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特斯拉超级工厂

作为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的车企,特斯拉超级工厂建立背后的故事同样离不开艰苦奋斗、努力追梦的底色。不过,在实现本土化的进程中,具有科技公司硬核思维的特斯拉,需要不断改变来适应中国市场。

“我们对效率有非常高的追求”

“每一期工厂都希望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初夏的上海,雨水不断,水雾中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几个大字被冲刷得格外清晰。这座占地86万平方米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是拥有“热搜体质”和“巨大流量”的特斯拉的大后方。上下班时,工厂门口会有上百辆班车依次出发,负责1万多名员工的接送,“大巴一辆挨着一辆”。

进入工厂内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热闹”。一期Model 3和二期Model Y的生产线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Model 3的生产采用的是一条长达637米的直线生产线,有利于快速地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按照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的说法,“工厂的每一期,我们都希望做点儿不一样的东西”。和一期相比,二期Model Y的生产线则向高空发展,采用了双层设计。这种不同于一般工厂的设计理念,能够使其更高效地利用工厂的空间,产线上的生产效率也能极大提高。

现在外界对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固有印象: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上海速度”和“特斯拉速度”,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按照官方的说法,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在建设之初,就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建设方式以提高效率。

朱晓彤表示:“我们对效率有非常高的追求”。效率是在这家创业公司工厂内被反复提及的词语。“一般情况,一个工厂会看每一平米可以创造多少产值。而特斯拉则看一立方米可以创造多少产值。”他说。提升效率,并在最大程度上将现有资源最大化,是特斯拉一直贯彻的理念,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充分利用好资源,其实就是在为客户减少成本。”

目前特斯拉工厂已经实现了90%以上的自动化率。工业机器人和工人们相互配合,最大程度地释放出这座工厂的产能。Model 3的生产线已经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运行,Model Y更是采用了独有的压铸流程。据悉,Model 3和Model Y的车型有70%的零部件是通用的,还处于产能爬坡期的Model Y产线,之后的效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不断向前创新

本土化还需再进一步

走在特斯拉工厂内部,在一处休息桌上不起眼的盒子侧方,印着几条“我们的文化”,其中一条是:我们是一家创业公司,我们斗志旺盛。从特斯拉超级工厂建立的过程,以及目前整个企业自下而上自我管理的做法,可以感受到这家创业公司旺盛的生命力、创新的活力和不断进取的决心。

“找对人特别关键。一开始的核心团队找对了,立刻就会形成非常强的战斗力。”对于工厂创建之初,如何组建核心团队,朱晓彤印象深刻。在特斯拉招聘初期,前几百名员工都是他亲自面试,问得最多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最后选出来的人,可能不是同行业里面经验最多、资历最佳的,但绝对是决心最大、最有想法的”。

“不要相信现在就是最好的方案”、“要在极限目标情况下去思考一些事情”…… 特斯拉内部也在鼓励员工创新,公司的管理方式趋向于简洁化扁平化。朱晓彤说,每名员工至少有五种方式可以直接和我联系,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建议以及解决办法。特斯拉的员工也表示,当下很多90后和95后员工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里创新和挑战自我的氛围恰如其分。

由于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建立,很多人从各地来到临港工作,为这里带来了“新鲜血液”。这群新临港人戏称自己是“港漂”。据悉,特斯拉给一线员工提供了全家保险,为工人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本土化”一直是马斯克对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所要求的发展方向。按照他的理念,特斯拉(中国)应该变成一个本土化的公司。据悉,特斯拉在中国已经实现了供应链90%以上的本土化。在2018年,这个数据只有30%。未来,特斯拉将会有一款新车型率先在上海工厂生产。目前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设立了研发中心,研发团队已组建起来,正在进行扩充,并已参与到特斯拉全球研发的项目中。

本土化将会是特斯拉扎根于中国市场的必由之路。当前特斯拉的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创业公司和科技公司的烙印。反观此前外资车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经验,本土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除了员工的本土化和供应链的本土化,还包括思维模式的本土化。而这或许是个性独特的特斯拉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未来不确定性风险很大

逐渐转变迎接挑战

根据特斯拉官方提供的车主画像报告,截至3月1日,特斯拉车主大多来自金融、互联网、交通贸易物流、传媒广告等行业。其中,男性车主占75.3%,女性车主占22.8%。家庭年收入在20-40万元和80万元以上的车主分别占27.5%和26.6%。

从去年10月开始,特斯拉(中国)制造的Model 3已经开始出口欧洲。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今年4月份,特斯拉(中国)的销量为25845辆,其中海外出口为14174辆,占比达到了56.9%。从特斯拉来中国到现在,发展速度之快超出外界想象。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提到:“刚来到中国时,特斯拉压力非常大,必须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在前期,整个团队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建设工厂和提升产品方面。”

目前“特斯拉”三个字已经成为流量的代表。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讲,特斯拉一直是车圈“独特的存在”。在市场态度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下,当下的特斯拉,正在以一个开放的姿态迎接公众,增强和外界的沟通与联系。

据介绍,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未来会逐渐开放,欢迎消费者和媒体参观。“特斯拉要走向全球取得成功,离不开中国市场”,这是马斯克一直持有的观点。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面对中国市场的环境,特斯拉能否真正入乡随俗,恐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这座仍在建设中的超级工厂周围,因雨水而变得泥泞的道路,既是工厂正在建设的表现,也是特斯拉向前发展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