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再推荐一个项目

政府出的国家任务是有风险,表现在这个时候,若是没法完成mpc75的定型、高原起降,之后要是再想拿到这等项目恐怕就非常之困难。

并且相应的,杨辉这个接下任务的西南科工总经理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毕竟,像杨辉这样的年轻有为的特大型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以后的发展肯定不可能一直都窝在西南科工,人往高处爬是必须的。

一直窝在西南科工不仅对杨辉本人没有好处,而且对西南科工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甚至对国家而言也算是不小的损失,毕竟一位能够统筹行业大局的人才,这可是相当的重要。

所以,现在这个任务对于杨辉来说是必须要接的,若成功,则意味着对其本人以后的发展有巨大的好处,但若是失败,肯定也会是其履历上的一个污点。

这些想法,也是快速地在脑中掠过,并以最快速度得出需要的答案,那就是……

“没问题,总理!这个项目我们西南科工接下了,以现在mpc75的进度来看,未来形势是一片大好,我们的国外订单已经达到了500架,这样的项目我们必须全力以赴,项目容不得失败。”

这应该是第一次直接听到西南科工当事领导关于mpc75的订单情况汇报,不过,这怎么听起来和之前下面统计单位给出的数据有些不一样啊!

很快的,就隐约猜出了一些什么情况,但总理毕竟是总理,这个时候还是很能沉的住气,想了一下之后,这才开口继续。

“是吗?这倒是好事儿啊,好像之前都还没有达到这数吧,最近又拿到了大订单?”

杨辉倒是一时间还不清楚总理那边是怎么个想法,但既然说到了这里,当然就要大大地吹嘘一番,况且总理说的本来也是实话嘛!

那堆满了笑容的脸发挥着强大的表情沟通能力,这也是说上了好大一通:“总理说的对,这可不就是这样嘛!我们的mpc75在去年首飞成功,受到这一消息的刺激,订单很快就又增加了100多架,并且马上德国那边还有几十架在洽谈中。”

把话都说的这么清楚了,哪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之前航空航天部以及民航局那边报上来的数据,它明显就和这边杨辉说的有很大差距,这两方肯定有人在撒谎。

一款订单超过的了500架的民航喷气式客机项目,这意味着什么?

那至少是上百亿美元的项目,而这等规模的项目对国家的经济拉动可是一点儿也不容忽视,更重要的是这项目所产生的gdp是绝对的高附加值,是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硬通指标。

做为建国后第一批苏联留学回来的高级人才,现任总理学的是当时国家最急需的专业:水力发电,算是典型的工科生。

虽然他们不是战争时期的战将,没有那种果断杀伐之气,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至少对高科技、工业化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知道这些东西才是工业国的硬性指标。

所以,这个时候才会出离地愤怒,要不是这次偶然间自己刚好有时间想要见一下这位比较传奇的年轻人,恐怕还不知道会被瞒着多久。

“500架的订单?这和之前航空航天工业部报上来的数据有一些不同啊,之前那边说只有不到一百架的订单,这…”

“轰”的一声响起,一阵霹雳在杨辉脑中炸响,“不到一架”,你航空航天工业部再怎么看不惯我西南科工,也不至于这样背后捅刀子吧。

别的不说,光是这个项目启动的时候,订单也都是超过了这数据,你说你瞒报数据也不至于这样离谱啊!

面对自己这一脸的黑线,整个人都感觉是不好了,废了好大的劲稳住了情绪后,这才回应了两句。

“这个……可能是那边的数据没有及时更新吧,而且他们也有可能只计算了确认订单,没有算上国际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订单形式:意向订单,可能是误会吧!”

杨辉越是这样说,总理就越是不爽,他还不明白下面这些部门的性子?

这可是飞机订单啊!又不是什么汽车、摩托车之类的工业品,况且就连汽车每年的产量,统计都是精确到个位,数据截止时间更是恨不得报告前一天再更新一次。

他可不相信航空航天工业部和民航局那边的人会如此的粗心,所以要说这里面没有猫腻的话,那是绝对的不可能。

突然间,又想起了之前民航局报上来的麦道90项目,两相对比之后,这就豁然开朗起来。

“可能是这样的吧!先不说这个,都是些小事而已,现在搞清楚就行了。倒是你这里,既然确定要接下这次的藏区高原起降客机项目,有什么想法?”

又给问起了想法,那也就给一个想法好了:“这其实也简单,我们的mpc75客机在设计的时候就能完成藏区起降工作。但考虑到藏区的城镇比较分散,人口也少,所以我们还必须要有一款比mpc75飞行距离短、载客少、起降性能好的客货两用机,用来做的拉萨到各县级城市的运输。”

杨辉明白,以藏区的特殊情况考虑,首先是牧民分布太散,每次需要远距离出行的人也不会很多。

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虽然对飞机的确有需要,但由于人数的限制,导致了采用点对点运输的方式几乎不可能。

而采用集中运输到大机场:拉洒,然后用小飞机把人又运到各个县城去,只有这样的运输方式才最科学,并且成本可以接受,甚至实现不错的盈利。

那现在的问题也就来了,以现在mpc75的定位,完成从拉洒到国内其他的中西部机场飞行任务完全没问题,甚至以后的改进型还可以飞的更远,直接通全国。

但现在的问题是,运输从拉洒到其他的县级甚至大的镇一级客流,又该使用什么飞机?这问题不解决掉,民航业在藏区恐怕也很难发展的起来。

“就是说,光有你们的mpc75客机,还不足以完善整个藏区的空中交通运输,对吧?”

一看这总理挺明白问题,那后续的沟通就能简单很多了,也就直接说起来后面的考虑。

“事实的确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准备了多种方案解决从拉洒到其他小城市的飞行方案,现有的运七100客机的基础上改进出一款高原型飞机,应该是最有效率。其他的还可以开发运12飞机高原增程型,或者引进我们西南科工持股的巴航工业旗下erj145客机。”

第九百三十五章:换一款雷达第四百二十三章:落幕-开始第一百五十四章:准备接收第二百零三章:小巴出马第八百一十六章:国产化的考量第九十四章:截胡是肯定会有的第三百三十七章:这飞机牛逼啊第五百四十一章:不是所有项目都能继续第七百四十章:我们刚好适合二百九十五章:奔赴战场第十一章:敲定去向第四百二十四章:以打促和第四百二十四章:以打促和第二十一章:回所之路第三百零七章:我愿意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两种模式第六百三十六章:CG-2000-3第七百四十二章:神助攻第五百九十一章:大推力难,小推力也不简单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帝都座谈第三百五十九章:遇到宝贝第四百五十章:涡扇10A定型第三十章:项目组,开工第八百四十二章:艰难的抉择(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早有准备第五百六十九章:都是不大靠谱啊!第一百九十章:就是这种航模?第一千零三十八章:来,大胆试一试第七百一十九章:该陆军放血了第五百零一章:这就是差距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太行的任务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好处真心多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过是从头再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那些曾经的学费第四百七十七章:宝石柱第四百六十一章:性能还挺不错第一千零九十章:现在轮到你了第八百六十二章:好多的猫第三百零九章:这才是正道第一千一百一十章:丰收时刻第五百八十一章:民煮的速度第二十五章:预料中的原因第八百五十一章:一机两用第八百九十.章 天脉系统第九百章 初现峥嵘第三百九十章:原来是这样第二百三十二章:国情、厂情如此第九百五十八章:整合式电子战系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继续接盘侠第七百四十八章:一定要魔改到底第一百九十三章:这东西我们有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各怀心思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帝都座谈第一千零三十四章:空中大阅兵第七百五十三章:政府出手了第二百九十二章:再想想办法第三百九十二章:装机联调第一千一百零六章:虽然有点浪费第一百零六章:方案汇报(三)第三百一十章:万恶的404第九百五十一章:有份大订单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魑魅魍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大船第一千一百零四章:夺岛演习(完)第四百四十四章:老牌巨头之间的默契第八百三十三章:立项开始第六百三十七章:改变历史的远征第九百二十八章:我帮你完善啊第七百零八章:还要继续挖墙角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甩卖啦!第一百一十八章:吹风要快四百八十八章:苏联的设计习惯第七百一十一章:防不胜防的解体第七十五章:航展(四)第四百三十二章:又框到手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太行的任务第八百二十二章:国家荣誉(完)第九百二十一章 通用运输/加油机第一千章:科研中心第四百一十四章:收购巴航工业第九百八十二章:又来一款发动机?第二百一十六章:满载着一船烟花第一百二十八章:兴奋的马可尼公司第三百一十三章:来自洪都的邀请第九百六十四章:逼海无涯的一小撮第二百六十八章:是德国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沉渣泛起第九章:缘来如此第六十三章:终于定型第四十七章:燃烧室点火第八百二十二章:国家荣誉(完)第九百二十八章:我帮你完善啊第四百七十章:不能承受之重第九百四十七章:齐家第七百一十二章:先是浑水摸鱼第一百四十章:技术底蕴第一百二十章:人马到齐第九百六十三章:AT-2000不服第六章:论文答辩(下)第四百三十二章:又框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