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后记八太后和首相还是过于强势了

又是一天,谢衍正在吃早饭,突然听到厅衙方向传来嘈杂声。

谢以勤脸色微变,放下碗筷就出去。

谢衍和二哥谢堪连忙跟上。

小妹也想去看热闹,被母亲给按回饭桌。

厅衙门口的大街上,两百多个父母带着儿童,跪在那里大声哭嚎。他们历数自己的生活艰辛,如果禁止童工就养不活孩子,请求官老爷们给一口饭吃。

隔壁的府衙门口,情况差不多,也是哭嚎声一片。

吏员们耐心文明的进行劝说,居然没有暴力执法将他们轰走。

谢以勤和已经上班的官员,此刻的表情都非常难看。

这些父母和童工,来自不同的工厂,能聚在一起请愿肯定有人组织。而且,吏员也暗暗站在请愿者的一方,外来的流官们反而变得势单力薄。

“大判,该如何处理?”谢以勤的专职秘书(进士官)低声问道。

谢以勤说:“让他们先嚎着,我去一趟府衙。”他又对两个儿子说,“别看了,读书去。”

谢以勤转身从侧门出去,很快又从府衙侧门进入,找到了同样一脸阴沉的知府杜因证。

知府在理论上总揽一切事务,但主要负责布政、亲民、人事、科教、朝贺、祭祀等等。尤其是考核官吏、监临属县、承转公文这些,能轻松把全府官吏给压得死死的。

“那些工厂主,连个招呼也不打啊。”谢以勤叹息。

杜因证说:“你我这次须齐心合力了。唆使百姓哭衙请愿,只不过是投石问路,接下来指不定还会发生什么。”

资本虽然投献勾结权贵,但不是哪个官都有资格被投献的。

蛋糕早就被切得差不多了。

像杜因证、谢以勤这种流官,干几年就要被调走,他们跟辖地内的世家豪强牵扯不深。

或者说,本地的世家豪强,根本不需要巴结他们。

人家另有靠山!

如果知府、通判明理懂事,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在许多日常工作上,本地世家豪强还会积极配合,尽量让流官取得一个好看的政绩。

但如果哪个流官不懂事,平时的施政就寸步难行了。

“拖着?”谢以勤问。

杜因证仔细想了想,点头道:“拖着!”

两位父母官初步达成意见,心照不宣,各自离开,仿佛今日啥都没发生。

他们都不知道局势会怎么发展,只能尽量拖延时间。

直至事态进一步明朗,才会真正做出选择。

有可能,知府和通判齐心协力改革。

шшш◆ттkan◆¢ O

也有可能,知府和通判互相斗起来!

谢以勤回到厅衙,对属下官吏说:“准备一些茶水,随他们哭喊,喊累了请他们喝茶。谁敢闯进厅衙大门一步,立即抓去大牢待审!”

更远处的指挥使衙门,收到一封军方加密电报。

指挥使邵澄盯着电报看了半天,犹豫良久,终于做出决定:“奉内阁、兵部与湖北都司之令,出兵抓人!”

城外军营,很快热闹起来。

甚至有许多轮值驻扎军营的官兵,偷奸耍滑根本就不在岗。将校们为了聚兵,不得不派遣骑兵,先是在城外到处吹聚兵号,继而又骑马冲进城里沿街吹号。

军队的纪律,已经变得很糟糕!

黄州府驻军的一系列动作,很快就惊动了所有人。不但官吏跑来询问情况,就连本地世家豪族也纷纷派人打听。

就在指挥使邵澄,带着成建制的部队进城时,知府、通判、县令等官员赶紧来拦住。

“邵指挥,若无兵部调令,各地驻军不得进城!”杜因证提醒道。

邵澄翻身下马,递过去一张电报纸说:“兵部与湖北都司的联合密电。编号:兵09丁巳01乙特06。太守若有疑虑,可致电兵部或湖北都司核查,验证密码为29455。”

杜因证的目光落在“乙特”字样上,他朝谢以勤微微点头,随即两人一起前往电报房。

半个小时过去,密电核实无误。

“几个小民闹事,兵部直接过问?”谢以勤都被整迷糊了。

杜因证说:“这才闹多久?兵部不可能知道。”

二人陷入沉默。

很明显,调动军队的密令,不止发给了黄州府,而是全国各地一起发!

今天只不过是凑巧而已。

他们返回城门口,勒令官差给军队放行。

数百士兵,兵甲齐备,很快冲到请愿者那边。

邵澄下令道:“全部抓去军营。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那些请愿者不哭了,一个个吓得瑟瑟发抖,老老实实带着孩子被押去军营。

谢以勤忍不住问:“如何处理他们?”

“等船。”邵澄说。

杜因证更加疑惑:“等船做什么?”

邵澄说道:“等船运去上海,然后再运去海外。家中若还有什么人,也可申请一并出海。全国各省,都一个样,无非是坐船和坐火车的区别。”

听闻此言,杜因证和谢以勤对视一眼,都已经明白出了什么大事儿。

太后、皇帝和首相,终于彻底掌控全国军队了,而且直接向官吏、世家、豪强、百姓亮出肌肉!

这其中,肯定有妥协和交易,否则用不着花费三年时间。

当初他们以谋反罪,清空朝堂前三排(全杀了),把前十排搞得只剩几个武将(有一些是流放和坐牢),还下狱、流放、处死两百多个附逆文武。

别看数量不多,但全是顶级权贵,影响深远到不敢有下一步动作。

因为树虽然倒了,猢狲却还没散去。

这些猢狲,遍布全国,既有文官,也有武将,还有无数的世家豪族。稍微再出什么事情,全国都得乱起来,指不定还得打几场平叛战争。

太后、皇帝、首相不敢轻举妄动,那些猢狲同样不敢有异动。

因为那是谋反罪,新的中枢班子占据大义,在朝堂杀再多人他们也占理。

于是这三年来,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极为微妙。

中央不敢胡乱撤换地方文武,顶多任免一些六品以下的官员,又或者调动一些任职期满的官员。同时,等待更多的地方文武表明态度、拥护中央。

地方文武则更加显得被动,就算想做什么也不敢明着来。因为一旦明着违抗中央,就会被抓住把柄狠狠处罚。

三年过去,地方军队终于全部搞定了。

这得益于鼎泰帝打下的基础,当初宁愿把军队逼反了平叛,也要整顿军队并将其牢牢掌控在皇帝手里。

否则,现在绝没有那么顺利。

因为以谋反罪处死、下狱、流放的那些顶级武臣,有无数门生故吏掌握着部队,甚至有直系亲属在外领兵!

谢以勤看着指挥使抓人远去,渐渐坚定了决心——他要做变法派。

他甚至怀疑,这三年以来,某些地方打过仗,只不过消息被封锁了。

刚回到厅衙不久,谢以勤的家中老仆,突然拿着电报纸跑到办公室:“相公,省城发来的民用电报。”

谢以勤接过电报纸一看:“新任左右布政、按察使,已齐至省城。都司官员不变。友。”

他知道是哪个朋友发来的。

但布政司、按察司的主官,一声不吭全换了是什么鬼?

自己堂堂的一府通判,居然还需要友人发来民间电报才知道。

这绝对是皇帝利用特权,没有经过阁部院大臣讨论,就直接下旨进行的官员调动。消息封得这么死,估计连吏部手续都要事后补办,防止吏部个别官吏提前走漏风声。

“太后和首相,这也太强势了!”谢以勤感到一股子恐惧。

他虽然决定做变法派,站在太后和首相那边,但天然的厌恶这种粗暴行为。

不守规矩!

明明可以走正规流程,非要动用皇帝特权,官员们最讨厌的便是这个。

半个多月前,谢以勤还害怕太后和首相不够坚定和强势。

现在又觉得过于强势了。

太后没有从政经验。

首相也只有做地方大员的经验,而且为官风格非常强势。

他们夺权之后隐忍三年,战战兢兢小心布局,现在施政起来已经迫不及待了。

凭啥不能强势?

先帝耗费一生打下的基础,就为了能有今日。

而且,他们杀了那么多顶级权贵,早就把无数文武官员得罪完了。现在表现得平缓一些,难道就能跟那帮猢狲和解?

如今的大明,就连统治阶层也严重割裂。

新兴的官僚资本,并非人人都有份。

还存在大量的传统士绅地主,他们在占据土地的同时,也经营一些传统的工商业。他们无法从新兴工商业中获取好处,因此极为厌恶工商业格局的剧变。

乃至有很多读书人,怀念并美化以前的一切,认为工厂和蒸汽机不应该出现。

破坏了环境,伤害了百姓,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这些人,巴不得狠狠打击官僚资本,同时又盼着自己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所以现在朝堂那些新上位的阁部院大臣,名为变法派,实则守旧派。这里所谓的守旧,是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进程来看,他们试图阻拦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

阻拦是肯定无法阻拦的,但可以限制,也就是踩一踩刹车。

目前的局面,确实需要有人踩刹车。

……

洛阳皇宫里,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官,正在检查皇帝的作业。

她就是失踪已久的女进士陶金凤。

作业批改完毕,小皇帝欢天喜地玩耍去了。

陶金凤笑着对太后说:“官家这些日子,功课大有进步,今后定是一位明君。”

叶太后叹息:“只是学问好,距离明君还远着呢。女先生在地方做官近三十年,你觉得这次改革能成功吗?”

陶金凤说:“先皇其实已经改了一半,只不过由于自身年迈,又被大量权贵掣肘,导致改革在关键时候停止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是附先皇骥尾罢了。”

“先皇晚年,局势太过凶险,让我现在害怕得很。”叶太后说。

陶金凤说:“但凡改革,必有人受益,也有人受损。先皇晚年遭遇的凶险,是他提拔的那些心腹,很多都成了改革的受益者。他们受益了,又身居高位,自然不愿继续改下去。”

叶太后沉默。

陶金凤说:“太后真正的敌人,不是地方上那些失了大树的猢狲。先皇以身布局,已经把大树连根拔起,太后的改革必然成功,而且轻轻松松就能成功。太后真正的敌人,是如今这一群改革派官员,他们以后必然变成一棵棵根深蒂固的大树。”

“那我改革是为了什么?拔掉一片长歪了的森林,自己又亲手植下一片森林待其长歪。”叶太后有些气馁。

陶金凤说道:“以前那片森林,不听植树者的话了。以后的森林,就算最终会长歪,也要按照植树者约束的方向长歪。更何况,现在的大明看似强壮,其实经脉不畅须得疏通。”

叶太后突然笑道:“我还以为女先生要讲济世救民。”

陶金凤说道:“先皇力排众议,让我一个女子做官。我年轻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官做好报答先皇之恩。后来发现,哪有什么真正的好官?能守住本心就不错了。古代有个官名叫州牧,这名字取得贴切。只要做了官,就是皇帝的牧人,老百姓就是被驱赶的羊群。”

“女先生有见地。”叶太后说。

陶金凤道:“既做了牧人,也须尽忠职守,不能监守自盗。也不能让羊被豺狼叼走,也须清理羊圈不让它们生病,也须修缮羊棚为其遮风避雨。”

叶太后道:“女先生复官如何?”

陶金凤摇头:“何必横生枝节?我已经年过半百,无夫无儿无女。说句僭越的话,能把官家当成自己的儿子,悉心教导颐养天年就满足了。”

“女先生觉得邓首相如何?”叶太后问。

陶金凤说:“他比我年长两岁,却是我的学弟。此人自视甚高,年轻时恃才傲物,被先皇贬去穷困郡县多年,如今已然是百炼成钢了。但还是有些过于刚猛,棱角虽然磨去,照样铁石心肠。他早是参天大树,不会再长歪的,太后放心任用便是。至于他的后辈,太远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呢。”

第782章 0777【经商奇才】第612章 0607【结营不出】第975章 0970【不应幕府无班固,早晚燕然刻第769章 0764【从龙功臣很多啊】第1059章 1054【武大郎的安西梦】第202章 0197【大数据治民】第960章 0955【踏破贺兰山缺一】第340章 0335【险寨难攻】第1149章 后记六这个大明有点乱第331章 0326【杀官造反】第615章 0610【齐心协力】第331章 0326【杀官造反】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570章 0565【治乱之间】第249章 0244【捣毁淫祠】第435章 0430【你是我爹,我是你公】第350章 0345【赵遹的奇幻漂流】(为企鹅大第174章 0169【生意开张】第1013章 1008【出兵高丽】第904章 0899【缝纫机?】第248章 0243【移风易俗】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679章 0674【周朝铜盘】第322章 0317【韩世忠与梁红玉】第786章 0781【朕要退位】第323章 0318【宋江招安】第713章 0708【夜袭】第684章 0679【银川公主更好听】第371章 0366【大理权臣的态度】第1152章 后记九第716章 0711【绞肉战场】第699章 0694【完颜宗望的小算盘】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会】第324章 0319【童贯伐辽】第269章 0264【互相试探】第866章 0861【全国人口不足九千万】第10章 关于语言交流问题第363章 0358【观政六】第644章 0639【耶律大石再度出手】第38章 0037【受教了】第504章 0499【礼之变】第164章 0159【升职加薪】第185章 0180【还是家花香】第506章 0501【李邦彦的新路线】中秋快乐第321章 0316【训练精兵】第1174章 后记三十搞学术也要有仪式感第1200章 后记五十六第一次进皇宫第484章 0479【大长公主也要迎义军】第568章 0563【收取东南】第170章 0165【就差三年的万年灵芝】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帅】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387章 0382【军中之戏】第304章 0299【太子暗弱】第178章 0173【勾栏听曲】第6章 0006【官马】第553章 0548【棉花树竟有两三米高?】第423章 0418【野外决战?】第892章 0887【本科与专科】第760章 0755【四轮战车】第277章 0272【最后一课】第868章 0863【西辽和西夏勾结】第756章 0751【道家吐纳术之吸氧派】第1025章 1020【神符皇帝】第343章 0338【城楼飘荡的脑袋】请假条第885章 0880【魏总督骚操作不断】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1121章 1116【风风火火下南洋】第708章 0703【完颜宗辅】第1183章 后记三十九学马跟学车也差不多嘛第1144章 后记一这个大明有点奇怪第308章 0303【犯官扎堆】第900章 0895【皇帝的日常生活】第671章 0666【僧人也抗金】第1159章 后记十五西边有个大汉国第358章 0353【观政一】第1111章 1106【赐名澳州】第1032章 1027【用假金矿骗人去马六甲】第527章 0522【火器时代】第467章第464章 0459【郭药师的忠诚】第767章 0762【一塌糊涂】第153章 0148【殿试考“炼丹”】第705章 0700【开京反应】第1141章 1136【铸币流水线】请假条第280章 0275【遍地蛮夷】第733章 0728【请客,杀头,收下当狗】第68章 0065【小鸟保卫战】第251章 0246【杀民立威】第1059章 1054【武大郎的安西梦】第242章 0237【施压商贾】第927章 0922【演武】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讲人情世故】第391章 0386【长腿高太尉】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490章 0485【进城】第952章 0947【大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