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3章 军令状

王曾话音落地。

一些官员们顿时抱起了朝笏,双手捅进了袖子里,意兴索然。

历来,汴京城水患,对朝廷、对百姓们而言,是一场灾难。

可对官员们、富商大贾们而言,却是一场饕餮盛宴。

在洪水散尽以后,他们能以极低的价格,或者一纸轻飘飘的文书,就能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从而让自己家中的田产,以倍数扩充。

如今王曾一句话,绝了他们发灾难财的心思,他们自然没心情在垂拱殿里待下去。

但是,他们不愿意待,也得待着。

朝廷对处理流民问题没有下定论以前,谁也不能离开垂拱殿。

满朝文武在李迪、王曾二人的数落下,变成了哑巴,闭口不言。

有人为流民的问题,愁的直皱眉头;有人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寇季再次上前一步,奏请道:“帮流民们营造屋舍,不需要朝廷动用分毫钱财。只需要朝廷划拨一块地方,给一些活命的粮食就行。”

寇季说到这里,故意顿了一下。

等到有人要开口讥讽的时候,他又道:“朝廷若是觉得麻烦,此次流民的安置问题,我工部可以一力承担。”

“呵……”

寇准眉头紧皱着,刚要训斥寇季不知深浅,却被李谘抢先一步开口。

李谘讥笑了一声,朗声道:“工部既然愿意抢下这个差事,我三司一定鼎力支持。”

王钦若笑眯眯的道:“我吏部也一定鼎力支持。”

礼部尚书淡然道:“礼部附议……”

李谘、王钦若、礼部尚书三人,可不是好心的出口帮寇季,他们支持寇季,存粹是为了看寇季笑话。

城外的流民有多少数目,暂时还没统计出来。

眼下洪水才退,许多田地、房屋被淹没的百姓,还在洪水冲刷过去的泥地里哀嚎,还没有一股脑的涌到汴京城。

但根据此次洪水的规模,朝中一些经历过洪水的官员,大致也能推算出流民的数量。

李谘、王钦若、礼部尚书三人心里,大概都有一个估值。

他们三个人私底下议论过,此次流民涌入汴京城,数量过于庞大,不是三司一个衙门就能解决的,需要户部、刑部、开封府三个衙门配合,才能勉强的控制流民。

稍有不慎,引发了瘟疫,或者流民暴动,还会因此惹上麻烦。

朝廷要杀人安民心的话,难保不会拿他们开刀。

毕竟,朝廷的大权在寇准三人手里握着,而寇准三人看他们不顺眼。

要是能趁机弄死他们,寇准三人绝对不会手软。

因此,三人经过了讨论,都不想插手这个麻烦。

准备把这桩麻烦推给开封府、户部、内庭。

若是内庭在处理流民的问题上出了差错。

他们也能借此给寇准使绊子,削减寇准在朝野上下的威信。

只是他们没料到,寇季会跳出来,扰乱他们的谋划。

不过他们也没在意。

寇季大话说的震天响,满朝文武都觉得寇季在吹牛,他们也不例外。

寇季既然非要参与进来,那就先收拾寇季,再收拾寇准。

只是多了一道流程,却为他们以后的谋划省了许多麻烦。

曹玮是个实诚人,兴许是心里对寇季有几分好感,也兴许是因为曹佾的关系。

总之,在听到了寇季的奏请以后,他出班道:“流民之事,事关重大。寇工部奏请安置流民,勇气可嘉。

然工部无权无势,安置流民,恐怕有心无力。

所以臣以为,朝廷当另则衙门办理此事。

工部若有心,从旁协助即可。”

曹玮的话,暗合寇准三人的心思。

寇准三人听着直点头。

等到了曹玮说完以后。

寇准就准备开口,依照曹玮说的办。

只是寇季那里肯给他这个机会。

寇季之前还打算徐徐图之,加上工部的权力,最后把工部纳入囊中。

如今水患一生,流民四起。

对别人而言,这是一个天大的麻烦,可对寇季而言,这却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一个尽快显示工部重要性,一个加快工部掌权的机会。

“臣寇季,愿立军令状。”

寇季掷地有声的在垂拱殿里喊道。

满朝文武被震的目瞪口呆。

麻烦事还有人抢着做?

是脑子有坑?

还是得了失心疯?

寇季你是觉得,有官家和你祖父给你撑腰,你办砸了差事,就不用负责?

寇准脸黑如铁的坐直了身,瞪着寇季,像是在看一个不知死活的人一样,喝斥道:“垂拱殿里,官家面前,你岂能信口开河?”

寇季不卑不亢的道:“下官没有信口开河。

下官既然敢立军令状,就有办法能做到。”

李迪沉声提醒道:“寇季,流民安置问题,可不是小事,更不能意气用事。

一旦处置不妥当,就是瘟疫,就是动乱。

你也是读书人,应该知道瘟疫、动乱有多可怕。”

“李相这话说的就太吓人了,瘟疫哪有那么容易发生?

寇工部既然主动请缨,朝廷就应当给寇工部一个机会。

我等也会助寇工部一臂之力。”

李谘朗声说道。

王钦若在一旁点着头道:“李三司言之有理。满朝文武为了流民的问题,争论不休,一直没有定语。

如今寇工部肯主动请缨,想来是有安置流民的办法。

既然如此,为何不让寇工部试试?

让寇工部去试试,总比我们在这里空谈要强的多。”

说完这话,王钦若还不忘对满朝文武道:“你们说对不对?”

满朝文武中,有近三成的人点头附和。

李迪见此,眉头皱成了个川字。

他很想喝斥寇季两声,可寇季并没有说错什么,所以他的喝斥声没办法说出口。

寇季如今已经官居四品,已非昔日的孩子。

如今的寇季也算是朝中重臣,只要他没说错什么,没有办错什么差事,李迪也没办法当堂喝斥他。

李迪神色复杂的看向了寇准。

寇准脸色阴晴不定,不知道在想什么。

赵祯一脸阴沉的盯着满朝文武,心里别提有多愤怒了。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平日里装的人五人六的满朝文武,到了关键时刻,一个有用的也没有。

满朝文武,除了寇准等几个人以外,剩下的人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寇季。

朕每年花了那么多俸禄,养了一帮子什么玩意儿?!

赵祯见寇准迟迟没有开口,就黑着脸,沉声道:“寇季既然能安置那些流民,那就让寇季去做。”

满朝文武愕然的看向赵祯。

寇准也皱着眉头看着赵祯。

赵祯似是知道寇准在担心什么,所以又开口道:“若是寇季能把流民安置妥当,那朕就为寇季加官进爵。

若是不能,朕愿意带寇季受过。”

“官家万万不可!”

寇准、王曾二人齐齐开口。

官家代臣子受过,那可是闻所闻未的事情。

事关天家颜面,还有官家的君威,绝对不能草率决定。

况且,历来只有臣子代官家受过的,那有官家代臣子受过的?

王曾瞥了寇准一眼,叹了口气。

寇准略微愣了愣,明白了王曾的用意。

官家金口玉言,那么很多话就收不回去了。

那么安置流民的问题,只能交给寇季了。

若是朝廷还有其他妥善的法子,寇准还能以官家年幼为由,推脱一二。

可如今满朝文武都没法子,也没人愿意去做。

那么就只能顺了官家的心思,让寇季去做。

而官家的君威不能有损,天家颜面也不容有失,官家更不能代替臣子受过。

那么一旦发生了什么错事,责任就必须由寇季一个人承担。

寇准安抚了赵祯,沉着脸对寇季道:“官家既然钦定了你去安置流民,那么老夫也不阻拦。

你既然立下了军令状,那么朝廷就依照你说的办。

若是流民安置妥当了,那么官家会为你加官进爵。

若是流民安置出了差错,老夫就只能罢了你的官职,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说到此处,寇准顿了顿,郑重的对寇季道:“你可想清楚了?”

寇准之所以有此一问,就是在告诉寇季,办砸了差事的后果,老夫已经告诉你了,你现在犹豫还来得及。

寇季自然听出了寇准的良苦用心,只是他并没有犹豫。

他心里埋怨了赵祯几句。

若不是赵祯开口,他即便办砸了差事,也不会有任何惩罚。

如今赵祯一开口,他就要承担被罢官去职的惩罚。

但寇季既然已经决定了,就没打算退缩。

所以罢官去职的惩罚,并不能使他退缩。

在寇准的注视下,寇季拱手道:“下官想清楚了,愿遵官家旨意。”

见寇季仍然没有退缩的意思,寇准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既然寇季主动请缨,那朝廷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着户部派遣官员,三衙派遣斥候,赶往开封府受灾地区,查探清楚流民的动向,待流民涌往汴京城的时候,速速来报。

着三司,会同转运衙门,筹备赈灾所需要的粮草。

一应粮草的购买价格,不得超过月钱市价的两倍。

凡遭遇奸商借水患牟利者、以次冲好者,皆立斩决!

凡遭遇有人故意毁坏赈灾事物者,可先斩后奏。”

李迪、李谘听到了寇准的命令,齐齐答应了一声。

寇准又继续吩咐道:“着开封府,会同工部,一起主持汴京城流民安抚事由。

朝廷会在汇总了流民数量以后,在汴京城外划拨一块地方,供给流民栖息。

шωш ✿tt kan ✿co

开封府和工部,需要早作准备,以应对即将涌入汴京城的流民。”

寇季、薛田二人躬身一礼,答应了一声。

“退朝!”

寇准摆了摆手,喊了一声。

满朝文武相继离开了垂拱殿。

王钦若、李谘等人一脸幸灾乐祸的离开了垂拱殿,临走的时候还不忘讥讽寇季一句。

“寇工部放心,本官就是自己吃糠咽菜,也会想办法把流民所需要的粮食,全数给你弄回来。

到时候就要看寇工部大显身手,为流民们营造一批奢华的屋舍了。

相信屋舍落成以后,百姓们一定会对寇工部感恩戴德。

为了让百姓们提前记住寇工部的好,本官决定,出来垂拱殿以后,就将此事宣扬出去。

替寇工部好好扬名。”

李谘说着这番话,大笑着离开了垂拱殿。

跟在寇季身旁的薛田,怜悯的看了寇季一眼,叹气道:“李谘没按好心……”

寇季淡然点头,“我知道……他说是在帮我扬名,其实是为了把这件事告诉那些百姓,让百姓们惦记上这事。

到时候我若建不好屋舍,只需要有人煽动一番,百姓们就会蜂蛹而至,找我讨要一个说法。

若是失手打死了我,谁也说不出什么。”

薛田缓缓点头,“寇工部记得轻重就好……”

说完这话,他看着寇季叹了一口气,感叹道:“寇工部啊!这次你可接下了一个麻烦差事啊。”

寇季淡然道:“我心里有数……”

薛田闻言,不再多言,长叹了一口气,离开了垂拱殿。

李迪在寇季快要离开垂拱殿的时候,追上了寇季的脚步。

见到了寇季,就是一通埋怨。

“你小子还真是不知道深浅。水患是那么好处理的?流民是那么好安置的?

稍有不慎,不是暴动就是瘟疫。

前者还好,汴京城有几十万大军,只要流民一闹,随时就能碾压。

可是瘟疫不同,一旦生了瘟疫,若是处理不好,汴京城都得跟着遭殃。

到那个时候,朝廷只能拿你脑袋,给百姓们泄愤。”

顿了顿,李迪又道:“还有……流民的数量恐怕数以万计,所需要的屋舍不计其数。

赶在冬日之前,若是没建成屋舍。

到时候肯定有大批的流民冻死在城外。

到时候,你一样会惹上麻烦。

满朝文武的唾沫星子会淹死你。”

寇季看向李迪,淡然笑道:“李爷爷,这个差事呢,我已经接下了。

现在说这些还有用吗?”

李迪一愣,指着寇季,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良久以后,长叹了一口气,不想再搭理寇季。

寇季也没有缠上去跟李迪攀谈,主动找骂。

第0336章 一言堂第0028章 火(求推荐!求收藏!)第0373章 赢不起,难道输不起吗?第0171章 李迪入宫第0073章 向敏中第0955章 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第0327章 并不可怕的流民第0898章 一日封百将!(今晚一个更,明天补!)扬帆远航(二十七)第0656章 逼迫西夏人主动挑起战事的办法第0623章 敌人毛都没摸到,人就没了?!第0880章 大宋苟圣种世衡!(今晚一更,明天补!)第0275章 会发光的姑娘第0348章 赵祯驾临第0535章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第0424章 寇准的退休生活第0635章 明镐献策第0245章 面见辽皇第0213章 喋血延福宫(中秋节快乐!)第0419章 朝廷的邸报第0893章 让高丽王主动来臣服!(三更一万八!!)第0107章 防火防盗防寇季第0629章 老太君请缨,寇季北上(今晚一更吧!)第0517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0523章 薛田,你怎么没死?第0829章 兵临幽州扬帆远航(二)第0992章 遥远的西方局势第0054章 有名无实的宰相第0310章 金明池第0159章 尚书第0035章 改观第0733章 突如其来的枕边风?!第0141章 太白经天第0862章 让人绝望的大决战 (高考加油!)第0616章 我不死,你心难安扬帆远航(六)第0074章 向敏中的盘算第0914章 熟悉的推托套路第0651章 活生生打死!第0056章 要翻天了?第0712章 武勋们的疯狂!!第0747章 音韵书籍的重要性第0335章 伤恩公者,皆是我等之敌第0950章 刽子手!第0013章 一个聪明的女人第0168章 震惊世人的秘密第0829章 兵临幽州扬帆远航(十七)第0760章 他要闹起来,谁拦得住?第0106章 狄青第0151章 召见(今晚两更……)第0065章 君前奏对(上)第0341章 你要造反吗?第0328章 三锭脚踏纺车(今晚两更……)第0666章 弹劾我?我先砍你们一刀再说第0191章 在夹缝中茁壮成长的西夏第0180章 请罢六部!第0702章 种世衡服软第0075章 老毒物陈琳(为‘繁华、落叶’万赏加更!)第0864章 燕云归宋!第0503章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第0598章 战?!第0971章 远方的消息第0705章 开历史先河的劝谏方式第0070章 一遇寇季变终生第0559章 夏先生!第0121章 见刘美第0763章 让人看不懂的操作第1027章 扬帆!远航!第0077章 突然变成了香饽饽?第0335章 伤恩公者,皆是我等之敌第0488章 喜欢哭穷的角厮罗第0018章 以假乱真(求收藏!求推荐!)特地发个单章,感谢一下近期兄弟姐妹们打赏!第0913章 唯有寇季能降妖(三更,一万八……)第0234章 后娘养的保塞军(补‘業红颜’欠更)第0140章 司水郎中(今晚有事外出,回来晚了,抱歉)第0893章 让高丽王主动来臣服!(三更一万八!!)第0402章 内庭三宰借东风第0895章 说打就打,一点也不拖沓第0220章 来自于权臣的强势镇压第0447章 尘埃……尘埃……第0116章 滚回老家去?第0054章 有名无实的宰相第0146章 小子,你是不是寇季?(今天两更,晚上有事要出去……)第0419章 赵祯大婚第0094章 女刺客第0272章 赵祯有心上人了!第0481章 你们不行,老子来!第0465章 范仲淹的使命第0469章 李迪遭难扬帆远航(四)第0048章 孽缘第0536章 南征北战第0964章 为什么如此反常?第0947章 谁才是大宋真正的主人?第0668章 怒征西夏!第0659章 西夏必须吞下的哑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