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风雨九江城(上)

寒风凛冽,铅灰色的天空看不见一丝光亮。

现在是下午四点整,可江面上却是黑沉沉一片,视线极为模糊,江上浪很高,几只小木船在风口浪尖上颠簸,似乎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船上挑着的那几面红旗格外显眼,迎风猎猎,齐齐指向长江南岸。

赵北站在江边,手拿一架德国造双筒望远镜,将那江面上的景象尽收眼底。

他的身后伫立着一排神情肃穆的军官,也都手拿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江上的动静,虽然天黑得厉害,看不到江对岸的细节,但是他们也能够猜测出那边的慌乱情景。

远处传来一阵“轰隆轰隆”的炮声,每响一声,对岸那黑沉沉的天空就会闪动一阵光芒,然后天空就会传来一阵火车疾驶般的轰鸣,那是对岸的金鸡坡炮台在向这边开炮遥击,炮弹掠过长江,撕裂空气发出轰鸣,只是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炮弹漫无目的的乱飞,在江北岸轰然作响,却对起义军没有造成任何威胁。

经过两天急行军,赵北率领起义部队一路向西挺进,先后途经太湖、宿松、黄梅,进入湖北境内,为了掩人耳目,隐藏行踪,起义军收起铁血共和旗,重新打起了清军旗号,走一路拔一路电杆,彻底破坏清军通讯,遇到偏僻的巡防营驻地,一律将旧军缴械,裹胁而行,路过各县城时却绕而不攻,抵达黄梅县城后立即调头折向南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长江边的重要渡口小池口,击溃驻守该地的巡防队,占据了这一险要之地,与江南岸的九江城隔江相望,九江战役已是蓄势待发。

小池口位于长江北岸的三省交界处,东边是安徽,西边是湖北,南边则是江西。

之所以不直扑武汉,原因有二:其一,九江城虎踞长江中游,此处江面狭窄,控扼长江航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占了九江,就可以掐断长江航线,断绝清军舰队往来,并夺取沿江船只,以保障西征部队的顺利进军;其二,最新情报显示,一批枪弹刚刚由汉阳兵工厂运到九江城,就囤积在城里,以便江西巡抚就地征募防营、防备安庆革命军攻击江西,黄泥港起义后,革命军的步枪子弹严重匮乏,如果攻占九江,就能夺取那批枪弹。

除此之外,赵北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以九江战役检验一下部队的真实战斗力,同时也做出一副南下广东的架势,在九江虚晃一枪,调动清军,打乱清廷战略部署,为进军湖北做铺垫。

按照作战计划,革命军将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进袭九江城,但是,由于先头部队发起进攻时过于仓促,未能全歼守军,导致部分残兵败将逃过江去,起义军的行踪已暴露,九江城陷入一片恐慌中,原本停泊在九江的商船纷纷起锚,沿着南岸向长江下游驶去,以躲避战火,不过也有部分木船驶向江北,主动投入起义军中,加上起义部队占领小池口时缴获和沿江征用的船只,现在革命军已拥有四百余艘大小木船,就等赵北一声令下了。

“这天阴的,像是要下雨啊。”赵北放下望远镜,望着天空说道。

站在他身后的军官们也纷纷抬起头,望着天空,没有人接过话茬。经过两天的急行军,部队已很疲倦,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拿下九江城进行休整的话,部队的士气将受到打击。

“章裕昆他们有消息没有?”赵北问身边一名参谋。

“还没有。”参谋说道。

起义部队离开黄泥港后,赵北派出章裕昆、林述庆等人,与同意与起义军合作的江苏第九镇统制官徐绍桢一同赶往长江沿岸,去策动驻扎在那里的江苏新军第三十三标起义,按照约定,如果他们得手,就率领起义部队沿长江西进,到小池口与主力部队会师,如果他们行动快的话,或许可以赶上九江战役。根据情报,坐镇三十三标的是号称“北洋之龙”的王士珍,虽然历史上这位“王龙”先生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名声在外,有他坐镇,江边又有炮舰监视,三十三标能否顺利策动起义,确实没有十足把握,这也正是赵北为什么没有等待那支部队的主要原因。

现在就是在抢时间,要抢在清廷调集重兵南下之前一鼓作气拿下湖北。

无论如何,现在看来,第三十三标恐怕是赶不上九江战役了。

对面就是江西地面了,只要渡过长江,占领九江城,起义部队就能以横扫千军的气势傲视华南——————需知,到现在为止,清廷总共编练新军不到十二万人,其中的七万多人还都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而且远在华北,整个南方地区的新军总数还不到五万,而经安庆起义和黄泥港起义之后,南方新军中已有半数的部队倒向革命,也就是说,赵北一下子就掏空了清廷南方新锐军事力量的半壁江山!

更重要的是,长江上的清军炮舰多数都调到了长江下游,九江一带江面上冷冷清清,除了偶尔过来一艘外国炮舰之外,江面上没有任何可以威胁到起义军的船只。

一种改写历史、指点江山的豪情在赵北胸中激荡,他压抑住心头的激动,将望远镜递给参谋,向身后众人扫了一眼,平静的说道:“发动吧。”

“啪!啪!”

两颗绿色信号弹升上了天空,九江战役正式打响。

四百多艘木船挂起了船帆,载着两千名突击队员,乘着北风向南岸驶去,船头架着的野战炮高昂着头,黑洞洞的炮口直指江南,与此同时,北岸的炮兵阵地发出怒吼,炮兵已开始用野战炮轰击南岸,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掩护。

黑沉沉的江面上白帆点点,渐渐分成两支船队,一支在上游,负责佯攻九江城,另一支在下游,他们才是突击主力,负责攻击金鸡坡炮台。

根据目前得到的情报,据守九江的清军并不多,按照清末新政时设立的陆军部公布的《新军章程》,江西一省需编练一镇新军,合计一万二千余人,但由于地方督抚阳奉阴违,以及经费短缺等缘故,迄今为止,江西全省只编练了不到五千人的新军,只是一个协的编制,而且其中多数部队是由旧防营改编而成,换汤不换药,战斗力很差,只能对付一下会党武装,面对几乎可以算得上齐装满员的革命军,江西清军是不堪一击的,九江城里最多只有两千人的新军部队,即使加上巡防队的乌合之众,总人数也不会多于四千人,两万对四千,起义部队拥有五比一的兵力优势,唯一让起义部队担心的就是金鸡坡炮台上的那几门重型要塞炮,那是用来封锁长江航道的,射程远、威力大,是攻城的最大阻力,所以,必须先解决掉那里的清军,占领炮台,然后以炮台上的大炮轰击城墙。

风更凛冽了,夹杂着细小的雨滴扑面而来,天更黑了。这对攻击方来说是有利的,它能有效的阻挡清军炮兵视线,掩护渡江部队的行动。

赵北披上橡胶面的雨披,接过卫兵拿来的一顶斗笠,戴在头上,背着手站在江边,眺望着那些渐渐远去的白帆,心潮起伏,神弛万里。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得意之余,赵北偷诗一首。

站在一旁的参谋长蓝天蔚微感惊讶,本欲拿出日记本将总司令的这首即兴诗记下,但等了半天却没见总司令继续“做”诗,结果那诗就只有两句话。

“可惜啊,这诗的开头倒是慷慨激昂,难道诗兴到此为止?”蓝天蔚琢磨着,抬头望去,却见赵总司令正站在江边的一块巨石上,挺立潮头。

蒙蒙细雨中,那高大的形象永远的留在了所有人的记忆中。

第622章 战争不可避免(下)第30章 倾轧(下)第1251章 步兵突击第950章 默契与对抗第640章 捷报(下)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751章 奇兵(上)第16章 战略转向第472章 一个人的力量第16章 战略转向第645章 短视的代价第1189章 别墅协定第36章 连消带打第1125章 阵地前沿(上)第939章 M先生第853章 西进天山第948章 远东太平洋体系第992章 宅庐主人(下)第875章 矛盾心态第374章 尽人事听天命第1231章 斯米尔基通道战斗(上)第524章 人尽其才第70章 独木难支(上)第1112章 日落(下)第770章 克复第615章 游击战专家第659章 进攻(下)第2章 选锋军令第507章 小脚色(上)第592章 鲨鱼第429章 财政问题(上)第1057章 通古斯计划第1155章 总统巡边(上)第966章 难忘1919第834章 混乱第362章 互不信任第501章 关东军第939章 M先生第307章 武胜关(下)第674章 群狼(下)第497章 特别调查员(上)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1211章 柏林局外人第813章 1917年第1218章 准备打仗(下)第1158章 分歧第1274章 同谋者第141章 征川之战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469章 北巡山海关(上)第344章 倒袁(下)第704章 挑衅第583章 忘战必危第64章 汉冶萍(下)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897章 两场战争(上)第146章 炮击第1078章 制造战争(下)第966章 难忘1919第311章 舍我其谁第220章 孤军(上)第599章 单刀赴会第1268章 导弹时代的序幕第634章 海军军官的烦恼第1190章 代号“詹姆士”第975章 海洋野心第454章 革命者的城府第1001章 对手第856章 国际较量第1252章 毛遂自荐第220章 孤军(上)第645章 短视的代价第48章 前哨战第1125章 阵地前沿(上)第614章 深山老林第588章 战略欺骗第115章 千里马与伯乐第1042章 局中人(下)第1172章 总统手里的棋子第1166章 命令:停火第1144章 雷雨(下)第603章 时代的选择第1173章 同仇敌忾第1023章 图穷匕见(上)第678章 接触第504章 战与不战(下)第894章 夜战勿里洋(下)第1208章 牛蛙第1234章 南俄战区(下)第726章 磨拳擦掌第763章 哀兵难胜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135章 灰色势力第123章 试办共和第204章 旗营第123章 试办共和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735章 总统回京第717章 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