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新旧之争

那封长达两万字的信送上去之后,剩下的,便是等待了。

一周,两周,三周……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就在孙立文的心境渐渐从盼望到失落,又从失落转为遗忘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这时发生了。

这天上午,孙立文刚刚将卫生所里新到的一批药品摆放整齐,狱警队张队长便匆忙来找孙立文。

“孙医生,快去会见室。”

孙立文一愣,他知道,如果是陈妍或者自己的父母来探望,地点一般是在接见室。而会见室,那是领导见犯人的地方啊。

“哪个领导要见我?”孙立文惊问。

“我也不知道,反正应该挺大。”张队长的表情竟有些微微紧张,“赶紧跟我走吧。”

“噢。”孙立文赶紧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身上的红马甲。

就在两人一前一后往外走时,那张队长突然又想起什么,转过身的同时,从腰下摸出一副手铐来,带着歉意看向孙立文,“孙医生,对不住,这个领导我摸不清路数,所以……一切得按规矩来。”

“没事。”孙立文伸出双手,“我理解。”

咔嚓,孙立文的双手被扣上手铐的同时,张队长又嘱咐了他一句,“记住,小心说话。”

“嗯。”

戴着手铐的孙立文跟着张队长来到会见室,一进屋,便见一老一中两人坐在那桌子的中央位置上,武克龙则站在两人身后。

只见那老者身穿一件老式夹克,内着白衬衫,头发花白,脸上的表情还算和蔼;却是那身穿黑色西装的中年人,脸上的表情冷峻异常。

在那满是划痕的桌上,还放着一个蓝色的文件夹。

面对这种场面,孙立文正不知如何打招呼时,武克龙先发话了。

“孙立文,这两位,是上级派下来的领导,今天专门来见你,记住,你不可以打听他们的身份,老实回答问题就行了。”

说这些话时,武克龙的语气显得很是严厉,可是,他的眼睛却不停眨动着,并抬起右手在胸前压了一下。

孙立文想了一下之后,然后马上明白了那手语意思:稳住心态。

孙立文长长吸了口气。

武克龙和张队长离开之后,会见室里骤然安静。

没有任何自我介绍,那老者一抬手,中年人便从文件夹里摸出一个已经打开的信封递上来,老者拿着信封晃了晃,朝孙立文道,“孙立文,这封两万多字的信,是你写的?”

孙立文定睛看了下那信封,点点头,如实回道,“是的。”

“呵。你口气不小啊。”老者淡淡一笑,“你竟然敢说,当下的医改措施,全都是白费力气?”

孙立文深吸了一口气,“是。”

孙立文话音刚落,那中年便突显一副怒不可遏的表情,正要开口训斥,却被老者用眼神制止。

只见那老者将信抽出,轻轻抖开。

“嗯,孙立文,把你的观点说我听听。”

孙立文老实坐在那里,看着中年人的满脸怒气,又看看自己腕上的手铐,心里突然有些犹豫了,因为接下来的话,他不知该不该说了。

那老者看出孙立文的犹豫,将右手摊开道,“没关系。今天坐在这里,你想说什么都可以说,我可以保证,今天的谈话,绝对不会对你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

孙立文看着老者,发现那从容不迫的气度之中,隐隐透着一股坚毅和果决。虽然他并不知道老者究竟是什么人,但是,此时的他却有一种莫名的强烈感觉:这个老头,可以信任。

再次深吸一口气之后,孙立文决定毫无保留。

“我的看法是,我们如今的医改,只纠结于经济问题,说到底,各项政策的根源,只在乎不断调整平衡患者,医院,**投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可是,随着广大民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个系统就必须要越来越多的经济填补,这种经济填补,要么是**不停加大投入,要么是医生付出更多的廉价劳动,要么是患者变相买单。当然,**的投入是不可能是无限制的,于是后两者相应随之增加,由此引发的后果是,医生付出和收入愈发不成正比,各种灰色收入无法控制;患者对有限的医疗资源不满,医患关系愈发紧张。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的医改依旧只注重经济层面,那上述现象并不会丝毫缓解,只会愈演愈烈。”孙立文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观点。

听了孙立文的话,老者不置可否。他轻轻翻了一下面前的那页稿纸,又问道,“那按你的意思,应该怎么改?”

“直接从根源改起。”孙立文吐了口气,一字字清晰说道,“第一步,完全废除传统医学理论。”

这话一出,那中年终于忍不住了,严肃呵斥道,“孙立文,你不要为了减刑,就故意抛出这些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东西!”

“我不否认,我写这些东西的原始目的就是了减刑。”孙立文昂首看着那中年人,淡淡回道,“可是,我不认为这是哗众取宠。”

“不是哗众取宠?”中年眯起眼看着孙立文,“你统计过么?在我们国家,有多少宝贵的传统配方,至今在人民群众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华堂,九草堂,东里齐……你知道这些老字号对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意义么!”

“我当然知道。”孙立文应声答道,“但是这些老字号的流传,并不能证明传统医学理论的正确性。就好比吃黄连来退热,并不是因所谓清热泻火,而是小檗碱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又好比吃麻黄来止咳,并非因所谓的宣肺平喘走肺经,而是***具有兴奋交感神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所以,传统药物有效与否,与传统医学理论的正确性完全是两回事。”

中年人盯着孙立文,厉声又道,“孙立文,你钻研过传统医学?”

“没有。”

“那你凭什么如此大言不惭?难道我们数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文化,无数先驱者历尽艰辛创造的理论,就凭你这外行几句话否定了?”

“可是,阁下所谓的这些历经千年,博大精深的理论,并没有让我们的医药技术走在世界的前沿。时至今日,我们具有顶级疗效的药物,仍然需要进口!”

“你……”中年人一时语塞,支吾半天之后,抱起胳膊,冷冷盯着孙立文,“孙立文,难道你不知道,杜教授通过研究我们传统的医药蒿草,获得了举世瞩目的雷贝尔奖?”

“当然知道。”孙立文应接不乱,“我们的祖先,早在千年前就发现了蒿草具有清热退署,凉血止血的功效,可是,后辈们只知死背这八字功效,从来不去深入研究,直到杜教授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提取了有效成分,才让我们祖先的古老发现走向世界。因此,我认为杜教授的获奖并非传统医学的光荣,而是传统医学的警钟,所以,我们绝对不应该因为杜教授的发现而沾沾自喜,而是应该借此反思一下:传统理论是不是对医生的一种麻痹,束缚了我们对药物的真正研发。”

孙立文一席话,让中年人一时无话可接。

那老者淡然旁观许久,见两人的辩论胜负已显,正要接过话题,孙立文却又接着道,“传统医学理论的由来,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神秘,古人缺乏科学的观察手段,一切只能通过臆想。看见病人发热,便是有火,看见病人发冷,便是有寒。以此而推,所谓阴阳五行,所谓风寒湿毒,所谓穴位经络,一切都是臆想。如今,就连一个写武侠小说的,都可以像模像样胡诌上几句而无从鉴定其真伪,便足可见这种理论的不科学性。而我们的传统医药,有时灵验到被人瞻仰,有时无用到被人唾弃,更有时因为各种不明确的毒副作用而被广泛诟病,根本原因就是一直在这种臆想的理论指导下应用,缺乏科学规范的临床试验,缺乏科学合理的适用范围。我可以断言,如果我们勇敢一点,摒弃那些旧理论,以全新的视角开发我们的传统医药,第二个第三个雷贝尔奖将不会遥远!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越!”

孙立文这一番的慷慨陈词,让会见室突然静了好久。

第五章 冯主任第六十六章 敬畏之心第八十一章 大樱桃第九十三章 探监第五十二章 食堂偶遇第八十三章 群体事件第八十二章 电视台的“神药”第六十一章 自限性疾病第六十七章 结婚吧第九十四章 生不如死第九十章 调查员造访第四十三章 又换主刀第八十七章 赛宏之祸第四十六章 大祸第三十九章 市长看病第四十六章 大祸第六十八章 喜宴第二十八章 相亲第九十一章 一查到底第九十章 调查员造访第八十二章 电视台的“神药”第三十章 谁耳朵不好使!第五十五章 一封信第四十四章 精英的陪衬第二十三章 面子与钱第四十五章 心高气傲第五十四章 对策第七章 倚重第二十九章 找老婆不能找漂亮的第四章 初入急诊第二十四章 打官司第二十九章 找老婆不能找漂亮的第一章 面试第五十八章 美容缝合第七十章 不是钱的事第六十七章 结婚吧第六十三章 被祝福的出轨第二十六章 抢人第八十八章 脓包第四十八章 升级第八十七章 赛宏之祸第五十八章 美容缝合第四十二章 退步第十章 奖金第五十六章 包平村第六十七章 结婚吧第五十九章 巨星陨落第七十六章 VIP客户第二十五章 动摇第四十六章 大祸第八章 微创的时代第五十二章 食堂偶遇第八十二章 电视台的“神药”第二十四章 打官司第六十二章 分手吧第三十一章 术前交代第四十九章 噩耗第八章 微创的时代第六十八章 喜宴第六十章 挖角第三十六章 分寸第九十四章 生不如死第七十七章 天上不会掉馅饼第五十七章 改变第七章 倚重第四十七章 只要真相第五十章 裸露的骨头第七章 倚重第二十六章 抢人第八十五章 感由心生第五十章 裸露的骨头第十一章 初提主张第九十九章 四制第一百零一章 师生第八十二章 电视台的“神药”第七章 倚重第四十五章 心高气傲第七十七章 天上不会掉馅饼第九章 品茶第一百章 顺康重逢第六十七章 结婚吧第八十八章 脓包第八十三章 群体事件第三十七章 低级失误第七十三章 一筐杏第七十七章 天上不会掉馅饼第四十章 罪犯阑尾第六十五章 幸福之路第十七章 大势所趋第四十六章 大祸第二十二章 堂弟第七十五章 医生的经济危机第八十三章 群体事件第三章 借钱第六十七章 结婚吧第九十八章 新旧之争第五十二章 食堂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