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 莱比锡战役(五)

按照预计,奥军需要二到三周的时间抵达莱比锡战场,这场战役于是出现了下面这种诡异的局面:德军希望拖下去因为后方可以武装起更多的军队,参与到战争中来,但同时也不愿意继续拖下去,因为普奥两军会师之后必然给德军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普奥联军希望拖下去,因为等到他们把大军集结完成,就能够给予叛军最沉重的一击,但他们也不愿意拖下去,因为国际主义革命的强大之处已经越来越被贵族们所知晓,如果这场革命继续蔓延下去,必然会彻底动摇整个德意志的封建统治基础,即便这次的革命被镇压了,接下来受到煽动的群众会不断地发动新的起义,直到诸侯们彻底灭亡的一天。

在整体的战略上,大方向德军是要击败普奥联军,逼迫他们来到谈判桌上,从而保住初步的革命果实。到战场进行的层面,德军要实现给予普奥联军决定性重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普奥联军基本上是在三个方向,卡尔一世所率领的普军主力在西侧;奥地利陆军元帅荷亨洛赫亲王率领的奥地利军团、波西米亚军团、匈牙利军团在东南侧;符腾堡、巴伐利亚以及奥地利的一部由克勒法伊特伯爵带领,准备从南侧攻入。

本来就兵力有限的德军就不得不同时顾虑来自三个方向的敌人,而且多达十数万的敌人,想要在战场上从容将其击破,势必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普军在首次的渡河尝试失败以后,卡尔一世并没有消极地等待援军的到来,而是确如郭新所料,用多种策略复合的方法,企图强渡易北河,对德军进行打击。一方面,卡尔一世组织普军的一部以及萨克森的部队,仍旧在莱比锡以东的易北河河段打造渡船;另一方面,卡尔一世却带领两万多普军的主力,沿着易北河向西北移动,企图在普鲁士控制的马德格堡渡河,然后形成对莱比锡德军的三面合围,彻底击败这一股德军。

德意志共和国控制了汉诺威和易北河西岸的萨克森地区,普鲁士的马格德堡地区实际就形成了插入国革控制土地中的一个突出部。跟随唐军学习和训练多年的德国军官们,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所以,布吕歇尔在拿下不伦瑞克之后,虽然带兵继续南下,不过德军第一师两个团也随即进驻不伦瑞克地区。当然这两个团其实并不满编,实际比较有战斗力的,每个团只有一个营。不过,第一师的这两个团很快就靠着吸收当地兵源,扩充到了大约两千多人到三千多人的兵力,虽然大多数的士兵都没有经过太多的训练,不过至少他们在武器上都是得到了德军最优的武器,而且战斗意志比较旺盛。

尤利乌斯在察觉卡尔一世的动向之后,明白要维持莱比锡的易北河防线,就不能让普鲁士人从北部易北河渡河而下,总司令布吕歇尔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立即一封电报拍到了不伦瑞克,命令那里的第一师52团和55团立即前出,占据普鲁士的马格德堡和斯滕代尔等地。帮助德军作战的还有人民卫队的力量。

战争爆发之后,普鲁士人虽然有意增强边境的防御,不过核心重点还是集结主力,随卡尔一世出征,解救萨克森的危机。毕竟当时德意志各诸侯都在皮尔尼茨,如果德军进展太快,攻破了德累斯顿和皮尔尼茨,那诸侯们显然就危险了。所以卡尔一世带兵南下萨克森也是不得不做出的抉择。如果让卡尔一世选择,他会直接出兵不伦瑞克,从中将南北的叛军截断。

德军52团和55团随即发起了进攻,驻守的普军首次与德军进行了野战。普军在马格德堡拥有四个步兵团,多过德军两个,不过齐整度上不如德军。德军发动的攻势十分突然,普军虽然在此之前,打造了堑壕等防御工事,不过德军和人民卫队的战士们,像是潮水一般无孔不入,从多个方向发动进攻,而且几乎可以说是不计损失,在普军缺乏重火力的情况下,德军使用大量的自动武器压制住了普军,并且趁夜发动突袭,顺利地吃掉了普军的一个团,随后配合当地起义的农民,将马格德堡团团包围。普军紧急回援,但是再马格德堡城外被德军55团打了一个伏击战,损失惨重,几乎被全歼。

在第一师把炮兵团拉到马格德堡之前,马格德堡就选择了向德军投降,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接到来自卡尔一世的消息,德军截断了当地的通讯,使得守卫的普鲁士人并不知道,他们也许再坚持三四天的时间,就能得到卡尔一世带领的普军主力的支援。

从这场战斗中,德军的一些特点也展露出来了。首先是打法上异常凶悍,这其实在之前也有表现。德军作战基本上不等对手划下道来,就一味地猛冲猛打,而且是特别愣头青的打法。普军的防御其实并不是不好,但是德军居然直接冲击普军防御最坚硬的地方。第二点在于德军拥有数量比较大的自动火力,这也使得他们在发动进攻的时候,很好地压制住了普军,使得冲锋的部队能够直接攻入战壕之中。而只要一点突破了,普军几乎就被全面突破。

缺点也是明确的,那就是德军士兵的作战素质还是比较差的,他们依靠着比较强的火力,以及强大的士气和精神,能够打出士气如虹的战斗,但是其实还是遭受到了一些损失,并且布吕歇尔在之后发现,德军战场上的弹药消耗是很大的。不少士兵在战场上操纵着武器一会儿就把子弹打空了,很多子弹都是在紧张之下一气儿射出的,根本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照这样下去,恐怕德军连一个月都撑不住,弹药就消耗干净了。

当然不管怎样,德军还是成功在卡尔一世抵达前,基本肃清了易北河的西岸,并且炸毁了河道上的大桥,再次让卡尔一世面临了无桥可过的尴尬局面。

352 红颜醉(三)480 墨西哥城之战(中)528 惊闻514 党主席368 东南亚海外领083 夜上船430 抵沪640 梅斯战役(下)873 逼退战略038 扩军759 多国舰队497 治理墨西哥826 大片536 祭天002 走不了就殖民吧694 横贯线794 鸡头凤尾575 莱比锡战役(七)209 英国人的仿制行动425 南北齐动882 部署调整475 解放者062 候鸟计划楔子858 全球航行260 城管是个有前途的职业(下)030 出使675 扩大化239 擒龙(八)530 越南海外领160 女儿185 借兵663 小规模殖民476 彼端044 妥协222 船手众029 各怀鬼胎578 莱比锡战役(十)324 办萨载265 兵变702 兵力准备181 郑信392 吞武里之战(下)340 江南(二)604 因应473 巴亚尔塔港暴乱(下)852 武器测试751 世界杯(中)737 贸易经济518 阮惠263 伏击534 大选883 大和957 沙俄已杀924 保护航线121 马德里协定584 新德国261 古北口097 风转718 华沙会战(十六):遮断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545林子平500 报应不爽719 华沙会战(十七):鹰击379 中华特区的一年(下)411 欧洲事务全权大使559 统一计划299 兵部尚书954 爱尔兰独立397 吞武里之战(十三)618 三个条件166 真正的野望843 表现暧昧722 秩序制定(上)426 魔都590 文化发展798 滋事295 新朝新体(上)661 挺进柏林803 三面进军101 我们不做,西方人会做431 协商717 华沙会战(十五):航空兵出动834 纽芬兰海战(上)099 杜鹃计划(上)288 战山海(中)016 邓舰长的海军宏图812 朝鲜472 巴亚尔塔暴乱(中)570 莱比锡战役(二)102 自由风级777 拳乱(三)856 拉普拉塔248 京中人心(续)947 服软382 暹罗之变561 多特蒙德的铁匠697 青年近卫军015 融入450 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