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中枢与地方(下)

瑞赏识徐树铮,是因为两人脾气相投,一个才气四从谏如流,可谓“主明臣贤”,但这并不代表北洋中人都看好这个半路从军的徐秀才,北洋,从来都是一个论资排辈的地方,南方军政府里那种二十多岁的都督、司令绝不会出现在北洋。

见徐树铮站出来说话,袁世凯眉头微微一皱,冷冷说道:“鄂省民军号称二十万人,兵精械足,不可轻辱,至于那赵北,布衣出身,却能趁势而起,实力不可小觑,到了如今,已坐镇一方,麾下精兵数万,观其发迹历程,首义安庆、兵变黄泥港、九江易帜、光复湖北,无一不是赫赫战功,此人可谓有勇有谋,岂是易与之辈?又铮,你阅历太浅,有些事情不是用拳头就可以解决的,若是北洋军与共和军两虎相争,岂不是便宜了别人?若是中枢胜了还好,但若败了,岂不更是威风扫地?”

对于徐树铮这个人,袁世凯有些看不惯,在他看来,此人虽有些才干,但性格刚愎,恃才傲物,和赵北倒是半斤八两,不可重用,北洋最需要的不是诤臣,而是忠臣。

“大总统钧鉴!”徐树铮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

“如今共和已立,战乱未息,天下人心思安,大势所趋,中枢号令一出,谁敢不从?若是共和军胆敢与中枢武力对抗,那就是叛军!届时休说北方,便是南方革命党人也不会答应。但若中枢优柔寡断,不能压服地方实力派,只怕从此之后,中枢权威日衰,号令不出国门,地方势力尾大不掉,恐酿五代军阀混战之祸。”

“又铮,你只想到了一面,另一面却未想到,如今共和军正西征四川,是为共和而战,若是中枢贸然以武力威逼其就范,只怕人心不服啊,况且此次共和军是打着‘保卫桑梓’的旗号和日本作对,民心、民意都在他们那边,就算他们胆敢对抗中枢,只怕百姓中却是叫好地居多。列强压中国压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强硬些地实力人物,百姓出了口恶气,此时,实不宜逆民意而行。”

杨度打断了徐树铮的话。作为袁世凯的幕僚,这段日子来他可算是跑断了腿,制宪会议开始之后,本打算留在上海协助北方代表,但袁世凯一纸调令,就将他调回天津,做了总统府参议,国会筹办委员,一时之间倒也是风光得很。

听出杨度话里有话,袁世凯脸一拉,问道:“晢子,你是怨我没发通电抗议日本吗?”前几天朱尔典阻止袁世凯发通电谴责日本的时候,杨度就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示弱,而且对袁世凯的威信很不利,但无奈英国公使态度强硬,而且当时尚无一国与共和政府建交,袁世凯就没有采纳杨度意见。

“不敢。”

杨度摇着头,说道:“不过,共和军的通电发得很妙,区区几片纸就将民心拉了过去,现在全国一片喊打之声,中央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啊。”

“哼!横挑强邻地事情义和拳早做过。结果怎样大家都看见了。现在中国实力弱小。怎能与列强对抗?轻启战端。到时瓜分之祸又现。谁能担待得起?这个赵北张一张嘴。就喊‘保卫国权’。他怎么就不算算中国每年造多少步枪、大炮。日本每年又造多少步枪、大炮?日本连俄国都打败了。就凭咱们中国这点兵马。怎么跟日本打?现在洋债借不到。连北洋军都快发不出饷了。拿什么跟日本打?日本人要是真地打过来。还不是先打北洋军?到时候难道真把他赵总司令地队伍调到京津?他要真来了。到底是打我还是打日本?”

袁世凯这话说得诛心。当下人人皱眉。暗自摇头。

人家共和军可没说要来打袁大总统。而且那通电里好象也没怎么提中日开战地事么。

杨度说道:“度也深感诧异。当初赵北在九江拍发反英通电。做得虽有些过火。但却还算克制。此次反日通电。却是一副不撞南墙不回头地架势。倒是令人费解。不知他是哪里来地底气?莫非。是有强国给他撑腰?”

“强国?哪国?”袁世凯闻言一凛。

“这只是度地揣测。到底赵北打得什么主意。度也不明白。”

杨度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对于列强这个话题,袁世凯很敏感,万一因此而导致北洋军南下作战,却无论如何不是杨度愿意看见地,中国,已经不能再打内战了,袁世凯的威望也不能再遭到削弱了,这个时代地中国需要一位强人领导,袁世凯就是杨度心目中的那个强人,力挽狂澜的强人,他的帝王之术只能在这个人身上实现,所以,袁世凯不能倒。

“难道是德国?”

不管杨度顾虑什么,袁世凯却转起了心思。

德国是后起的列强,在华势力最弱,但对华投资却仅次于英国,为了争夺中国的原料、市场,两国地竞争是全方位的,德国早就看英国不顺眼了,现在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是想大干一场,所以,不排除德国有意扶持共和军与的企图,日本是英国地盟国,长江流域又是英国势力范围,利用共和军为德国火中取栗,倒是惠而不费的买卖。

袁世凯地顾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就在最近几天,作为共和军的喉舌,《先锋日报》正在大篇大篇的歌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历史,歌颂德意志民族的国家意识,吹捧德国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只怕就连德国报纸也没这么无耻的自吹自擂过,这似乎可以看做赵北向德国靠拢的迹象。

实际上,英国公使朱尔典也有相同的担心,湖北、四川向来被英国政府视为“远东战略地软肋”,这里山高皇帝远,强大地英国海军无法将主力战舰派遣到这里,而陆军又因为各国的掣肘和欧洲的紧张局势也不能大批抽调到这里,可是偏偏湖北、四川是华中的腹心,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西南半壁,如果这里出现一支强大的反英力量,无论如何都不是英国自己的力量可以解决的,如果放在以前,英国可以联合其它列强实施联合干涉,但是现在,却因为欧洲两个对立军事集团的存在而变得不具有可操作性。

谁能保证共和军反英立场的背后没有德国地影子?

如果共和军取得了德国的支持,将对北洋势力造成严重威胁,对此,袁世凯不得不提高警惕,狐假虎威,仗着列强支持而上位,这就是他袁某人的官场秘诀,可不能叫别人学去。

但是要想靠拢德国,就必须疏远英国,这确实很难抉择,脚踩两只船似乎是不行的,鱼与熊掌,兼得是妄想。

美国和德国与民国政府建交之后地第一件外交大事就是关于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的贷款权与修筑权,袁世凯已派专人与两国外交官进行了多次秘密会谈,但始终拿不定主意,毕竟英国才是在华势力最强地列强,而且日本是英国的盟国,距离中国之近,可以说夕发朝至,有这两个国家看着,其它列强想跟袁世凯做幕后交易,其难度可想而知。

偏偏英国政府也随机应变,宣布正式对民国予以外交承认,这让袁世凯更不好下决心投入美国和德国怀抱。

赵北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实力派,他完全可以不顾大局,但是袁世凯是堂堂的大总统,占据着中枢的位置,就必须考虑到“大局”,要在列强之间玩平衡,这个难度也是可想而知,弄不好就成了风箱里的耗子。

如果美国和德国立场鲜明地支持袁大总统解除赵北的职务倒也好了,可偏偏这两国态度暧昧,显然也打算做一回渔翁,看看在这场中枢与地方地斗争中哪一方更值得投资,在得到袁大总统给的实际好处之前,这两个被协约国集团孤立地国家恐怕不会全力支持袁大总统打压地方实力派。

但是给这两个国家好处就意味着得罪协约国集团,得罪英国,英国当初可以扶持他袁某人上位,那么也可以在今后赶他下台,北洋集团固然是他袁某人的家天下,可是这个集团也绝非铁板一块,这个集团里地能人太多,利益纠葛也太复杂,袁大总统固然是他们现在的共主,但是如果这个集团的利益因为袁大总统一意孤行而遭到威胁,他们未必就不会另外推举一位值得信赖的共主。

官场如戏场,要想在这个戏场上唱好戏,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在袁世凯胡思乱想的时候,萨镇冰投帖求见。

自从离开舰队之后,萨镇冰就跑到了北方,袁世凯委了他一个总统府参议,叫他重建北洋水师学堂,但没拨一个铜子的经费,纯粹就是养闲人,萨镇冰是满腹怨言,整天往总统府跑,向袁世凯要经费,让袁大总统很是头疼。

“鼎铭,若你还是来要经费的,就免开尊口了,现在日本人叫嚷着要开战,中枢哪里有钱给你办学堂?为了扩编北洋军,我还在四处搜罗经费呢。”袁世凯一见萨镇冰,抢先诉苦。

但萨镇冰却不是来要经费的,铁青着脸走到袁世凯跟前,用颤抖的手将一张电报纸递了过去,说道:“刚才一名旧属拍来电报,驻泊高昌庙的海军江防舰队鼓噪,借口日本欺人太甚,水兵们叫嚷着要西进湖北,策应共和军,保卫桑梓,汤乡茗弹压不住,已率舰队起~西行了。”

“什么?”

不惟袁世凯愣住了,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上海高昌庙驻泊的可是中国的主力舰队之一,除了几艘大舰之外,几乎所有新式炮舰都在那支舰队里,汤乡茗接替萨镇冰任海军提督,只是一个过渡人物,袁世凯打算派亲信刘冠雄统率那支舰队,收为己用,但还没等刘冠雄动身南下,舰队竟然不辞而别了。

舰队不报总统批准就私自启航,难道是想叛变不成?

第1253章 开罗会议(上)第606章 总统的抉择第2章 选锋军令第192章 棋子第527章 办案第158章 事变第637章 海面之下(下)第745章 拿破仑的崇拜者第259章 武穴(上)第810章 保持冷静第368章 虚惊一场第1050章 海军世家第637章 海面之下(下)第554章 无声的哑剧第630章 第一场战斗(下)第948章 远东太平洋体系第1193章 苍穹焦点第869章 两条道路第567章 远东困局第812章 陌生的时代第850章 中国速度第409章 北行第929章 海参崴第683章 国战(下)第290章 刺客横行(下)第846章 利用第101章 被服厂第1005章 挑衅(上)第1175章 演戏(上)第763章 哀兵难胜第336章 骑兵(下)第361章 顺应军心第1222章 旋风第606章 总统的抉择第519章 移民实边第546章 雏鹰展翅第83章 伐大树(下)第1070章 红海鲨鱼第429章 财政问题(上)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497章 特别调查员(上)第819章 难得糊涂第399章 又一个迷第970章 逐鹿(下)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991章 宅庐主人(上)第124章 最后通牒第365章 正定(下)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773章 战无不胜第258章 党魁之争(下)第114章 定向雷第117章 张园(下)第386章 牺牲品第795章 利益交换(上)第35章 借题发挥第173章 光辉征程第43章 东京第351章 北巡(上)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1267章 “台风”阴影第896章 海战(下)第610章 事变(下)第707章 遭遇战第221章 孤军(下)第183章 心火第206章 联合拔刀队第705章 敌人与朋友(上)第23章 大时代第797章 友谊与利益第752章 奇兵(下)第215章 养肥猪与杀肥猪(上)第528章 政变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1116章 “打蛋器”行动第484章 抗议与反抗议第1035章 进军(上)第256章 利字当头第1045章 战争的脚步(上)第292章 直接影响(下)第1007章 收买人心(上)第316章 战西平(上)第744章 各有所谋第823章 对德友好国家第410章 唯我独尊第898章 两场战争(下)第288章 形势有变(下)第731章 布局北满(下)第1242章 王牌对王牌(下)第121章 稳坐钓鱼台第1234章 南俄战区(下)第1132章 戴着脚镣跳舞的战斗第223章 匈奴未灭第463章 四两搏千斤(上)第15章 兵变黄泥港(下)第713章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第562章 布局西进第27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180章 共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