没有数字化怎么搞数据驱动?”

比如说,原来教师的讲义好几年前的都在用,但数字化驱动下,教师讲义都会根据新趋势产生变化。

“在数字化之后,就是智能化。智能化增强了教育系统功能。比如个性化教学、个性化学习以及知识图谱、数字画像等等,这都是智能化的体现。包括现在大模型的应用,智能化的教育系统功能更加强大。”吴永和提到。

比如可以通过智能技术赋能教育,使得教学更加个性化,从而助力智慧课堂、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等建设。

面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地处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仅有的一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宁夏大学以智慧教室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教育赋能,推进教育智能化建设,引领面向未来的育变革,为西部高校发展树立典范。

宁夏大学采用数“动”教学,互“动”教学,协“动”教学,智“动”教学的四“动”华为智慧教室解决方案,构建教、学、评、管一体化的智能教学生态,打造300间未来教室,将AI技术融入教学流程,实现灵活多样的混合式教学和多校区教学管理一体化,全面提升教学品质,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变革创新,打造教育新范式

可以说,在经过2年的数字化转型后,中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了常态化。

这意味着智慧教育的场景化应用颗粒度日益细化,教育的数字化涉及到了学校的方方面面,是整体性的、全方位的改革。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智能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更加加快了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

但是,教育数字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日之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和难题。

“教育数字化转型最大的目标,也可以说最难的就是进行革命性重塑。不再是以往简单的数字化,而是要整体性、全方位地进行数字化,有可能引起教育的新范式革命。”吴永和说道。

这一目标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师。在教师数字素养方面,吴永和提到了五个方面:第一是数字化意识挑战,教师的思想工作要到位,要考虑数字化转型怎么做;第二是数字技术知识和技能,工具要会用;第三是数字化应用,怎么将这些数字化工具用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业评价当中去;第四则是数字社会责任,主要是涉及法治道德规范和数字安全保护,尤其是在隐私方面;第五则是教师专业的发展,要进行数字化学习和研修,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

在解决这一痛点问题上,吴永和认为,学校如果要达到治理的现代化就需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真正赋能。比如上海多个地方在建设教育数字基座,主要就是将原来低水准的IT能力(换掉),引进头部企业IT综合能力。比如类似于华为这样在教育数字化行业深耕已久的头部企业。

华为利用自身ICT产品优势,在解决教育数字化转型问题上可以说是走在了前列。华为通过联接、计算、云、AI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缩小数字鸿沟,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为高校和职业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加速教学科研创新。

比如吴永和提到的上海浦东区的智慧教育数字基座,华为就有参与。浦东新区根据区域的实际发展需求,将泛在网络环境作为教育环境智慧化的基础,提出了基于泛在网络的区域教育智慧化建设架构。

为了确保浦东区“泛在网络”的真正落地,华为从构建“智慧教育底座”指导思想出发,为浦东教育城域网构建起了由区级数据中心、网络链路以及区内各类教育机构网络所构成的软硬件集成系统,让辖区内实现了“一张网”。

(宁夏大学智慧教室)

而在上海的不少高校,数字化也已经由梦想走进现实。如上海市属重点建设高校,上海理工大学从2019年开始整体布局智慧校园建设,携手华为打造校园数字底座,并通过“华为云WeLink”整合全校应用服务,将“一网通办”和“一网畅学”有机结合,以人联、物联、数联、智联为目标,用数据驱动大学管理服务流程,治理变革,以办事应用的场景化集成,助力学校实现从“管理”到“治理”再到“智理”的飞跃,让师生共建智慧校园、共享数字化成果。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数字化必将推动教育范式变革,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崔玉贤/文)

本文系本站科技报道,更多新闻资讯和深度解析,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