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章 上大梁

160章 上大梁

芸娘又问过酒席的菜,秦氏答了她。

其实左不过就是凉菜,热菜,咸汤再加上白面馒头。只不过是菜多菜少的区别。

条件好的人家,多弄两个菜,弄的份量足些。

芸娘想了下,就定下了六凉六热,两咸汤,因为这样的酒席,不允许单数的存在。

至于都做什么菜式,秦氏没挑,让芸娘自己打算就是。

第二日赵家一家都开始忙活上了,赵春生去镇子买东西,芸娘则跟着赵春兰在庄子里杂货铺买一般需要的。

各样的菜除了自己家有的,也多少买了点,这个主要是买肉多,光猪肉就买了大半头。

另外还有鸡和鱼一类的,也都买了,赵春生还在镇上买了两只兔子。既然现在手里比较宽裕,芸娘也不在乎做的好点,让吃的人吃的高兴,也能念着赵家,以后有点事,能积极的帮忙。

猪头先一天就呼熟了,这个放一夜没事,第二天拿过去就行。

菊花酥芸娘也炸好了,这个并不是白面做的,而是米粉和红薯淀粉做的。

一根根细长,被芸娘绑在一起,做了形状,看上去就像盛开的白色菊花一般,甚是漂亮,不过这个除了吃起来有些脆外,并无特别的味道,小孩子比较喜欢,算是个新鲜。

至于四方的饽饽,也蒸了一大筐,这个是秦氏蒸的,她会做形,反而是芸娘并不会,因为她以前没有见过。

白面馒头也提前蒸了出来,是明日用的。

需要提前做的菜芸娘也准备了出来,以防明日来不及准备。

下晌的时间栓子的先生专门派人来说了一声,说他明日会来给赵家的大梁书写上梁的字的。

上梁都图个吉利。一般的人家都会请当地会写字的人来书写。

像在三里铺,能请到举人老爷书写是最好的,不过举人老爷又岂会随便给人写,除非是特别亲近的人家,赵家够不上,虽说芸娘可以上门去求。但她觉得没必要,就没打这个心思。

当然族长也是可以的,他有秀才的功名,自然字也写的也不错,可因为陈家的原因,芸娘不想请族长出面写,就连陈致远提议他直接请人,都让芸娘拒了。

栓子的先生,芸娘让舅舅去请了下。人家愿意来就来,不愿意的话她打算请赵宗才,反正就是几个字而已,谁写不是一样。

没想到先生很给面子,答应第二日来书写。

第二日很早赵家人就都起来了,梳洗完毕,吃了点东西垫底,不然还不知道忙到什么时间去呢。

等芸娘开始指挥着赵氏和赵春兰如何洗菜。切菜的时间,院子里已经开始来人了。

除了和赵家关系比较好的人家来帮忙外。族长,里正还有先生都来了,不过举人老爷只派人来传了话,说今日家里有客要陪就不过来了,祝赵家上梁大吉,让人说了些吉利话。也算给了面子。

当然族长身后跟着陈致远,今日赵家铺子上梁,他不可能不来。

让人没想到的是李二牛也来了,带着几包点心,说知道今日是赵家铺子上梁的日子。特地过来的。

秦氏很高兴,接过了他的东西,把他让到了座位上。

然后给众人上了茶水,瓜子点心一类的,说了表示感谢的话。

赵春生把一张桌子搬了出来,上面铺上了红纸,又拿了笔墨,请先生开始写字。

现在还早,芸娘看看时间充足,她也出来看下热闹。

栓子的先生很是沉稳,不慌不忙的走到桌子前,提起笔蘸了墨,冲众人笑了下,然后奋笔疾书。

看着先生写的那“上梁大吉”四个字,芸娘笑了笑,其实就是图个吉利,不过先生的字还是不错的。

“先生这字越发进益了。”

族长被陈致远碰了碰胳膊,他颇有些无奈的看了自己这个侄孙子一眼,然后走上前去打量着先生的字。

“不敢,叔父过奖了,您老人家那字才叫好。侄儿班门弄斧了。”

先生对于族长还是很尊敬的。

“你太客气了,今日看了你写的我这手也痒了,不知道能不能也写两个出来献丑。”

族长似乎在征求赵家和先生的意见。

“当然,求之不得,您老请。”

先生急忙让了位置。

“快请,快请。能得到您老人家的字,可是我们的福气。”

赵春生更是笑开了颜,写完了上梁大吉,剩下的就是两个福字,这个福字由有身份辈分高的人写最合适,这样才能给家里带来福气,才意味着和顺,日子蒸蒸日上,对于族长能亲自书写,他自是求之不得。

族长上了正前,提起了笔,他多久都不曾在外人面前写字了,要不是侄孙子求到面前,他是不可能给赵家书写的,毕竟两家没交情,他不用上赶着。

族长练了多年的字,不是白练的,那字金钩铁划,写的笔透于纸,一看就是有功力的。

芸娘虽然不是很懂,可也觉得极好,她冲陈致远笑了一笑,她当然知道这肯定是陈致远的功劳。

陈致远的脸孔微微发红,眼神却晶亮。

写完了福字,赵春生上前谢过,然后请族长,先生等人坐下用茶,他则要去贴了。

芸娘站在这里,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打量自己,她知道那是陈致远的目光,饶是她脸皮厚,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便跟着舅舅去看如何贴大梁了。

陈致远也悄悄的起了身,说去帮忙,跟了过去。

芸娘看着舅舅先在梁檩中央贴上“上梁大吉”的红纸横批,然后又把两个福字贴在了大梁的两头,接着用红线绑上一双筷子,把这双筷子订在上梁大吉的横批上,再订上两个铜制钱和五色布,最后再在梁檩的两端系上红布,这样做是以求吉利。

这样大梁便算做好了,芸娘知道,接着得有房主亲自同人一起把大梁抬到新房那边才行,这就是传说中的抬大梁。

要抬大梁,赵春生一个人是不行的,因为这里离铺子还有一段距离,这木头又沉,非累坏他不可。

除了他外,还需要三人帮忙,这三人一个他找了庄头,他是工匠的头,自然是义不容辞的,另外两个赵春生本想也找工匠,可陈致远却主动报名说要参加。

他一说话,李二牛也往前站了下,看那意思也想帮忙抬大梁,只是他最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是外庄人,算是外姓人,是不能帮着赵家抬大梁的,不然会被人说道。

他退到了旁边,庄子里的那个六子却起哄,说致远哥都上了,也得算他一个,就这样,没找工匠,订了赵春生,庄头,陈致远和六子四个人抬大梁。

芸娘感激的冲陈致远笑了笑,然后站了开来,看着几人抬起了大梁,往外走去。

院子闹哄哄的,芸娘却觉得没了味道,返回灶屋开始做菜。

大梁上了路,木头虽沉,可四人都有把力气,特别是陈致远,就是让他一个人搬去,他也不费劲,所以没一会儿就到了铺子处。

大梁刚到门外,铺子处的人就得到了消息。

挂在门前的鞭炮便响了开来。

霹雳巴拉的鞭炮声,蹦除一切污秽之事,带来吉庆。让人心里骤然亮堂起来,感觉是那样舒心,快活。

鞭炮一响,木匠师傅手拿盛满饽饽的篼从大门开始向正门走去,嘴里还念念有词:“进大门,观四方,明三暗五盖的强。四个金砖托玉柱,两根玉柱架金梁。木是好木,梁是好梁,长在南阳卧龙岗上......”

随着他的念叨声,赵春生和陈致远几人抬着大梁进了大门,往里去了。

木匠师傅便开始扔四方的饽饽了。

门口处站满了看热闹的大人和孩童,他们一是看热闹,二是要抢饽饽。

这四方的饽饽不仅做的漂亮,还是白面做的,算是好东西,而且抢到的人还意味着一年都会有好运头。

所以木匠师傅一扔饽饽,便能看到到处都是伸出的手,不住的轰抢着。

最起劲的是那些半大小子,可他们个子矮,手伸出去比不过大人,饽饽没到他们处,就被大人抢了去,弄得他们怪叫不已。

扔完了四方的大饽饽,木匠师傅又拿了一个框,里面是小饽饽和糖瓜子一类的。

木匠师傅就像天女散花一般,往空中撒着,大人孩子一哄而上,争抢起来,有的掉在地上,脏了,也被不少人捡起来包着,回家洗一下照样吃。

人群高呼着,成了欢乐的海洋,听着是那么让人兴奋。

赵春生的脸笑开了花,这就是图个喜庆,吉利,若是没人抢,那才让人难堪呢。

要开始上梁了,大梁被抬起时,只见木匠师傅手捧洒壶往梁上浇酒,浇过梁头,浇梁中,浇过梁中浇梁尾,他每浇一处,都要说一套词,他的话是方言,有的词晦涩难懂,大意是祝福添财添喜添福气的意思。

这时正中的供桌也摆好了,上面供了打猪头,一只整鸡,两边则是豆腐和菊花酥,最边上则是两支红烛。

另外还有香炉和酒杯。

094章 刘氏的不满213章 细节233章 妾267章 师傅的身份359章 花样豆腐209章 四季美食节228章 五色元宵336章 油炸冰溜子139章 水晶粽017章 机会143章 麦收361章 碧玉羹006章 挑水277章 你在说谎156章 凶恶的芸娘091章 芸娘的自责335章 快活032章 危险243章 出面145章 后悔也晚了048章 赎身181章 要点心265章 三人碰面187章 用强093章 灶王爷是小白脸206章 谈判035章 秦氏点芸娘257章 孔雀开屏211章 精彩的活一回159章 菊花酥062章 抢鱼201章 一鱼八吃029章 私心238章 风口浪尖又何惧046章 改观234章 席散228章 五色元宵218章 猜测184章 嫁妆219章 有喜313章 释怀032章 危险296章 争奇斗艳180章 脸红324章 办还是不办349章 调戏234章 席散054章 闺蜜私话111章 三样药材247章 意想不到的温馨314章 冬雨034章 功夫002章 姥姥家340章 准备150章 农家温情324章 办还是不办178章 对策022章 解馋005章 艰苦的日子063章 玩出新鲜185章 银钱的分法274章 多谢夸奖051章 背了进去319章 认输211章 精彩的活一回163章 铺子完工155章 你敢176章 真相254章 逝去的友情244章 结果026章 少年065章 过去那点儿事120章 母女温情199章 八宝甜饭039章 试菜215章 三人合伙327章 美人如玉262章 死了049章 能分期付款吗292章 水晶糕268章 家人相见085章 担忧021章 报酬335章 快活217章 渍香瓜312章 太极芋泥351章 有字的马蹄糕177章 错了077章 密谈317章 不服038章 于妈妈036章 鸳鸯鸡片118章 事成063章 玩出新鲜235章 羊方藏鱼075章 一家子吃自己301章 应下036章 鸳鸯鸡片237章 品评299章 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