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 法德宣战

凯勒曼带着莱茵军团向德国输诚,顿时引发了轩然大波。其实就连唐人也没有预料到法国的精锐部队莱茵军团会如此容易地倒向德国人。这固然跟国革势力在军中的秘密发展有关,但也存在着极大的偶然性。

莱茵军团也直接被德国国防部委任为德军第7师,隶属于西部方面军指挥部。毕竟德国现在没像大唐一样财大气粗,所以一时这个德军第七师也没有德军的藏青色制服可以换,只是将法军的标识给撤下来,然后别上了德国人的铁十字。

吉伦特派原本希望以阿尔萨斯洛林人为主的莱茵军团能够立即平叛,没想到莱茵军团自己先叛了,这让吉伦特派中的头头脑脑们十分愤怒,他们在公开场合叱骂阿尔萨斯人是白眼狼,是法兰西的叛徒,并且决不轻饶。

实际上,凯勒曼的选择也是非常务实的。虽然他的军团有18000名士兵,但实际上有一半以上的部队是近期才补充进去的,这实际上也是为什么莱茵军团被德国渗透的厉害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后来加入军团的志愿兵很多本来就是存着特殊心思而参军入伍的。凯勒曼的部队也缺少先进武器,莱茵军团虽是法国主要的精锐军团之一,但是全军团上下只有二百多支发射金属定装弹的新式步枪,七千多支大唐授权法国生产的sc-2步枪,剩下的居然都是老式的燧发枪了。在火炮上这个军团更加拮据,全军团只有总共18门70毫米的野战炮,法国人对于迫击炮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军团也没有什么装备。

凯勒曼知道,以这样的阵容,莱茵军团碰上任何一个德军步兵师,都是打不赢的。德军有着充沛的火力,仅在装备上就剩过莱茵军团一截,更不要说德军的作战意志高昂,打起仗来十分不要命。

所以,假设凯勒曼选择不同德国合作,那么莱茵军团就会是首先被德军消灭的部队了。凯勒曼希望莱茵军团能够维持下去,而不想让自己的人白白牺牲。

虽然法国的莱茵军团变成了德军的第七师,但德军统帅布吕歇尔还是不打算将莱茵军团顶在最前面,面对可能与法国进行的冲突。布吕歇尔将第七师撤到了近莱茵河一带,并且向第七师提供了一批后勤补给品,以及2000支s1步枪。倒是这些步枪并没有配备数量比较大的子弹,只够一次战斗的消耗,其实也是在变相地限制第七师。

迅速接过卡尔萨斯洛林地区防务的是来自德军西部方面军的第四师,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师的防区并不是完整的阿尔萨斯洛林,实际也不是阿尔萨斯洛林所有的地区都加入了德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也就是一万多平方公里面积,成为了德国的一部分。德国基本上占据的都是德语区,而没有继续向南锡等法语区延伸自己的势力。

此时在巴黎,不管是执政的吉伦特派还是在野的山岳派,都对德国和阿尔萨斯洛林一片怒骂,而布里索和罗伯斯庇尔等人都喊出了战争的字眼。

而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再次激化矛盾的事情。

在听闻阿尔萨斯洛林德语区叛出法国,加入德国的事情,被软禁在巴黎的国王路易十六多少有些幸灾乐祸。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愚痴的所谓革命者们,拿着刀叉企图分食法兰西这个伟大的国家,败坏沦丧道德,他们却没有想到,同样喊着革命而起家的德意志人,居然在这时候打了他们一个耳光。多么响亮的耳光啊!德国人打得真漂亮,我瞧着跟着脑满肠肥、毫无廉耻的那群人留在法国,不如体面地去做一个德国人,甚至做英国人、奥地利人都是好的。这个国度里,现在只剩下疯狂和颓败,到处都是不理智的人和疯子,该死!……”

当初对革命算是同情,也同意搞君主立宪的路易十六,已经被反反复复的革命者们弄得兴致大减。而且革命者对于王室和其他贵族缺乏丝毫的敬意,动辄就有对贵族的迫害发生,而王室在巴黎也像是过街老鼠一样被嘲笑。路易十六这两年来已经见惯了当着他面嘲讽他的那些人,似乎把王权和国王的脸面扔到地上践踏,就能给他们带来最大的满足感,就能处于绝对的政治正确之中。

只是就连路易十六都没有想到的是,服侍他起居的一个仆人在无意中看到了国王陛下所写的日记,并认为这是一个关键的证据,能够作为自己的晋升之阶。这名仆人将日记偷了出来,交给了乔治?雅克?丹东。丹东属于山岳派,与罗伯斯庇尔一道不仅希望建立共和,而且希望处决国王。

山岳派以这本日记为证据,宣扬路易十六是最大的叛国者,并且秘密与外国势力勾结,将阿尔萨斯洛林分裂出去,甚至企图利用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军队********。这些说法很多逻辑是禁不起推敲的,但是在狂热的气氛下,仍旧是引发了地震一般的效果。就连不希望处决路易十六的吉伦特派,也迫于民众的压力,开始在国民大会商讨废黜国王的议题。

1792年6月份,如同高速前进而不能刹车的列车,法国以德国强夺阿尔萨斯,并与本国反动势力勾结企图颠覆政权为理由,正式向德国宣战。德国随后宣布,法国对于德国的诬陷是不可接受的,同时法国应该尊重阿尔萨斯洛林德语区居民的自决权利。当然最后,德国也向法国宣战了。

就这样,处于革命混乱中的法国,以及刚刚成立一年时间的德国,两个似乎是宿敌的国家,开始了第一次战争。而欧洲的其他主要国家,包括奥地利、普鲁士、英国和荷兰在内,都充满兴奋地观察着这场战争,因为不管是谁赢谁输,似乎对他们都是有好处的。

672 初战英吉利(上)679 陆战二团220 老舰重登669 真正图谋(下)149 波士顿攻城战927 决战日德兰(二)755 对奥斯曼的满满恶意567 元帅的担心172 圣奥古斯丁757 英法联军956 大毁灭者(下)381 财政326 废帝858 全球航行069 农禄神777 拳乱(三)223 南固威岛572 莱比锡战役(四)537 赤字(上)037 返国653 土伦战役(下)128 婚宴147 希望的方向103 通用和一汽617 威胁与妥协026 大唐855 调停253 丰台大营664 狮子号795 武昌868 巴尔干之乱(上)179 小工人陈福仔405 孟云819 目送(番外)412 转让945 次大陆战役(中)104 再扩军065 父子391 吞武里之战(七)757 英法联军645 掘墓572 莱比锡战役(四)396 吞武里之战(十二)549所求209 英国人的仿制行动300 肱股之臣126 闪电快马532 竞选217 舆情(下)512 大革命的开幕565 科隆的哗变570 莱比锡战役(二)725 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中)467 白山踏平354 红颜醉(五)304 天津条约280 应对天地会104 再扩军699 内斗132 不许登岸072 遇船388 吞武里之战(四)541造舰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301 形势570 莱比锡战役(二)597 圭亚那630 修约738 高等教育825 购物广场708 华沙会战(六):战略006 组建猎骑167 《费城协议》396 吞武里之战(十二)236 擒龙(五)025 战俘678 两线215 舆情(上)637 军团司令579 莱比锡战役(十一)075 抵达香港193 远征军抵达新英格兰629 新的三个条件586 南圣胡安643 不知道地狱在哪但知道莫斯科在哪068 夏威夷121 马德里协定149 波士顿攻城战287 战山海(上)751 世界杯(中)027 新内阁077 解释(上)796 果断出手427 国之强957 沙俄已杀298 嘉庆144 利益的竞逐779 拳乱(五)795 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