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远东变局

于天津美国租界早在1902年就已并入英国租界,因此+;并没有单独的美国租界,虽然对于美国人来说,英租界实际上算是公共租界,但他们并不愿意在英租界仰人鼻息,所以,这天津美国临时公使馆就在天津华界,与直隶总督衙门仅隔着一条街。

充当美国临时公使馆的是沙逊洋行的一座办公楼,虽然沙逊家族是英籍犹太商人,但在美国也有很多产业,与美国驻华外交官也建立了相当密切的友谊,这栋维多利亚风格的二层小楼就是沙逊家族捐赠给美国政府的,对于财大气粗的沙逊家族来讲,这不过就是从胳膊上拔了一根汗毛而已。

比较讽刺的是,这栋办公楼是沙逊洋行专门用来交易鸦片的地方,而司戴德本人则是一个极其讨厌鸦片的人,他的几位工部局的朋友就是因为染上鸦片瘾而不得回国接受强制戒除的,正因如此,他极其讨厌这种“商品”,也讨厌经营这种商品的商人。

不过讨厌归讨厌,这里毕竟是现在的公使馆,司戴德只能强压住心头的厌恶在楼梯上重重的踏着脚步,至于第一次到这里的马文,则好奇的在楼道上的那些中国山水画上打量着。

上了二楼直奔公使先生的办公室,但让司戴德没有料到的是,坐在办公室里的竟然不是柔克义先生,而是弗莱彻先生。

“亨利,如果公使先生知道你坐在他的真皮沙发上看报纸的话,我想,你的参赞是做到底了,或许你可以回国继续你的学业。”

对于司戴德地嘲讽,弗莱彻并不介意,放下报纸,抬起头看了看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同行。

“或许你们并不知道,就在昨天,公使先生已经奉命回国述职了,现在我已是美国政府地驻华临时代办,受公使先生委托,全权处理对华外交事宜。另外,很抱歉,我不知道你们那艘军舰的具体到达时间,所以没有派人接你们,请不要介意。”

“是么?难道军舰的舰长没有向使馆拍电报么?”

司戴德耸了耸肩,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如果现在这里的一切由这个代办总管地话,那么一切就好解释了,当年与他竞争奉天总领事一职的不正是这位弗莱彻先生么?弗莱彻最终落败固然是摩根家族抛弃了他的缘故,但未必与司戴德当年使地那些小伎俩没有关系。

“很遗憾。我没有收到那艘驱逐舰拍来地任何电报。或许是舰长太粗心。或许是杨村地转发站值班员玩忽职守。”

代办先生又重新拿起报纸。根本没有想起来招待两位远道而来地客人。倒是那名过道上地一秘端来了两杯热汽腾腾地咖啡。总算让两人感到了一丝祖国地温暖。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代办先生继续看他地报纸。司戴德与马文坐在角落里地沙发上。端着咖啡。正襟危坐。似乎并不介意代办地冷遇。而且也没有询问为什么把他们从上海调回天津。

咖啡冷了。又换了热地。如此轮番。直到座钟敲了九下。代办先生才放下报纸。从真皮沙发上站了起来。摸出口袋里地挂表。对了一下时间。

“先生们。时间到了。这位共和中国地总统先生习惯在九点半开始办公。出于礼貌。我们有必要提前一些时间到达。”

“去拜访总统先生么?但是现在中美两国尚未正式建交。应该使用什么样地礼节呢?”

司戴德和马文站了起来。

“准确地讲,是总统先生紧急约见各国公使。至于礼节,或许可以简单一些。”

说完,代办先生从衣架上取下自己的大衣和礼帽,在一秘地帮助下穿戴整齐,然后一言不发的走出了办公室。

司戴德和马文没有再问什么,只是跟着代办先生离开了公使馆,乘上一辆打着外交徽章的四轮马车,在十几名美国骑兵的保护下向仅隔着一条街的直隶总督衙门前进。

直隶总督衙门,就是现在的共和中国临时总统府,虽然袁大总统并不打算在天津非武装区久住,但仍命人将衙门粉刷一新,门前的辕门上也早就挂起了象征共和的五色旗,守卫总统府的那些“警察”也是穿戴整齐,身边的野战炮和机关枪无使他们拥有了对抗军队的武力。

当美国公使馆的马车抵达总统府的时候,那辕门前的街道上已停了许多辆马车,都打着各自的外交徽章,显然,懂得外交礼貌的不止是弗莱彻先生。

看见美国公使馆的马车赶到,英国公使朱尔典先生推开了自己马车的车门,向美国马车挥了挥手,算是打了个招呼。

弗莱彻示意马车夫将马车放慢速度,将头探出马车,也向英国公使挥了挥手,友好的回了礼,只不过等他缩回头时,却低声的咒骂了一句。

“这个该死的英国伪君子!”

司戴德和他的助手马文依然什么话也没说,只是透过车窗向外张望,看见了俄国公使馆的马车,也看见了德国公使馆的马车,至于日本公使,则正带着几名助手站在法国公使馆的马车前,与法国公使做着亲切的交谈,两人都是面带微笑,美国马车路过时他们也只是向这边望了一眼而已。

“这帮亚洲的猴子,以为穿上与法国公使一样的礼服就是文明人了,对于他们,我只有一句评价:极其野蛮。”

对于代办先生的这句评价,司戴德倒是有几分赞同,不过他绝对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说出来。

“南方佬就是粗野。”司戴德在心里评价着代办先生。

美国公使馆的马车终于停了下来,紧挨着德国公使馆的马车。

弗莱彻带着司戴德和马文下了马车,看见德国公使雷克斯先生正带着翻译迎面走来,弗莱彻微笑着打了个招呼。

“听说美国公使先生回国了?”德国公使急切的询问。

“是的,昨天晚上接到国内地电报,立刻就去大沽了,现在或许已在太平洋上了。”弗莱彻很有礼貌的回答。

“太遗憾了,如果他在这里地话,或许就能与我再商议一下关于铁路和贷款的事情了,可以趁着今天的会面,与袁总统先生再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其实,阁下与我商议也是一样的,现在我全权负责此事。不过今天袁总统先生约见各国公使,恐怕不是为了铁路和贷款的事情。”

“我认为,今天总统先生突然约见各国公使,很可能是关于蕲州地事情。”

“我也这样认为,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

说,没有什么比现在的局面更糟糕地了。就在昨天,示威的人群,都是青年人,他们似乎被南方革命政府的通电激励了一下,现在如果总统先生不立即表明自己的立场地话,他很可能陷入孤立之中,他的军队可以强行解散示威队伍,但不可能让人们冷静下来。”

听到德国公使与美国代办的交谈,司戴德看了马文一眼,两人都有些惊讶,他们没想到北方也出现了示威人群,前几天还在上海的时候,青年人就已经走上了街头,高喊着“争我国权,卫我国民”的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日示威,而引起这一切地正是共和军那位总司令的通电。

“看来,必须重新审视一下那位奇怪地革命者了。他能够以一己之力挑起这个国家的民族主义热情么?”司戴德琢磨着。

不久之后,一名司礼官从总统府匆匆奔出,邀请各国公使到总统府与袁大总统会面,由于只能带翻译,因此司戴德只能愤愤不平地在马车里等待,感到自己被弗莱彻那个南方佬耍了。

会面是在总统府正厅举行的,作为这个共和中华地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身穿戎装,以极其友好的态度与各国公使一一握手寒暄,蔡廷干和陆徵祥作为翻译紧紧跟随着大总统。

由于列强目前尚无任何一个国家与共和政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所以这并不能算一场正式的外交觐见,外交礼节也相应的做了修改。

寒暄完毕,各人落座,大总统直接切入正题。

“关于蕲州发生的事变,想必诸位公使先生都已听说,昨天共和政府制宪会议调查团的调查报告已递到总统府,关于此次事变,我方结论与日本政府的说法完全相反。虽然南方革命军政府的说法过于偏激,但是人员伤亡之惨重是确定无的,这一点万国红十字会也予以了证实,死伤者中平民居多。”

袁大总统的话音刚落,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就站了出来。

“根据我国长江派遣舰队拍回国内的电报,此次事件纯粹由湖北共和军方面挑起,首先向我舰队开火射击的是共和军武装船只,这一点是毋庸置的,我大日本帝国舰队对无理之武装挑衅完全有理由进行还击!请大总统阁下认真考虑两国关系,不要因为一群南方土匪的挑衅而损害了两国友谊!”

英国公使朱尔典在一旁帮腔。

“日本舰队也有伤亡,这一点也很清楚,显然这不是一边倒的屠杀,而是一次武装冲突,不适用万国公法,至于万国红十字会,他们一向反对任何武装冲突行动,而且他们属于非政府组织,他们的立场并不代表列强政府的立场。”

见英国公使说话了,德国公使也按捺不住,跳了出来。

“我坚持我的看法,应该组建一个国际调查团,前往事发地点进行实地调查,客观、公正的给出调查结论,而不是只听某一方面的说法。”

袁世凯向美国外交官那边望去,这个国际调查团是美国公使提议的,当然应该由美国公使坚持,虽然柔克义回国了,但这并不代表美国就会立刻转变立场。

美国代办弗莱彻看了看另外几位公使,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请总统先生见谅,对于国际调查团的事情,我无权插手,这是柔克义先生的个人建议,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接到国内的任何正式授权。”

听了这句话,袁世凯的脸色立刻沉了下去,日本公使和英国公使却有些兴奋,不过他们的兴奋劲并没持续多久,弗莱彻接下去的话让他们颇感意外。

“就在来之前,我接到国务卿先生的电报,今天一早,美国国会已经通过决议,正式承认中国的共和政府,两国正式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等柔克义先生返回中国,他将亲手向总统先生递交国书,承认总统阁下的共和政府!”

袁世凯微笑着点了点头,此时此刻,还能有什么消息能比这个消息更让他满意呢?美国在这种时候表明立场,这本身已是对共和政府最大的支持,虽然口头上没有指责日本制造蕲州事变,但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出美国在此事上对日本政府的强烈不满。

“祝贺总统先生!愿中美两国友谊长久!”

德国公使也很高兴,是时候亮明德国的立场了。

“作为德国驻华公使,我将尽快督促本国政府,与贵国政府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请问总统先生,贵国的共和政府是否已确立了国号?”

听到美国代办先生的询问,袁世凯才从兴奋中挣脱出来,笑着点着头。

“昨天制宪会议已确立了国号,叫‘中华民国’,民国者,国民之国也。”

与袁世凯等人的兴奋不同,日本公使与俄国公使都是一脸愕然,英国公使与法国公使也是面面相觑。

在与共和中国建交的问题上,列强原本各有打算,都想以此为条件从袁大总统那里得到一些好处:日本想要东三省南部地区所有煤矿和铁路的专有权,俄国的打算相仿,不过是在东三省北部地区,法国和比利时想垄断未来几年对华贷款权,德国想扩大一下在山东的特权,并与美国分享一部分中国铁路的修筑权和管理权,至于英国,纯粹就是因为国内的官僚作风,这建交一事才久拖不决,其实朱尔典本人是很想与袁世凯政府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的。

但是现在,随着美国立场的动摇,各国的如意算盘恐怕是要落空了,如果美国与中国共和政府建交而其它国家仍旧犹豫不决的话,那么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好感将全部被美国人夺去。

总统府正厅一时有些寂静,各国外交官都在认真思考如何应付这种局面,美国代办弗莱彻先生却微笑着在所有人的脸上扫了一眼,似乎很欣赏他的杰作。

坐在弗莱彻身边的马文突然想起了司戴德在巡洋舰上说过的话。

“远东变局。”

没错,一场远东变局,蕲州事变或许只是一次小小的武装冲突,但这场小小的武装冲突却将列强之间的分歧摆到了桌面上。

或许,从这一刻起,列强在这个国家的争夺、追逐将变得更加激烈。

或许,某些有心人将从这种争夺、追逐中取得足够的好处。

机会稍纵即逝,就看谁能抓住了。

第914章 南洋试验田(下)第528章 政变第1190章 代号“詹姆士”第281章 过河之卒第992章 宅庐主人(下)第692章 侧翼纵队第942章 狂人第540章 指点江山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339章 德国的选择第642章 锦州(下)第186章 兵不厌诈第1061章 亚洲解放运动第412章 进京(下)第894章 夜战勿里洋(下)第1075章 宅庐阴谋(上)第264章 湘黔事变(下)第470章 北巡山海关(下)第332章 无坚不摧第799章 良好开端第773章 战无不胜第765章 山中无老虎第519章 移民实边第708章 铁军第493章 联合军事演习第215章 养肥猪与杀肥猪(上)第775章 和谈第1195章 介入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358章 芦台(下)第704章 挑衅第402章 日落西山第554章 无声的哑剧第668章 特混舰队(上)第489章 食古不化第388章 内阁总理(下)第839章 人在异国第332章 无坚不摧第370章 低效与高效(下)第205章 托忒克氏第554章 无声的哑剧第409章 北行第1142章 高加索战争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282章 木偶第233章 棋子的归宿第94章 厨子革命第694章 胜利与荣誉第678章 接触第710章 心腹亲信(下)第1114章 国际局势的变化(下)第360章 军阀与政客(下)第114章 定向雷第422章 南行山东(下)第1110章 歼灭第339章 德国的选择第571章 南洋攻略(上)第953章 钢铁的较量(上)第205章 托忒克氏第728章 激战第725章 鸭绿江方向第368章 虚惊一场第1075章 宅庐阴谋(上)第120章 干部培训学校第1189章 别墅协定第433章 孤注一掷的冒险第663章 进京(下)第303章 南国破晓第1270章 飞兵亚平宁(下)第819章 难得糊涂第596章 政策分歧第83章 伐大树(下)第571章 南洋攻略(上)第521章 团结一切第281章 过河之卒第959章 利益角逐第825章 机遇与危机第1023章 图穷匕见(上)第1275章 关于“超人”第887章 中国的战列舰(上)第142章 老熟人与地头蛇(上)第293章 扭曲的历史第711章 田台庄(上)第24章 风雨九江城(上)第1156章 总统巡边(下)第1196章 01号决议第961章 填鸭行动(上)第656章 防御(上)第770章 克复第549章 有利必有弊第161章 愣头青(下)第478章 嫡系与杂牌第689章 收拢兵力第20章 扑朔迷离(上)第963章 君子协定第731章 布局北满(下)第290章 刺客横行(下)第809章 置身事外第302章 诺克斯计划第800章 泛亚细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