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3.第2513章

第2513章

众人在高屏溪畔喝茶闲聊间,三亚那边已经迅速对厉斗的申请做出了回复,同意让陶弘方等人在高雄暂作停留,由厉斗全权安排相关的考察活动。

“看看,我就说这事没问题的。”厉斗将刚刚收到的电文展示给几个年轻人:“我想胜利堡派你们出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要让你们多增长一些见识。但如果每到一地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那对当地社会民生了解的程度肯定也只能停留在表面,还是多待几天比较好。”

“厉伯父说得是,只是我等突然叨扰,恐怕会耽误了厉伯父的公事。”陶弘方很是谦虚地应道。

厉斗笑道:“无妨,于公于私,我都应该以接待你们为先。再说高雄这地方既不是边陲前线,也不是贸易中枢,辖区就台南这一片,人口十来万,能有多少公务处理不完?”

正如厉斗所料,陶东来等高官将寄予厚望的儿子派到海外公干,目的当然就是为了要扩展他们的视野,切身去了解这个庞大帝国的运转状况。而高雄作为农业开发的先进地区,自然也有很多值得他们去研究和关注的地方,既然厉斗愿意主动为这些年轻人安排考察行程,胜利堡那边肯定是乐见其成的。

于是陶弘方等人便暂停了北上的行程,留在高雄作为期三天的短暂考察。不过他们几人的行迹也由此被外界发现,立时便有各路请柬拜帖如雪花般递送到落脚的厉府庄园。

这些想求见的人基本都是各个大型商业机构驻高雄的负责人,寻常也得不到这种接触三亚外派高官的机会,自然是人人争先。哪怕明知得到接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该送帖子送礼物那也得照送不误,不然别家送了就你没送,到时候被这些年轻官员记仇就不划算了。

厉斗也知道他们应对这种事情大概是没什么经验,便主动为其作了筛选。普通的商行自然是全部剔除,只留了几家有背景的,替他们安排了统一接见。这样既能满足商人们的愿望,也无需陶弘方等人花费大量时间去应酬,而在此过程中年轻官员们也能获知一些关于农产品运作的信息,对他们开拓眼界也会有好处。

而在他们逗留高雄期间,更多的时间还是跟随厉斗走访本地的各种种植园和农庄,了解有关农业开发的各种知识。这对常年待在三亚机关里的年轻官员们来说,倒也算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毕竟过去他们极少有机会真正去到田间地头,了解自己一日三餐的食物是如何生产出来,而现在趁着在高雄考察的机会,对农业生产的整个流程总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陶弘方等人也到了该重启行程的时候。临走当日,厉斗亲自将他们送到高雄港作别。

对于厉斗在此期间的热情接待,几个年轻人自然十分感激,临别之时也再次向厉斗表示了谢意,并表示今后也会继续保持与高雄这边的联系。

陶弘方道:“厉伯父今后再到三亚,务必提前知会一声,我等定当安排行程,略尽地主之谊。”

厉斗笑道:“各位若是方便,日后回到三亚,抽空替我看看我家那两个顽劣子弟有没有好好念书。”

厉斗现在育有四子两女,其中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已送去三亚接受穿越众子弟才有资格享受的高等教育。这次结识了陶弘方等人,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让自己儿子融入到他们这个圈子里去。

“子敬,乐童,厉伯父家这事,可就交给你们俩负责了啊!”陶弘方闻弦歌而知意,立刻向同伴分配了任务。

穿越众子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自然不同于普通民众,所学的很多知识甚至根本就是民众接触不到的内容,而相关的教育工作一直都是由主管文教的宁崎在亲自负责。宁子敬和白乐童一个是宁崎的大儿子,一个是宁崎的亲传弟子,那监督厉家子弟学习这事,自然跟他们脱不了干系。

这两人倒也爽快,对此并无推脱之意,立刻便应允下来。既然自己在高雄得到了厉斗的热情接待,那么帮长辈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作为报答,也是人之常情。他们早年还在念书的时候,也有不少同伴是从外地送来的高官子弟,大概也明白这些孩子的状况,等日后回到三亚,去探望一下厉斗的两个儿子,看看他们在学习生活上需要什么帮助,也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临别之际厉斗也送了他们一些礼物,都是本地的土特产,如高雄当地所产小麦酿制的啤酒,用红糖和奶油所制成的奶糖,制作期长达数月的精制火腿,还有上百斤的新鲜时令蔬果等等,供他们在北上途中享用。

这些东西虽然未必有多值钱,但因为产能有限,也不是普通民众能够享用到的商品,公务船要自行在港口采购补给品的话,多半是买不到这些东西的。

不过几个年轻人走得匆忙,又没有规划要在高雄逗留,因此根本就没有提前准备礼物,当下也只好先谢了厉斗,打算从北方回来的时候,再置办一些礼物送到高雄作为答谢。

为了照顾这几个年轻官员的行程,公务船也在高雄等了几天。不过当初安排这艘船的原因本就是送他们北上,期间的物资邮件运输任务只是顺路而已,所以其他的任务也只能因为临时发生的行程变化而推迟了。

公务船离开高雄之后,下一站便是浙江舟山定海港,途中再无其他停靠安排。不过沿途所要经过的重要地点,他们还是可以在船上远远地看一看。

这第一处地方就是距离高雄港不远的台湾大员港,这也是台湾岛上唯一一处由其他国家经营管理的地方。

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大员港的历史比海汉建国的时间还长,但受限于建设能力和后期海汉的压制,这里的发展状况在最近二十年就一直停滞不前,远不如南边的高雄港繁荣。

(本章完)

第1322章 海上交锋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移民第1929章第2217章第1564章 马打蓝人的考量第269章 攻防大战第1345章 胁迫第1809章 人口输送第八百七十一章 海上遭遇战2801.第2801章第2014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港岛第1327章 不识时务3374.第3374章第1379章 安全部介入第1203章 发展纲要2829.第2829章第1729章 外交晚宴第2078章第1775章 曲线救国2371.第2371章3209.第3209章第3451章3143.第3143章第2044章第七百一十章 打扫战场第24章 劳改营(二)3267.第3267章第六百五十章 差距第1305章 儋州农产品2902.第2902章第366章 军售只是开始第1274章 厉害人物第2197章2668.第2668章第八百一十章 内部击破2738.第2738章第1924章3012.第3012章第1101章 交换条件第3427章第146章 勘察道路第1236章 集结点第346章 葡萄牙人的担忧第7章 筹备进行时(三)第212章 驻广办的改造工程第1756章 应急措施2564.第2564章第372章 求和使者3382.第3382章第2001章第9章 筹备进行时(五)2888.第2888章2621.第2621章第1131章 举报者第1119章 眼见为实第1088章 福山县城第107章 市场变化3143.第3143章第1727章 外交场合2956.第2956章第3470章第2212章第六百三十二章 交手(一)第1103章 收拾残局第357章 三亚港的新客人第257章 执委会工作报告2843.第2843章第1299章 铁甲怪船第2159章第1118章 援助与条件第182章 突如其来2854.第2854章2747.第2747章3192.第3192章第1488章 还手之力第1835章 难以脱身3385.第3385章第2251章第1422章 大军到来第292章 贸易谈判(一)3245.第3245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艰难处境第289章 重大决定第八百八十六章 北方移民第2174章2646.第2646章3048.第3048章第九百四十六章 强势第1846章 交换条件2704.第2704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战船与战略3409.第3409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港岛第四百零三章 码头见闻第1177章 碰钉子第1101章 交换条件第75章 参观训练营第九百三十八章 经营之道第345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