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6章

在海汉所能抵达的区域内,福山铜矿是为数不多品质上乘,储量庞大,未经开采,且处于海岸线附近的优质铜矿,也是海汉当初选择远赴福山县建立统治区的主要原因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为了开采这处铜矿,或许就连海汉向北扩张的步伐也会放慢很多,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局势可能都会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作为海汉治下地区产铜量最高的矿场,执委会对福山铜矿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石碌铁矿、黑土港煤矿这类大型矿场。而且由于福山铜矿位于远离海汉本土的大明境内,随时都会面临大明施加的军事压力,为了保证这里不会被大明以强硬手段夺回去,海汉历年来都在不断加大对这一地区的军事投入,以确保这处矿场能够长期处于海汉的控制之下,稳定向海汉输出铜这种重要战略资源。

目前在福山县境内驻扎的海汉军,除了芝罘港的少量海军部队之外,还有分别位于县城附近和福山铜矿的两个步兵营。此外在马家庄、夹河河口等重要区域,还驻有千人规模的民团。这些由马家出面组建的民团虽然战力有限,但对付民间山贼强盗已经不在话下,足以用于维持地方治安了。

其中驻防福山铜矿的步兵营在这几年里也没少跟登州以各种名义派来的小股明军部队发生摩擦,而且也有零星死伤发生,只不过双方都秉承着不撕破脸皮的想法,一直没有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海汉对这里的关注从未放松,装备水平甚至能与特战团这样的精锐看齐。矿场外的山头上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并且当地屯有足以让驻军和矿工们在矿场内坚守半个月以上的物资。这样即便明军对矿场发动攻势,驻军也能拖延时间等待援军到来。

当然了,以海汉军在当地驻防部队的战斗力而言,只要守住阵地就足以应付万人左右的敌军进攻,而登州明军不太可能倾巢出动来挑战福山铜矿的防线,所以在当地的部署基本上算是有备无患之举。

不过这样的部署虽然能够震慑登州官府,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但福山铜矿已经开采了两三年,其产能也不再是什么秘密,这可是一大块货真价实的肥肉。作为正主的大明官方自然也不愿见到自家的矿藏被海外这个外来者长期霸占,因此三不五时还是会想办法给福山铜矿制造麻烦。

福山县衙早就被芝罘岛殖民当局架空,在当地的存在感已经跟庙里供的土地爷差不多,基本沦落成了摆设。但登州府有命,县衙这边也不敢怠慢,知县张普成碍于身份不便去造访芝罘岛,还特地跑了一趟马家庄,将登州府的意思转达给马家。

马东强虽然丝毫不惧县衙,但对登州府还是多少有些忌惮,特别是这次传来的消息竟称是朝廷的旨意,即便这消息真假难辨,但他也不敢忽视,送走张普成之后便叫来姜盛一起合计对策。

姜盛只是个乡间儒生,在海汉人来福山县之前其实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内心深处对皇权仍然充满了敬畏,听说这是朝廷下达的旨意也不免有些乱了方寸。而此时在芝罘岛已经没有海汉高官留守,他和马东强又不太相信那些本就是大明出身的海汉军官,所以决定还是要向陈一鑫报告此事。

正好姜盛定下了要押送一批货物到金州,当下便由他乘船到旅顺,然后又赶到金州前线向陈一鑫汇报情况。

陈一鑫对这消息的真假倒不是太在意,在他看来即便真是朝廷的旨意,甚至就是崇祯皇帝本人的意思,那也无法动摇执委会的意志,福山铜矿已经被视为海汉的重要资产,为了开采这处矿藏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哪怕为此爆发战争,执委会也绝对不会同意放弃这个地方。

但如果大明真为了收回铜矿控制权而采取强硬手段,那势必会影响到矿场的正常生产,这肯定是陈一鑫所不愿见到的状况。

陈一鑫沉吟道:“张普成来见马家庄的时候,有没有透露什么口风?”

姜盛道:“张普成说他没见到书面的旨意,但以登州知府陈钟盛以往的办事风格来看,应该不会编出这种理由来唬人。”

“那就是说有可能是真的咯?”陈一鑫摇摇头道:“眼下还真不是动武时候,但如果他们真打算要用军事手段解决福山铜矿的归属问题,那说不得也只能斗上一场了!”

姜盛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僵硬:“这要真跟朝廷打起来,那福山县岂不就毁了?”

陈一鑫道:“就算真开战了,马家庄上下也不会有性命之忧,撤到芝罘港就是了。如果连芝罘港都吃紧,那就撤来金州,或者安排你们南下定居。这两年让马家子弟去南方的台湾岛经营种植园,就是给家族留下的退路之一,万不得已的时候离开登州,也不用担心没有地方落脚。”

陈一鑫本想回南方发展未果,但他还是给马家在南方安排了出路,以免有朝一日自己调离北方之后,马家会遭受官府的打击报复。陈一鑫以自己的名义在台湾岛上圈了两千多亩地,交给马家子弟经营种植园,虽然那边暂时还没什么盈利,但有这么大块的地皮,要安置马家庄这上上下下几百号人肯定没问题。

姜盛嚅喏道:“那能不能有什么法子,可以跟朝廷商量着解决?这打仗终究不好,会死很多人……”

陈一鑫道:“关于福山铜矿的归属,不会有商量的余地。姜叔,你回去之后可以把我的答复告知张知县,让他转达给登州府,如果明军攻击福山铜矿,那么我国将作出对等措施,出兵攻打登州府。”

陈一鑫给出的答复可谓极其强硬,根本就没有留出什么商议的空间,不但不准备交出福山铜矿的控制权,而且还将会对大明为夺取铜矿而采取的军事措施实施报复。是福山铜矿重要还是登州城重要,他相信陈钟盛之流应该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判断。

但如果登州官府还是要铤而走险,那说不得就只能出动海军舰队,到登州城外的海岸附近展示一下武力了。

陈一鑫想了想又补充道:“让我老丈人多派些耳目去登州城那边盯着,如果官府想动粗,那事前肯定会有很多迹象可循。”

这种差事原本是该军情局来负责,不过驻扎在福山的部队兵员大多来自南方,去到登州城活动很容易会惹人注目。所以后来便将这类打听情报的差事交给了马家,派本地人到登州城里长期住下来,所收集到的情报也更具参考价值。

打发姜盛离开后,陈一鑫起身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地图前看了许久。如果不是今年冬季的“踏雪行动”开始在即,他的态度可能还会更为强硬,甚至不会等到登州官方采取明确的攻势,就会先行出兵对其实施震慑。

但为了这次的“踏雪行动”,海汉部署在福山县的部队也调了近半到金州参战,一旦行动展开,作战部队几乎都集结在金州地峡一线,届时也很难再顾得上福山县的局势变化了。

陈一鑫虽然认为登州官方铤而走险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敢完全排除会有人利用所谓朝廷旨意的名义发难。想来想去,他只能将驻扎在旅顺港的一支海军舰队调回福山县,虽说战船无法直接增援位距离海岸线二十多里的福山铜矿,但却可以直接从海上攻击登州城防,必要的时候能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

相较于跟大明开战,陈一鑫当然也还是希望能够维持现状,让福山县处于太平之中。除了福山铜矿之外,当地已经逐步在成为整个山东半岛的出海贸易通道。山东各个州府与海汉之间的交易,几乎有九成都是在福山县境内完成,而马家庄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贸易中心和货物集散地,早已不再只是马家人聚居的庄子,慢慢变成了一个规模比福山县城更大的市镇。

福山县当地围绕贸易发展起来的各种附属产业,如住宿、餐饮、中介、仓储、运输等等,几乎悉数都在马家的掌控之中,再加上凭借姑爷陈一鑫的关系拿到一些海汉商品的专营权,一年下来的营收相当可观,轻轻松松就有几十万两银子进账。

当然马东强也没糊涂到自己独吞这些收益,他将其中三成交给了女儿马玉玲,作为分给陈一鑫的好处。

陈一鑫虽不缺钱用,但也不会清高到嫌兜里的钱太多,再说这钱是老丈人塞给自己老婆的,要拒绝好像也不太合适,也就默许了马东强这样的做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马家提供各种便利。如果大明与海汉在福山县开战,那马家所掌控的这些产业都将受到直接冲击,甚至有可能会让几年来的经营成果就此付诸东流。这对马家,对陈一鑫来说,都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陈一鑫先前安慰姜盛,即便福山县形势恶化也有退路可走,但真迁居到南方,就相当于是让马家从头来过,那样的落差可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就算是陈一鑫自己,也会不甘心在这里付出的诸多心血毁于战火。

回想从1634年进入福山县,到眼下已经有四年多了,但登州官府在这几年里一直断断续续地在制造麻烦,陈一鑫也不禁有些火大。如果不是碍于目前跟大明的外交关系正处于建立互信的阶段,他是真的很想出兵把登州城拿下,然后将那些不安分的官员全部处决,以此给八百里之外的济南府一记有份量的警告。

但当下自然要以“踏雪行动”为优先,陈一鑫暗自琢磨,等到行动结束之后,是不是应该设法寻个由头,把登州这个成年顽疾彻底解决一下。

暂时放下福山县的问题,陈一鑫将注意力重新放到了金州地峡。最近这两年双方的大规模交战已经越来越少,逐渐陷入长期对峙状态。

由海汉控制的金州地峡防线在经过两年多的不断翻修加固之后,已经由当初的一道土城墙,变成了如今前后纵深达两里,围绕三个大型堡垒和诸多防御工事组成的防线。即便是自恃天下无敌的清军铁骑,也不敢轻易对这道遍布各种陷阱和重火力工事的防线发动冲击。

海汉在这道防线上部署的兵力很可能只有对手的十分之一,已经起到了极佳的牵制效果。不过这种牵制也是相对的,因为对手在北边常年屯集重兵,海汉自然也不敢轻易放松警惕,也必须要一直保持部署状态,以免给对手留下反攻金州的可趁之机。

在见识过海汉的防御手段之后,清军也在地峡防线以北依托大黑山修建了大量堡垒,阻挡海汉军向北推进的路线。海汉军尝试过几次攻势之后,便意识到要攻破这种密集的堡垒需要调集大量炮火,而这样的攻击强度所需消耗的作战物资极多,海汉也很难靠着一次性的连续攻势就彻底攻破对手的防线,所以干脆就放弃了将战线继续往北推进。

这样的对峙局面越久,双方的防御工事就越修越多,想要攻破对方的防线自然就越是困难。所以往年的冬季练兵行动,一般都是绕开金州地峡向辽东半岛的敌占区海岸线投送部队,而不是在这里对敌方的堡垒群展开正面攻势。

但今年的行动又有所不同,王汤姆和钱天敦希望借此机会对驻扎在辽东半岛的清军形成有效打击,看看是否能迫使清军把精锐部队投入战斗。所以除了在辽东海岸线上袭扰战之外,金州这边也必须要同时发动攻势作为策应。

这就意味着仅是做做样子是不够的,必须得真刀真枪地给敌方施加压力才行。

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降横财第2263章第1654章 攻打马尼拉(四)2621.第2621章第七百八十二章 技术迭代第3443章第1826章 进退两难3044.第3044章第1147章 午夜偷袭第六百九十九章 战前布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吃紧的财政第1297章 安抚与威胁第1362章 最后一搏2898.第2898章第八百零六章 炮击第13章 漫长的一天(三)2934.第2934章第1012章 开国庆典(十二)第1871章 见世面2926.第2926章第8章 筹备进行时(四)第2203章第1714章 见习期2697.第2697章第1977章第378章 刘香来袭3292.第3292章第1217章 野外环境第2222章第1707章 重生机会第1344章 利益冲突3054.第3054章第九百一十二章 败军之将第七百六十一章 利益之争3125.第3125章第五百一十章 海盗袭扰第348章 兵发南越第六百四十章 局势恶化第1717章 杀鸡儆猴第52章 邀功请赏(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请君帮忙3374.第3374章第五百八十章 行动日(三)第2302章第1351章 罪魁祸首2573.第2573章第六百五十二章 攻守转换第1972章第78章 崖州工作组(二)2950.第2950章2892.第2892章第八百五十四章 双屿水道第1064章 请君入瓮3398.第3398章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战第1835章 难以脱身第1471章 北方航线(四)2571.第2571章第1946章第八百六十七章 转移焦点第1271章 前路不明第1031章 希望油田(五)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口交易第2174章第1782章 借机发财第1744章 武器与战术第1179章 和平谈判3118.第3118章第2065章3186.第3186章3406.第3406章第1455章 实惠第1513章 三方会谈2649.第2649章第181章 一语灭国第1741章 性能升级第六百六十章 荷兰人的应对第四百二十七张 港区设防第五百六十四章 苦命的绊脚石2481.第2481章2680.第2680章2563.第2563章第六百七十一章 受挫2978.第2978章3142.第3142章第1126章 利益相关第1920章2502.第2502章第292章 贸易谈判(一)第3493章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峡第3417章第350章 洗劫会安第3443章第48章 人选第129章 民族政策第2039章3127.第3127章第1151章 重返长山群岛3002.第300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