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6章 润物细无声

丫鬟有些迟疑,寇忠对丫鬟摆了摆手,丫鬟怪怪退出了寇季的卧房。

寇准亲自动手,侵湿了汗巾,帮寇季擦拭脸庞、手、脖子……

寇忠在一旁躬身看着。

良久过后,寇准帮寇季擦拭完了,叹了一口气,道:“他之所以病倒,也是老夫的错。”

寇忠微微愣了一下,一脸疑惑。

寇准掀开了寇季的裤腿,露出了寇季的膝盖,指了指寇季淤青的膝盖,“你们谁都没发现吧?”

寇忠愕然的盯着寇季膝盖上的淤青,沉声道:“怎么会?”

寇准重新帮寇季盖上了膝盖,又帮寇季盖上了被子,“这肯定是在宫里跪了四十九日落下的。他跟谁也没说,我们谁也没有发现。老夫这个祖父当的不称职啊。

你这个仆人当的也不称职啊。”

寇忠愧疚的道:“老仆有错……”

寇准晃了晃脑袋,叹息道:“你我都有错……我们从来没有人认真的关注过他。”

寇准看着寇季,哀声道:“他在宫里跪了四十九日,吃了四十九日的冷饭,喝了四十九日的冷水,每日三餐不济,再好的身子骨,也会出岔子,这才会被风一吹,就病倒。”

“去找府上的大夫过来,给他瞧一瞧膝盖。”

“老仆这就去……”

寇忠出了四君园,招来了府上的大夫。

府上的大夫掀开了寇季的裤腿,看到了寇季腿上的淤青,微微皱了皱眉头,“老爷,有瘀血……”

(有人或许会觉得,以寇季的聪明,怎么可能没在宫里偷懒呢。宫里那么多人盯着,规矩又那么严,哪有他偷懒的机会。)

寇准眉头一挑,沉声道:“严重吗?”

大夫晃了晃脑袋,道:“不严重,不过需要放出瘀血,需要长期静养。眼下快到冬日了,要是静养不好,恐怕会落下病根。”

寇准脸色阴沉着吩咐道:“施针吧……”

大夫点了点头,帮寇季施针。

放出了瘀血,大夫对寇准拱了拱手,退出了寇季的卧房。

寇准盯着床榻上的寇季,长叹了一口气。

寇准抬起头,瞅着寇季空荡荡的屋子,对寇忠吩咐道:“推着老夫在四君园走走……”

寇忠点点头,推着寇准开始在四君园里漫步。

寇准看遍了四君园里的一草一木,等到回到寇季卧房的时候,他幽幽的道:“太冷清了……”

寇忠点了点头,道:“老仆也觉得太冷清了……”

寇准又道:“该有个女主人的……”

寇忠一愣,沉吟道:“老爷是想帮小少爷张罗一门亲事?”

寇准没有回答寇忠的话,反问道:“他年纪也到了,难道不该找个人照顾他吗?”

寇忠赶忙道:“老爷说的在理。”

寇准似乎想起了什么,感叹道:“这小子一点也不像他爹,一点儿美色也不贪恋。他爹回到华州不久,一口气就纳了八房小妾。

老夫被寇礼那厮给骗了,但是看在他送给了老夫一个乖巧的孙儿的份上,老夫也就不收拾他了。”

寇忠在一旁弓着腰没说话。

寇准又道:“等到先帝丧期满了以后,你就帮忙张罗张罗,给他寻一房妻室。”

寇忠干笑道:“老爷,不是有现成的吗?”

寇准一愣,看向了寇忠,笑道:“你不说,老夫差点给忘了。向敏中那老倌,看中了季儿,打算把他孙女嫁给季儿。

向敏中那老倌人不怎么样,但是他育人有一手,他教出来的孙女,自然不会差。

他孙女在汴京城里的名声也不差。”

寇准沉吟道:“等先帝丧期过了,你就去向府说说此事。”

寇忠点点头,道:“老仆明白。”

主仆二人就这么说着话,一直到了傍晚。

寇准原本是想在寇季床边守着的。

可到了傍晚的时候,宫里派人来传话。

说是六部的官员们在下朝以后,急着去提刑司抢权,跟提刑司的人闹了,打成了一团。

刘娥已经赶过去了,需要寇准也过去处理。

“这帮子蠢货,就不知道慢慢来……”

寇准恶狠狠的骂了一句,叮嘱寇忠看好寇季,他赶去了提刑司。

直到入夜的时分,也没有回来。

看来是在提刑司,连夜处理事情。

……

翌日。

清晨。

寇季被一阵断断续续的呼唤声喊醒。

“小少爷,起床了,喝药了……”

丫鬟们轻声呼唤,寇季幽幽转性。

睁开眼,就看到了一个木勺子,递到了自己眼前。

寇季想都没想,抬手就扫开了木勺子。

武大郎是怎么死的,他还是知道的。

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人灌东西进嘴,谁知道是药,还是毒药。

木勺被扫开,端着药碗,拿着勺子的丫鬟吓了一跳,一个屁股蹲栽倒在了地上,药洒了一地。

寇忠听到屋里有惊呼声,急匆匆赶紧了卧房。

“怎么了怎么了?”

丫鬟一边从地上爬起身,一边指着寇季,道:“小少爷……小少爷……”

寇忠一愣,意外道:“小少爷碰你了?”

寇忠话音刚落,丫鬟后半句话也说出了口,“小少爷不肯喝药,还把药打翻了。”

寇忠闻言,心里有些失落,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寇忠看向了床榻上的寇季,疑问道:“小少爷,您为何不喝药?”

寇季缓缓从床上爬起身,感觉到膝盖一疼,跌倒在了床上。

寇忠见此,赶忙扑上前,按住了准备继续起身的寇季,“您可别起来,大夫说了,您需要卧床静养。”

寇季感觉到膝盖上阵阵刺痛,他皱着眉头,没有搭理寇忠,反而对丫鬟们摆摆手,道:“你们先出去……”

丫鬟们退出了卧房。

寇季掀开了被子,掀开了裤腿,瞧着膝盖上一片青色,皱起了眉头。

寇忠赶忙在一旁解释道:“小少爷,您在宫里跪久了,腿上有瘀伤。大夫帮您放出了瘀血,叮嘱您要卧床静养。”

寇季皱着眉头,沉声道:“这么严重?”

寇忠重重的点头。

寇季伸出手,道:“扶我坐起来,我不喜欢躺着。”

寇忠赶忙扶着寇季起身。

寇季坐起身,寇忠给他背后垫上了一个垫子,让他可以坐舒服。

寇季疑问道:“刚才那是治膝盖上伤势的药?”

寇忠盯着寇季,认真的道:“你不光膝盖上有伤,还感染了风寒。”

寇季愕然,“这么严重?”

寇忠点点头。

寇季赶忙道:“快去吩咐厨房,把刚才的药再熬一份,立马给我送过来。”

寇忠闻言,一脸愕然。

寇季瞪起眼,寇忠立马离开了寇季的卧房。

少顷过后。

寇忠端着一碗药,重新出现在了寇季的卧房。

寇季端着药,也不怕苦,一饮而尽。

喝完了药,寇季又道:“去问问府上的大夫,看有没有什么治疗瘀伤的药,都给我用上。”

寇忠斜眼看向寇季。

寇季瞪着他,道:“我可不想下半辈子都坐在寇公车上。”

寇忠幽幽的道:“府上的大夫说了,您膝盖上的伤,不需要用药,只需要卧床静养即可。”

寇季听到这话,长出了一口气,道:“那就好……”

其实寇准昨夜在寇季房里说过的话,有一半是对的,有一半却错了。

寇季之所以没有告诉他腿上有瘀伤的事情,完全是因为寇季自己没太在意。

寇季在宫里跪了四十九日,早就发现膝盖上有瘀伤。

只是当时跪久了,膝盖有些麻了,所以并没有感受到瘀伤的严重,也就没怎么放在心上。

不然,以寇季惜命的程度,回到了府里,肯定会招来一大帮大夫,帮他医腿。

“对了,提刑司的事情怎么样了?”

寇季发问。

寇忠道:“朝廷已经下旨,罢黜了提刑司,还权力于六部。”

寇季意外道:“这么快?我以为还要拖上几日。”

顿了顿,寇季追问道:“我睡了多久?”

寇忠道:“一天一夜……”

寇季缓缓点头道:“我还以为已经过了几日了。”

寇忠低声道:“提刑司之所以这么快被罢黜,王钦若起了关键的作用。”

寇季疑惑道:“他做了什么?”

寇忠说道:“他得知了川蜀霜灾的事情,将其引为上苍的惩罚,引动了百官,一起向刘娥奏请罢黜提刑司。”

寇季感叹道:“老狐狸果然不愧是老狐狸,一击必中啊。”

寇忠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中午的时候,忙碌了一夜的寇准匆匆赶回府,瞧见寇季醒了以后,放心了不少。

他叮嘱了寇季两句以后,又离开了寇府。

很明显,他是特意回来看寇季的。

傍晚的时候。

刘亨急匆匆的赶到了寇府,刚进了寇季卧房的大门,就大声嚷嚷道:“四哥,四哥,听说您病倒了?”

寇季等到了刘亨的身影出现在了床前以后,才说道:“不碍事……”

刘亨喊道:“怎么会不碍事呢。我听说你都下不了床了。”

寇季微微皱眉,问道:“谁告诉你的?”

刘亨道:“昨夜寇公在提刑司碰到了我,告诉我的。”

寇季眉头一展,笑道:“六部去提刑司抢权了?”

刘亨重重的点头道:“昨天早上朝廷刚下了罢黜提刑司的旨意,下朝以后,那帮六部官员们就冲到了提刑司。他们就跟土匪一样,见啥抢啥。”

顿了顿,刘亨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话有问题,又补充道:“除了人,他们什么都抢。”

刘亨撇着嘴,不屑的道:“那帮子文官们平日里一个个装的像是人一样,这也看不起,那也瞧不上。露出了真面目以后,比牲口还牲口。”

寇季斜眼看向了刘亨。

刘亨赶忙道:“四哥,我不是说你,你跟那帮文官不一样。”

寇季晃了晃脑袋,问道:“封桩一房没事吧?”

刘亨一愣,晃了晃脑袋道:“那倒没有。朝廷虽然罢黜了提刑司,可封桩一房比较特殊,并没有被罢黜,而是单独提出来,晋为一司。”

刘亨笑道:“我也升官了。朝廷特设了一个提点封桩司,正六品的官。”

寇季闻言,笑着点头道:“那就好,我们总算没有白谋划一场。”

顿了顿,寇季又问道:“是咱们的人跟六部的人起冲突了吗?”

刘亨摇头,道:“范仲淹一道,钱谷一房的人就很顺从的跟着他走了。刑狱一房跟六部的人虽然有冲突,但是曹兵部到了以后,跟曹佾说了几句话,刑狱一房的人也没有闹。

闹的是其他几房的人。

如今,刑狱一房的人,还有钱谷一房的人,都去了六部。”

寇季咧嘴笑道:“我们几个月没白忙活。告诉下面的人,让他们去了六部以后都乖巧点。跟六部的人起了冲突,千万别动手,也别撒泼,先知会我一声,我去处理。”

基层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寇季很早以前就知道的一个道理。

朝堂上的官员们也知道。

但是他们的目光却很少落在基层的那些小官小吏身上。

这才让寇季捡了个便宜,借着基层的小官小吏,慢慢的渗入六部。

最后彻底把六部掌握在手中。

寇季请罢提刑司,无异于是一场小小的改革。

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改革不少,但是成功的却寥寥无几,纵然成功了,最后也会被推翻。

细数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成功的改革,大多都逃不开政变、或者造反的方式。

这两种方式,寇季都不愿意选。

因为每一次的改革,都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而这些人不甘心失去利益,自然会反抗。

而且反抗的方式很激烈。

寇季身子骨太单薄,不愿意跟人硬碰硬。

所以思来想去,才想出了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的这个办法。

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办法,也是一个不需要挑起大规模冲突的办法。

事实证明,他的办法成功了。

对刘娥而言,满朝文武就属于基层,而这个基层的人数却不少,就是寇季所要团结的大多数,所以他才会请奏罢黜六部,借此来挑起六部官员们夺权的欲望。

同样的,提刑司的那些小官小吏进入到了六部以后,也会变成六部的基层。

只要他们在六部站稳脚跟,寇季就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把他想赶下台的六部官员赶下台。

也许六部官员们发现了此事以后,会借着手里的权力更换手下的小官小吏,达到清理六部中寇季痕迹的目的。

但寇季又怎么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第1021章 赵祯的秘密第0178章 瘿相第0905章 寇季没飘,寇氏先飘了……第0418章 曹皇后第0834章 难以理解的古人第0071章 宫里的生活,水深火热第0809章 忠仆第0236章 曹玮怕了……第1027章 扬帆!远航!第0925章 大宋税法该怎么改?(今晚依旧一更,8月9号补……)第0549章 强攻玉门关!!(元宵节快乐!!)第0906章 合格的当家大娘子第0587章 大宋朝廷在量才方面有大弊端第0052章 大朝会(下)第0627章 阳谋难解,唯有一死第0694章 顽抗到底?!第0311章 活字印刷术的威力第0136章 求人不如求己(2\\5)第0385章 以天下人为棋第0233章 被新任监军盯上了的寇季第0467章 借故施谋第0636章 一次可悲的行贿,一次无奈受贿第0993章 突变第0536章 南征北战第0822章 深入骨髓奴性第0516章 焦头烂额的李元昊第0859章 前所未有的危局第0328章 三锭脚踏纺车(今晚两更……)第0661章 贼喊捉贼第0724章 赵絮的两张面孔第0815章 以卵击石?第0070章 一遇寇季变终生第0142章 针尖对麦芒第0587章 大宋朝廷在量才方面有大弊端第0103章 藏不住话的陈琳第0741章 傻眼了吧?!(求月票!双倍月票!可以多投!)第0579章 小心眼的赵祯第0760章 他要闹起来,谁拦得住?第0467章 借故施谋第0292章 向家有采女?第0605章 被孤立了?!第0835章 鸣炮!!第0835章 鸣炮!!第0973章 包拯面对的选择题第0979章 大星陨落第0730章 包拯很慌第0743章 特殊的‘权差遣’(求月票!)第0904章 朕乃天下之主第0801章 仙姑的秘密第0047章 陆铭第0570章 生机勃勃的沙州第0445章 残留的祸患第0921章 马前卒!急先锋!第0212章 寇季要杀人!第0395章 为天下百姓说项?第0401章 朱能捅了马蜂窝第0240章 西夏怂了第0811章 兵临!第0347章 赵祯的成长第0380章 重甲登场第0311章 活字印刷术的威力第0519章 临沙州!第0252章 阳谋和阴谋(今晚咸鱼一下,就两更吧)第0872章 凶徒叩关!第0141章 太白经天第0898章 一日封百将!(今晚一个更,明天补!)第0383章 甩脸第0704章 赵祯说出的豪言第0372章 何为军?扬帆远航(十八)第0987章 再次裁军?第0022章 上钩(求收藏!求推荐!)第0588章 忧伤的赵祯第0332章 心如刀割的李迪第0027章 亮剑第0839章 终极杀手锏之一(今晚一更,回来的晚了,明天恢复正常更新)第0358章 刘亨的桃花劫(今晚一更……约会去了)第0816章 再入青塘第0238章 死人复活(今晚别等了,稻草约会去了)第0425章 拉曹家入局第0759章 给赵祯的真相第0415章 好毒的谋划第0619章 夺回铜台关?!第0329章 流民闹事第0297章 洞房第0713章 赃款数额‘巨大’扬帆远航(二十三)第0738章 不够!得加钱!第0022章 上钩(求收藏!求推荐!)扬帆远航(十六)第0374章 朱能上门第0500章 双簧第0116章 滚回老家去?第0026章 冤家路窄(求收藏!求推荐!)第0859章 前所未有的危局第0876章 许一个开府建衙!第1024章 第一史第0802章 突然的变故第1019章 天……塌了!第0191章 在夹缝中茁壮成长的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