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企業家共通點 張忠謀、黃仁勳都有:不是智慧…是能忍受失敗
失败,是人最好的磨练。接受失败,才有办法不断挑战新目标。图/商业周刊(摄影者:陈宗怡)
最近地表上最红的公司是辉达、最夯的CEO是黄仁勋,辉达股票不仅带动AI产业及半导体、造就全球股市狂潮,也奠定黄仁勋神一般的企业宗师地位。这波热潮可能连贾伯斯、马斯克或马云,都很难比拟。
黄仁勋:卓越的决定因素,是由苦难锻炼而成的性格
作为一家市值2.3兆美元、全球排名第三的公司CEO,黄仁勋今年已经61岁,可说是大器晚成。综观全球,科技人成功的时间约在20~30岁,最晚落在40~50岁,到60岁才发光发热,是绝无仅有。
近期,黄仁勋到史丹佛商学院,跟同学分享其经营智慧。由于我也是该校商学院校友,特别注意他的演讲。
黄仁勋很不客气的对史丹佛MBA的高材生说,卓越的决定因素并非来自于天赋、智慧,关键因素是由「苦难」锻炼而成的「性格」。黄仁勋曾强调「恒毅力」是通往成功的关键特质,并说自己能变得如此强大,主要原因在于「自己期望很低」,所以能接受失败。换言之,黄仁勋认为后天比先天重要。
黄仁勋刚到美国的时候,在中西部小镇一所寄宿学校就读,作为一名东方人,他常遭到同学欺负。他在创业前也做过很多工作,包括在连锁餐厅洗碗盘、打扫厕所,领很低的工资。
黄仁勋认为,这些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磨练,所以若要为年轻人送上祝福,他会说,希望年轻人「多吃点苦」。这有点像我父母亲当年讲的话,他们常对我说,你们这一代过得太幸福,想当年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年轻人不一定能把这些话听进去,特别是名校出身的高材生。黄仁勋表示,高期望者,通常不习惯失败。这真是金玉良言,想像哈佛之流的名校高材生,如果遭遇挫折,是否就会从此一蹶不振?
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投资未来、容忍失败
张忠谋当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时,博士资格考2次都未能过关,乃有生以来最大打击,自尊心、自信心彻底被击垮,这是他人生最消沉的一段时间。他不得已只能先放弃学位,步入职场。但后来,德州仪器资助他到史丹佛念书,终于拿到博士学位,事业开始一帆风顺、造就他今天的地位。
如果,张忠谋当初拿到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今天或许只会是个教授,不会创业成立台积电。
黄仁勋的历练和以色列人的创业精神相当类似,以色列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创业国家,创业成功的主要关键因素就是能容忍失败,认为失败是人最好的磨练。他们不像东方人,会觉得失败是很丢脸的事情,也不敢说出来,更不知道失败后如何重新站起来、挑战下一个目标。
另一个黄仁勋强调的重点,是不要太重视「关键绩效指标」(KPI),那只是对过去结果的衡量。他更重视未来,投资「尚不存在的市场」;他关心的数据是「EIOFS」(Early Indicator of Future Success),这除了要有市场敏锐度,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黄仁勋表示,一般人都喜欢追逐已经明确的题材,很少人愿意长期投资明日的赢家。黄仁勋布局GPU已长达10年,当初无人看好,他默默耕耘,所以今天辉达才能独霸市场。
黄仁勋的下一个鸿图大计,是上周在辉达年会上的宣示: 辉达不只是晶片公司,而是重建下一代运算基础设施的公司。我不禁想起张忠谋的话,「策略就是要让对手绝望」,黄仁勋很可能已快做到了!
※本文由商周.com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