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四章 名将的悲哀
为“草原边疆公署”和西伯利亚哥萨克司令部驻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俄军被逐到乌拉尔山之后。??放弃了这里,那就意味着放弃了南西西伯利亚平原,同时也意味着俄罗斯彻底失去了西伯利亚。
打掉了这个通往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关锁,中华军的作战目的已经完成了一半,现在十一军还需要做的就是给沙俄狠狠一击,让他们长点记性。
在得知鄂木斯克俄军不战而退之后王敦连接下了两个命令,一是把骑兵群分为两路,一路追击俄军,另一路越过鄂木斯克继续北上,扫荡沙俄控制区全境;另一个命令就是三十一师转进伊希姆,建立一个牢固的后勤基地。
这一次蒙古骑兵突击猛进,却是没能追上俄军后撤的尾巴,他们被数万俄国的平民、农奴绊住了马蹄。
对沙俄恨根深重的蒙古骑兵自然不会讲究什么军纪、军规,杀淫抢掠是免不了的,如此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这也不碍什么事,反正仗打到这个份上也可以了,蒙古人随便他们闹区,只要不去放火烧房一切都好说。这是事前王敦安排过得。烧了还要建不是?虽然样式别扭,可现在自己不是一切从头来嘛,能省一分力还是省一分的好!
这一次先接的还是骑兵第十一师。韩风威一心报仇,如此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他怎会放过。带着手下战力依存的三千人马(算上轻伤)一溜烟的追了下去。
已经丧失了几乎所有哥克骑兵的俄军在韩风威看来就是一块随意宰割的肥肉借着骑兵高、捷的攻击方式,他有信心缠住俄军,以等待主力部队的前来。
但事实并不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俄军虽然士气低落,可在生死关头他们还是能豁得出去的。中俄两军生了激烈交火兵中将米洛拉多维奇率领的俄军后卫打的很是顽强,多次击退了韩风威所率骑兵群冲击。同先前的望风而逃不同,这群殿后的俄军非但不逃跑,在骑兵接近时反而端着刺刀转入反冲锋,直至十一师退下。
米洛拉多维奇,全名米伊尔德烈耶维奇洛拉多维奇,和西线俄军指挥官巴格拉季昂以及总指挥库图佐夫一道都是名帅苏沃洛夫忠实的崇拜者,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学生。但是和倒霉的库图佐夫不同,沙皇压制打击苏沃洛夫的时候他还仅仅是一个无名少将,位低人卑还入不了保罗一世的眼。而巴格拉季昂(彼得万诺维奇格拉季昂)又出身高贵乃是格鲁吉亚王室家族。他父亲是巴格拉季昂尼亲王,自己也继承了沙俄公爵爵位。保罗、亚历山大两位沙皇,再是清算苏沃洛夫也算不到他的头上。
而图佐夫那时候已经晋为步兵上将,不但在1787—17911年俄土战争时期声名大噪表现出了一名天的外交家和政治家的素养(他在1792年被派往土耳其任特命大使。解决了一系列有利于俄国的重要问题,并使两国关系有了很大改善。还胜利完成了在普鲁士的外交使命。在柏林仅逗留两个月把普鲁士争取到俄国一边反对法国。)。是以坚持信奉苏沃洛夫理念的库图佐夫在保罗一世后期就被解除了军权。亚历山大一世刚上台时也曾拉拢过他,却又因为怀疑他知道保罗一世死亡的真实原因而让他卸甲归田。
当亚历山大世准备倾力同中华帝国较较劲时。他很清楚自己要派谁去但此重任。库图佐夫。闲赋在家地库图佐夫。他与苏沃洛夫有着相似地命运:他们都曾遭到诬陷。迫害逐;没有战争对。他们被遗忘在偏远地小村庄里当战争阴云密布。沙皇会想到只有他能只得信任。
1811年秋图夫没有携家眷。独自前往乌克兰沃伦省戈罗什卡村那儿一住就是将近一年。实际上这是对他地一次放逐。与世隔绝地库图佐夫在那里日复一日地打着他那漫长而单调地日。在给妻地信中经常谈到他孤独地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地情况。无所作为和经济据使得库图佐夫极为烦恼。第二年。他在给妻地一封信中流露出郁郁寡欢。悲观失望地情绪:“现在给你寄去一千卢布。今后将尽力而为。直到离开此地为止……每当我看到庄园荒芜败落地景况。无论对工作和改善经营都毫无兴趣。由于绝望。有时真想抛却一切。听凭上帝地摆布。我年纪已大。身体不好。再也挣不下什么产业了。我很怕在晚年落个贫穷~倒地下场。青年时代付
部心血。遭遇地一切艰险和身上数处创伤。都已付事不堪回。思想上地苦闷使我百无聊赖。无所事事……”
伤口疼痛。因风湿病而弯曲地双腿艰难地支撑着他那高大肥胖地身躯。每天早晨醒来。库图佐夫总是感觉周围地东西越来越模糊了。那只差点被土耳其弹直接打中地眼睛完全失明了。一个无所作为。面临着贫困和被人们忘却地人所特有地忧郁之感笼罩在库图夫地心头。他想起无论声望。地位还是私人财产都比他强地苏沃洛夫。不也像他一样。被放逐到偏远地地方。在忧郁和孤独中苦度时光。想做些事又一筹莫展吗?当他想起他地朋友和老师苏沃洛夫是怎样在孤苦伶仃中死去地。心中就备感悲伤和凄凉。
应该说是这一场“意义重大”地战争使得库图佐夫能够重回到战场。但是在战争开始后五个月远在乌克兰地库图佐夫收到调令。转回莫斯科“感谢”亚历山大一世之后。赶到奥伦堡时已经三月份了。虽然重头戏尚未上演。可对库图佐夫地判断依旧造成了很大地影响。
从哈萨克战事开启之后。疆地边防线就被提到了一级戒备。这给俄国人地侦查带来了很多不便。他们所能了解地仅仅是中华军在巴尔喀什湖筑造后勤仓库。可以肯定中华军是会出兵地。但对于能出多少人。什么时候出兵那就一无所知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在哈萨克联军撤退时北线俄军主力会放心大胆地猛追数百里。而且在他们地意识中。中华帝国身为宗主国。他地军队与其说是救援哈萨克。还不如说是在挽救自己地利益。当他们赶到时联军地总指挥权肯定会被握在中华帝国将军地手中。那么打起仗来冲在前面地自然是战力低下地哈萨克军而不是“传说”中地中华军。
情报的不足,认识上的差异,加上对土地的贪婪,对胜利的渴望,两两相加四个错误导致了今日北线俄军的溃败。库图佐夫不能说自己没一点责任,只能说他倒霉。在俄军势头盛的时候,被中华军狠狠的打了一记闷棍。八万多大军,这绝对不是作战一年之久的北线俄军所能抵挡的。
放弃鄂木斯克,留情的抛弃沙俄帝国的五六万百姓,库图佐夫的压力不可谓不大。他心里很清楚,莫斯科不相信失败者,特别是他这样不受信任的失败者,良好的开端不代表着什么,但是如今烂的北线战局就给足了莫斯科拿掉他的借口。不过他已经不在乎了,他知道在了结这场战争之前,莫斯科是不会怎么样他的。在火求援的同时,老而弥坚的库图佐夫也在策划一场反击战,虽然他的手头很紧!
三十一师的任务是伊希,这是一座城市,名字来源于临近的伊希姆河。如果但从地图位置上看,伊希姆位在鄂木斯克的西北方向,可三十一师的进军路线却是要随着俄军转向西南。
伊希姆河,为尔齐斯河左岸支流,源于哈萨克高地北部尼亚兹(ny)~山地,向西流经阿斯塔纳(stn)),後北折流经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ptrpv1vskk,要塞)和伊希姆平原。主要靠融雪水补给,春季河水滥,夏季水浅。河谷展宽,两岸多沼泽,仅有部分河段可通航。
距离鄂木斯克近的个渡口就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它修建于西元1752年,战略位置很是突出。因为那个时候,距离其不远处的托博尔河的中上游还控制在哈萨克小玉兹部手中。五十年过去了,小玉兹依旧生活在托博尔河流域,却仅仅是上游。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的战略地位急剧下降,似乎用不了几年就要像鄂木斯克一样改要塞为城市了。
米拉多维奇指挥的俄军后卫和韩风威指挥的前卫骑兵缠斗了很长时间,不但给了俄军主力后撤赢得了时间同时也把时间给了三十一师。几乎在两部赶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的同时,三十一师的先头部队一旅也追上了韩风威部。
韩风威的三骑兵还能打的已经不足两千了,三十一师一旅所部理所应当的接替了战斗。米洛拉多维奇所部眼看就支撑不住的时候,库图佐夫派部下步兵少将多赫图罗夫率预备队前来增援,甚至把仅有的几门火炮也投入阻击战中。
俄军后卫直坚持到主力乘船撤到北岸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