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5.第2855章

bookmark

第2855章

眼见海汉军的攻势并未因为交战时间拉长而衰减,反而愈发猛烈,清廷上下决战沈阳,歼敌于城下的信心也越来越弱。不少人都开始暗自盘算,要是这一仗打输了又该如何。

满清此时在位的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 即顺治帝。他在六岁时便继位,现年才十八岁。虽然沈阳之战时他已登基十多年,但皇太极死后一直是被摄政王多尔衮把控朝政,小皇帝也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而已。

而海汉发动北伐,正是看准了多尔衮刚过世,和硕亲王阿济格谋乱未遂, 清廷发生内乱,顺治还未完全掌握大权的这个空档期。

彼时顺治年纪尚幼, 权威未立, 在满清内部的影响力还远远比不了皇太极和多尔衮。而实际掌握兵权的各旗旗主,对于这位小皇帝自然也不会百分百地信服。

沈阳城防愈发吃紧,清军损失惨重,于是便开始有人向顺治建言,应当保存实力,放弃沈阳,不要为一城之地耗尽了满清的气运。

顺治本人倒是想血战到底,毕竟这里可是满清都城,在他看来放弃沈阳跟亡国也没多大差别了。但怎奈他手里直接掌控的兵马数量其实有限,绝大部分作战行动仍然只能依赖于八旗各部的武装力量,如果各旗都不愿再战,那他总不能自己上战场去跟海汉人拼命。

于是到了这个阶段,清军阵营中开始显现出各种怪现象。在作战中互相推诿责任,借故避战,见死不救甚至落井下石者频频出现,让清军的作战效率越发低下,战斗意志也大受影响。

一些走折中路线的汉人文官也开始向顺治建言,既然战局危急, 应立即与海汉展开停战和谈,来换取缓冲的时间。

和谈派比弃城派稍好一些的地方是,他们并未提及放弃沈阳,而是希望通过谈判,来保住满清对沈阳的控制权。至于为此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和谈派都是模糊言辞,不愿主动提及。

毕竟古今往来,战败者想通过谈判获得和平,无非是投降称臣、割地赔款这些被动选项,真要把话说得太明白了,小皇帝碍于颜面,也未必肯接受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当下危机。

顺治权衡再三,也觉得和谈可能是这时候最为可行的解决方案了。不过谈判这事,他可信不过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汉人文官,最终还是授权给自己的叔父济尔哈朗,让他率领熟悉海汉情况的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去与城外的海汉军展开和谈。

拥有战场优势的海汉见对方主动送上门来, 那自然是狮子大开口, 开出了一系列的条件。

首要条件便是清廷必须无条件向海汉公开投降,并且立即解散八旗武装力量, 停止一切针对海汉的敌对行动。

其次,满清需向海汉割让包括辽河平原在内,原大明辽东都司所辖的全部区域。当然了,这个区域中也包括了沈阳城在内。

最后,才是涉及战争赔款及战后双边关系的内容,其中还包括了遣返原籍在辽东都司辖区内的汉人民众,向海汉开放贸易市场等内容。

这几项停战条件任选出一条来,也很难让清廷接受,更别说叠加在一起了。不过海汉本就没指望对方能够一口答应下来,只不过是为谈判多制造一些筹码而已。只要谈判这个口子开了,对方继续死战的意愿自然也会被削弱。这次双方谈了七天都没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又接着开战。

就这样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中间又穿插了几次谈判,进展依然不甚理想。直到海汉军在战场上接连取得几场大捷,重创了清军为数不多尚有战斗意志的几支部队,满清内部意识到时日无多,继续交战只有城破国亡这一个结局,于是便又一次回到了谈判桌前。

“这次济尔哈朗可就老实多了,除了一些细节问题,接受了我们所提出的大部分条件。与满清签订停战协议那日,在下也有幸在场旁观,那些鞑子全都是一副吃了屎的表情,我到如今还记得一清二楚!”孙真说起当时情形,仍是不免眉飞色舞,十分兴奋。

陈一鑫也补充道:“沈阳之战虽然打得非常艰苦,但总算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也让辽东持续二十多年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了。”

白克思道:“我看过送回三亚的停战协议原件,上边虽然盖了顺治的印章,但实际签字的人是济尔哈朗。这个停战协议对满清而言可谓是丧权辱国,谁签谁背锅,想必这济尔哈朗后边的日子不会好过了。”

陈一鑫点点头道:“其实从顺治让济尔哈朗全权负责谈判事宜那时候开始,他就已经成了替罪羊。但这是没办法的事,要结束战争,总得有人出来扛下责任,但这个人绝不能是皇帝本人。顺治明白这一点,济尔哈朗也明白。所以谈判结束后,济尔哈朗就主动辞去了所有官职宣布退休,后来就很少再有他的消息,去年已经病死了,还不到六十岁。顺治还专门为此诏令休朝七天,并且为他立碑记功,可见还是感念他所作出的牺牲。”

按照双方所达成的停战协议,清军主动撤离了南边防线已经告破的沈阳城,而海汉军在此期间没有进行追击。清军遵守协议没有对沈阳城内房屋设施进行破坏,所以皇城建筑基本都保持了原本的风貌,只是各种金银细软,也还是被清军悉数带走了。

陈一鑫和孙真说起当时战况,似乎海汉军一直占据优势。但沈阳一战持续了百日之久,这在海汉军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场漫长的攻城战,也可见当时战况之胶着。

海汉军虽然占得上风,并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其间参战部队也付出了上千人阵亡的代价。以海汉军的标准而言,就只能算是惨胜了。只是当时国内的宣传着重突出攻克沈阳,逼降满清的重大意义,却大多避过了这一战的投入和损失不提。

(本章完)

第2099章第七百七十二章 官方喉舌第九百八十七章 职业培训2391.第2391章3150.第3150章第1839章 战义州第九百零二章 北上考察(四)第六百三十三章 交手(二)3341.第3341章第97章 自行车第297章 巡视广州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产力差距第五百三十一章 最坏打算第四百一十九章 与黎人的谈判第1568章 挽回影响第131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1801章 难以逾越弟1790章 专业演出第281章 打头阵第3517章第1934章第2349章第五百六十章 一较高下第1767章 朝鲜的处境第四百六十三章 债券2540.第2540章第八百四十七章 弱势一方第317章 琼联发挂牌2502.第2502章第1365章 骑兵交锋2905.第2905章第1425章 大战将至第八百零一章 陷入困境第2275章2662.第2662章第1067章 束手就擒第五百二十一章 统一琼州岛2469.第2469章3403.第3403章第1095章 劳动力缺口第1177章 碰钉子2467.第2467章第3433章2922.第2922章第1275章 险些露底第1528章 小伎俩第62章 火炮(一)2878.第2878章第2095章第2012章第九百七十八章 石碌矿场3393.第3393章第1397章 攻入马宅2721.第2721章3117.第3117章第1613章 三亚见闻第2219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巴达维亚城第31章 水电站开工2702.第2702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统一琼州岛第2134章3163.第3163章第六百零八章 两路并进第2078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攻守之间第1715章 掩护身份第1398章 清理第2251章3120.第3120章第1327章 不识时务3254.第3254章2942.第2942章2810.第2810章第1104章 芝罘湾归属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贸易协定第2158章3259.第3259章2677.第2677章2498.第2498章第1579章 使馆第2234章第2251章2835.第2835章3176.第3176章第1455章 实惠3231.第3231章第2306章2957.第2957章第1579章 使馆2455.第2455章2462.第2462章第1339章 意想不到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第九百零五章 台北建设3293.第3293章第2298章2525.第2525章第1033章 激战后龙溪第1712章 特殊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