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太阳的育种人

作者 | 谷青竹

太阳直射点开始回归赤道时,西风紧,北雁南飞。如同追逐日照的一群候鸟,29位嘉兴农科院的育种人也收拾好了南繁的行囊。

所谓“南繁”,就是在冬天前往中国的“天然温室”海南加种一季水稻,从而将原本长达七八年的新种选育进程缩短一半。一去南国,便是三四月。如此往返,已有数十载。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资源紧缺,这里自古重视精耕细作。近年来,“浙北粮仓”嘉兴以全省仅1/10的耕地贡献约1/6的粮食 ,“逐日之旅”功不可没。

尤值一提的是,有“江南水稻育种大王”美誉的嘉兴水稻遗传育种专家姚海根率领团队,相继育成240多个水稻良种,其中经姚海根亲手育成并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近120个,促成了浙江乃至长江下游地区晚粳稻主栽品种的多次更替。

他以家乡嘉兴为水稻品种命名,晚粳“秀水”、晚糯“祥湖”、早籼“嘉早”及杂交晚粳“秀优”系列,在江、浙、沪、皖、鄂等地累计推广种植4亿多亩,用自主可控的“中国芯”(良种)为增进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独特的“浙江贡献”。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公开谈及,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973年,姚海根主动申请从中国农科院调回家乡嘉兴市农科院工作。迄今,他在家乡从事水稻遗传育种工作恰50年。

在中国,正是一批像姚海根这样的科技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基层潜心研究、默默耕耘,“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句铮铮誓言才有了根本的支撑和底气。

育种,某种程度上也是“育人”。从姚海根身上,不仅可看见扎根泥土、报效祖国50年的累累硕果,更能看到中国科技工作者在艰苦环境下埋头苦干、拼命大干的“脊梁”精神。

1944年,姚海根出生在嘉善西塘古镇的一个贫寒农家。早年历经饥荒的困苦记忆,令他始终深切关注农民的命运,催生了日后学农育种的志向。

幼小之时,他曾因饥饿几致昏晕,幸为邻居的一碗粥所救;读高中又逢全国粮食困难时期,只能依靠同学接济方得果腹。

六千年前便孕育出马家浜稻作文化的嘉兴,因能“野稻自生”,还曾得名“禾城”。为什么即便是这样的鱼米之乡,到近代仍面临唐代诗人李绅笔下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一日不能增强水稻抵御环境风险的能力,一日便无法扭转“人种天收”的被动局面——这是姚海根苦苦思索后得出的结论。为此,必须创造性地定向培育出性状最好的品种。

种子被称为粮食的“芯片”。种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从就读浙江农业大学,到获选进入全国农业科研最高殿堂——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继而师从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鲍文奎,不断钻研遗传育种技术的姚海根愈发坚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此后,在之江大地的田间垄上、在海角天涯的南繁基地,通过杂交和基因重组,种质遗传基础丰富、抗性强、适应性广、配合力好的“测21”诞生,并喜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以其及衍生品种作亲本,中国水稻研究所等40个单位在13省多地审定了新品种195个,助推了我国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的大发展。

在南繁基地的廊柱上,有副姚海根撰写的对联:“冬至春归育良种,稻花香里喜听农民欢笑;汗水智慧凝硕果,千重浪时同庆大地丰收。”横批:“心系三农”。他说,这就是一个水稻育种人的心声。

“农科人的论文写在大田里。”这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

每一个育种季节,姚海根和助手们一起到稻田起早摸黑做上千各杂交组合,记载10万个基本数据。姚海根对此感触至深:“每个新品种的育成,都是靠一滴滴心血积聚而来的,都是靠拼体力、拼脑力、拼毅力、拼性命拼出来的。”

为了搜集农民的反馈信息,数十年来,每逢国庆节,姚海根都放弃休息,到嘉兴各县市的稻区走上一圈,在田间地头听取农民对种子的意见。他一笔一划写满的一册册《水稻田间记载本》,已经摆了好几柜子。

与大地贴得近,望天空才会远。深深拥抱播种者,使姚海根的育种研究,更有的放矢地洞察了农业的时代走向。

1973年,姚海根刚调回嘉兴农科院,便发现种了多年的“老三代”品种抗稻瘟病的能力极弱,一些老病区和重病田块几乎已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

彼时,育种界有着“丰产不抗病、抗病不丰产”的定论,意味着问题的无解。能不能“鱼与熊掌兼得”呢?姚海根决心一试牛刀。

把国外抗稻瘟病种质与嘉兴丰产品种配组,整整花费了6年时间,他试验出在重病区增产可达20%以上的浙江新一代当家品种“秀水48”。

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一向种两季水稻的嘉兴农民纷纷改种单季晚稻,粮食总产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为将更多的劳动力从农田中解放出来,姚海根明确了新的科研目标:提高水稻产量与劳作效率。通过大穗与矮秆组装,新品种“秀水110”不仅可增产7%,更兼顾适应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下的轻型栽培和机器收割。目前,此品种已在浙江近一半以上耕地及上海等地种植。

此外,他又育成了抗褐稻虱、防有害重金属等不同“品性”的环保型品种……

原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的姐姐、科学家周光宇曾盛赞姚海根:“一个基层科研单位,又是在简陋的科研条件下,出这样的人才、这样的成果,实在难得,实在了得。在国内外我所接触过的许多遗传育种家中,很少有像他这样的育种人才,他的成就在国内外同类工作中是罕见的。”

在业界的高度评价之外,更让姚海根感到自豪的,则是他得到了来自农民的认可。

姚海根还记得那年农科所一幢两层的育种温室工作楼施工上梁时,附近金桥村的农户们按当地习俗,送来了满满两箩筐的大红鞭炮以表庆贺。

“鞭炮有价,情义无价,农民把我当自家人。”这是人民授予他的无冕勋章。

姚海根在海南的宿舍位于基地三楼。在那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灰白房顶挂着老式绿吊扇,靠窗的书桌黄漆斑驳,桌面两个旧易拉罐充作笔筒和烟灰缸。另有一个积满茶垢的大水壶、两顶破旧的草帽、一把藤椅和一张小木床,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怀旧与简陋交织的风格,让时光仿佛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然而就是在这间陋室,姚海根与变换的季节展开了一场竞速,以“抢跑”之姿一次次呼应着时代更迭的最新动向。

现在,姚海根已年近耄耋。但老骥伏枥,壮志未已。

“只要身体还扛得住、只要工作还需要我,我还将如同一只候鸟一样,每年坚持南繁北育、冬至春归,年复一年;也将如一只蜜蜂一样,每天踏碎晨露、迎送晚霞,日复一日。”

选种时,他依然每天下田七八个小时。到了晚上两脚浮肿,得靠人帮忙才能脱下雨靴。光脚趿着一双泥点斑驳的拖鞋,仍焚膏继晷加班至夜深。上班最早、下班最迟,只大年初二他才放个短假。如果按8小时工作制换算,姚海根每年实际工作了至少500天。

他写了一首小诗,抒发自己虽人至暮年却仍心系农业的志向:“耄耋躯倦双鬓秋,夙愿犹存心依旧。聊学雁蜂并蚕儿,惟愿‘祥湖’续呈祥、‘秀水’再添秀。”

虽然是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但他从来不去享受这些待遇,而是像一位老农一样整天“泡”在了试验田里。

热天毒日,最为煎熬。但水稻开花于盛夏中午,却是最佳的授粉时机。给每朵颖花去雄、给每一个母本授粉,在四五十度的高温里,姚海根硬是一粒一粒、一穗一穗地去完成。有时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如此连续十天半月,姚做出1000个以上的杂交组合、记载近10万个基本数据。

到了晚上,他和助手还须守夜,以防当地散养的土猪趁着夜色将育种材料啃个精光。

但他并不以此为苦,反觉收获了一份难得的生活情致。

“阡陌四季风,幽香小黄花,飞流大米雪,蛙声伴明月。”听听稻叶的窸窣、赶赶啄米的鸟儿,在丰收的田野里感受别样的浪漫,正是育种人姚海根的“风花雪月”。

- End -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 出品

作者 | 谷青竹

统筹 | 查一鸣

排版 | 静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