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渣打银行陈燕燕:结算周期缩短是全球市场发展趋势 证券服务自动化趋势将延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科技正从更深层次影响着银行业。近年来,全球及中国托管市场规模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兴起,托管服务也在向着智能化、定制化方向发展。在10月末举办的Sibos年会上,证券托管服务的新趋势也吸引了许多讨论。

近日,渣打银行证券服务部全球产品主管陈燕燕(Tan Ying Ying)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渣打银行在全球39个国家提供托管服务,埃及即将成为渣打银行证券服务在全球覆盖的第40块“拼图”。陈燕燕谈到,从全球范围来看,结算周期缩短已经成为趋势,在这方面,中国相当领先并可以对全球提供“中国经验”。

陈燕燕也进一步展望了科技对证券服务的总体影响。“所有这些新技术的起点,并不是为了增加收入,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运营效率问题。”陈燕燕表示,站在托管人的角度来看,解决了运营效率问题,收入增长就会随之而来,这是一种更好的发展路径。陈燕燕介绍,从全球角度来看,渣打银行已经在过户代理领域应用了区块链技术,帮助其提升了60%的运营效率。

《21世纪》:渣打银行的证券服务主要包括哪些具体业务条线?

陈燕燕:我们的证券服务包括了基金管理、托管服务、证券借贷和抵押品管理,我们统称为证券服务。此外,在法律允许的国家或地区,我们也提供数字资产服务。

《21世纪》:渣打银行在促进资本流动方面可以做些什么,以及监管发展还有哪些期望?

陈燕燕:目前,渣打在39个国家提供托管服务。即将开放的第40个国家是埃及,我们已经持有牌照,现在等待完成最后的监管程序。这意味着到今年年底,渣打将在40个市场提供托管服务。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在这40个市场中促进跨境资金流动。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此是我们的重点市场之一。

我认为未来将有大量资金流入中国。中国从2002年其实施了QFII有关制度。22年来,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中国开放了多种渠道,让跨境投资者进入中国,投资这可以根据自身风格选择最适合的渠道。这些渠道基本都遵循T+0或T+1的交易结算方式。这是一个优势,多样化的渠道为资金进入中国提供了灵活性。

但有时,因为渠道过多,投资者会询问我们哪个渠道最好。特别是债券投资,我们必须向客户解释不同渠道间的区别,并根据他们的目标和基金架构选择最合适的渠道。这虽然充满挑战,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业务发展的机会。中国的托管服务相比其他39个国家更复杂,因为中国有多个渠道,而其他国家可能只有一到两个渠道。

中国在某些方面非常领先,比如T+0的交易结算。中国从2002年开始就可以实现T+0交易结算,而当时许多国家仍使用T+3或T+5,包括美国都是在2023年5月28日才将其规则改为T+1,印度是在2023年2月开始在零售市场使用T+0结算机制。

因此,其他市场可以学习这种“中国经验”,包括渣打银行也从中学到很多,我们能够向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解释这些模式如何运作。同时,我们也可以向中国的监管机构反馈其他国家的经验。希望在某个时刻,全球市场可以更加统一。总体来看,整个结算周期缩短是全球市场发展的趋势。

《21世纪》:有关不同的渠道,能否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陈燕燕:当然。如果客户通过QFII渠道进入中国,需要直接在中国内地开设账户。如果通过香港渠道进入,那么客户可以将账户设置在香港。通过哪个渠道通常取决于客户的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和他们是否希望直接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此外还有资金流动性问题,比如是直接选择使用人民币还是选择离岸人民币。作为托管人,处理这些交易的成本并没有显著不同。

《21世纪》:近期中国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渣打银行是否观察到中国市场的资本流入有所增加?

陈燕燕:我认为应当从长期角度分析这一问题。作为托管人,我们看到的资本流动反映了客户的投资决策。在新冠疫情之前和之后,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市场趋势。在疫情之前,全球利率较低,在疫情期间,由于利率上升,投资资金向高利率国家转移。这不仅影响了中国,还影响了整个亚洲地区。

投资者通常会选择利率较高的市场。当前随着全球利率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资本流入开始回升。不过,当前的投资流入仍低于五年前的水平。我们预期未来会有更多资金回流亚洲,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被视为亚洲的增长区域,将成为资金回流的受益者。

《21世纪》:托管服务有哪些趋势性变化?托管人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陈燕燕:确实有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首先是结算周期的缩短。就像我前面提到的,美国市场已经转向T+1,中国已经在实行T+0。这是否会引发其他国家争相效仿?因为许多国家仍然处于T+2或T+3的状态,这些市场可能需要迎头赶上。这是一个重要的趋势,我认为这一趋势肯定会到来。

其次,随着结算周期的缩短,大家对银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要求实时数据。过去,客户要求的只是交易结算报告,或者是MIS(月度信息系统)数据,比如有多少交易在一个月内结算,但现在,客户希望实时掌握这些数据。以前,如果客户想要追踪交易状态,他们会打电话给我们,现在,客户更希望通过API接口或其他自动化系统获取交易状态。这意味着提供及时和全面的数据已成为一种竞争优势,这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功能,而是客户的必需品。因此,提供这些功能的能力正成为一种差异化服务,证券服务的自动化趋势将继续发展。

另外,还有数字资产的问题。总体看这类讨论非常活跃,比如新加坡和香港正在开展监管沙盒项目,探索通过数字资产创建新的资产类别,以提高整体流动性,并影响客户的购买行为和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模式。渣打银行正在参与这些项目,我们根据当地的法律开展工作。例如,渣打在香港参与了“Ensemble”项目,在新加坡参与了“Guardian”项目,在监管机构指导下,为银行和客户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来测试新概念。

《21世纪》:渣打银行如何加强风险管理,以确保托管服务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陈燕燕:作为托管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客户资产的安全。为此,我们建立了强大的系统,确保客户的资产被准确无误地托管在证券存管机构中。同时,对于客户的指令,我们也需要确保它们符合基金本身的规定和相关法规。近期最常讨论到的风险之一是网络安全风险。渣打银行建立了强有力的网络风险管理框架,确保在保护客户资产的同时保护银行自身资产的安全。

《21世纪》:新技术对金融行业的影响非常显著。你认为哪些技术创新将对托管服务产生深远影响,它们如何实际应用?

陈燕燕:所有这些新技术的起点,并不是为了增加收入,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运营效率问题。一旦解决了运营效率问题,收入增长可能会成为随之而来的结果,这是一种更好的发展路径。

例如,我们已经在过户代理领域应用了区块链技术,这帮助我们提升了60%的运营效率。这个领域非常依赖人工操作,成本收入比也非常高。通过将流程转移到区块链上,我们减少了手工操作的时间。区块链的初衷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不是立即增加收入。

人工智能也是如此。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来分析数据,将纸质文件转换为电子指令。与过去相比,人工智能提高了我们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当前,人工智能的作用仍主要集中在成本和效率方面,而非创造新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