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0.第2610章

第2610章

在京畿地区从事不动产开发能有多大的收益,身在商界的陶弘方和宁子敬自然能接触到不少相关信息,对此倒是略有所知。

二十多年前穿越众在榆林湾登陆时,当地还只是一处人烟稀少的海湾而已,到处都是大片的无主荒地。但随着海汉国的建立和对外扩张,大量人口和财富涌入三亚,让这里迅速成为了南海地区最为繁荣的贸易中心。而三亚地区的不动产价值也是年年攀升,甚至比杭州这种传统的富庶地区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穿越众登陆榆林湾到十七世纪五十年代的二十多年中,三亚地区的不动产价格已经提升了上百倍。胜利港景观大道旁的商业区,现在早已成了有市无价的稀缺资源。而距离三亚城区百里之遥的陵水、崖城等地区也因为被划入了京畿地区的行列,享受到了鸡犬升天的待遇。

整个三亚地区的人口,在此期间也从寥寥数千人,提升到了现今近二十万常驻人口的规模。由此所产生的用地需求,成为了促进不动产开发的巨大推力。

在这个大开发的过程中,既有官方组织建设的城区,也有私人投资开发的商业不动产,但无论是哪一种性质,可以说在此期间都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如今海汉国排得上号的大商家,也无一例外都曾参与过三亚地区的不动产开发。

而海汉的迁都计划乃是百年大计,建设规模将会比三亚更大,新京畿地区的开发必然会带动新一轮的不动产升值。也许东海大区的民间资本还未必能真切地意识到这个即将到来的商业机会,但曾经在海南岛尝到过甜头的人,肯定会闻风而动,不会轻易错过这一门利润丰厚的生意。

当然了,会瞅着机会一头扎进来的肯定不止民间资本,如今队伍越发壮大的穿二代,以及各种外戚组成的群体,也同样不会放过这个捞金的大好机会。

而王安国等人组建的商行不但背景够硬,而且本就有地利优势,要操作这类业务当然不在话下。

白乐童道:“就算他们想做这方面的买卖,只要像弘方之前调查的火车站土地交易一样,手续齐备,流程正常,那其实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陶弘方轻轻摇头道:“我倒也不是一定要挑出毛病,抓到他们的把柄,那对我而言并无好处。我只是想确认自己对事情真相的判断没有出错,顺便了解一下他们究竟是怎么操作这些事情。”

“但我看王安国这意思,多少还是对你有些提防。”宁子敬笑道:“还专门给你解释火车站的事,看来是真的很不想招惹你这个麻烦!”

陶弘方自我解嘲道:“这其实也正常,毕竟跟我们不是同一个圈子,互相了解得不够多。他们大概也会担心和我发生利益冲突,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计划。”

宁子敬点点头道:“是啊,如果你的推测没错,这么大的买卖,又有谁能丝毫不动心呢?”

陶弘方道:“买卖还是其次,说不定他们是在担心执委会关注到这些事情……”

“弘方,慎言!”白乐童出声打断了陶弘方这个有些危险的猜测。

陶弘方回过神来,点点头道:“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并无根据,还是不说了。”

陶弘方所想到的状况,已经涉及到了海汉权力上层的政斗,哪怕在场这些人个个都是高官子弟,从生下来就开始享受各种特权,但这样的话题对他们来说也仍是禁忌。一旦隔墙有耳被有心人听到,就有可能会惹出大麻烦。

陶弘方认为执委会在迁都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会采取一些有力的监管措施,就如同他们几个被派来杭州的目的一样。但截止目前,他在杭州还没有发现有这样的安排。除了他们这几个年轻人之外,似乎也没遇到过其他在执行类似任务的官员。

如果缺乏足够周全的监管措施,那必然会在方方面面出现各种漏洞,而来到杭州之后的经历见闻,似乎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陶弘方在火车站工程中查到地皮认购事件算是其中之一,还有白乐童在乡试办发现的舞弊问题,哈建义发现本地驻军大量留用前明军中的盐商子弟,这些事情如果深究下去,那都有可供调查的空间。

但这些事情全部都跟东海大区的本地官府有关,如果要调查真相,势必会与本地官府产生矛盾。石迪文已经明确向他们表示过态度,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如果执意调查,那不免会落个“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的名头。

像石迪文这样执掌军政大权多年的地方大员,在本地的影响力甚至比执委会还大,陶弘方等人如要与其对着干,所将面临的困难必然将是前所未有。而且他们在本地能调动的资源少之又少,就算有调查方向也很难付诸实施。

站在陶弘方的位置上,他很难去公正地评价东海大区这些做法的对错得失,毕竟他们都只是不明真相的外来客,也不了解本地官府判断利弊的真正标准。

而不久的未来,石迪文便会进入执委会的阵容,成为掌握治国大权的大人物之一。届时京城迁来杭州,或许执委会中的其他人就能察觉到东海大区所存在的弊端,并对其进行纠正。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东海大区的行事标准会变成了执委会执政策略的一部分,到时候错的就不是石迪文,而是像陶弘方这样不知顾全大局的人物。

不过眼下陶弘方倒不用担心这些,他知道只要自己别在东海大区干出太出格的事,不要影响到父辈们的交情和利益,那也没有人会主动来找他的麻烦。他从中能起到的作用,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力。

哪些人能将杭州最有价值的地皮收入囊中,科举考试会不会录取前朝的皇亲国戚,扬州盐商的影响力是否渗透到了海汉军中,这些事情在迁都计划面前都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本章完)

2791.第2791章第1460章 诸多难处2517.第2517章第150章 灾后重建3101.第3101章第2192章2600.第2600章3152.第3152章2652.第2652章3178.第3178章第1228章 幕后黑手3401.第3401章2727.第2727章第10章 穿越之前的最后准备第1741章 性能升级第81章 未来形势2804.第2804章第1027章 希望油田(一)第1886章 澎湖小憩第1429章 正面交锋第四百五十三章 关于香港岛的争论2953.第2953章2528.第2528章第1781章 再出发2388.第2388章第九百二十四章 归属感第3511章第2201章第1007章 开国庆典(七)2902.第2902章第1458章 大迁徙第237章 胜利港造船厂(二)2629.第2629章第1461章 承运商的小算盘2428.第2428章第1040章 脱险3042.第3042章第55章 崖州城(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外界观感第九百五十章 形势变化3317.第3317章第2198章第3423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港岛第2330章第1440章 前后夹击第七百三十二章 攻城战第1075章 一路向北第2054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御手段第1211章 中南半岛2813.第2813章2530.第2530章第九百九十八章 准备工作第八百六十二章 如何处置第1352章 不识时务第1747章 利润丰厚第1331章 各有打算第2261章2779.第2779章第2291章第2245章3262.第3262章2405.第2405章第11章 漫长的一天(一)第九百九十九章 机构调整第四百六十章 文化渗透第283章 破袭战第142章 转运策略第1404章 去辽东第14章 漫长的一天(四)第六百一十七章 南日岛之战(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另一种方案3020.第3020章2906.第2906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难得的机会2587.第2587章第392章 破城第2010章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作套路第2286章2644.第2644章3025.第3025章第1847章 正式接手第七百八十三章 高雄新貌2388.第2388章第六百零五章 事发之后第212章 驻广办的改造工程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烦事第七百九十章 军队使命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第1467章 利益交换第七百三十章 被动的局面第1188章 知情人第1630章 最后准备3342.第3342章第1280章 莺歌海县2684.第2684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官方套路3121.第31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