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的重要性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参加科考是每个家长寄予孩子的厚望;有钱的,或许还能买个官,没钱的,变卖家产也要让孩子上一趟京城去拚搏!
所以那个时候,常有一句俗话:「做人若袂晓想,一世人抾确。」也有人写成「抾角。」
抾确:春耕之后插秧,待秧苗慢慢长大,农民必须把田里的杂草和石头捡起来丢掉,这一个捡拾田中无用之物并丢弃的动作,必须整天弯腰,实在辛苦,台湾话就叫做「抾确」。抾确,便被用来警示子子孙孙,要认真读书、考取功名,才不会像我辈般的辛苦。
抾角:农业社会的币制,『角』算是小钱,却是很多交易的常用钱币。比喻如果不求上进,只能沿街乞讨,别想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尽管长辈的话有警示、提点、暗示等作用,但终归还是要看孩子本身资质够不够,况且还要他自己想得透,书也才读得进去。
放到现代社会,没有人会去劝小孩,为了避免日后沦为只能『抾确』之辈,所以要好好读书。但想要孩子的成绩优异,倒还是古今相同的!
现在是民主社会,想要求孩子读书,不能打骂、不能触犯家暴法、不能威逼、不能嘲讽……一切只能靠孩子『自觉』!
莳缘常说:「家己会觉悟,恰赢箠仔提来渡。」意思就是要当事人能自我觉悟,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这样总比想用谩骂、责打来渡化,来劝进,还要有效能一些!
当看到国中生在联络簿上写着:『最近,我似乎越来越能把线上游戏,看得越来越淡,线上分数变得不重要,现实的考试分数,自己更加在意了。也许,这就是身为国中生的我,该尽的本分,我会继续努力、认真上进。』
不管家长或是老师看到这样的小日记,一定会莞尔一笑又觉得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