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竣工

“嘀!嘀!”

在去年才修好的沥青路上,几十辆国产的最新型小汽车正排着队向前驶去,而在沥青路两旁的人行道上,数不尽的路人也在向着相同的方向前行着。

在人行道上,不时的还会响起熟人间见面时的招呼声。

当然,这么多人朝着一个方向涌去,事故也是免不了的。

至少单是这么一条路,今天就有不少人在自行车道上互相碰撞玩起“碰碰车”了,好在自行车道上本来也骑的慢,到是没有出过什么大事。

坐在一辆国产小轿车内看着窗外的人流,居正对着坐在身旁的林森道。

“不过今天的人还真多啊…”

“是啊。”林森点点头后,看了一眼越过他们向前驶去的一辆小轿车。“我们有几年没回来了?这里的变化还真大啊…”

“是啊,有十多年了吧,这里的变化的确是很大啊…”

这么说的时候,居正很是感慨了一下。

这时已经是1925年,距离孙中山去世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

在孙中山刚刚去世的时候,一直都是以孙中山为中心的国民党很是混乱了一段时间。

不过在进行了国民党的《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并且选出了三十多位中央执行委员后,这种混乱也总算是告一段落。

而且因为孙中山去世的关系,原本那些和日本总部闹的很僵的。属于黄派一系的国民党人也开始和孙派的关系产生了缓和,不少的黄派国民党人也重新开始和总部进行联系,也使得国民党的凝聚力提升了不少。

虽然因为孙中山去世的关系,使得国民党的影响力降低了不少。但是和黄派关系的缓和多少也算是塞翁失马吧。

同时在和黄派的关系缓和后,在经过了中央执行委员们的多次会议后,重新凝聚成一块的国民党人也做出了决定,那就是更多的和国社党缓和关系,使国民党能够在国内尽可能的发展,毕竟国民党的根本是在国内而不是在海外。

就算是在日本、美国或南洋地区的国民党人再多,如果无法在国内立足的话也是不可能的。

对国民党的这种态势,国社党也没什么抵触心理。

毕竟在国内国社党的地位已经很难被动摇了。而在海外因为国社政府极力替海外华人争取权益的关系,也已经渐渐的压过了国民党在海外多年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国社党并不介意国民党在国内发展——————毕竟摆花瓶的政党在国内已经有几十个了,国社党也不介意国民党在这几十个花瓶中变成较大的一个。

于是经过了两年的时间。在同国社党的关系得到很大缓和,同时也得到了国社党的后,国民党已经成为除国社党外中国最大的政党。

而今天,在帝国大厦的落成典礼上,严光也邀请了作为国民党中央执政委员的居正和林森等人出席典礼仪式。

于是在时隔十多年的时间后。居正和林森这两个自二次革命后就再也没有踏足大陆的国民党人,终于再次回到了故土。

然而就像居正和林森说的一样。

“人真多啊…”

没错,这次的人的确是很多。

如果说单是居正他们这么一条街道就已经是一道人流的话,那么当无数条人流汇聚到一起时将会变成什么?

“人山人海”

“这个就是帝国大厦吗!”

在距离帝国大厦还有十多分钟的距离时。居正和林森在车里就已经能看见远处的帝国大厦了。不过也不奇怪,毕竟一百一十层的帝国大厦在现在的上海实在是太过高大了。高大到整个上海就连一座能达到帝国大厦一半高度的建筑也没有。

所以距离远远的时候,居正等人就已经能一眼望见远处的帝国大厦了。

“真是奇迹啊!”

看着远处的帝国大厦。居正和林森的脸上一脸惊叹。

而在一旁的道路上,那些徒步或者是骑着自行车行走的人,也同样是自啊惊叹着这座高耸的建筑。

这些人里中外皆有,不少的外国人甚至是算准了时间,特意乘船赶来上海打算亲眼见识一下这座世界最高的建筑的——————在帝国大厦刚刚开始动工的时候,国外的不少媒体都曾经嘲笑过这一工程,因为在他们看来高达一百一十层并且有五百三十米高度的庞大建筑,绝对不是中国人能建的出来的,因为就连他们也建不出这么高的建筑来,更何况负责这一工程的建筑师还曾经开口称要在三年内建成这一建筑。

然而当一年的时间过去,整个工程也已经进行了一半的时候,这种冷嘲热讽却彻底消失了。因为哪怕是只建成了二分之一的帝国大厦,也已经比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还要高了。

要知道世界上第一幢摩天大楼,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大楼也不过才十层,四十二米高。后来到1890年加了两层,也才增高到了五十五米。而且下面6层使用生铁柱是熟铁梁框架,上面4层是钢框架,墙仅承受自己的重量。

纽约市曼哈顿岛的熨斗大厦,也不过才二十二层,八十七米的高度而已。然而这座大厦却是纽约市早期的著名地标,到了1989年还成为美国国家历史性地标之一。

至于动工于1913年,并且到了1930年才被川普大厦超过的位于纽约市的伍尔沃斯大楼,建成后也只有二百四十一点四米,连帝国大厦的一半都不到。

到最后不少人都在讨论着,这座据说会比第二和第三相加都高的宏伟建筑。究竟能不能在三年的时间内完工。

对不少来上海办公的中外人士来说,参观这座已经完工了一半的宏伟建筑,也已经成为他们旅程表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世界第一幢摩天大楼是1885年的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大楼,共十二层。高54.9米。再来就是1890年的纽约的世界大楼,共二十层,算塔尖的话106.4米。然后是同在纽约的1894年的曼哈顿寿险大楼,共十八层,屋顶高度为106.1米。然后是1899年的纽约公园街大楼,三十层,高119.2米。1908年的胜家大楼,四十七层。高186.6米。1909年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大楼,共五十层,213.4米。1913年的伍尔沃斯大楼,共五十七层。高241.4米。再然后就是1930年的川普大楼,共七十一层,高282.5米和同为1930年建筑的克莱斯勒大厦,共七十七层,塔尖高度318.8米。屋顶高度281.9米。最后就是1931年建成的帝国大厦了,共一百零二层,是第一幢超过一百层的建筑。

另外必须说的是,除了第一座位于芝加哥的建筑外。剩下的建筑全部位于纽约,最高的也一直都是帝国大厦。而且这一荣耀一直维持到了1972年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建成。至于纽约最高的荣誉则维持到了1974年,芝加哥的韦莱集团大厦建成为止。然后就是吉隆坡的双峰塔,台北的101和迪拜的哈里发塔了…)

——————————

虽然当时帝国大厦仅仅只建成了一半,但是只要看看那座虽然只建成一半却依然是世界最高的建筑,不少国人心里就已经升出了一种自豪感。这个时候再加上对严光本人的信任,虽然大厦还没有建完,但是大厦办公室的租出率却已经达到了一半,而且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增长。

在另一个时空,位于纽约的帝国大厦在1940年前有许多办公室都是空置的,当时的帝国大厦甚至被戏称为“空国大厦”(Empty?State?Building),而此刻在上海订购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会造成这种结果一共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在帝国大厦动工和完工的时间分别为1929年和1931年,这一时期正处于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当然这对真正的有钱人来说自然是没什么的,因为帝国大厦会出现本身就是当时的美国富翁拉斯科布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而决意修建的。

而且当时修高楼的还不止拉斯科布一个,川普大楼和克莱斯勒大厦也是这一竞争的结果。

川普大楼一开始计划比附近的伍尔沃斯大楼还要高41米,更重要的是,这个高度会比克莱斯勒大厦计划的高度282米还要高2英尺。

然而,克莱斯勒大厦在川普大楼落成后暗中改变预定建设的高度,一个高38米的尖顶被安置在克莱斯勒大厦的上方,实现大亨瓦特?克莱斯勒拥有世界最高建筑的梦想。

当然这一梦想没多久就被帝国大厦超越了,因为拉斯各布害怕克莱斯勒抢了他的风头,所以在第一次对外宣布建楼计划时声称这幢大厦的高度“接近300米”,为的就是避免出现意外…

只不过这些“该死的有钱人”虽然很有钱,而且有钱到可以随意挥霍的地步,但是这却并不代表普通的美国人也有钱。至少在那一时期,美国跳楼的人可是有不少的。

而这时的帝国大厦却是在1925年完工的,距离历史上的金融危机还有四年的时间,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

而这也和第二点有关,那就是国社政府对工商业的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后的两年里,虽然国社政府的财政一直都很紧张,但是在这一时期国社政府却一直坚持着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哪怕是在财政最为紧张的时候也是如此。

而靠着英国人提供的两千万英镑的无息贷款(约合两亿五百万银元)和严光在个人财政上的支持,国社政府硬是挺过了这一艰难时期。

而托着高尔察克那一千多吨黄金和中东油田的福。在挺过了这一时期后国社政府一跃成为全球财政最富裕的国家。几乎每年都有近十亿银元的财政余额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一时期的国社政府可以说几乎是全世界最幸福的政府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国社政府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展开了。

第三个五年计划主要是关于各方面的,如扩展“免费义务教育”的范围。增强和增多基础设施及医疗资源,在工业等方面赶超美国等。

还有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刺激国内的工商业。

具体的措施主要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上限,以及减免大量的工商税及其他税种,使中国成为税种最少税率最低的国家,以此来刺激工商业的发展——————反正靠着油田的收益,国社政府每年都有好几亿的财政盈余不知道该用到哪。军费上的负担也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关系而减轻了不少,目前主要集中在陆军和空军方面,既然这样到不如减少杂税降低对百姓和企业的负担…

也因为如此,虽然国社政府在23年的财政收入仅和22年相当。但是在经济上的增长却是突飞猛进,在民间甚至产生了三家可以生产万吨级货轮的造船厂——————虽然这三家和严光拥有的几家相比几乎微不足道,不过考虑到“民企”两个字,这些民间企业家还是值得称赞的。

同时由于赋税减轻的关系,百姓的消费水平也增高许多(这个时候没房地产)。新的工厂和企业也不断的出现在全国各地。

受益于新的政策,根据最新的统计,24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达到了13%,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0%。当年的财政收入很自然的突破了三亿英镑这个大关。

而在帝国大厦出租出去的办公室,至少有十分之一是由这些新增的企业租下的。

——————————

当初严光为了建帝国大厦。不仅仅只是买下了建大厦所需的土地,同时也将大厦周围的土地全部买下。建了一座面积极大的广场。

由于听说是严光要买的缘故,几乎所有的土地拥有者都很配合,甚至就连少数几个把这些土地当成祖业,别人来死活也不肯卖的百姓,在听说是严光要买后也都非常自愿的点头,甚至愿意免费双手奉上。

而此时在这座新建的广场上,早已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宾给堆的密密麻麻了。

在这些来宾里,甚至还有不少各国的政要——————当然,都是私人前来的。

事实上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些人对上海的一切都很满意,除了在进入广场前需要进行繁琐的安全检测,以保证他们没有随身携带什么危险武器外…

不过这种不悦感,很快就被眼前庞大的建筑给驱散了。

“离近了看后,真是让然难以置信的大啊…”

看着眼前的这座建筑,林森惊叹着道。

“是啊…”

不止是居正和林森,广场上的其他人也都是这种感觉。

当然除了难以置信的感觉外,大多数国人的心中更多的还是自豪感,为自己的国家能够建造如此庞大的建筑而感到自豪。

而这时,后来帝国大厦的建造者,著名的建筑师威廉?拉姆同样是惊叹的看着眼前的建筑。

“这些中国人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威廉?拉姆在脑中回转了十几种方案,却始终没有一种能将建筑建到一百一十层高的办法。

当然,最重要的是威廉?拉姆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办法,来劝说美国的资本家投入几千万美元来修建一座大楼…

就在下面的人们还在为建筑感到惊叹的时候,主席台上的严光和其他人却在谈笑风生。

下面的人看到严光一脸笑容的样子,还以为他在谈论着大楼或者是其他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唔,这么说的话到也没错,只不过在内容上稍微有些偏差而已…

“………越南那边的进展如何了?”

一边笑着朝下面的群众挥了挥手,严光一边问着身边和他一同出席的徐世昌。

“越南那边的消息说。阮爱国的进展顺利,目前已经整合了越南至少百分之七十的抵抗组织和游击队,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也有不少正在向他靠拢。”

“好。”严光点点头。“对中南半岛反西方力量的整合是关键,只要能将那里的力量整合好了。那么未来将势力扩展到中南半岛也就能更顺利…”

“明白。”

“不过也有一点要注意…”

徐世昌和岳昌等人看了严光一眼,并没有出声。

“一定要注意,让那些出生在中南半岛的华人,在抵抗组织当中掌握实权,同时在这些组织里培养倾向于我们的人,我可不希望赶走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到最后却养出了一群白眼狼出来…”

对严光这种来自于后世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血的教训…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严光可不希望辛辛苦苦的赶走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到最后却在中南半岛上养出了一群像越南人一样的白眼狼。虽说严光自信只要自己活着一天,就不会让中南半岛出现什么问题,不过他现在已经快要四十岁了…

三十多岁的年龄。严光自信撑到二战结束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等到二战结束呢?

有的时候,严光宁可信任高加索的斯拉夫人,也不敢信任中南半岛上的那些猴子,因为如果有人选择支持东南半岛的那些猴子的话,即便严光能镇压下去。恐怕也会像另一个时空的美国一样损失惨重。

所以严光必须让那些所谓的越南国社党和暹罗国社党,成为由华人掌握实权的组织,剩下的职务也要由亲华分子担任,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话也说回来。最近一段时间英国人和法国人是快要被国社政府给逼疯了。因为随着大量武器流入中南半岛,突然出现的抵抗组织简直数不胜数——————谁叫往日里英国人和法国人那么喜欢压榨殖民地百姓…

而这也是严光示意阮爱国等人整合各地抵抗组织的原因之一。因为随着大量武器流入中南半岛,那些突然冒出来的武装组织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不受国社政府控制…

虽说严光很喜欢看英、法手忙脚乱的样子。但这却并不代表他喜欢自己的士兵被自己生产的武器射杀。

到目前为止,越南算是所有地区当中整合的最好的一个了。

这里面的原因除了国社政府往越南派了不少人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严光宝贵的棋子阮爱国了…

作为一个从十五岁开始就已经参加了秘密的反法活动的革命家,阮爱国有着极为出色的能力和比较出众的人格魅力,这使得阮爱国在越南的活动完成的极为顺利。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1919年初凡尔赛和平会议召开时,阮爱国曾经代表在法国的越南爱国者向各国代表团递交了一份备忘录,提出了著名的各民族权利的八项要求,要求法国政府承认越南民族的自由、民主、平等和自决权。

但是,巴黎和会侧重在处理欧洲的民族自决,并不理睬殖民地人民的独立要求,对阮爱国更是见都没见。

至于曾经提出过《威尔逊和平十四条》的那位威尔逊总统,当身着剪掉半截西装的阮爱国在会场外拦住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希望美国帮助印度支那脱离法国独立时,威尔逊却是对他不屑一顾,扬长而去。

而这,也使得未来的美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因为阮爱国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胡志明”。

阮爱国只不过是胡志明众多化名中的一个,而且还是胡志明前往法国寻求在巴黎召开《巴黎和会》的各国首脑帮助时起的名字。

只不过当时各国首脑,包括威尔逊在内对胡志明都是不屑一顾的态度,在历史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胡志明才在1920年在法国参加的共产党,并且在1923年前往苏联参加国际农民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不过现在的胡志明,却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那就是由严光领导的国社党…

——————————

阮爱国当然就是胡志明啦。

不然也称不上最宝贵的一颗棋子这个称号了?o!(未完待续。。

———————————————————————————————

第203章 独立第395章 一锤定音第五百一十七章第234章 不能娇惯第510章 初步第79章 争执第197章 代表第37章 中国第一第413章 希特勒第320章 路线第340章 窝火第357章 西班牙流感第70章 武昌起义第451章 内跳反的泰国人第183章 政党第135章 总攻第360章 破交战第212章 增援第397章 大楼和大桥第321章 加入协约国第469章 攻占曼谷第五百一十四章第134章 孙中山第10章 四川綦江第150章 贵州攻防(下)第250章 日本军援第337章 摩苏尔第250章 日本军援第392章 兴趣第520章 刺激第158章 连环巴掌第417章 二战爆发及攻占伊朗第453章 协议达成第136章 大月薰第369章 欧战结束第221章 潜江第14章 川汉铁路第342章 南下巴格达第307章 准备第148章 贵阳城下第228章 炮盾第510章 初步第209章 吐血第354章 石油的利益第309章 分部第92章 无二第183章 政党第178章 处置第413章 希特勒第187章 匆匆数月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123章 洋行第150章 贵州攻防(下)第128章 表单(下)第310章 狙击手第339章 航空母舰第356章 日本远征舰队第145章 大方县第305章 火焰第334章 新的目标,美索不达米亚!第204章 布局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321章 加入协约国第165章 求政党名称第231章 回绝第135章 银元第442章 堪培拉第385章 竞选第457章 后悔第146章 好奇与感激第368章 清明上河第391章 救助及暴行第97章 一脚第112章 图穷匕见(下)第180章 毛瑟G98第275章 时刻准备着第339章 航空母舰第112章 图穷匕见(下)第260章 协约国观察团第85章 四川兵工厂第461章 澎湖列岛二百九十四章 议论第149章 钟昌祚第48章 第三第211章 杯具第347章 真正的黑豹Ⅱ第91章 反应第206章 巴东县第60章 坦白第200章 开始第198章 商谈第506章 中英印度条约第463章 对台攻势第83章 去重庆第474章 莫斯科的胜利第377章 黄金到手第196章 210毫米榴弹炮第222章 渡河战役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15章 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