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东进与西进(上)

赵北仔细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两个青年,那个孙武因为名字与同盟会领导人孙文名字很接近,一文一武,因此在辛亥革命中曾被人讹传为孙文的兄弟,虽然错得离谱,不过这倒是为他开展工作提供了方便。

这年头闹革命,没点威望是不行的。

“是,鄙人孙武。”戴学生帽的青年也是一愣。“司令以前听过我的名字?”

“你的名字倒是让人想起了同盟会的那位孙先生。”赵北摸了摸额角,说道:“你不是共进会的么?怎么又是同盟会的干部了?”

两个青年顿时一惊,面面相觑,彭汉遗说道:“不错,我们也是共进会的,属于同盟会的外围组织,不过,我们同时也是同盟会的会员,共进会去年才在东京成立,不想总司令竟也知道。”

原来共进会是在东京成立的啊。赵北纠正了自己的一个错误历史认识,看了两人一眼,说道:“我是光复会的人,消息灵通,当然知道共进会。不知两位来找我,有何贵干?是想加入共和军么?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请你们做我的参谋。”

孙武回过神来,急忙摇头,说道:“不!我们回国有任务,不能半途而废。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能否找个僻静的地方说话?”

赵北“嗯”了一声,跨进司令部,带着四名卫兵走进一间签押房,与两位同盟会的革命同志详谈。

“两位回国的任务,想必是在长江一带建立组织吧?”赵北开门见山。

两人对望一眼,随即点了点头,此次回国,他们正是奉了共进会的命令,到两湖地区运动会党、建立组织的,这个任务极为机密,不想却被对方一语点破。

孙武说道:“总司令说得不错,本来我们是回国运动会党的,不过现在看来,把注意力放在运动新军上似乎更好一些。和会党武装比起来,新军更有纪律,也更有战斗力。这一点,光复会看到了,同盟会没有看到,现在,我们共进会也打算策动新军。”

赵北点了点头,历史上的辛亥革命中,文学社和共进会正是依靠新军发动了起义,现在看来,由于安庆起义和九江易帜的刺激,共进会已经认识到了新军在反清起义中的重要作用,不过既然历史已经随着他的穿越而发生改变,那么,恐怕已没有共进会的机会了。

彭汉遗接着说道:“我们在半个月前从日本回国,本来前些日子已到了湖南的,可是在长沙听说安庆新军起义成功的消息,大伙一合计,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去联络安庆起义军,另一路继续策动湖北、湖南的会党,响应起义,可是路过江西时,正好赶上贵军九江易帜,我与尧卿便自做主张,前来联络贵军,希望贵军能够支援我们一些枪炮,由我们带回湖南,武装会党,在湖南发动起义,策应贵军。”

“贵组织在国内的首脑是哪位?”赵北问道。

“湖南是焦达峰同志负责,江西是邓文翚同志主持,不过他们尚未回国。”

赵北端起茶,沉吟片刻,说道:“实不相瞒,我军弹药也不充裕,太湖新军参加秋操,本来就没带多少实弹,进攻九江,我军又消耗了一部分弹药,缴获的武器也不多,对于贵会的请求,我是有些爱莫能助。不过,既然大家都是反清革命同志,援手还是可以伸一伸的。我跟你们亮个底,其实我军马上就要西征武汉三镇,到时候占领了汉阳兵工厂,就可以支援贵军一些枪弹。如果贵军到时能够在湖南起义响应,我军西征将更加顺利。”

“可是,贵军发布的‘迥电’上说,贵军的进攻目标是江宁和广东啊。”彭汉遗问道。

“声东击西而已。”赵北放下茶盏。“进攻武汉有个不利的因素,那就是已经竣工的京汉铁路,如果清军沿着铁路南下,可直达汉口,最多只要两三天的工夫,清军就能巩固武汉防御。所以,我想将清廷注意力引向东边和南边。”

“如果清军不上钩呢?”彭汉遗问道。

“那也没办法,只能强攻。无论如何,都要拿下武汉,那里不仅有兵工厂,还有钢铁厂、织布厂,是个工业基础不错的城市,又是九省通衢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考虑到武汉之战很可能是一场硬仗,军火消耗很大,目前我军的武器弹药只能自己使用,无法支援贵军。”

“为何不直捣东南?那里向为富庶之区,筹饷筹粮均方便一些。”彭汉遗又问。“兵工厂可不止汉口有,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也是座大兵工厂啊,李鸿章、刘坤一经营多年,机器设备均为新式,所制枪炮不比鄂厂差,而山炮质量更佳,而且江宁尚有一座兵工厂,拿下东南,至少可掌握两座兵工厂。而且,东南一带革命力量基础较好,一呼百应,如今江苏第九镇已为总司令控制,江苏一带清军兵力空虚,若以第九镇为先锋,不惟江宁指日可下,便是整个江南的光复也不是难事。”

彭汉遗与孙武均感不解,目光投向赵北,看他如何作答。在他们看来,直捣东南是目前最佳方案,而逆流西攻湖北实在是有些冒险。

对此,赵北也曾有所犹豫,但一想到东南地区的特殊情况,他就打消了东征的念头。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东南地区是同盟会、光复会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势力错综复杂,根深蒂固,如果他率军去了那里,就等于是进了别人的地盘,成了客军,到时候能不能控制军队还是其次,万一惹恼了地头蛇,甚至有可能被人干掉,这可是历史上的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其二,东南虽富,但那里也是列强势力最强盛的地区,对于革命事业来说,牵绊太多,无法放开手脚进行革新,而且靠近海洋,列强军舰随时可以掩护步兵登陆。

反观湖北,一向是革命党人忽视的地区,那里的同盟会、光复会势力微弱,但又不是落后闭塞的地区,工业、商业都有一定基础,如果赵北率军占领湖北,便是游龙入海,谁也控制不了他,虽然湖北的富庶远比不上东南地区,但列强势力却相对较弱,依附于列强的买办势力也虚弱得多,如果想在那里进行革新,应该是个好试验场,何况,“湖广熟天下足”,湖北、湖南早已成了中国的粮仓,一手有兵,一手有粮,到时逐鹿中原,谁又敢保证最后问鼎天下的人不是他赵北?湖北又向称“九省通衢”,向西可直逼四川,向东则可顺流而下,兵锋直指江南,向南可横扫西南,向北则可进取中原,退可以守,进可以攻,实在是块割据称霸的好地方。

当然,相应的,这也是块“四战之地”,如果没有一定的信心,湖北确实不是根据地的首选,这恐怕也是孙武、彭汉遗更愿意选择东南方向的原因。

第648章 经济战(上)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56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23章 大时代第659章 进攻(下)第288章 形势有变(下)第435章 广东事变(上)第1017章 掉包计(上)第1197章 拉偏架第549章 有利必有弊第612章 戒备森严(下)第686章 训政促进会(上)第1215章 阿拉斯第166章 对日交涉条款第1030章 总司令的准备(下)第728章 激战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683章 国战(下)第42章 东进与西进(下)第577章 壮志豪情第1090章 战争贩子第240章 多管闲事与德国眼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1050章 海军世家第706章 敌人与朋友(下)第31章 袁府第22章 誓师第1229章 战争升级(上)第961章 填鸭行动(上)第661章 牺牲(下)第602章 陷阱第423章 大买卖第715章 特殊使命第1009章 赴宴西山(上)第1120章 休闲时光第867章 善后会议第592章 鲨鱼第25章 风雨九江城(下)第1115章 “电动机”行动第899章 亚洲的觉醒(上)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1193章 苍穹焦点第589章 练兵(上)第204章 旗营第95章 阳关道与独木桥第1187章 极光之下第833章 把握分寸第240章 多管闲事与德国眼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第312章 西平前哨(上)第141章 征川之战第188章 不识好歹(上)第257章 党魁之争(上)第495章 新式武器第853章 西进天山第1054章 苍穹第1182章 全体会议第830章 使命与“苍蝇”第574章 卧薪尝胆第842章 龙行南洋(下)第879章 爪哇号事件第1273章 刺客第719章 阻击第680章 尊严与武力第966章 难忘1919第41章 东进与西进(上)第814章 保护人第678章 接触第19章 革命军的秘密第288章 形势有变(下)第721章 普兰店第1217章 准备打仗(上)第474章 代号“墨斗鱼”第11章 同仇敌忾第103章 为民请命(上)第27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460章 归化第65章 炉边谈话第373章 捡便宜第623章 战争已经爆发(上)第52章 忠奸难辨(下)第1138章 消化不良第862章 自卫行动第971章 变数(上)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733章 战争与和平(上)第564章 一笔交易第94章 厨子革命第1013章 大佬(上)第289章 刺客横行(上)第316章 战西平(上)第352章 北巡(下)第457章 南北商帮(上)第682章 国战(上)第240章 多管闲事与德国眼第274章 吴师长(下)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956章 速战速决第971章 变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