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特征,就是每个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身具有的独立个性。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只有让孩子抓住事物的个性特征,才能达到对它深刻的本质认识。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他3岁的时候,对世界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就要让孩子在观察的时候抓住事物的特征。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在观察的时候抓住事物的特征,而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呢?
第一,观察就要认真、专注、仔细。
孩子在3岁的时候,一般都不能够很好她集中注意力,所以家长要指引孩子,在观察的时候,一边引导孩子,一边给他讲解,引导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观察的事物上,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第二,观察要反复,从观察中发现新的东西。
事物往往是变化的、多样性的,在我们第二次看到后,跟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不一样,靠一次观察,即使非常专注,也未必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和了解。很多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发展的,必须经过多次观察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如月亮,春月、秋月、夏月、冬月是不一样的;圆月、亏月、上弦月、下弦月是不同的,如凭一次偶尔观察的印象就任意描写,则往往会出现错误。
第三,在比较中观察。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所以,在培养孩子观察力的时候,也要让孩子学会在比较中观察,从3岁起就要培养孩子通过比较来观察事物。比较观察就是要了解此事物与彼事物的联系性,即共性,同时也要了解此事物与彼事物得以区别的特殊性,即个性。在比较中观察、发现事物的特征,从观察、比较中发现共性和个性的差异,从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比如让孩子观察鸡冠花,让孩子从观察中认识到,鸡冠花就是因为在形状上类似鸡冠而得名。
在观察事物的特征的时候还要培养孩子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大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观察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有一双好眼睛。”好眼睛就是要在观察的时候既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观察,又要会辩证地进行观察。
一般来说,一个3岁的孩子很难理解“辩证”的含义,这不要紧,家长只要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就可以了,不用给孩子做一些高深的解释。孩子处在这个年龄段,是他学习的高峰期,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学到的东西,不仅记得牢,而且还记得快,所以家长要抓住孩子在3岁时的学习特征,对孩子进行全面地培养。
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时,就要抓住孩子学习快的特质,教给孩子更多的观察方法,孩子观察能力越强,看事物就会越清楚、锐利、正确。列宁在论述人如何正确反映、认识自然界时指出:“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应当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列宁选集》)
这就是列宁辩证的观察思想,观察就要摒弃一切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僵化的观察,要更加全面地利用辩证的观察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第一,观察要内外兼顾。
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时候,让孩子明白,不要仅仅从外表上看到事物就对它定性,比如说拿一个核桃让孩子进行观察,核桃虽然从外形上看,皱皱巴巴的,但是,砸开核桃后,里面的核桃仁非常好吃。把核桃仁给孩子吃,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明白观察不要仅仅只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从事物的内部特征进行辩证的观察。从小培养孩子的这种辩证的观察能力,孩子在今后的一生中,就会在观察上更有自己的特点,他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地宽阔。
第二,要让孩子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观察。
跟上面一样,家长无需给孩子解释什么是发展的眼光,因为,处在3岁时段的孩子还没有能力理解这样的词汇,家长只要引导孩子如何去观察就可以了。比如说,给孩子看《丑小鸭》的故事,要孩子明白,不要单单从“丑小鸭”现在的情况来认识它,而要观察它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经过怎样的过程变成了“白天鹅”的。很多情况下,事物在起始阶段是不完美的,家长要启发孩子不能用固定的眼光去观察它,而应该放开眼界,着眼于未来。即便孩子是“丑小鸭”,将来他也一定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