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女丹(二)

众人皆在脑海中默默回想这两段话,罗美娟则有些失神,还有些崇拜地望着云瑾。半晌后,秋蝉子最先领悟过来,起身稽首,再次就是清宁,因为云瑾所讲述破除了她心中迷惘,得窥另外天地,也起身稽首。众人陆续领悟,也都起身稽首称谢。云瑾则是微笑不语。

云瑾等众人醒悟过来,又道:“古籍有云:大道三千。诸位如今都挤在内丹一条道上,不说挤迫,单单内丹法门岂是人人适合?”

“在内丹法之前,尚有无数修行法门,条条皆可成道。修行是为求大道,而不是诸般法门,各人自性有别,不可能都以内丹法门得到,为何诸位道友皆不去寻适于自身之法,反而在内丹术这一条路上越走越偏?”闻言众人都大有所悟。

众人再谈论一阵后,秋蝉子道:“云道友,已经中午,不如大家一起吃顿斋饭?”

云瑾望着罗美娟,罗美娟则咽了口口水道:“好啊好啊!”

白云观的素斋在整个京华都很出名,罗美娟也吃过几次,对这里的素斋也挺满意。再说如今习惯早上不吃东西,这个时候已经饿了,听到秋蝉子留饭,顿时眉开眼笑。云瑾好笑地望着她,她一个白眼回过去道:“肚子饿了吃饭有什么不对!”

云瑾也不说话,倒是秋蝉子等人听了刚才云瑾说的,罗美娟修行时琢磨天性的说法,然后再对比罗美娟前段时间与现在的性格,都有些明白了。清宁更是对前路不再怀疑,打算在饭后再仔细请教一下云瑾这类修行之法如何筑基。

罗以宁刚好在饭前结束了今日行功,匆匆赶来答谢。众人正要吃饭,罗以宁走来对云瑾深深一揖,然后道:“云道友如今元神已成,可称真人,在修行路上,达者为师。云真人平时论道,对我不吝赐教,我感激不尽,惟愿以弟子礼以事师,奈何真人不许,如今得真法,更是大恩,请真人受我一拜。”说完就跪地膝行,冲云瑾磕了三个头。

云瑾见罗以宁坚决,本来可以阻止,不过既然罗以宁说大恩,如果阻止的话只怕他心生愧疚,不利修行,所以也不制止他,任他磕了几个头。云瑾叹口气道:“大道高渺无状,本就应该互相扶持,我先行一步罢了,道友何必如此。”

其他人见了,纷纷上前恭喜罗以宁走出迷障,厘清前路。而秋蝉子也招呼大家一起去侧院吃饭。罗美娟此时已经饿了,拉着云瑾快步往侧院的饭堂跑去。见罗美娟似乎口水都要流出来,云瑾既好笑,又有点宠溺。心下觉得这样的罗美娟似乎也极可爱啊!

吃罢斋饭,罗美娟满足地一手捂住自己得肚子,哼哼唧唧的,另一只手拉住云瑾,头靠在云瑾肩膀上。众人见了,无不对她羡慕不已。这还真是一个完全天然而不做作的人啊,如此率真,真正做到了天性勃发,她不成功的话就没天理了!

众人再次回到后山半山腰的亭子里后,秋蝉子则开始生火沏茶。众人也再次开始讨论。不过大多都是纷纷摆出心中的疑惑,说出来请教云瑾。云瑾也不藏私,对于众人一一解惑。

清宁在见到其他人都问完了,就开始请教云瑾,如何不再象前人一样去斩赤龙以修行女丹之术。

云瑾倒是明白,现代很多女性的一些顾虑,他再次郑重道:“自我元神成就后,我观众多丹道典籍,无不以性命双修为要旨。那么我要问诸位,这性命双修却是为何?”

不等众人回答又继续说道:“我道家无论何种修行,归根到底还是要循道而行。金丹也好,性命也好,无非求道之法,而这些修行之法只是求道之法,本身却不是道。我看诸位一心修行,却执迷于修行之法,甚少去体悟天地之大道,这让我如何来说。”

然后云瑾站起身,并转过身去。罗美娟本来坐在他身后,云瑾转过身后正好面对罗美娟。

云瑾望着罗美娟说道:“在娟姐开始修行的时候,我原本打算以北派清净女丹法让娟姐筑基,不过在想到斩赤龙的确有悖天性,我就想到,不悖天性,莫若凸显自然天性。因此我就将性命之功加以修改。”

云瑾说到这里,伸出右手拉住罗美娟的左手,道:“自我元神稳固后,就以元神为娟姐推演以天性入道之法,到我入京后,修行之法已经推演完成。自从娟姐修行至今,这种符合天性的修行之法比原来的法门更契合大道本身。今日诸位道友见到我娟姐,仅一个多月,此时已是渐入佳境,想必至多再有十日左右即可圆满筑基,日后修行之路更为简洁。”

罗美娟任由云瑾拉住自己的左手,听完后握住的左手紧了一紧,仍是不说话,让云瑾继续讲道。云瑾又伸出左手,用双手一齐包住罗美娟的左手,眼中泛起柔情。

二人对望一眼后,云瑾放开罗美娟,转身面对众人,这次他望着的是罗以宁。接着说道:“在今日刚来之时,我已经教导以宁,放弃原本的寂灭法门,而动中求静,以观想之法筑基。”

顿了一顿,道:“当时我对以宁就说寂灭法门,有悖天性,人天性向往自由,而不是约束。肉身尚如此,更何况是精神。”罗以宁也连连点头,以示确有此事。

云瑾望了周围众人一眼:“其实我在接触到上古修行法门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看法,要修行超脱,必然需要自我真性返归先天,然后合于大道,必然可得天地元气来朝,以固自身。上古修行皆以性功为先,原因大抵如此。”

云瑾接着说:“清宁你问我女丹之术,我仍是那样回答,斩赤龙之法有悖天性,莫若性命功夫各自修行。我见你也是清净女身,不如从清净性功入手以调理天性,辅之以五行拳法以养气血。清宁你气血不足,待养足气血,再以性功入五行,待性功可调和你周身之五气朝元,则自然得行性命交修之法,如此筑基即可。”

云瑾望着清宁,最后说道:“此法也是与你相合的女丹法门,然五行有生克,更要重自身调理,颇为复杂,待你日后气血圆满,再来这里行调和性光五行之法,筑基后自然性命交修。”

清宁一听,大为高兴,站起来深深稽首,道:“多谢云道友指点,清宁感激不尽,待清宁气血圆满之日再来请道友相助。”云瑾点点头。

清宁再次问道:“道友说五行拳法,是否如今世俗所练习的形意拳法?”

云瑾点头道:“形意拳法也属五行拳法,我观形意拳拳意乃是深合中医脏腑之说,可调人身五行,练至高深处,自可五气朝元。清宁可单练劈钻崩横炮五路拳法,也可以合练形意十二形,待得拳意涌动即可周身气血如潮,就是气血圆满之日。此非一朝一夕之功,清宁请自勉!”

清宁稽首道:“谨受教,多谢云道友!”

云瑾再次对众人说道:“大家不要以为现在世俗中诸多内家拳法只是小道,其实这类拳法的精神仍然是超脱。只不过因为世人被拳法的力量所惑,反而将其用作争强好胜的手段,而忘记这些拳法的本来面目。”

“太极,本意乃是体会阴阳之变易,天地之损益,兼可调理养生;五行,本意乃是符合天地间五行生克之机,造化之道,也可壮大肉身气血;八卦,乃是太极与易理结合之后所成,本意乃是以天地万物皆为阴阳所成,有形之万物归于八卦之理,八卦则以自身为天地万物;这些拳法都具有性命双修之功,不过侧重于命功调理,想性命双修则入门颇难。”

众人听了都若有所思,在场诸人,都是道家真修的翘楚,也都习练过内家拳。不过从来都是以内家拳作为养生防身的手段,却从没有想过,这类拳术的创立本是道家为了性命双修而创造的修行手段之一。当然,世俗中人争锋斗勇,以致道家拳法的原意失落也是原因之一。

一日的谈论后,罗美娟与云瑾返回学校,各自回到宿舍。往后的日子,二人一边修行不辍,一边开始给罗美娟补习文化课。六号正式开课,他们不仅仅要军训,同时也开始了文化课的学习。罗美娟与晏紫,因为之前在全国锦标赛上拿下是个冠军,参加了之前国庆放假而耽误的庆功宴会。

时间继续向前,十月八号早上,罗美娟依然如往日般修行,她进行天性琢磨,却是按照云瑾所教导,观想自我如美玉,而之前尚如同美玉蒙尘,在这一刻,烟尘尽散,美玉如同朝阳初升,灼灼然大放光华,照彻自身内外。

同一时刻,本来如同混沌一般体内,如同世界初萌,一阵轰鸣后,在美玉的光华下,象一个世界初生一样彻底成型。正是那修行人梦寐以求的先天之性的性光发生,照彻识海。

云瑾则在一旁微笑,知道罗美娟圆满筑基,且性光发生,识海初成,从此进入修行正途。

第11章 华云(二)第8章 燕尔(二)第7章 烟霞(三)第14章 成道(四)第9章 弄璋(一)第12章 新星(一)第10章 学而(二)第12章 新星(二)第14章 成道(三)第13章 混沌(七)第4章 芥子(一)第6章 宁静(四)第3章 同尘(五)第3章 同尘(一)第7章 烟霞(一)第3章 同尘(二)第13章 混沌(五)第1章 缘起(一)第15章 星空(五)第12章 新星(五)第16章 时空(三)第5章 女丹(五)第3章 同尘(四)第12章 新星(四)第7章 烟霞(六)第12章 新星(二)第14章 成道(六)第15章 星空(二)第2章 坐忘(六)第5章 女丹(五)第3章 同尘(二)第3章 同尘(五)第6章 宁静(一)第5章 女丹(三)第13章 混沌(七)第16章 时空(五)第13章 混沌(五)第11章 华云(一)第10章 学而(三)第10章 学而(三)第10章 学而(五)第3章 同尘(一)第12章 新星(三)第8章 燕尔(二)第10章 学而(六)第6章 宁静(六)第8章 燕尔(四)第5章 女丹(二)第14章 成道(四)第1章 缘起(一)第2章 坐忘(二)第12章 新星(五)第2章 坐忘(五)第9章 弄璋(四)第1章 缘起(一)第9章 弄璋(二)第15章 星空(四)第8章 燕尔(一)第8章 燕尔(一)第8章 燕尔(四)第11章 华云(三)第9章 弄璋(一)第15章 星空(六)第14章 成道(六)第2章 坐忘(五)第13章 混沌(七)第4章 芥子(三)第9章 弄璋(六)第10章 学而(四)第2章 坐忘(三)第5章 女丹(三)第16章 时空(一)第6章 宁静(五)第14章 成道(二)第16章 时空(二)第11章 华云(七)第4章 芥子(四)第1章 缘起(四)第13章 混沌(二)第12章 新星(三)第6章 宁静(二)第6章 宁静(二)第6章 宁静(一)第11章 华云(一)第2章 坐忘(六)第3章 同尘(五)第7章 烟霞(一)第14章 成道(二)第13章 混沌(三)第4章 芥子(二)第7章 烟霞(一)第15章 星空(二)第13章 混沌(六)第12章 新星(三)第3章 同尘(三)第6章 宁静(二)第12章 新星(一)第8章 燕尔(三)第11章 华云(三)第10章 学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