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再入四川

耳欲聋的轰鸣声几乎盖住了一切声音。即使面对面必须用力喊。

这里是汉阳兵工厂弹分厂车间。着车间一溜儿排开几十台装药机。一半机器是人驱动。另一半是电力驱动。无论是哪种动力。都在发出单调而枯的噪声。如果不把耳朵用棉花塞起来的话。在这里呆上一整天之后。基本上就跟聋子差不多了。

兵工厂督办刘庆恩站在一台电力装药机旁。正指挥几个工友检修机器。现在共和军对弹药需求很迫切。兵工厂是人歇机器不歇。一天三班倒的赶工。其结果就是机器经常罢工。不是电机过热烧了线圈。就是刀具磨损导致工料报废。作为兵工厂里不多的几个技术骨干。刘庆恩不不将住宿地点搬到工厂。以便就近指导工人修理机器。保障共和军的后勤供应。

这台装药机是电机烧毁。不是什么大故障。只要换个电机就好了。这在前些时候不容易但现在很容易。自从赵北与德国领事的“黄州阴谋”成立之后。汉口德界实际上已经取消了贸易歧视。虽然表面上仍然与列强保持一致。但暗地里却开始纵容德国商人向军政府走私军用物资。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电机就这么价廉物美的囤积在了兵工厂的仓库里。刘庆恩终于可以长嘘口气了。只要德国放松了物资禁运。兵工厂的原料来源就不会像前些日子那么窘迫了。

趁着这工夫。刘庆恩一口气吃下德国商人在鄂库存的一大半。并更新了部分机器发电机蒸汽都换成了最新式德国机器。大量兵工物资源源不断从各处汇聚到武汉。仅硫磺一项就可维持数月生产。尤其是汉阳兵工厂目前尚无法自制的机关枪子弹头。囤积量已足够共和军打几场较大规模战役。

指挥工人卸下生障的电机。刘庆恩正欲亲自检查一下电线。一个工友匆匆跑到他身边。下身向蹲在地上的刘庆恩喊道:“刘头。冯技正在哪里?”

冯技正就是刚从美国回国冯如。由于他在美国就干过几年技术工人技术很不错。再加现在飞机厂正在筹备。没有开工冯如整天无事可做。便自告奋勇到兵工厂帮忙。刘庆恩便让他做了“技正”。带着十几个已出师的学徒工。专门仿制一些简单的机器。以便进一步提高兵工厂的产量。现在德国答应出售的多机器尚未运回兵工厂只能因陋就简。自己想办法造机器。好在技术力量是现成的。钢铁也不缺一些简单的机器还是够自制的。

庆恩头也不抬。是扬了扬手。指指外头。说道:“在模具车间。”

那工友急忙转身跑去一眼就见了踪影。片刻之后。冯如兴冲冲跑到刘庆恩身边蹲下拿起一块棉纱。擦了擦油腻腻的手大声喊道:“刘头对不住了。几台机器我不能帮你造了。”

“啥?”刘,恩仰起头冯如的广东话口音太重。他没听懂。

如拿出笔记本用铅笔写几行字。刘庆恩这才明白他要说什么。接过笔记本。与他笔谈。

“总司令准备再次川。调我去川。组建飞行。西征满清顽固派。”冯如兴高采烈的写。

刘庆恩颇感诧异。又问道:“总再入川西征?日本人他不管了?你的飞行队不是去九江侦察日本舰队么?”

赵北的“春分通电”很大的提升了工厂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就连刘庆恩也激动的几夜没睡好。这些天来加班赶制武器弹药。众人心里多半存着的心思是与日本决一死战。出出庚子国变之后积聚在胸中的这口气。差不多快把四川的赵尔巽给忘了。

工友们忘了赵尔巽。是日理万机的总司令却没有忘记四川。自从“州惨案”之后。四川的战事已停了近二十天。利用这段时间。共和军已在重庆囤积了够的军用物资。足以保证川西战役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由于总司令的强烈反英反日立场。英国已开始对赵尔巽进行军事援助。来往长江与川江之间的那些英国小军舰这段日子里一直充当着运输船的角色。大批英国步枪弹药正源源不断的武装着赵尔巽的部队。而且英国汉口领事频的往来于四川湖北之间。袁世凯也往拍了电报。示意共和军可以放缓征川脚步。种种迹象表明。英国政府似乎是在合赵合流。以打压共和军势力。

所以。川西战役的发起日期已不能再往后拖了。拖一天。共和军的进军阻力就多增加一分。

当然。这些军事决策不是刘庆恩这个技术专家可以过问的。正因如此。他才会对总司令突做出再次入川的决定感到奇怪。

“日本政府立场软化。德国美国法国奥国都来调停。日本舰队已退回长江口了。中日关于“蕲州惨案”的交涉已正式开始。”冯如写道。

刘庆恩更觉奇怪。几天日本还报纸上叫嚣要大举出兵东北。怎么现在突然就退走了?

不止是刘庆恩觉的奇怪。当租界出版的外文报纸将日本舰队退回长江口的新闻报道出来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觉的奇怪。变化无常的国际外交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

只有赵北没觉的奇怪。因为这本来就是德国领事答应他的事情。由德国领头。联合美国匈帝国出面行调停。以便尽快结束这场纷争——————毕竟。共和军目前的实力。确实不足以对抗日本。这一点。赵北心里比谁都清楚而德国领事也同样清楚。如果共和军这个抱着强烈反英情绪”地方实力派日本干掉的话。将对德国的远东利益造成损害。所以。德国很有必要面调停。在德国人看来。共和军就好比是一只跳。虽然咬不死英国。但至少能让它痒的难受。这只有用的“跳”绝对不能轻易被人捏死。如果有可能的话德国人还`算将它喂的更强壮些。以便将英国咬的更难受。而且这只跳不可以用来咬

也可以用来咬袁世凯。只不过。对于袁世凯来说。特大号的跳。被它咬上一口的话。那后就不好说了。

总司令的反英表演毕竟只是一场秀。适可而止的道理他也是懂的。德国也望好不容易在远东找到的反英小跳被拴着英国狗链的日本狼狗捏死。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决定适时收手。

德国联合欧美强面调停。日本政府也只能服从。

这就是国际政治。谈判桌上都是有教养的绅士。但在谈判桌下却是你踢我一脚我还你一。挨了打还不能叫出声。否则就是对国际“正义”的藐视。

日本还不敢公然藐这种国际义”因为它力不足。虽然它曾经击败过中国。也击败过俄国但那都是在列强支持下的行动。离开了列强的支持它什么也不是。日俄争的胜利固然让日本举国上下精神振奋但同时也引起列强的警惕。一强大的俄不是西方需要的。一个强大的日本也是西方需要的。对于列强来说。远东地区绝不能出现一个亚洲霸主。无论是俄国还是日本。只要挑战了这个底线。就等于和列强走上了对抗道路。那么谁也不能保证不会爆发一次日俄战争。而这一次。西方列强支持的就不会是日本了。

日本真正摆脱强的控制还要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之后欧洲列强的衰落和日本在战中发的战争使的日本真正开始主宰东亚事务。

就历史层面来讲。必须承认。本运气很不错。而且这个时代的日本政府还拥有一批比较智的政客。宪政精神也没有被武士道所完全取代。

许。只有一位穿越者才能改变这一切吧。

赵北有信心改变这一切。以。他抱住了德国的大腿。出面停的是德国美国法国和奥匈帝国。虽然他行动一致。但出发点并不相同:德国是新崛起的列强。虽然的海军还不能与英国海军对抗。但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而它的陆军更是傲视天下。整个欧洲大陆。没有哪个国家敢拍着胸脯说能与德国陆军单独对抗日本就更不能了;法国虽然陆军海军都不上德国。“金融帝国”称号不是虚的。不仅是日本的大债主。也是俄国中国的大债主。日俄国在中国的行动绝不能威胁法国的远东利益。如果日本与中国大打出手。将严重威胁法国在华金融安全。这是法国参与此次调停的主要动机;至于奥匈帝国在华势力德国更微不足道。但考虑到它是德国的应声虫而它对巴尔干地区领土野心也不不仰仗德国的支持。因此。参加此次调停就很顺理成章了。而且若是调停成功。也可彰显它的大国风范;美国参与调停的动机也很简单。那就是商业秩序。如果中日之间在这个时候发生大规战争。将严重影响美国商品的销售。使美国的经济衰退雪上加霜。再上美国新总的对华新政策以及与日本在东北地区商业利益上的。决定了美国政府的立场。而且美国商人一直着粤汉铁路。如果能够调停中日争端。或许可以给中国人一个好印象。由美国商人承办这条粤汉铁路就名正言顺。

四国联合出面调停。日本不的给些面子。于是舰队撤退。立场软化。开始与袁世凯政府进行马拉松式的谈判。以便在谈判桌上的到战场上不到的东西——————理所当然的。谈判对象不是共和军。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袁世凯政府。都一致认为赵北的共和军是个“刺头”。让该势力插手谈判。只会把事情搅黄。

虽然谈判没有邀请己。但赵北不介意。趁着这难的的“和平”时机。他决定尽快解决四川赵尔将四川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便有了第二次西征

第一次征川之战。共和军已经占了重庆。本打算一鼓作气拿下成都。但日本人横插一杠迫使赵北不的不暂停在四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仅派出少量部队扫荡已光复地区的顽固势力。巩固已有地盘。为了防备袭击。连本打算增援四川的二师都停止了西进。现在日本舰队已撤退。湖北乃至长江地区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第二师已奉命再次西进。目前已抵达四川门户夔门。更多的革命卫队也赶到四川增援。第二次西征已是箭在弦上。为了保证西征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了检验一下这个时代飞机的性能。赵北一纸调令。将共和军唯一的飞行员冯如调到西征部队。组建飞行队。随军行动。至于另一位航空先驱谢泰先生。考虑到他是理论家。驾驶飞机不是他的长项。所以就留在武汉。继续为飞机厂的组建奔走。

日本舰队的撤退对于共和军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同时也有一个让人郁闷的消息。原本信旦旦要来投奔共和军的汤乡不来了。不仅他不来了。他麾下的那支中国实力最强的江防舰队也不来了。袁世凯的一纸委任状。汤乡成了中华民国的海军部总长。他的兄长汤化龙也正式走马上任。取代王士珍做了江苏都督。

看起来。总司令曾经挥舞的那顶“川省长”的帽子还不够诱人。汤氏兄弟没有上钩。或许。袁世凯抛的饵更诱人一些。毕竟。袁世凯代表着中枢权力。

舰队不来就不来吧。总司令并不在意。毕竟。海军是贵族军种。以共和军政府现在的财力。很难在保持一支强大陆军的同时也保持一支大规模海军。而且现在的战略重点在西南方向。海军也没什么大的用处。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那几艘新式炮舰。它们可是长江里的霸王。如果有人愿意。总司令并不介意用“海”号去换几艘炮舰耍耍。

“海”号是巡洋在长江里基本上只能作为台使用。总司令现在最想要的是两种武器。一种是飞机。另一种就是浅水炮舰。

第976章 动荡与希望第425章 改换门庭第971章 变数(上)第1153章 反击与防守(上)第725章 鸭绿江方向第1024章 图穷匕见(下)第726章 磨拳擦掌第775章 和谈第611章 戒备森严(上)第953章 钢铁的较量(上)第1105章 诱敌(上)第396章 变起京城(下)第231章 泸叙摩擦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681章 野鸭部队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439章 铁路雄心第1174章 主持公道第915章 陆军总动员(上)第499章 高屋建瓴第487章 内阁总理撤消案(上)第774章 豪情万丈第1114章 国际局势的变化(下)第1049章 不沉的航空母舰第938章 代号Q第1038章 平叛(下)第180章 战略劣势第188章 不识好歹(上)第280虚名与实力第1022章 信与不信(下)第29章 倾轧(上)第630章 第一场战斗(下)第996章 幕后之人第954章 钢铁的较量(下)第790章 命令第1232章 斯米尔基通道战斗(下)第384章 重逢郑州(上)第351章 北巡(上)第1226章 空气动力学实验室第1236章 安纳托利亚的天空(下)第1154章 反击与防守(下)第974章 怒海之上第1132章 戴着脚镣跳舞的战斗第839章 人在异国第477章 君臣名分第54章 贰臣(下)第636章 海面之下(上)第664章 追击与防御第1229章 战争升级(上)第989章 告御状(上)第172章 磁铁与熔炉第698章 有条件的宽容第978章 新的时代(下)第682章 国战(上)第12章 密议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608章 战争准备(下)第534章 鸿门宴第218章 拆猪圈(下)第712章 田台庄(下)第1092章 另一个战略重点第1080章 前线(下)第667章 噬血鲨鱼第170章 中枢与地方(下)第759章 捏柿子第244章 美国大腿(下)第223章 匈奴未灭第73章 人各有志第866章 虎与狼第1141章 激战巴库第254章 东湖之上(下)第716章 当仁不让第6章 先锋官第1120章 休闲时光第372章 天上掉馅饼第303章 南国破晓第90章 决心第466章 局势与应对第217章 拆猪圈(上)第297章 放权与收权第1105章 诱敌(上)第826章 进步第194章 联名通电第1013章 大佬(上)第626章 夜鹰(下)第741章 风起南洋(上)第267章 逃犯第871章 谁也不沾第567章 远东困局第1253章 开罗会议(上)第92章 撤退第3章 省垣激战第192章 棋子第1235章 安纳托利亚的天空(上)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699章 处处被动第1180章 共识(下)第206章 联合拔刀队第91章 先遣司令第73章 人各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