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骨迷思3/性早熟打针却没有效果 原因出在「一开始就错了」
孩子长高犹如盖房子,除了需要以钙质作为稳定房子结构的水泥,还需以蛋白质、淀粉等6大营养素为砖块,以及生长激素作为起重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图/陈家欣绘)
当孩子就读小学,但身高却迟迟没有抽高,此时大多数家长都会相当担心。国泰医院小儿科医师李翊诚说,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会长高25公分,第二年趋缓为12.5公分,之后一直到青春期前,每年至少要长高4~6公分。
李翊诚说,「如果一年长高不到4公分,身高又低于3%百分位以下,会先检查孩子的甲状腺、血液等生理状况,如果异常就进一步治疗。」而目前最常见的就是性早熟。
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若出现第二性征,家长可带孩子检查骨龄,借由左手掌骨骼的生长板(红圈处),推估发育状况。(图/报系资料库)
如果女孩在8岁前出现胸部发育、男孩在9岁前「蛋蛋」变得沉重下垂,建议家长带孩子就医,此时会拍摄左手掌的X光,借由生长板的缝隙来推估孩子的骨龄,若是骨龄超过实际年龄2岁,就怀疑是性早熟。
「如果预估的身高非常不理想,此时可考虑施打抑制性荷尔蒙发育的针剂药物。」李翊诚说,许多家长误以为这是「长高针」,施打后就一定会长高,但实际并非如此,这只是帮孩子多争取一些长高时间而已。
李翊诚解释,这类针剂药物虽有健保给付,但由于条件颇为严格,许多家长为了心肝宝贝长高不惜自费施打,一针大约3000~4000元,每隔1~3个月就需要施打一次,当家长发现孩子长高速度不佳时,甚至曾因此衍生诉讼案件。
若确诊为性早熟,在医师建议下可考虑让孩子施打抑制性荷尔蒙的针剂药物,延缓青春期到来,争取更多长高的时间。(图/123RF)
「这代表孩子长不高的原因并非荷尔蒙,可能是其他生理问题,或根本不是性早熟!」李翊诚说,最常见的就是因为肥胖而误认女童胸部发育,事实上只要减重就好,根本不需要打针。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