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可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家惦记上,正准备直接上了他,抓他做压寨丈夫。这会儿心情很好,告诉大林子和山里红,等交易结束,明后天到虾米沟来做客,自己会给他们准备独轮车,还有其它他们没见过的好东西。扶起地上的独轮车,把鱼收起来,重新装上水,捆扎上。这么一闹腾,时间已经过了近一个小时,太阳已经向西偏过去,该动身进城了。
山里红很自然地走在叶飞身边,俩人聊的很开心,一旁的大林子很是吃味。穿过树林,翻过小山包,远处可见一个繁华集市,西边就是那个飞鸟城。距离还有三里地,中间全都是耕地,已经长出一尺来高的秧苗散布其间,绿油油煞是喜人。跟虾米沟一样,平地挖坑播种,看着喜庆,收成估计也好不哪去。
穿过田地,走了一个来小时就到了城外。三伙人分开各自寻找地点和需要的物资,小情侣依依惜别,正事还是要先办的。叶飞跟着大虾先走向飞鸟城东门,活鱼做为贡品,最好还是先缴纳上去,叶飞也想先看看飞鸟城到底什么样。
一路走过来,看到城外边跟天狼城类似,有很多三角窝棚,布满城池四周,目测起码有两千人住在这里。城门东边靠北有个专门用来交易的集市,占地两亩。这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占据各自领地,把自己多余的产品摆出来兜售。
看得出来,这里还是原始的物物交换,没开始使用货币。想要什么直接跟卖家谈,直接现场交易。如果双方都没有能让双方都满意的物品,那就很难成交,于是就等在旁边,直到再次遇到一个人,能够实现三人产品交换,才能完成交易。看得叶飞直摇头,这效率跟天狼国比,太低下,太原始了。
说到这时候,韩冰插话问道:“见到有人骑马了吗?”叶飞很确定地回答说:“没有,只看到有人赶着牛,驮着货物。牛脖子上拴着皮绳,没带鼻环。”这说明那里的人比韩冰想象的原始,这就好办多了。
叶飞等人很快来到飞鸟城东门外,前边还有几伙人,大家都在排队等着门口士兵检查,没有携带武器才可以放行。叶飞和大虾等人推着车等在后边,许多人都围过来看新鲜,都没见过独轮车,也没见过用水槽运输活鱼。大虾继续施展吹牛大法,口涎乱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叶飞则没搭理他们,他在仔细观察这座城。
飞鸟城建在距离南方大河一百多米远的土坡高台上,高台北高南低,北边被人工修城直上直下的悬崖状,大概原来这里就是个陡坡。其它三面都是缓斜坡,修筑了阶梯,方便上下。
高台中间就是飞鸟城,占地五百亩左右。说是城,其实就是韩冰和师战最早时候修建的那种土围子,城墙也是中间一圈带着尖的木桩,外边是参杂蒿草的泥土堆砌,同样用火烧过。城高三米多,叶飞目测自己加上助跑,能窜上去。城头上有巡逻兵将,手执长矛长刀,都是石制武器。还有站岗的卫兵,拿着弓箭,注视城外芸芸众生。
向着东南西三面,建有三座城门。城门是粗木栅栏做的吊桥,没有门楼,两边城墙之间用粗木桩搭建一个平台,吊桥下边挖了一个深坑,吊桥放下来正好铺在坑口上,可以让人通行。吊桥城内一边杵在大石块垒的台阶上,吊桥放下时会与台阶成一平面。
吊桥另一端用两根树藤绞合的藤索栓住两边,在顶端平台两侧,前后安放有四个中间凹陷的石鼓,石鼓中间有孔,穿在木轴支架上,可以转动。藤索沿着石鼓一路翻过平台,落到城墙里侧。
藤索末端绑着两块巨石,作为配重,提起来就能把吊桥放下,落下来就将吊桥提起,露出的深坑就能阻止人进出。叶飞不用看都知道,坑底一定栽了不少削尖的木桩,看来飞鸟城的防守还是挺严密的。
城门平台靠外侧,横向立着一块刮削过的木板,上边画着三个图像,一对翅膀、一只长尾鸟和一个四面开口的方框,叶飞不知道什么意思,韩冰说那是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应该是“飞、鸟、城”三个字。
透过城门向里望去,城内北边有个人工修整出来的平台,高出城内地面半米左右。那里外围建有七八个茅草盖顶的二层茅屋,围住中间一个高出一头的茅屋。那个茅屋屋顶立着一个旗杆,上边挂着一面鹿皮做的大旗,旗上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长尾大鸟。估计那就是飞鸟城大头领的住处,旁边应该就是大虾他们说的部落长老的住处。飞鸟旗就该是这个部落的图腾,如果韩冰在这,他就该能认出来,那形状就是后世考古发掘出来的凤凰鸟。
所有大茅屋都是半地穴结构,最大的占地近二百平方。上边是四棱锥形底座,配上二层四棱锥顶,向着南面或东面有一个三棱柱的门廊,屋门就在门廊最外面。看外形就能判断,跟天狼国附近早期原始人茅屋一样,都是松木杆为骨架,外边涂上河泥粘土烧结,最外边用蒲苇从下到上,一层层铺叠。
顶层那个小四棱锥,就是散烟通道。这时代人们还都是在屋里地中央挖灶坑,生火做饭,没有烟囱,屋顶留开口,支出一个帽子,四下留缝,既挡风遮雨又能排烟通气,而且这种茅屋冬暖夏凉,十分宜居。
普通国民就没这种待遇,大多是三棱柱形窝棚,好一点的会搭建四棱锥体,换气排烟都通过大门实现。按照韩冰估计,每年冬天都得死不少人,一氧化碳中毒最容易发生在这种环境。这些茅屋分布在高台的三面,高台北面被一道墙围了起来,不知道里边是什么。
茅屋外有的晾晒着鱼和肉,有的柳条簸箕装着各种野菜、蘑菇。好些茅屋顶上排烟口不断飘出白色的烟,这是有人生活,在做饭菜。不断传出来的叮当声能判断出,里边还有不少作坊,就是看不到他们石器作坊,不知道这里石器工艺到了什么地步。
正看着,有一队士兵走了过来,他们也看见大虾等人推着的小车,而且这边围着一堆人,乱糟糟影响进城秩序。大虾见有飞鸟城卫兵过来,赶紧收住话头,满脸含笑等待对方问询。
领头的是个跟大虾差不多大的汉子,手里持着石矛长枪,驱散人群来到大虾面前。低头瞪大眼睛看了看独轮车,然后抬头问大虾:“这是你的?从哪搞的,你自己做的?”对方明显不相信,自己比大虾长的威猛,又是飞鸟城东门巡逻队小令,这么优秀的人都没发明出来,这家伙长的笨头笨脑,怎么可能发明这么好的东西。
“你们是哪的?”
“咱们是虾米沟的,给城里送贡赋。”
“跟我来吧。”小令怕他在这再招一帮人围着,维持秩序也是他的责任,他还不想被东城卫队大令看到工作不力,受到责罚。搜查了一番,没发现武器,叶飞跟着大虾等十几个人,推着车背着背篓慢慢进了东城门。
叶飞悄悄问大虾这人是谁,干嘛的?大虾说这人是东门巡逻队小令,叫黄雀,是飞鸟城最小的军事长官。据他所知,飞鸟部落军制中,最高头领是大酋长,下边管着七个氏族的族兵,兵员都来自各个家族子弟。每个家族出一个酋长,统领自己家族的兵士,从装备到训练,都由各家族负责。
战时七个酋长都要听从大酋长命令,平时每个氏族派出一队士兵,轮换着守城,以及维护各城门里外的治安。刚才遇到的就是黄氏氏族的族兵,今天轮到他们守东城和城门。在黄雀之上还有大令,大令是怎么回事他就不清楚了。
叶飞暗自信思,七个部族,最少每个部族也要有二百兵,那就是一千四百士兵,不可小觑。得把飞鸟城军制搞明白,不然对手有多少兵将都不清楚,将来开战哪来胜算。
城内秩序管理还算严格,走在路上的行人虽然稀奇独轮车,但也没都拥过来围观,这城里还有一队队兵士在巡逻,平头百姓还不敢造次。
大虾轻车熟路地领着大伙儿,拐了几个弯,来到一处场院,里边是一个带棚的仓库。离着老远就能闻到一股酸臭味,沁人心脾,提神醒脑。院门口有士兵站岗,说明来意,叶飞跟着大虾进了内院,找到正忙着的一个男子。
那男子看着三十来岁,一脸少见的络腮胡子,眼珠到还是黑褐色,不是外来人种。成长头发胡乱扎两个辫,甩在脑后,脑门子上系着个绿色麻布条,算是显得利索不少。
“布条上有字么?”听到这里韩冰不禁问道。
“呃,好像没有,咋滴,有啥问题?”叶飞也一时紧张起来。
“没啥问题,就是有点好奇。”一想到那种头缠布条的造型,韩冰脑海里不由钻出两个字,出现在那绿色布条上:“必胜!”
嗯,这是抗日电影看多了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