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1章 闯宫

比如盛唐的李隆基,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打造出了赫赫有名的开元盛世,被人赞为明君,但是在打造出了盛世以后,沉迷在盛世中,渐渐的失去了理智,又亲手葬送了自己打造出的盛世。

赵祯若是失去了理智,恐怕下场跟李隆基差不多。

只不过李隆基那是自甘堕落。

赵祯是受到了外力的打击。

李隆基自甘堕落的时候,无人能将其骂醒。

赵祯逐渐失智的时候,寇季是唯一能骂醒他的人。

所以,即便是曹皇后已经听到了寇季在赵祯寝宫里咆哮,也假装什么也不知道,并没有在寇季出现以后,就站出去指责寇季咆哮君王,罪不可恕。

寇季冷着脸,背着梅姑的遗骸出了寝宫,对站在寝宫门口发愣的向家小妹等人沉声道:“跟我走……官家已经答应了将你们放良……”

向家小妹愣愣的点点头,带着洗衣房的宫娥们跟在了寇季身后,准备离开皇宫。

一旁的曹皇后,见此略微叹息了一声,移步上前拦在了寇季面前。

“寇枢密,本宫乃是六宫之主,统领六宫,你要带六宫的人离开,可有旨意?”

曹皇后也不想在这个时候阻拦寇季带人离开皇宫。

但是她身为六宫之主,职责在身,寇季没有旨意,要带着宫娥离开皇宫,她自然要出来阻拦一二。

寇季阴沉着脸,张了张嘴,差点将赵祯的原话说了出来,但最终还是顾忌赵祯的脸面,没有说出口,只是扯了扯梅姑身上捆绑的玉带,对曹皇后瓮声瓮气的道:“官家现在没心情写旨意,所以给了一条随身的玉带傍身。”

曹皇后仰首瞥了一眼玉带,嘴角抽搐了一下,没有多言,让开了道路,任由寇季离开。

那条玉带是寇季抢的,还是官家赐的,曹皇后心知肚明。

真要是赵祯赐下的,那玉带上面的两条玉勾不会绷断,摆明了是寇季抢的。

但曹皇后并没有揭穿此事,反而选择相信了寇季的话。

人,在必要的时候要学会装糊涂,曹皇后明白什么时候该装糊涂。

寇季背着梅姑,带着向家小妹一路匆匆出了宫,到了东华门前,亮了亮赵祯的玉带,东华门前的侍卫们也没有阻拦,任由寇季带着人离开了皇宫。

寇季一出皇宫,守在金水桥边上驾车的寇府马夫就看到了他。

寇府马夫见到寇季背着一个老宫娥,身后带着一群宫娥,呼啦啦的出现在了金水桥边上,心里也是一惊。

马夫快速的凑上前,一边从寇季背上接人,一边快速的问道:“少爷,可是宫里出事了?”

马夫的手刚搭在了梅姑身上,就僵住了。

他察觉出了梅姑已经是个死人了。

但他仅仅僵了一下,并没有多犹豫,就快速的从寇季手里接过梅姑。

马夫可不怕死人。他跟着寇季经历了两次战事,见过的死人多了,面对尸山血海他都不会眨眼,更何况是一个死人。

如今的寇府上,除了女眷以外,几乎就没有一个善类。

寇府上那些家丁、仆人、侍卫们,平日里一个个看着喜气洋洋的,真要动起手,一个个都是杀才。

马夫之所以迟疑,是疑惑寇季为何从宫里背出了一个死人。

但寇季没解释,他也不敢多问。

马夫将梅姑的遗骸放上了马车以后,寇季吩咐马夫去车行又雇了几辆马车,载着一帮子宫娥们快速的离开了汴京城。

就在寇季驱车离开汴京城的时候,汴京城内的文武大臣们,一个个正坐着马车往皇宫里赶。

宫里失火,浓烟滚滚的,只要是个人都能看到。

文武大臣说什么也要入宫一趟,去看一看赵祯的安危。

寇季驱车离开了汴京城,回到府上以后,立马招来了府上的前后院管事。

他吩咐前院的管事收敛梅姑的遗骸,同时又吩咐管事去查查梅姑的原籍,准备依照梅姑的遗嘱,将梅姑送回原籍安葬。

他吩咐后院的管事,将那些宫娥们暂时安置在府上。

对寇季而言,寇府远比皇宫安全。

寇府上有一个个经历过厮杀场的悍卒守卫,寇府外的瑞安庄上,有数千卸甲归田的将士在。

只要寇季一声令下,他们都能集合起来,从五丈河边上的器械作坊拿到他们想要的武器,成为一支战斗力强横的兵马。

所以,宫娥们到了寇府上,寇季就不用为她们的安危操心。

寇季吩咐后院管事安置了那些宫娥以后,带着向家小妹进入到了后院。

向嫣正捧着肚子在后院散步,见到了寇季领着一个熟悉的面孔进入到了后院以后,僵直在了原地,浑身激动的在打哆嗦。

“小……小妹……”

向嫣泪水一瞬间浮上了眼眶。

向家小妹见到了姐姐,也是两眼含泪。

向家小妹流着泪跑到了向嫣面前,姐妹二人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寇季略微叹了一口气,并没有打扰她们姐妹二人叙旧,折道去了书房。

他知道,向家小妹刚刚脱离苦海,姐妹两个人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他现在凑过去,并不是时候。

寇季到了书房门口以后,站在书房门口,遥望着皇宫的方向,又叹了一声。

“哎……”

他这一声,是为赵祯而叹。

世人皆以为,赵祯是天下第一人,必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玩不尽的乐子。

可没几个人知道,赵祯所要承担的痛苦,远远超过了世人的想象。

从他登基到如今,经历过了丧父之痛、兄弟相残、叔侄相残、母子别离、丧子之痛,以及丧子之痛背后的真相。

桩桩件件,放在民间,那都是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也是常人不愿意看到的人间惨剧。

他却挨个经历了一个遍,心中有多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世人皆以为当皇帝好……可皇帝需要承担的痛苦,又有几个人能承担的了?”

“我很庆幸,当初没有脑袋一热……”

“……”

纵然是秦皇汉武这一类的千古一帝,也是承受了旁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才成为千古一帝的。

有些痛苦,寇季是承受不了,所以他很庆幸,他没有在跟刘娥斗争的最困难的时候,脑袋一热走上一条造反的路。

真要走上了造反的路,并且造反成功了,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杀一些他不愿意杀的人。

寇季叹着气进了书房,吩咐仆人关了门,同时告诉仆人,吩咐前院管事,封了寇府大门,近几日闭门谢客。

寇季闭门谢客了。

皇宫里却闹翻了天。

皇宫内的洗衣房失火,有人在失火的时候被暗杀,一条条消息,在满朝文武入了宫以后,就传进了他们耳中。

以吕夷简、王曾、张知白、朱能、种世衡五人为首的文武大臣,气势汹汹的冲到了赵祯的寝宫前。

曹皇后在他们出现以后,挡在了他们身前,沉声道:“官家吩咐了,他谁也不见。”

王曾阴沉着脸道:“寇枢密奉命调查韩美人遇害一案,才查到了洗衣房,洗衣房就失火了,还有人遇刺。此事幕后必然有黑手,幕后黑手明显没有将臣等放在眼里。

臣等现在要奏请官家,请官家出面,彻查此事。

一定要将背后之人揪出来,处以极刑。”

种世衡在一旁沉声道:“能在宫里闹出这么大动静的,可不是一般人……”

吕夷简咬牙道:“不管他是谁,都必须死,他的做法已经动摇了我大宋的国本,大宋朝野上下,都容忍不了他。”

张知白对曹皇后道:“皇后娘娘,您还是让开吧。臣等要去面见官家。”

曹皇后沉声道:“可是官家说了,不见任何人。”

王曾愤恨的道:“事到如今,又岂能由着官家性子胡来。”

吕夷简和张知白在一旁赞同的点头。

曹皇后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此处可是后宫,没有官家旨意,擅闯可是要获罪的。”

王曾正色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臣等吃的是朝廷的俸禄,遇事又岂能退缩。官家真要降罪,只管降就是了。

为了我大宋的国本,臣舍去这一身官服,义不容辞。”

说到此处。

王曾绕过了曹皇后,直奔赵祯的寝宫。

吕夷简、张知白亦是如此。

文武大臣们呼啦啦的从曹皇后身边穿行而过。

曹皇后几次张嘴,却说不出话。

王曾一行人到了赵祯寝宫前,却没有像是寇季那般,强硬的闯进去,而是站在寝宫外大声呐喊。

“官家,臣王曾求见!”

“臣吕夷简……”

“臣张知白……”

“臣朱能……”

“臣种世衡……”

“……”

满朝文武,齐齐躬身请见。

赵祯寝宫内却没有半点动静。

吕夷简、王曾、张知白对视了一眼。

吕夷简小声的道:“我们只是求见的话,官家恐怕不会出来。”

张知白皱眉道:“那该如何是好?”

王曾沉吟了一下,道:“我来……”

王曾在文武大臣们注视下,上前一步,盯着赵祯的寝宫大门,朗声道:“官家,有贼人对皇嗣动手,危及大宋江山社稷,官家此刻躲在寝宫内避而不见,臣等也拿不了主意。

此事罪在臣,臣身为参知政事,没有辅佐好官家,是臣的过错。

我大宋若是因此而亡,臣奏请以身殉国。”

吕夷简、张知白闻言,齐齐躬身奏请以身殉国。

一时间,满朝文武齐齐奏请,要陪着大宋一起死。

然而,满朝文武躬身站了半个时辰,寝宫内的赵祯仍旧无动于衷。

王曾咬了咬牙,准备冒着生命危险去踹门。

大宋有奸臣、谗臣,也有忠臣、良臣。

有人为了一己之私,祸国殃民。

也有人为国为民,奋不顾身。

大宋文臣们唯有的风骨就是,不会惯着皇帝。

你自伤自怜,那是你的事情,现在你必须出来处理正事。

曹皇后在王曾快要冲到寝宫门口的时候,出现在寝宫门前,拦下了王曾。

曹皇后盯着王曾沉声喝道:“王爱卿,你要做什么,闯宫惊驾吗?”

寇季闯宫,那是一个人闯的。

可王曾背后却跟着满朝文武。

若是任由王曾在满朝文武眼前闯进了赵祯寝宫,那赵祯此前建立的威严,一定会折损大半。

曹皇后始终相信,赵祯会振作起来,所以她绝对不会容忍王曾等人毁了赵祯好不容易树立起的威严。

王曾盯着曹皇后道:“大宋皇嗣频频被贼人暗害,已经动摇到了大宋的国本。为了大宋,纵然是担上一个闯宫惊驾的罪名,臣也义不容辞。

还请皇后不要阻拦臣。

臣不想在惊龙驾之前,先惊了凤驾。”

言外之意,别拦我,拦我连你这一关一起闯。

曹皇后深吸了一口气,对王曾道:“官家只是悲伤过度,需要一些时间安静。王爱卿应该给官家一些时间,让官家熬过心中的难关。

七日,七日如何?

七日之后官家若是仍旧不肯出宫,王爱卿到时候闯宫,本宫一定不会阻拦。”

王曾毫不动摇。

曹皇后眉头一皱,“三日!最少三日!”

王曾郑重的道:“一日也等不了。韩美人遇害,一尸两命,官家将此事交给了寇季查探。如今寇季离了宫,那就说明事情已经发展到了非官家出面不可的地步。”

顿了顿,王曾盯着曹皇后正色道:“皇后娘娘应该明白,从寇季出仕到如今,还没有什么差事能够难得住他的。也没有什么事情他接下了,还会撂挑子。

如今他撂了挑子,在撂挑子前,还见了官家。

那就说明此事非官家出面不可。”

曹皇后咬了咬牙,低声说了一句软话。

“官家也是可怜人……你就不能给官家一些时间吗?”

王曾毫不犹豫的道:“他所处的位置,容不下可怜。”

曹皇后心中哀叹了一声,盯着王曾道:“本宫去请太妃娘娘过来,叫官家出来。太妃娘娘出面,总比诸位闯宫要好一些。”

曹皇后说到此处,仰起头,盯着满朝文武沉声道:“诸位爱卿也不愿意跟官家闹僵吧?”

曹皇后的话,还是有几分威慑力的。

满朝文武听到了这话,有些迟疑。

许久以后,有人开口劝诫王曾。

让王曾不要那么偏激。

王曾在满朝文武劝解下,离开了寝宫门口。

曹皇后长出了一口气,吩咐身边的女官盯着,她匆匆赶到了李太妃宫里去请李太妃。

曹皇后去的快,回来的也快。

回来的时候,搀扶着李太妃。

李太妃一听到满朝文武堵了赵祯的宫门,逼着赵祯出面相间,那还坐的住,立马带着人往赵祯寝宫赶来。

李太妃赶到了赵祯的寝宫,看到了满朝文武气势汹汹的堵在赵祯宫门口,眉头一瞬间皱了起来。

身为人母,她甚至赵祯两次痛失爱子的痛苦,所以即便她有心去赵祯宫里安慰赵祯,在得知了赵祯不想见任何人的时候,也没有强闯赵祯的寝宫。

如今一帮子文武大臣堵在赵祯寝宫门口,她看着自然不舒服。

李太妃到了以后,皱着眉头,气势十足的喝道:“你们做什么?逼宫吗?”

文武大臣们一听这话,心里暗叫不妙。

曹皇后说是帮他们去搬救兵了,可如今看来,是去帮赵祯搬救兵了。

看李太妃的架势,恐怕不仅不会帮他们请出赵祯,还有可能帮着赵祯将他们驱走。

王曾沉着脸,眉头皱成了一团,他对李太妃一礼,不卑不亢的道:“臣等绝无逼宫的意思。”

李太妃冷哼了一声,指了指满朝文武,质问王曾,“你们一群人,堵在官家寝宫门口,不是逼宫是什么?”

王曾沉声道:“臣等只是为了请官家出面,处理政务。”

李太妃不满的道:“官家刚刚痛失爱子,如今需要时间修养。一应政务,尔等能处理的先处理,处理不了的,等官家修养好了,再做定夺。”

王曾听完了李太妃的话,意识到了跟李太妃说软话没用,只能来硬的。

他咬着牙,盯着李太妃道:“太妃娘娘是打算代替官家理政吗?”

不等李太妃开口,王曾声音拔高了几分,重声道:“官家登基之初,为了避免后宫扰乱政务,可是定下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

太妃娘娘是打算破了官家定下的规矩?”

李太妃愣在了原地,愕然的盯着王曾,她被王曾的话给惊到了,她没想到王曾会如此跟她说话。

气急之下,她差点就喊出了哀家是官家的亲娘之类的话。

但一想到刘娥监国期间,自己的儿子像是一个傀儡,就意识到了后宫干政危害有多大,所以她没有拿自己的身份说事。

而是盯着王曾愤怒的喝斥道:“放肆!你如此顶撞哀家,眼中还有没有哀家?哀家原以为,寇季是朝中最嚣张跋扈的那个,没想到,你比寇季开嚣张跋扈。

似你这般目无哀家的人,就该被罢官去职,流放千里。”

王曾丝毫没有畏惧李太妃,他沉声道:“能罢去臣官职的,唯有官家。太妃娘娘若是觉得臣冒犯了您,尽管请官家出来,罢了臣的官职。”

“你!”

李太妃气的浑身哆嗦。

她若是闯了赵祯的寝宫,将赵祯请出来,那岂不是如了王曾的意。

“来人呐!给哀家掌嘴!”

李太妃恼怒之余,狠声下令。

满朝文武闻言,脸色齐齐一变。

曹皇后也跟着吓了一跳,不等李太妃身边的女官有所动作,她赶忙开口劝解道:“母妃,王爱卿可是朝中重臣。”

言外之意,到了王曾这个品级。

皇家也得照顾几分他的面子。

士可杀,不可辱。

李太妃听到了曹皇后的劝诫,意识到自己一时气急,说了糊涂话。

她咬牙道:“难道哀家就不能惩治这个目无哀家的人吗?”

曹皇后心头苦笑了一声。

还真惩治不了。

非要惩治的话,也只能通过赵祯。

后宫如今不得干政,所以后宫所有的旨意都出不了宫,更落不到朝臣头上。

当然了,也有例外。

那就是太后和皇后。

她们的懿旨倒是可以出宫。

虽然影响不到满朝文武的官爵,但是却可以从其他方面削一削官员的面子。

李太妃只是个太妃,并不是太后。

她的旨意出不了宫,也没办法削官员的面子。

李太妃奈何不了豁出去的王曾,气的浑身发抖。

曹皇后夹在中间,也不知道如何处置。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

赵祯寝宫的门户,吱呀呀的开了。

赵祯终究还是看不下去王曾拂李太妃的面子,给李太妃难堪,所以出了宫门。

赵祯神色看着有些萎靡,衣装倒是整齐,只是腰间的玉带明显跟身上的衣服不相配。

他身上穿戴的是常服,按理说腰间的玉带应该也是常服上佩戴的玉带,可他身上却系着一条衮服上的玉带。

除了曹皇后,没人在意此事。

满朝文武见赵祯出了寝宫,一个个齐齐躬身施礼。

李太妃见到了赵祯,立马让曹皇后搀扶着她往赵祯身旁走,明显要找赵祯告王曾的状。

赵祯出了宫门,脸色一下阴沉了下来,声音略微有些沙哑的喝道:“王曾,你放肆!”

王曾听到这话,几乎毫不犹豫的道:“臣王曾有罪!”

赵祯冷哼道:“太妃娘娘乃是朕的生母,岂容你顶撞。若不是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朕定当将你斩首示众,以正视听。

朕现在罢黜你身上除了参知政事外的一切官职,罚去你一切俸禄。

从明日起,每日递一个请罪的折子到太妃娘娘宫里。

太妃娘娘什么时候放过你,朕在恢复你的俸禄。”

王曾规规矩矩的对赵祯一礼。

“喏……”

赵祯处置完了王曾,迈着虚浮的步子,走到了李太妃面前,施礼道:“皇儿不孝,让您受委屈了。朝廷如今正值用人之际,皇儿留着王曾一条老命还有用处。皇儿没能斩了王曾,为您讨回面子,是皇儿的过错,还请娘娘责罚。”

李太妃含着泪摇摇头,握住了赵祯的手,一边摸索着赵祯,一边低声嘀咕,“让娘好好看看……”

第0087章 他非良人(二章合一)第0728章 两府第0459章 负重前行的人第0392章 索贿?!第0119章 二人变三人第0797章 臣天生独具慧眼!第1007章 不负天下人第0882章 七部联军第0432章 又诱人又可怕的玩笑第0014章 目的(求收藏!求推荐!)第0994章 老虎出更必见血(今晚一更,明天补……)第0251章 寇季的价值第0225章 贪功冒进李昭亮?第0294章 婚事?第0527章 血债血偿!!!第0747章 音韵书籍的重要性第0429章 回京第0624章 各方反应第0330章 粮食!(今晚一更,有些私事要处理……)第0972章 疯狂的吕夷简,发飙的李迪第0646章 撞大运的刘亨第0034章 寇准的惊愕第0379章 战而胜之第0228章 三方攻夏,辽人南侵第0090章 叮嘱(二合一)第0260章 活着的奇迹第0398章 有名无实是柳郎,有情有义是虫娘第0473章 沙州惊变第0778章 悍然出兵!第0416章 采女们的命运第0449章 終见果第1008章 功成!身退!第0703章 矛盾初显第0787章 富到吓人的大相国寺扬帆远航(十一) 中秋快乐!国庆快乐!第0460章 还没出生,就被惦记上了……第0613章 打不赢就去死!第0382章 重甲!重甲!第0881章 大宋第一富第0266章 斩!(抱歉,今天回家有些晚了)第0951章 井底之蛙第0457章 我大宋,不做冤大头!(祝我生日快乐!)第0712章 武勋们的疯狂!!第0822章 深入骨髓奴性第0619章 夺回铜台关?!扬帆远航(二十)第0901章 班师回朝(一万八…………)第0761章 我是那种没脑子的憨憨吗?第0441章 逼第0718章 你们记一下……第0265章 告丁谓!第0471章 釜底抽薪第0633章 给你脸了?!第0222章 被向敏中坑了的寇季第0575章 镇西军第0042章 嚣张跋扈刘从德第0804章 服软了……第0573章 后宫真的出事了!第0899章 一赐功臣!第0628章 将军虽死,余威犹在第0936章 报仇不过夜的寇相爷第0503章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第0150章 出手第0511章 分赃第0553章 捧日军的血性第0675章 御驾北上!第0049章 刘美的心思(为‘終於有時間了’万赏加更!)第0837章 战争与瘟疫第0153章 猪队友第0340章 劝诫不如生绑第0594章 万先生第0519章 临沙州!第0615章 狼烟起!第0096章 朝里有人好做官第0446章 撞破第0454章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小苏洵第0040章 嫡庶之分第0518章 敌虽强,依旧得吃屁第0921章 马前卒!急先锋!第0440章 乐子大了第0018章 以假乱真(求收藏!求推荐!)第0341章 你要造反吗?第0945章 疑似寇季第四个学生出现第0498章 人人视我军如仇敌第0606章 寇季差点没被吓死第0466章 自不量力的刘平第0343章 安兴(今晚一更,有点事处理一下)第0198章 变聪明了的寇礼第0888章 数十万兵马齐聚一堂第0310章 金明池第0480章 我泱泱华夏,何时沦落到了夜郎自大的地步?第0787章 富到吓人的大相国寺第0773章 请战!第1009章 行行复行行第0006章 我真的只想做个无所事事的纨绔第0294章 婚事?第0190章 安子罗的诉求第0815章 以卵击石?第0870章 惹不起的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