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必须要重组

整个中航西南旗下,最大的一家子公司,从来都不是制造飞机的单位、也不是制造民用产品的曙光发动机公司,最为强大的一方,其实是以制造航空发动机为主的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

首先,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也是由之前国内多个航空发动机相关的主机厂、设计研究所合并而来,旗下的发动机已经能够成系列的覆盖到从最基本的几百公斤的超小推力导弹发动机,中间还有不同推力的几款主流型号,最过后再到十吨的涡扇发动机,全系列已经成了气候。

手中的项目多,型号广、技术能力强大、再加上资金充足,白老所长这才是国内从事航空发动机行业的相关领导中,最为自信的一个。

有自信,当然要在这大会上表现出来:“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旗下拥有的研究所众多,从最开始的0112所,以及后来的608所、624所,一共是有着三家重点研究所。制造发动机的单位则有460黎阳厂、420成发厂、331朱洲发动机工厂,总共加起来就是六家从事航空发动机的相关单位。军用、民用都有,涡扇、涡浆、涡轴、工业燃气轮机每一样都有主力型号,这就是共和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的未来。”

老所长说话的时候没有太多的煽情,只需要平凡而朴实地把公司现在的实力摆出来,以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现有实力,就足以引起这次参与到会议中的相关单位领导的重视、侧目。

.....

整个会议,前前后后一共持续了一周时间,中间也有一些私下由杨辉单独同部分单位谈话,到了最后才终于算是全部理清楚公司旗下的这些单位,最重要的则是新加入的单位进行公司化改制。

132自然是依旧延续他们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得到的正式称呼:成飞公司;172厂还是他们的西飞公司;320厂则是趁着机会也给改为洪都飞机公司;372厂之前是没有进行公司化改制,对外还依旧是昌河飞机制造厂,这次趁着机会也成功改制为昌飞公司;就连之前011基地的军用飞机公司,为了能够随大流,也把名字改成了贵飞公司,再加上联合客机公司,中航西南的旗下就是共计有五家制造飞机的公司。

其它在子系统方面的研究所,或者是整机设计单位,则是依旧延续以往的制度,0111所、601所、650所、602所、624所、0112所、608所、610所、625所、628所、631所,共计11个设计研究单位,技术力量是绝对的雄厚。

剩下的则是一些特别的单位,比如光电探测系统公司、曙光活塞发动机公司、还有金陵的宏观空降装备公司,以及一家专门给总公司旗下各个单位搞后勤、把那些杂七杂八的业务全部划归过去,让其它单位能够轻装上阵的:劳模第三产业公司。

整个劳模三产公司,这就是一个搞后勤的存在,但它也并不是能够把其它公司所有的非航空航天方面业务全部玩转。最为典型的则是洪都航空公司那边,这家伙除开航空业务之外,还有织布机业务、摩托车业务,而这都是些重型工业,绝对是三产公司操持不了的存在。

“刘厂长,这次洪都由你出席会议,自然是因为你可以在洪都的未来发展方向上做主,那我现在就必须要提出一个问题:“中航西南总公司旗下,所有的公司都必须要把精力专门投入到做航空工业相关,之前的民用业务全部都需要给剔出去,你们众多的其它业务,在这个时候也必须要做一个了断。”

散会之后,杨辉又特意同320的厂长进行了沟通,目的自然是要尽量说服洪都这边,能够用温和手段解决问题就自然是最好不过。而看得出,旁边一起陪同的石屏总设计师其实也是比较倾向于杨辉之前所描述的那种,洪都往后将专门做航空业务,和航空业务不相关的一样也不涉及。

这一点看起来的确很美好,但现实的情况则并不允许这样。

最后还是挺有些无奈的:“洪都的非航空业务不少,不过这些业务大多都是85年,国家把310厂从阮陵给搬出来的时候,才把我们两单位合并的,不过,我们两单位一个在岳阳,一个在南倡,平时其实也没有太大的联系,大多也就是他们那边要供应我们一些小型发动机,用于我们制造导弹的需要。上次,就是上次你们找过来要750发动机的技术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才刚开始合并。”

这倒是给忘记了,洪都机械厂和长江机械厂确实是两个不同的工厂,85年的时候才把长江机械厂合并过来的。那么现在看来,造飞机的洪都机械厂,和制造小型导弹发动机、活塞发动机的长江机械厂还真的就是感情不深,要把长江机械厂给划分出洪都,应该是不太困难。

“我这个从320洪都机械厂升起来的老厂长,当上了洪都洪都飞机公司的领导,真要算起来和310长江机械厂也没有多大的感情,总公司这次要求把长江机械厂分出洪都飞机应该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我也实话说一句,要是没有合适的解决和补偿方案,我在公司那边也不好交代。”

所谓有些困难,其实在杨辉听到说要求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之后,就已经明白洪都在担心什么问题了。但这也并不着急给出最后的解决方案,反而先是说到了中航西南旗下的另外一家子公司

“这个完全没有问题,相信你们也知道曙光活塞发动机公司,相对于洪都旗下长江机械厂的摩托车发动机业务来说,同样是在750的动力系统上面进行改进生产,却因为曙光是专业做这方面的公司,所以他们能够有更加不错的盈利。快速发展到现在,曙光公司资产已经超过了总公司旗下大部的分子公司,并且还持续地高速发展之中。”

我倒是有些明白了:“杨总的意思是我们需要单独把洪都旗下的非航空方面的业务成立一家子公司,这样就能对洪都机械厂、长江机械厂两方单位所从事的业务都有好处,对吧?”

一听到洪都这边还想要单独成立子公司,这又怎么可能嘛!中航西南旗下只需要有一家从事地面机动车工业的公司,而这家公司一定又得要的是曙光公司。

第五十八章:这个算是成功吗?第五百九十九章:米格的好东西很多(中)第五百九十三章:直飞西南科工第九百零五章:年底喜事颇多第四百三十一章:近在眼前的人才第九十一章:要成立公司第一百四十九章:各取所需第九百四十七章:齐家第五十四章:我回来了第八百二十二章:国家荣誉(完)第四百五十二章:超声波喷丸强化第一千零八章:摩擦、摩擦第四百八十一章:云盟主第一千零八章:摩擦、摩擦第二百四十七章:柳暗花明第四百四十二章:正面对喷第七百五十一章:超越枭龙的存在第五百三十八章:终究是来了第五百九十七章:这才是正餐第四百五十八章:整体并入第二百四十五章:逆向工程第一百零三章:效率好高第一百九十一章:你以为是少年宫第一千零二章:这样很值得骄傲吗第一百零六章:方案汇报(三)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这都是压力第四百七十六章:总师第二百八十一章:不会让你们吃亏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还不合适?第五百六十七章:大势已成第九百四十五章:满是辛酸泪第二百九十章:经验不足第一百四十一章:截胡第一个第九百九十章:中了邪的三发机第六百五十九章:走这条路第一百一十三章:科研改革第八百二十六章:方案内部公开第八百六十四章:一触即发第三百四十二章:又是一笔订单第二百五十五章:诺斯罗普的心思第七十五章:航展(四)第六百五十二章:海军的眼光升级第六百三十五章:这依旧不够第五百零五章:激光第八百五十一章:一机两用第三十章:项目组,开工第五百一十五章:巴西、巴西第三百三十四章:准备开展第一七十三章:民品进展第六十八章:都是妥妥的了第九百四十七章:齐家第八百四十一章:艰难的抉择(中)第三百七十一章:新的进气道第四百七十三章:光电和红外第九十五章:拿技术来截胡第六十五章:冤家路窄第三百三十章:大洋彼岸的狂热第三百一十九章:从走老路=破冰之旅第三百一十九章:从走老路=破冰之旅第四百六十一章:又是一队人第八百四十七章:欧洲科研中心第五百八十九章:正大光明地谈第三百一十三章:来自洪都的邀请第四百二十四章:以打促和第二百二十九章:一个人在战斗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猴子掰玉米第一百五十六张:恩怨何时了第四百一十四章:收购巴航工业第五百三十章:一波平,一波起第七百八十章:差强人意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德国的好消息第二百四十九章:我们的事也很多第六百九十九章:全新的格局第四十八章:燃油选择第八百零九章:良心制作第六百二十八章:我们有自己理念第四百五十二章:超声波喷丸强化第二百八十五章:自主出口权第三百二十五章:黎明厂,你能做到吗?第一百五十五章:重回二所第六百五十九章:走这条路第三百七十六章:打破小农经济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高度保密任务第五百七十八章:歪楼了第一百三十三章:我们谈谈大家伙第三百三十二章:定型生产第一千零九十章:现在轮到你了第九百四十八章:有意思的战机换装第一百九十三章:这东西我们有第八百四十九章;无人机剿匪第三百九十六章:通用的窘境第六百三十六章:CG-2000-3第六百四十五章:装了逼还能跑?第二百六十一章:合作愉快第四十三章:木工组第九百一十六章 成功之后缺陷第七百五十一章:超越枭龙的存在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难也要啃下来第八百五十八章:如何通讯第四百三十八章:绝不仔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