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秋收行动

bookmark

船工们低沉的号子声中,一艘宁波商帮的“北头船”从海河上游驶了过来,由于没有风,现在只能依靠船工们撑篱,本来是可以雇纤夫的。但是现在买卖难做,从南到北的跑一趟,赚的钱也只够开销而已,现在还肯做这“北头船”买卖的人已是不多了。

这艘“北头船。离开天津码头后,就顺着海河往下游驶去,这沿岸的风景那都是异域风情,左岸依次是奥匈帝国租界、意大利租界、俄罗斯租界、比利时租界,右岸则依次是日本租界、法国租界、英国租界、德国租界,这一路之上,几乎就看不见归中国人自己管辖的地方,也就是在左岸的意大利租界和俄罗斯租界之间有一小块“中立区”那里是天津老龙头火车站,这地方在名义上还是归中国人自己管理的,当初也正是在这座火车站里,义和拳的拳民们与八国联军进行了一场极其激烈的战斗,使八国联军吃了大亏,或许是心有余悸,所以这议和之后。那块地方谁也不想要,这才给中国人留了一小块夹缝中的地盘,不过那地方也不能驻扎中国的军队。平时由警察管着,战时由意大利和俄罗斯军队共同管理。

这就是这斤,时代中国的处境,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承载了太多的外部压力,就像是在一只高压锅外头勒上了一道铁箍,除非内部的压力足够大。或者这道铁箍被取下,否则的话。这只高压锅很难从内部爆发,上次“戌申革命”就是这只高压锅内部积聚了太多压力的缘故。不过终究是没有真正爆发,在这道“铁把”的束缚下,高压锅在略微减压之后。又再次沉寂下去,虽然现在内部仍然在“哄哄,作响,但是表面看上去还是很稳定的。

虽然一些仁人志士打定主意要将这只阻挡民族、国家前进的高压锅铁籍摧毁,但是目前来说,他们的影响还是有限的,对于百姓们来讲,无论如何,这吃饭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不然的话,这艘“北头船。的船工们也不会在那低沉的号子声中在船舷边重复着单调的动作了。

“转舵!”

“起篱!”

随着船老大的几声高喊,这艘“北头船。减慢了速度,调转船头,向岸边靠拢过去,在一座小码头上靠了岸。

这是右岸最南边的租界,天津德国租界,船一靠岸,就有一名码头监工赶到船上,打听这艘船是否是打算在这里卸货,若是卸货就必须向德国官员报税,这码头工人也不能到别处去雇。

不过监工很快得知,这艘“北头船”并不打算在这座码头卸货,他们只是顺路将一名乘客带到这里,那乘客是在天津上的船,有德国租界开的护照,可以方便出入租界,也不用去工部局登记。

那名乘客是个青年汉子,下了船。监工眼将他认出,于是笑着上前打招呼。

“龚兄弟,一别多日,这江湖跑得还顺?”

“托国爷的福,这一路走得顺当。”

那汉子也敷衍了几句,便拱了拱手离开码头,雇了辆黄包车,吩咐车夫拉到租界闹市区。

到了地方,这汉子给了脚钱。站在街边四下张望了片刻,便进了一间旅馆,直接上了二楼,敲开了一间客房的门。

开门的人是田劲夫,他看清门外那汉子,点了点头,将他放进了客房。客房里还坐着几个人,本来还莱模作样的研究那放在桌上的一架地球仪,见进来的人是熟面孔,于是又拉开抽屉,取出里头的手枪,继续擦拭起来。

被田劲夫领进客房的这个汉子名叫龚义海,不过这却是假名字,真名是什么田劲夫也不清楚,只知道他的代号是“桃树”前几天,在“铁桥”的牵线下他们已经见过面。

“如何?”田劲夫将龚义海拉到里间,关上房门小声问道。

“我去了趟北京,消息确实,现在北洋的那帮阵亡官兵的家眷在总统府前闹事,昨天开始的,到现在还在闹呢,端锦那帮旗人的谋划还算对路,这个时候动手,对于那帮满清遗老遗少非常有利,现在,他们正在准备,就差咱们配合了。老田,你说咱们怎么干?总司令回电报了么?”龚义海说道。

田劲夫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电报抄稿,交给龚义海,说道:“这是总司令判拍过来的电报,他让我自己拿主意,行动还是不行动,由我做主。毕竟他不在京津,不明白这里的局势到底怎么样

“老田,你可要想清楚了,这要是咱们配合那帮满清遗老遗少,万一他们真把满清废帝和摄政王给救出去了,再把他们抓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这个道理我也明白。不过。总司令派咱们在这北边潜伏。就是为了让咱们配合他的战略。我到天津之前,总司令特意跟我说过,他现在的战略主要就是打垮北洋,就算无法将他们一口吞下,至少也要使北洋四分五裂,现在京津一带局势微妙。咱们怎么行动,如何行动,这一举一动都关系到这战略全局,作为此次行动的最高指挥官,我当然知道咱们现在必须谨慎行动。”

说到这里,田劲夫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子,这心里也是始终下不了决心。

赶到天津之后,田劲夫就会晤了共和军北方情报站的站长“铁桥。”也就是“五湖贸易公司”的掌柜龚清秀,两人认真的分析了目前的京津局势,并交换了看法,田劲夫也将赵北的意见转述给了龚清秀,两人已先后会面数次,就是在策划收网的这件事。

按照赵北以前的安排,龚清秀和龚义海等情报员的主要任务是伺机打入那行,”下,七旗”内部。或者为其和军提供情报,或者丑机行事干瓣 飞小八旗”的灵魂人物,使其群龙无首。但是随着局势发展以及南北实力派之间的大战进行,北方的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当龚清秀向赵北汇报了“关外八旗”即将发动武装叛乱的情报之后,赵北只得放弃了原来的方案,准备提前收网,将以端锦为首的那些“关内八旗”一网打尽,至于“关外八旗”只能另想办法对付了。

但是现在,京津地区的局势又有了新的变化,就在昨天,端锦亲自找到龚清秀,告诉他,“关内八旗。和“关外八旗。决定马上动手,采取行动将满清废帝浮仪救出醇王府,然后送往奉天,作为他们那个所谓的“满洲国”的皇帝登基,端锦催促龚清秀尽快策动醇王府的“内应。”而且催愕很急,要求龚清秀最迟在今天下午带人赶去北京,因为就在前夭,北洋阵亡官兵的遗族把徐世昌的总统府给围上,哭闹着要向徐世昌讨个说法,因为这些人不想看到赵北做副总统。

顾虑到这些人都是北洋阵亡官兵的遗族,徐世昌处置此事就有些畏首畏尾,不敢用强硬手段,而那些北洋遗族显然也有人在背后撑腰,他们就是不肯离开总统府,誓言徐世昌不给个说法,他们就绝对不解除对总统府的包围,现在,北京、天津的报馆已纷纷刊登了相关的消息,记者们对于南北局势的乐观看法也出现了动摇。

记者关心的是南北之间的局势。而端锦那帮旗人则关心的是北京的这种局面还会持续多久?徐世昌现在顾忌着北洋将士的情绪,不敢下令来硬的,但是这并不表明那些包围总统府的北洋遗误会一直呆在总统府前,而一旦这些人撤离了总统府,那么,对于端锦等人的行动就没有什么帮助了,所以,他们这帮旗人才会心急火燎的催促龚清秀带着手下赶去北京,策应他们的营救行动,端锦等人打的主意就是浑水摸鱼。

实际上,龚清秀上午的时候已经带着人去了北京,而且也将龚义海带了过去,由龚义海专门负责将北京的局势汇报给明劲夫,现在田劲夫是赵北派到天津的最高指挥官,全权负责此次收网行动。

作为北方情报站的站长,龚清秀极力主张直接干掉端锦等人,以免夜长梦多,至于营救满清废帝的行动,龚清秀压根就不打算配合,对于这帮满清遗老遗少,这个江西秀才从来都是极其蔑视,也非常警惕,他是一个坚定的民族、国家主义者,他绝不愿看到满清复辟,哪怕仅仅只是在东北地区复辟,所以,龚清秀坚持认为没有必要冒险去醇王府。

但是田劲夫却另有主张,本来,他也是比较赞成直接干掉端锦等人的。但是当昨天龚清秀把端锦催他行动的消息传过来后,田劲夫立玄动起了脑筋,他隐隐觉得,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个机会的话,或许,可以一箭双雕,既能打击满清遗老遗少。也能打击北洋集团,为总司令的总体战略实施保驾护航。

所以,到底该如何行动,田劲夫一直拿不定主意,毕竟,这事太过冒险了,万一行动失败,会使东北的区的局势更加难以收拾。

田劲夫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总司令,可是一封电报拍到郑州。赵北的回电却又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扔回了田劲夫手里,这固然是赵北不熟悉京津地区现在的局势的缘故,但是未必没有考验田劲夫应变能力的意思在里头,对此,做了大半年总司令卫队长的田劲夫也能领会。

对于总司令的信任,田劲夫很是感动,但是他也感到这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是僵化保守的执行原定方案,还是修改方案,执行那个新的更为大胆、激进的方案?

“刚才我让留守天津火车站的人给你捎个话,让你雇一条可靠的船,你雇到了没有?”田劲夫问龚义海。

“雇到了,是条宁波帮的“北头船”船老大是我前段日子结识的。人很讲义气,嘴也很严,我给的价钱也公道,这条船现在就靠在租界码头上。老田,你打算用这条船做什么?若是去北京,最快的还是坐火车龚义海说道。

“我过来之前,特意通过德国洋行的船只运了一批枪械、炸弹过来。现在就在德国租界边上的小刘庄存着,我需要一条船把这批枪械、炸弹运到火车站去,德国洋行不想牵涉太多,所以不能用外国船。到了火专站,还得想办法把这批枪械、炸弹装上火车,这也有些棘手,义海。你在火车站有没有用得上的关系?”

“火车站二头是我换了帖子的把兄弟,人也算可靠,就是有点贪财。给他些银子,他肯定会帮忙的,关键是要把那批枪械、炸弹伪装好。

“都装在外国造的长沙发里,盖着外国洋行的徽记,应该没什么问题。关键是赶时间,不能去晚了。去晚了,咱们就只能按照旧方案行动了。”

见田劲夫已拿定主意实施新方案。龚义海虽然觉得冒险了点,不过既然现在田劲夫才是行动最高指挥官,那么,他这个做下属的自然也不能不服从命令。

两人又商议了一下行动的细节问题,然后龚义海就匆匆离去。

明劲夫走出里间,向那些仍聚在桌边擦枪的手下看了一眼。

“现在,听我命令,所有人分批离开旅馆,前往小刘庄与其他人会合。告诉他们,从现在起,“曼沱罗行动,中止,“秋收行动,正式开始实施!”

第227章 山中无老虎第250章 平衡第5章 找到了组织第545章 关于贼船的选择第969章 逐鹿(上)第190章 碗里夺食第216章 养肥猪与杀肥猪(下)第483章 这个总统不好当第660章 牺牲(上)第18章 气数与时势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43章 东京第486章 强国与权欲第554章 无声的哑剧第868章 新局面第533章 陆屠请客第243章 美国大腿(上)第918章 总统钧裁第757章 特殊武器第992章 宅庐主人(下)第1155章 总统巡边(上)第839章 人在异国第408章 顺昌逆亡第101章 被服厂第230章 华阳(下)第788章 竞争者第892章 打仗第550章 另一个战场第464章 四两搏千斤(下)第1234章 南俄战区(下)第487章 内阁总理撤消案(上)第293章 扭曲的历史第741章 风起南洋(上)第1120章 休闲时光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866章 虎与狼第97章 派系第164章 远东变局第911章 混乱第992章 宅庐主人(下)第1080章 前线(下)第490章 统帅堂第693章 夜战簸箕寨第938章 代号Q第226章 协饷第949章 来自天空的阴影第1146章 越过边境(下)第163章 基本立场第1182章 全体会议第1126章 阵地前沿(下)第1026章 网第1233章 南俄战区(上)第1192章 谍对谍第429章 财政问题(上)第250章 平衡第1163章 列达诺夫文件第654章 拉拢(上)第1226章 空气动力学实验室第1091章 阿拉伯海第1145章 越过边境(上)第281章 过河之卒第126章 新时代新气象第1208章 牛蛙第627章 闪电(上)第513章 威海卫前(上)第441章 故计重施第399章 又一个迷第481章 局(上)第198章 架秧子第634章 海军军官的烦恼第624章 战争已经爆发(下)第266章 师出有名第162章 消炎药第891章 最后的调停努力第338章 战胜之后(下)第398章 行动迅速(下)第769章 重锤第765章 山中无老虎第835章 秩序第613章 仅此而已第1201章 亚洲决心(上)第717章 谗言第28章 大厦将倾(下)第1165章 对决第979章 火箭第367章 世家纨绔第38章 革命卫队第151章 战重庆第837章 一切都是利益(上)第964章 第一次面对面第874章 国际角力(下)第237章 厚此薄彼(上)第958章 游戏规则(下)第65章 炉边谈话第179章 统一思想第953章 钢铁的较量(上)第1241章 王牌对王牌(上)第540章 指点江山第144章 深远迂回第746章 友谊与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