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0章 鸡贼的角厮罗

赵祯这话,寇季听着有些无奈。

大宋朝的皇帝,以及大宋朝的文臣们,对待武臣,远远不止重文抑武那么简单。

他们不在乎武臣的身子骨,甚至有时候还会看着武臣去死。

他们一直秉持着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的理念。

曹玮便是一个例子。

曹玮戍边多年,积劳成疾,多此请求返京养病,朝廷都没有应允。

若不是寇季的出现,改变了曹玮的命运,曹玮最终会死在任上。

史书上记载,曹玮卒于天圣八年,而曹玮早在天生四年,就因病难以上阵,但在此期间,朝廷仍然派遣曹玮奔波各地,坐镇军中。

事实上大宋朝,死在任上的武臣,远不止曹玮一人。

折惟忠的父亲折御卿,在至道元年,为了抵御西夏人入侵,不得不带着儿子折惟昌,抱病出征,卒于军中。

折惟忠的父亲折御卿亡故以后,次子折惟昌知州事,在大中祥符年间,麟州告急,不得不抱病驰援,死在行军的途中。

杨文广,年七十五,奔波于定州边陲,病死于任上。

诸如折杨之流,死在行军途中,死在任上的武臣,不计其数。

所以折惟忠抱恙,继续领兵出征,在大宋朝不是什么新鲜事,没有人会特别在意。

朝廷不会因为你身体抱恙,就让你歇下。

赵祯得知折惟忠有性命之忧,脸上的自责和懊悔难以掩饰。

寇季沉声道:“折惟忠有性命之忧,并不是官家的错,而是贼人用心险恶,使了毒计。臣此去西北,若是能救折惟忠一命,自然义不容辞。若是来不及救他一命,臣定当会向贼人讨回这笔血债。”

赵祯缓缓点头,叹气道:“朕其实很想去西北看看,很想看看那些将士们为我大宋浴血奋战。可满朝文武不会让朕出去的。

朕连离开这座皇宫,都要得到满朝文武点头。

朕去不了西北,就有劳四哥帮朕跑一趟西北。

有些话,朕在人前没办法说,但是私底下却可以说给四哥听。”

寇季盯着赵祯,做出了聆听的姿态。

赵祯沉声道:“四哥此去西北,帮朕问一问折家,看折家愿不愿意搬到汴京城来。若是愿意,丹书铁卷,高官厚爵,一样也不会缺。

折家坐镇西北多年,为我大宋留的血已经够多了。

他们该迁入到汴京城,好好享一享清福。

朕不能保证他们是否可以与国同休,但朕可以保证,折家三代富贵不衰,子嗣昌隆。”

赵祯这算是许下了厚诺,真正的厚诺。

以他的地位,再大的承诺,他都可以许的出来。

但能不能兑现,却很难说。

但他给折家许下的承诺,明显是他能兑现的。

寇季对赵祯拱了拱手,郑重的道:“臣会将官家的话,带给折家。”

赵祯沉吟了一下,叹了口气,道:“若是折家不愿意,那就算了……折惟忠一旦故去,折家就剩下了一群孤儿寡母。

朕不愿意欺负一群孤儿寡母,也不愿意趁着折家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的时候,强逼折家。”

寇季愣了一下,沉声道:“折家若是不愿意举族迁入汴京城,那就让他们继续留在府州。不过,银州、麟州一线的长城边防,不能再由折家掌控了。

事关朝廷安危,不能由一家一室掌控。

折惟忠有性命之忧,折家无人能够接替他的位置,西北边防,便出现了漏洞。

此事发生一次,就足以让我们警醒。”

赵祯思量了一下道:“四哥此去西北,西北军政大权,皆有四哥掌管,四哥想做什么,尽管去做就是了。朕不问过程,只要结果。”

寇季拱手道:“臣一定不辜负官家的厚望。”

赵祯似乎想起了什么,再次开口道:“还有一件事,朕需要告诉四哥。王云升在去西北前,朕曾经叮嘱过王云升,一旦折惟忠无力掌管西北的兵事,就让折惟忠的长子折继宣出任嗣州事,帮着折惟忠一起处理西北的兵事。”

寇季听到这话,脸色那是十分精彩。

寇季难以置信的盯着赵祯道:“官家在委任折继宣之前,可曾派人调查过他。”

赵祯盯着寇季道:“朕调查过他,知道他性子张扬、跋扈。可朕不委任他,又能委任谁呢?折家军又不可能听朝廷调遣。折惟忠四子当中,唯有他已经到了可以出仕的年龄。

朕不委任他,折惟忠不论是卧病在榻,还是有性命之忧,折家上下,折家军上下,都会陷入到无人管束的地步。

朕不指望他如同他祖父、父亲一样,能帮我大宋镇守一方。

朕只希望他的存在,可以约束折家上下,折家军上下。”

寇季沉声道:“就怕他不自量力,闯出什么祸端。”

赵祯叹了一口气,道:“闯祸就闯祸了。总比折家上下、折家军上下,无人管束,乱作一团的强。有人管束的折家、折家军,对朝廷而言,对西北而言,都是一大助力。

无人管束的折家、折家军,就是一盘散沙,就是一块任人宰割的香肉。

谁看见了,都想咬一口。

西北现在需要安定。

朕别无选择。”

赵祯这也算是矮子里面拔将军,明知道折继宣不堪,也要推着折继宣上位。

为的就是让折继宣约束住折家上下、折家军上下,使其不在关键的时候,为朝廷添乱。

寇季思量了一下,发现史书上,赵祯也是这么干的。

在折家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推着折继宣上位,维持西北的安定。

纵然折继宣在西北为祸,他也装作没看见。

等折继闵长成,可以担当大任以后,立马将折继宣撤职。

寇季突然发现,废物也有废物的用处。

至少能在关键时候,帮忙争取时间。

寇季在了解了赵祯的心思以后,对赵祯道:“臣想向官家请调一人。”

赵祯闻言略微愣了一下,沉声道:“朕知道四哥想调遣谁,四哥只管陪着杨折氏北上。四哥想要的人,会在四哥抵达西北的时候,准时到达西北。”

寇季缓缓点头,对赵祯再次施礼,“那臣就先回去准备了。”

赵祯也没有挽留寇季,只是在寇季临走的时候,对寇季道:“朕就不送四哥了。等四哥北上的时候,朕会派遣刘亨,带着青塘的兵马,还有皇城司的人手随行。”

“青塘的兵马?”

寇季一脸愕然。

赵祯神色复杂的道:“青塘王角厮罗,知道我大宋要对付辽人,为表诚意,派遣了一万青塘兵马,赶到了我大宋。”

寇季沉吟道:“青塘王角厮罗派遣兵马前来帮我大宋,这是好事啊。瞧官家的意思,似乎还有些不领情。”

赵祯咬咬牙,有些无奈的道:“只有一万壮丁,剩下的什么都没有,你让朕如何领情?”

寇季一愣,略微瞪起了眼,“一万壮丁?!”

赵祯点头道:“一万没有兵刃、盔甲、马匹的壮丁。”

寇季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啥。

青塘王角厮罗这事情办的有些不地道。

说是派遣兵马帮助大宋,可是只给人,不给兵刃和马匹。

那算是什么兵马?

给人看的?

不打算让大宋用?

赵祯见寇季说不出话,就继续说道:“青塘王角厮罗在信中言称,青塘身处贫寒之地,能勉强凑出一万多人来帮助我大宋已经算是费劲心思了。他们无力装备这一万人。”

角厮罗的鬼话,赵祯自然不信。

寇季也不信。

可人家能在大宋和辽国掀起战端的时候,摆明立场,坚决的站在大宋一边,并且还派遣了人手过来帮忙。

甭管人家说多少鬼话,人家的这份恩情,大宋得领。

就像是你的邻居,在你大宴宾客,缺少吃食的时候,给你送了一盘饺子过来,偏偏没有给筷子。

你是能埋怨人家多事,还是能埋怨人家没给你筷子,又或者你能让人家把饺子端回去?

你什么都不能做,只能人家的这种举动当成一份恩情,领受了。

寇季撇撇嘴道:“角厮罗的意思是,我们要用这一万多人,就得给他们配备上军备,若是不愿意用,就在一边扔着?”

赵祯缓缓点头,道:“左右不过是一些兵甲,我大宋有的是。只要他们能帮我大宋出一份力,让他们占一次便宜,又何妨?”

向来吝啬的赵祯,第一次表现的如此大方。

即便是属貔貅的寇季,也没有反驳赵祯的话。

人家把一万多人的性命交给了你,占你一点兵甲的便宜,你能埋怨人家什么?

一万多人的性命,比起那一点点的兵甲,要重要太多太多了。

寇季沉吟了一下,问道:“角厮罗不仅没有给那一万人兵甲,还没有派遣将领领兵?”

赵祯点头道:“不错……青塘将人交给我大宋的时候言称,我大宋地大物博,领兵之人多如牛毛,不缺那一个领兵之人。

朕听说刘亨曾经在青塘率领过青塘的兵马,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就让刘亨统领他们。”

寇季干巴巴的道:“刘亨以后恐怕难以得到官家信任了。”

赵祯苦笑一声,“朕知道四哥和刘亨关系匪浅,四哥不必为了刘亨向朕套话。朕不是小心眼的人,还不会因为刘亨在青塘领过兵,就疏离他。”

寇季干笑了一声,没有再多言,他拱了拱手,退出了皇宫。

一路乘着马车回到了府上,就开始招呼府上的人准备东西。

寇季向来不喜欢做没把握的事情,他既然答应了要去西北,那就要想办法将西北的事端全部平息下去,能准备的东西都得准备上,能带的人手也都得带上。

忙活了大半日,在府上数百人帮助下,在器械作坊、锻钢作坊上万人的帮助下,寇季准备了许多东西。

东西装车以后,车马数量远比之前寇季去西域的车马数量更多。

负责押送的人手,也远比之前去西域的要多。

寇府的人手不足,寇季就从锻钢作坊抽调了一批人手。

锻钢作坊的工人们,是寇季雇佣的。

他们皆以寇府的仆人自居,所以寇季抽调他们,他们没有任何怨言,甚至还争先恐后的抢着要去西北。

为何他们明知道去西北可能有性命之忧,还如此踊跃呢?

那是因为之前去西域的那些寇府的仆人,如今都发了。

别看他们如今还是寇府的仆人,在寇府上干着各种各样的脏活累活,可他们出了寇府,就是大地主、大富户。

最富的就是寇府的那个侍卫头子。

狗日的去了一趟西域,回来以后,置办了一千多亩地,七八家铺面,可把瑞安镇子上的人羡慕坏了。

如今瑞安镇上的人都知道,跟寇季出去一趟,回来就能变地主、变富户。

至于去了西北,有可能会死,他们一点儿也不在乎。

若是能用自己的死,为家人换取几百亩地,几家铺面,他们会毅然决然的去死。

在这个活着都要拼尽全力的年代,能用自己的死,为家人拼一个富贵,许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性命。

寇季准备好一切以后,就吩咐巡马卫首领,也就是他的侍卫头子,去管束车队。

他自己回到了别院里,进入到了卧房。

向嫣正抱着寇天赐,坐在房里,脸上略微带着点愁容。

见到寇季进了房门,向嫣语气轻柔的道:“相公又要出征?”

寇季一边往她身边踱步,一边笑道:“什么叫又要出征?我又不是武臣,不需要征战沙场,出征一类的词,用不到我身上。”

寇季走到了向嫣身边,从向嫣手里接过了寇天赐。

寇天赐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寇季,一脸呆呆的神情。

寇季捏了捏他的小脸,宠溺的道:“叫爹!”

“哎?!”

寇天赐蠕动着小嘴,喊了一声。

寇季一张脸瞬间就黑了。

向嫣被逗笑了,心中的担忧和哀伤也消散了不少。

“你倒是教了一个好儿子。”

向嫣笑吟吟的说了一句。

寇天赐这小子,还没到懂事的年纪,就已经学会了占便宜。

自从寇季第一次教他叫爹,他‘哎’了一声以后,往后每一次,寇季教他,他都不叫,反而还会答应一声。

第0431章 嚣张跋扈郭御女第0571章 雍国公第0615章 狼烟起!第0985章 寇季教徒第0430章 寇准要教书育人?第0768章 忽悠!往死里忽悠!第0155章 人越老,胆子越小第0998章 名将的悲哀第0291章 花钱也是一件困难的事第0946章 善意的谎言(今晚一更,明天补……)第0567章 总有人默默的为大宋江山社稷增砖添瓦第0660章 一个怪才扬帆远航(二)第0397章 取还是不取?第0135章 投石问路(求订阅!1\\5)第0339章 差点被遗忘了的小黑屋第0052章 大朝会(下)第0233章 被新任监军盯上了的寇季第0629章 老太君请缨,寇季北上(今晚一更吧!)第0100章 变脸高手张纶第0460章 还没出生,就被惦记上了……第0640章 重赏之下,全员勇夫!第0986章 总理大臣(今晚一更,明天补……)第0625章 折母西去第0665章 白池城第0837章 战争与瘟疫第0806章 刘亨的处境,赵祯的心思第0065章 君前奏对(上)第1001章 最让人心痛的是铭刻在内心最深处的期盼第0314章 捧杀、危局、乱局第1016章 赵祯的大手笔第0918章 王不可辱第1006章 惊天变!!第0588章 忧伤的赵祯第0048章 孽缘第0398章 有名无实是柳郎,有情有义是虫娘第0055章 仙丹?第0454章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小苏洵第0414章 关键人物第0974章 桃李满园春似锦(今晚一更,明天补……)第0206章 耶律隆绪的手段第0152章 寇公车第0880章 大宋苟圣种世衡!(今晚一更,明天补!)第0775章 根本问题第0232章 林特死了……第0930章 换!第0021章 神异第0396章 寇季的局,惊恐的李迪第0012章 苏蝉儿(求收藏!求推荐!)第0806章 刘亨的处境,赵祯的心思第0140章 司水郎中(今晚有事外出,回来晚了,抱歉)第0614章 忽悠安子罗第0356章 交易?扬帆远航(七)第0549章 强攻玉门关!!(元宵节快乐!!)第0764章 大赢家赵祯!第0973章 包拯面对的选择题第0482章 小人就想带人去吓唬他们一下,谁知道对手不经打第0052章 大朝会(下)第0147章 带面具的人第0017章 让人失望的画(求推荐!求收藏!)扬帆远航(二十二)第0923章 你们做好一起去死的准备了吗?第0351章 英雄迟暮第0461章 自作聪明第0225章 贪功冒进李昭亮?第1024章 第一史第0854章 叛徒!叛徒!又见叛徒!第0500章 双簧第0120章 婚配第0566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0218章 辽人侵夏第0250章 辽皇耶律隆绪的狠辣第1013章 包家长子第0107章 防火防盗防寇季第0112章 让一个万人敌去学百人敌,我疯了?第0065章 君前奏对(上)第0134章 坑爹第100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0082章 凡人寇季?第0854章 叛徒!叛徒!又见叛徒!第0049章 刘美的心思(为‘終於有時間了’万赏加更!)第0892章 兵出上京第0128章 说服第0183章 东风吹,火势变第0747章 音韵书籍的重要性第0078章 赵受益的身世第0740章 别开生面的科举扬帆远航(四)第0917章 送别第0419章 赵祯大婚第0672章 天塌了!!!扬帆远航(十七)第0380章 重甲登场第0019章 黄磷(为‘风中飘荡的蜀黍’万赏加更!)第0195章 一上朝就碰见大事第0982章 忧心忡忡的李迪第0606章 寇季差点没被吓死第0709章 一石二鸟第0974章 桃李满园春似锦(今晚一更,明天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