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1054【武大郎的安西梦】

那些被杀死的俘虏,李彦仙说都是异族,但其实有很多是回鹘人,跟高昌贵族们有着同样的祖先。

中唐时期,牟羽可汗带着回鹘军队南下,帮助大唐朝廷收复洛阳。

被打压得生存艰难的粟特人和摩尼教,就此有了新的合作对象,好些摩尼教高僧追随牟羽可汗前往漠北。

随即,摩尼教成为回鹘汗国的国教。

粟特人帮助回鹘制定政策、发展经济,回鹘则支持粟特人传播摩尼教,比如要求大唐在主要城市修建“大云光明寺”。

越来越多的财富累计,越来越高的文明进度,使回鹘成为北方草原第一个大建城池的汗国。

其负面效果是:军队战斗力持续下降!

因此,回鹘亡国了。

一支回鹘人逃去契丹地盘,并更改姓氏为萧,还跟奚人融合,发展成辽国的后族。

一支逃去中原地区,被逐渐同化为汉人。

一支逃去吐蕃辖地,随着吐蕃帝国的瓦解,生活在甘肃一带的被西夏统治,生活在青海一带的成了黄头回鹘。

一支逃去安西地界,并建立高昌回鹘王国,依旧保留摩尼教为国教。

一支逃去中亚地区,建立喀喇汗国,将那里突厥化的同时,统治者也皈依了沙漠教。而且很多回鹘部落的后裔,还渐渐沦落为受压迫群体。

从这种演变来看,耶律大石、高昌回鹘、喀喇汗国……他们其实祖上都沾亲带故。

耶律大石能够迅速吞并东喀喇汗国,那些沦为受压迫群体的回鹘后裔贡献巨大。他们本来就不满喀喇汗国的统治,甚至已经在起义造反了,直接把来自祖宗之地的耶律大石当成自己人!

“回鹘文字,要不要全部取缔?”

这是李彦仙发给朝廷的第一封奏疏的主要内容。

冬去春来,朝廷的圣旨发到高昌。

第一,赏赐三军将士。

第二,设立安西都护府,吴玠为第一任安西都护,李彦仙调回中央担任兵部左侍郎。

第三,已派遣官吏前往安西都护府。

第四,正式文书必须用汉字,非官方文书和各教经文,暂时允许继续使用回鹘文。

新疆地区太远,宗教力量太强,为了避免此起彼伏的叛乱,朱皇帝这次没有进行一刀切。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回鹘文字的影响力。

西夏文字是仿制汉字而改造的,西夏学者也有很多认识汉字。金国文字更是拙劣,他们自己都很少用。这两国文字,灭了也就灭了,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

回鹘文字却不同。

它从粟特人那里借来字母,已经发展了几百年,就连后世的满蒙文字,也都源自于这种字母。

一旦直接禁绝,等于把故高昌国境内的所有贵族、学者和僧侣全部变成文盲!

所以朱铭稍微缓和一点,允许回鹘文字在非官方文书和经文当中出现。以汉字的强大,又有官方的推广,干掉回鹘文字是迟早的事情,能用文化取胜的东西,就不必急于诉诸武力了。

随着大明王朝的统治加深,主动学习汉字的本地人,必然会越来越多。

被朝廷派来的,不仅有行政官员,还有许多汉地高僧。

这些高僧,以佛教徒和景教徒为主。

朱皇帝甚至直接取缔河西走廊的景教,把那里的景教寺庙全部充公,景教僧侣一股脑儿扔来安西都护府辖地。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学会了汉字,即将被安排到安西各景教寺庙。

佛教和景教,由于在故高昌国信徒最多,而且民间影响力最大,是大明朝廷的主要汉化目标。

Wωω★ttk an★¢ ○

甚至朝廷还给出限期命令:安西都护府辖地的佛教、景教高僧,五年之内如果还看不懂汉字,不得在寺庙当中担任重要职务。十年之内,一座寺庙的僧侣如果识字率(汉字)不足三成,这座寺庙就会被朝廷下令取缔。十五年之内,寺庙里公开使用的经书,必须全部采用汉字版!

另外,还用谣言的形式传播以下内容,如果其他教派不向佛教、景教看齐,不主动跑来学习汉字、用汉语念经,那么未来朝廷会禁止该宗教传播。

变相逼着各教派汉化!

反正宗教问题不用担心,抓住佛教和景教就可以——这两个才是主流。

高昌这边的摩尼教,由于做了几百年回鹘国教,早就脱离群众失去民间影响力,跟汉地的摩尼教完全是两回事。前者代表着贵人利益,后者却是造反专业户,双方碰到一起肯定互斥为异端。

拜火教也在持续衰落,但跟摩尼教刚好相反。

高昌摩尼教由于脱离群众,信徒大多属于上层人士。

而高昌拜火教,城里的寺庙已快被拆完。主要存在于广大的乡村地区,信徒多为中小贵族和普通百姓。而且因为教义问题,这个宗教不可能做大——它在波斯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特性,再怎么改良也必然越来越小众,所以在高昌地区遭到所有教派的共同排挤。

如果朝廷不主动扶持拜火教,这个宗教的结局肯定是自然消亡。

至于高昌道教,因为太过小众,朝廷都懒得去管,让回鹘道士们圈地自萌去吧。

萨满教之类的,也跟道教差不多。

……

积雪融化,多余军队撤离。

高昌,驻军六千,移民两万五。

伊州,驻军三千,移民两万。

鄯善,驻军八百,移民三千。

大屯,驻军八百,移民一千。

焉耆,驻军三千,移民一万。

龟兹,驻军六千,移民一万。

和田,驻军一千,移民一千。

彰八里,驻军五千,移民一万。

整个安西都护府辖地,驻军两万零六百人。但完全脱产的野战军只有一万,剩下的驻防军属于半脱产状态。

相应的,宁夏总督府提前转为宁夏省,减少跟陕西接壤地区的兵力。

而陕西的驻军数量,同样再次减少。

陕西、宁夏撤销的军队,通通扔到新设的安西都护府辖地。

此次出兵的其余各省,也会留下少数军队。

相关将士因为需要远戍几千里,每个人都有钱财补偿,如果想把家人接过去,一切费用由朝廷承担。如果因为特殊情况,比如兄弟病故变成独子的,可以申请留在原籍转到其他部队。

别看安西都护府驻军两万,但从全国军队数量来言,其实增加的兵力也就四五千。

前几年的开支肯定很大,不仅需要运军粮过去,还要为移民提供各种物资。但等移民的赋税减免期一过,再加上本地百姓缴纳的税额,安西都护府就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了。

这里的军队若有死伤,优先从汉族移民当中补充。

五年之后,开始从本地青壮当中募兵,但每年的募兵比例需要严格限制。

十年之后,可以敞开了募兵,但每支军队的汉人比例,必须随时保持在70%以上。

这种限制,在都护府转为省之后可以取消,因为那意味着安西地区的汉化程度已经足够。

……

武举元来自开封郊外。

他爹叫武松,他的开蒙老师叫吴加亮,他是长子所以也叫武大郎。

这名字是吴加亮帮忙取的,希望他能够金榜题名、举元做官。

可惜,武举元不是读书的料,反倒是一身武艺练得不错。

他打算去投军搏一个前程,但父亲武松却不允许,说打打杀杀早晚马革裹尸。

武举元家里有二百多亩地,一些是官府分给的,一些是他爹买来的。

除了土地之外,他家还开了一个榨油坊。

前几年水旱灾害不断,朝廷限制米酒的销售,鼓励民间酿造白酒。他爹武松趁机私酿米酒,供城里的富人偷偷解馋。

去年因为限酒令解除,私酿米酒的生意做不下去,武松又挖人跑去改酿白酒。

而且家里还开始养猪,那些酒糟都是可以喂猪的。

开封有猪霸,定期下乡收购生猪。

面对武松的时候,那猪霸却不敢太过压价。一是武松养猪数量不多,二是武松的名头很大,打过几次交道之后,猪霸甚至还跟武松拜了把子。

这种也算小康家庭了。

而且以武松的本事,官府招募民夫服远役,非常容易就能花钱雇人代替。

可去年却没法操作,文武官员直接照着户册来,年龄合适、家有兄弟、自己单身的青年被强征!

刚开始,武举元只是把开封粮草搬上船,他自己还能一路坐船去陕西。

稀里糊涂的,就去了河西走廊,在瓜州与肃州之间来回运输粮草。

冬天,大雪封路,他被留在瓜州,说是开春就可以回家。

春天的时候正待离开,官府突然说增加移民数量,武举元非常倒霉的被选为移民。

其他被选中的民夫,一路都哭丧着脸。

武举元却显得有点兴奋,他今年十八岁,学过四书六经,也粗通新式数学,一身武艺也颇厉害。可他的学问距离考秀才还很远,父亲武松却非要他继续读书,坚决不允许他去当兵,这次前往西域说不定能大展拳脚呢!

穿过数百里的无人区,沿途只有五处苦泉水。

如此艰苦的环境,吓得其他民夫面如土色,还以为整个西域都是这般景象。

终于,他们历尽艰辛来到伊州,并在城外扎营等待分配。

等待好几天,武举元被叫过去排队。

办事吏员拿着花名册,低声说道:“武举元。”

旁边一个大嗓门的军士立即呼喊:“武举元是哪个?”

武举元连忙从队伍中跑出:“俺是武举元。”

办事吏员问道:“武举元,东京开封人,今年十八岁,家里还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弟弟。是不是你本人?若是被雇来充役的,现在就可以说出来。”

谁他妈敢说啊?

就算充役也不敢明言。

“正是本人。”武举元作揖。

办事吏员笑道:“看你的言行,却是还读过书。可惜近处名额已满了,你们是最后两批。和田与大屯城更艰苦,便安排你移民去龟兹吧。”

此时的龟兹城,在阿克苏的库车那边。

武举元继续在伊州逗留数日,然后跟其他移民一起动身。

这些移民有两千多人,是最后一批前往龟兹的,听说军队、官吏和前几批移民早就过去了。

武举元由于能写会算,被临时任命为营长。

负责带领他们的是一个军官,其他几位临时营长也各有来头。有人像武举元那样读过书,也有人曾经参与过民兵训练。

同时,他们还获得了物资。

许多骡马拉拽的大车,载有粮食、农具、种子、被服和军械。

发放物资的官员说:“耕牛暂时不够,先用骡马凑合着犁田。至于军械,你们先检查一下,有损坏的赶紧更换。”

武举元大喜。

他不但领到一杆长枪、一把腰刀、一副皮甲、一支弩弓,而且还因为担任临时营长,官府直接发了一匹战马。

武举元看到有弓箭,跑过去问道:“弩是否可以换为马弓?步弓也可以。”

“你会骑射?”军需官颇有些诧异。

武举元笑道:“弓马娴熟。”

军需官也笑了:“龟兹在边境,可能有仗打,你今后补为战兵也说不定。”

武举元说道:“俺要做统兵大将!”

“哈哈哈哈!”

“有志气!”

周围其他将士,闻言大笑赞许。

第1110章 1105【明人和病菌谁更可怕?】第312章 0307【尽是失意者】第684章 0679【银川公主更好听】第57章 0054【威猛小老六】第852章 0847【白胜回大明乡】第445章 0440【朱院长的幸福生活】第391章 0386【长腿高太尉】第337章 0332【鼎革】(为盟主铁血旗队长加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2章 0002【今夕何夕?】第1002章 0997【报纸】第278章 0273【品官婚礼】第292章 0287【大获全胜】第219章 0214【面子里子都有】第118章 0113【榴莲成熟时】第923章 0918【土包子进城】第539章 0534【李察哥想跑】第801章 0796【成吉思汗他干爷爷】第1097章 1092【段誉的手段】第1063章 1058【连锁反应】第202章 0197【大数据治民】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轮着来】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团?】第956章 0951【叛军很有用】第1037章 1032【大明的罪人也是高素质人才】第81章 0077【聚宝盆讨老婆】第476章 0471【士叩阙,民生乱,军闹粮】第833章 0828【岳飞撒豆成兵】第560章 0555【李宝又在发神经】第1067章 1062【南豫国!】第159章 0154【走马上班】第303章 0298【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第852章 0847【白胜回大明乡】第870章 0865【国际大战略】第385章 0380【转守为攻】(为企鹅大佬加更第319章 0314【大明乡】第1041章 1036【中国大祭司之子陆游】第467章第362章 0357【观政五】第1038章 1033【全是地主老爷】第788章 0783【圣德超越尧舜】第473章 0468【兵指洛阳】第725章 0720【这也叫骑射】第370章 0365【大族投效与朝堂争斗】第362章 0357【观政五】第814章 0809【金国头号谋士叛金】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帅】第126章 0121【道茶】第115章 0110【我为天下之本】第278章 0273【品官婚礼】第592章 0587【殿试也让太子做主】第402章 0397【金州是世外桃源】第150章 0145【贡院考官】第71章 0067【大宋周亚夫】第417章 0412【故友回归】第110章 0105【朱铭生气的原因】第1010章 1005【武人内讧】第739章 0734【妖魔大军】第19章 0018【家父当年驾船出海】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1043章 1038【东罗马使团】第1083章 1078【顾家好男人】第242章 0237【施压商贾】第77章 0073【陆提学】第952章 0947【大溃败】第946章 0941【大明细作无处不在】第887章 0882【魏总督是懂分化挑拨的】第284章 0279【蛮夷信息】第504章 0499【礼之变】第616章 0611【辰阳之战】第614章 0609【仁至义尽】第473章 0468【兵指洛阳】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879章 0874【大明开国第一场农民起义】第937章 0932【众叛亲离】第535章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夹击】第1058章 1053【杀俘】第258章 0253【郎情妾意与河东狮吼】第70章 0066【思想工作】第114章 0109【把西游记献给宋徽宗?】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为道】第1014章 1009【跨海登陆】第525章 0520【党项人也是炎黄子孙】第4章 0004【可能是宋】第460章 0455【三姓家奴】第344章 0339【神机妙算石先生】第947章 0942【党项人也要投明】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体系成型】第629章 0624【金国内部分裂】第463章 0458【怨军老兵的伤患生活】第1097章 1092【段誉的手段】第207章 0202【一团乱麻】第784章 0779【一勺烩】第1115章 1110【三十斤?】第241章 0236【抢班夺权与铁矿开采】第441章 0436【世间悲歌】第705章 0700【开京反应】第657章 0652【狼狈大撤军】第512章 0507【废物再利用】第1010章 1005【武人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