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董事会「独立」的改革新趋势
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与最新的国际公司治理趋势接轨,可借镜美国上市公司的组织架构,考虑委聘「独立董事长」,或者设立「首席独董」,赋予一定的角色。图/摘自Pixabay
去(2023)年科技业最具戏剧性的事件莫过于人工智慧巨擘OpenAI公司,11月中旬由持股很少的董事和过半数的独立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无预警地辞退有「ChatGPT之父」称号的执行长奥特曼(Sam Altman),后因数百名员工不满董事会的决定,表达集体请辞、跳槽之意,才逼得OpenAI宣布让奥特曼复职,改由三名独董重组新的「独立董事会」,由独董泰勒(Bret Taylor)担任董事会主席,负责公司未来发展的决策。
OpenAI的董事会组织架构在我国尚属少见,但在美国资本市场刻正发展中。我国「护国神山」台积电董事会的十名董事中,除了国发基金持有约6.3%股权以外,另三名董事(刘德音、魏哲家、曾繁城)的持股比例不高,其余六席独董过半数,都是学有专精、享有著名声誉的国内、外大型企业的领袖、专业经理人或知名学者专家,董事会具「独立」性质。
由过半数独董组成的董事会是公司治理新趋势,不论美国纽交所或者道琼工业指数挂牌的上市公司,都被要求董事会有过半数的独董维持其独立性。董事会独立性的用意何在?「独立董事长」可以发挥何等功能?独董担任会议主席如何定位呢?
■独董的独立性是核心
由于美国或跨国大型企业的主要投资人—大股东,未必是公司实际的经营者或执行长(CEO),而投资人的利益往往系于公司经营者的财务表现,为避免经营者不将股东利益放在最前面,就需要独董来监督。
规范独董的「独立性」,主要用意是建构独董站在客观角色,尤其是小股东的立场,来参与决策、监督经营团队和提供专业咨询,以免董事会的决定和大股东利益一致,进而侵害到小股东的利益。例如上市企业与大股东、利害关系人进行资产、股权或业务交易时,就要由独董来把关是否损及公司利益。
根据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贝莱德(BlackRock)调查,亚太国家的公司治理面临董事会独立性的挑战,影响到独董履行责任的能力,包括:一、缺少「独立董事长」或「首席独立董事」;二、独立董事与少数股东接触有限,负有不成比例的责任;三、缺乏独立性的「提名委员会」的提名、改选程序。如果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基金公司就不会投票支持董事会所提出的续任董事名单,说明机构投资人对董事会独立性很在意。
■设立「独立董事长」或「首席独立董事」
当董事会有一位高级、资深的「独立董事会主席」时,较能有效地监督和提供咨询给经营层,称之为非执行业务的「独立董事长」。例如台积电的董事会如果从六名独董当中推选一位担任董事长,就是「独立董事长」,加上以独董为主要成员的董事会就是具有独立性的「独立董事会」。独立董事长之外,在董事会主席不具备独立性时,也可由董事(独董)们共同推选一名独董担任会议主席,称之为「首席独立董事」(Lead ID)。首席独董则透过董事会或其他功能性委员会的议程安排、确保公司的经营者向董事会提供足够的议案讯息,并鼓励独董参与董事会的讨论,强化效能。
设立「首席独董」意在加强独董间,以及独董与董事、经营管理层或CEO的沟通与交流,讨论企业面临的可能风险。在亚太地区企业的股东结构通常有控制性的大股东,首席独董的功能在解决控制股东和少数股东间的潜在利益冲突,当董事会赋予首席独董与少数股东沟通,或者指定一名独董负责与少数股东对接,代表董事会鼓励与利益关系人间建立沟通管道,这对公司是有益处的。
又亚洲公司治理协会(ACGA)于上月所发布的公司治理观察报告(CG Watch 2023),台湾在亚洲国家的评比从2020年第四名进步到与新加坡并列第三名,写下历年来最好的成绩单;台湾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主要是金管会持续发布永续发展行动路径图和深化公司治理规范的改革措施,审计与监管单位的表现获得肯定。
惟ACGA简报提到亚洲国家设立的「董事提名委员会」,由市值前180大公司选取其中15家对照,我国仅三家是由独董担任委员会主席,相对独立性不足;依照外资法人对「独立性」的标准,提名委员会的主席由非独董担任,或者委员会人数独董不过半,能否独立领导或独立运作即有疑义。
是以,在董事会制度上的变革,或许可以参考美国上市公司的组织架构,考虑委聘「独立董事长」,或者设立「首席独董」赋予一定的角色,职司与少数股东沟通的功能,或者「提名委员会」由过半数的独董组成、独董担任主席,透过有效能的提名、任命和解聘程序,以确保新任独董具有必要的经验、时间和奖励措施履行应尽的义务,监督公司与利害关系人的交易取得平衡,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与最新的国际公司治理趋势接轨,提升资本市场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