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后记十二儒家也能婆罗门化

围墙挺高的,只搭凳子不够用,还得去搬梯子才行。

刚把梯子搬来搭好,母亲王贻彤就无声无息的出现了。

之前给谢衍端药的侍女,此刻缩在王贻彤身后,低头不敢与他对视,显然她就是通风报信者。

“你们要去哪里?”王贻彤问道。

王升吓得跟鹌鹑一样,缩头缩脑回答:“娘子容禀,我与郎君……”

“没有问你!”王贻彤直接打断。

谢衍只能说:“我想去府立图书馆,查阅这几年的化学期刊。”

王贻彤冷笑:“你当自己的亲妈没读过书?你说自己想转理科,都还没正式上课呢,用得着去查阅化学期刊?那些学刊上的文章,科举根本就不考,只有饱学之士才看得懂。你——看得懂吗?”

“懂的,母亲若是不信,可以一起去图书馆。”谢衍说道。

王贻彤盯着儿子看了又看,并没有当场否定,而是说:“那好,我跟你一起去图书馆。”

又叫上几个健仆,母子俩乘坐马车出门。

离开内院的时候,小妹跟来廊下,躲在立柱后面,朝着谢衍悄悄做鬼脸。一副六哥你死定了的表情。

城内并不乱,真正混乱的是城外。

马车直奔东南城区而去,文庙、贡院、府学、县学、小学、图书馆都在这一片,周边街道的店铺也多经营文化用品。

包括京城在内,全国都是这样的布局,官方文教机构必在城内的东南方。

今日天气凉爽,出门逛街的还挺多。

都被前些天的闷热给憋坏了。

从七八岁到二十七八岁,不同年龄的士子们,聚在这一片的各家店铺当中。

甚至还有不少女学生,或是家人陪同,或是闺蜜相邀,手持各式扇子沿街漫步,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谢衍把车帘拉起一角,偷偷欣赏那些古代美女。

王贻彤心想,也该给儿子说媒相亲了。但还要等明年科举再说,万一能够考中秀才,跟人结亲时也更有底气。

只不过,儿子撞坏了脑袋,以前学的全忘了,还闹着文科转理科。

唉,这怎考得上?

马车在府立图书馆门前停下,王贻彤领着儿子进去。

一楼坐满了人,以学生居多,竟也有不少的普通市民。

小市民居然有闲心来读书,看来这个大明并不糟糕。抛开那些最底层的穷人,也别管官僚之间如何恶斗,大明从宏观角度而言是欣欣向荣的。

大明王朝,在鼎泰帝控制军队之后,确确实实进入了真正的鼎盛期!

之所以看起来很乱,一是沿海和内地发展悬殊,酝酿出非常激烈的地域矛盾;二是鼎泰帝的皇权受到威胁,对官员的各种行为容忍度极低,在晚年布局故意让矛盾更加激化。

事实上,鼎泰帝如果不表现那么强硬,后期满朝文武就全都是贤臣,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好臣子。

强硬倒是也可以,但鼎泰帝当时老迈病弱了啊。

皇帝自己精力不够,还让太子彻查大案,自然搞得那些文武人心惶惶。直至太子自然病逝,皇帝更加老迈不堪,跟皇帝矛盾极深的臣子肯定生出更多心思。

这个时候,雍王也看到了机会,悄悄跟那些文武勾结。

太监见到皇帝活不久了,太子也病逝了,太孙又年幼不堪,轻轻松松就会被雍王和大臣拉拢过去。

于是,雍王、太监、文官、武将,四方势力联手掌控内外,结成一张大网只等着老皇帝驾崩。

老皇帝无力反抗,干脆顺水推舟、以退为进。把真正贤良的文官贬出去,把还能信任的武将调去长安、开封,又让少数绝对心腹留在洛阳保护太孙出逃。

那些绝对心腹,尤其是带兵武将,暗中接受皇命,假装同流合污,给奸臣们营造一种已控制全局的错觉。

负责护送太孙逃离洛阳的一位禁军指挥使,原本靠着祖上余荫只是子爵而已,在新君继位之后直接被册封为县公!

谢衍甚至怀疑,是否因为中年时的遭遇,让鼎泰帝变得性格极容易应激,导致后半生的施政手段过于激烈,活生生把自己给变成了孤家寡人。

说得直白一些:总有刁民想害朕!

在图书馆一楼,有几位学生认出了母子俩。这里不得大声喧哗,他们站起来作揖行礼,但并没有说话发出声音。

谢衍见母亲欠身还礼,也学着对方的样子作揖。

王贻彤低声对儿子说:“你上楼吧。我不为难这里的公人,就在一楼看书等你。”

谢衍拿出自己的府学生腰牌,向图书管理员出示之后,便轻手轻脚爬楼梯上得二楼。

王贻彤不认为儿子看得懂学刊,但无所谓。

反正儿子上了二楼,就不可能再出去乱跑,而自己正好可以在一楼看看书。

她在家也憋坏了啊,一直想出门逛逛,今天终于遂意了。

王贻彤走到放小说的几排书架,先取一本现实主义题材小说。

她举止端庄,神色从容,继续往前面走。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抽出一本才子佳人小说,并用先前那本小说来作遮挡。

王贻彤开始寻找座位。

旁边一个学生站起来,低声说道:“府学内舍生郑耽,拜见夫人。”

王贻彤回礼道:“小郎君万福。”

这个学生让开座位说:“夫人请坐。”

“多谢。”

这学生在通判夫人面前留了姓名,便喜滋滋的归还图书离开了。

王贻彤跟最角落的另一人换了座位,终于毫无顾忌的开始看才子佳人小说。

随她出门的几个健仆,则散在周围假装站着看书,暗中阻止任何人过来打扰。

才子佳人小说而已,被知道了也没人笑话她。

但王贻彤得保持形象啊,她幼时家教极严,这种小说是不被允许阅读的。如今虽然已经嫁人了,甚至长子已经娶妻了,再没有谁来约束,她依旧对自己要求严格。

看一本小说都跟做贼似的!

当读到书中的小娘子,与落魄书生私会时,王贻彤的嘴角不由翘起。她连忙抬头看向周围,发现无人注意这边,于是又继续读起来。

只不过,她接下来抬袖遮住嘴巴,防止有人瞧见她看书时花痴般傻笑。

哎呀,这本小说字数有点多,今天恐怕是看不完了。

王贻彤想支使某人把书借走,可思来想去找不到合适人选,而且一楼的图书似乎不能带出去。

仔细想了想,王贻彤招手把贴身侍女唤来:“让余大陪你去买书,别让他看到买的是什么,用皮纸把小说包好了带回来。”

说着,便让侍女看看封面。

侍女一脸严肃的领命离开,出了图书馆才捂嘴偷笑。

要知道,这位夫人可是以母老虎著称!

却说谢衍上了二楼,仔细询问之下,才知道学术期刊都在三楼。

他继续上去,沿着书架浏览各类图书。

三楼存放着大量科举不考的经史子集,还有全套的大部头官修正史。

这类正史,由于销量不大,因此印刷量较少。往往收藏于富贵人家的藏书楼,寻常士子要么去富人家里借阅,要么就只能到公立图书馆来查找。

五代及以前的史书,没有什么变化。

到了宋朝就变了。

有《宋史》、《辽史》、《西夏书》、《金书》、《安南书》、《高丽书》、《大理书》、《高昌书》等一大串。

还有什么《南洋诸国志略》、《西南诸蛮志略》、《西域诸国志略》、《印度诸国志略》、《天方诸国志略》、《泰西诸国志略》……

谢衍不知道什么是天方,但他听说过天方夜谭。

顺手取下一本《天方诸国志略》,翻看目录时发现一堆大食,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绿衣大食什么。

再浏览前言,终于搞明白什么是大食。

大食:出自波斯语,原为一部族之名,又译为多食、多氏、大寔。以大食为名之国,皆信沙漠教。

谢衍对中国古代历史都不熟,更别说什么波斯、埃及、阿拉伯。

他看得一阵眼晕,便把书放回去。

接着又抽出《泰西诸国志略》,这次总算稍微熟悉了些,有什么罗马啊、法兰西啊、十字军啊。

《西域诸国志略》,则更像是一本西域诸国覆灭记。

朱铭和西夏公主李清露的儿子,跑去中亚建立了大宛国,定都在河中府(撒马尔罕)。

由于推行宗教自由政策,并拉偏架扶持佛教,而且发展儒家学说,大宛开国之初的几十年地盘不大,忙于镇压一次又一次的宗教叛乱。

期间,大宛国王还多次请求大明迁徙汉民过去,三十年间陆陆续续移民七八万人。

只能移民这么多,一来路途过于遥远,二来安西和七河也需要移民。

大宛国的开国君主,在晚年征服了复兴状态的古尔王朝,最西的地盘甚至到了霍拉桑(伊朗东北部),最南的地盘囊括半个阿富汗。

很快,大宛国王驾崩,爆发王位继承战争,边境军队纷纷回京参战。

大明皇帝降旨怒斥这种行为,并出动七河都护府的军队南下调停。

等内乱平息,还没消化的新占地盘全部叛乱,接下来十多年都在忙着打平叛战争。

主要是阿富汗山区太难打。

大宛国的军队,只能控制关键城市和周边区域,然后命令那些山区部落缴纳贡金。

山区部落总是降而复叛,镇压叛乱非常耗费钱粮,如果杀得太狠又没人交税。最后把大宛国的财政拖垮了,不得不扶持一个傀儡国王,而大宛军队则从阿富汗撤出。

大宛国从阿富汗撤军,除了财政窘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跟哥疾宁王朝打仗。

经过连番大战,哥疾宁丢失了北部、西部领土,蜷缩回开伯尔山口以南不敢动弹,并且赶紧向大宛国王俯首称臣。

此后和平了二十年,大宛国主要朝着西边扩张,试图打通丝绸之路控制里海东岸。

就在大宛国远征里海时,哥疾宁的新君悍然出兵,不但想要脱离大宛国而独立,还打算收复二十年前沦丧的国土。并且,他们还拉上阿富汗的傀儡国王。

大宛国第三任君主大怒,把远征里海的军队,拉回来南下阿富汗平叛。又让大宛国的东部军团,从开伯尔山口一路杀到印度河流域。

大宛国王让自己的弟弟留在那边,并册封弟弟为天竺国王。

天竺就是印度,音译不同而已。

嗯,在印度河流域建国,完全可以称为天竺国王。

如今这个天竺国都还存在,主要国土在印度河流域,然后往旁遮普东边扩张,连续好几次重兵围困德里城。

但是,天竺国已经被婆罗门化了。

开国时带去的军队太少,在覆灭哥疾宁之后,必须向地方贵族妥协。

印度河流域的贵族,竟然愿意放弃沙漠教,纷纷带着百姓改信佛教,而且还痛快的接受儒家学说。

渐渐的,儒家学说在印度河流域变味,带过去的佛教也开始出现种姓制度……

现在,天竺国的土邦王公们,开口闭口孔子孟子荀子。甚至声称这三位儒家圣贤,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下凡转世,只不过当初一不小心转世到了中国。

第626章 0621【老薛差点去美洲?】第507章 0502【拆大户了】第569章 0564【范氏起兵】第1014章 1009【跨海登陆】第330章 0325【给你们讨回公道】第948章 0943【此乃汉家故地】第1030章 1025【增筑与洪水】第889章 0884【《荀子》升经】第842章 0837【还能继续谈】第554章 0549【开封医学院】第162章 0157【避讳与罢市】第984章 0979【日渐丰富的大明娱乐生活】第896章 0891【安南蛮兵遇上火器版鸳鸯阵】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309章 0304【宣德门前有正气】第705章 0700【开京反应】第1195章 后记五十一矿石还得去药铺里找第168章 0163【元璋公】第400章 0395【未战先撤】(为盟主孤独症猫第333章 0328【被迫下水】第188章 0183【搞走私的大明村】第895章 0890【我刘延年必为研究荀子的当世第365章 0360【满朝贤良】(为企鹅大佬加更第775章 0770【老李发现财路】第538章 0533【巫师之临阵诅咒】第1092章 1087【高氏还在内斗】第1043章 1038【东罗马使团】第1147章 后记四变法派里的墙头草第434章 0429【月饼的故事】第1196章 后记五十二此情可待成水泥第1049章 1044【先锋被围】第182章 0177【园丁也可封侯】第870章 0865【国际大战略】第345章 0340【殉国】(为盟主cry加更)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66章 0063【与子同食】第923章 0918【土包子进城】第1122章 1117【电报在漠北】第53章 0050【利令智昏】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721章 0716【有种别跑啊】第225章 0220【开始洗脑】第438章 0433【慰问百姓】第678章 0673【回京受封】第982章 0977【仁者无敌】第18章 0017【卦象】第794章 0789【钱是什么?】第1018章 1013【吾等皆欲跑路,陛下为何投降?】第808章 0803【北地江南】第909章 0904【佛牙 佛钵 佛舍利】第1207章 后记六十三我的爷爷是情圣第282章 0277【回回炮】第10章 关于语言交流问题第41章 0039【八股文】第78章 0074【真假夜袭】(求首订)第276章 0271【安排金州后事】第418章 0413【黑魔太子朱成功】第339章 0334【等贵贱,均贫富】第575章 0570【辛兴宗要海外建国?】第575章 0570【辛兴宗要海外建国?】第496章 0491【处理军队】第1229章 后记八十五玛雅人的货币可以做巧克力第986章 0981【精神病人思路广】第1012章 1007【密字验证系统】第1213章 后记六十九吃软饭的快乐时光第686章 0681【马扩归国】第1032章 1027【用假金矿骗人去马六甲】第478章 0473【卖粮乱敌】第1064章 1059【东罗马要学大宋?】第1180章 后记三十六大长公主的邀请信来了第671章 0666【僧人也抗金】第861章 0856【武人阁臣与尚书】第555章 0550【耶律大石的人】第350章 0345【赵遹的奇幻漂流】(为企鹅大第873章 0868【四倍体大西瓜】第14章 0013【三字经】第1105章 1100【大明僧道司】第1046章 1041【东罗马人眼里的中国】第90章 0085【绢衣】第845章 0840【皆大欢喜】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7章 0007【崇宁十二年】第716章 0711【绞肉战场】第817章 0812【激变】第612章 0607【结营不出】第167章 0162【乡中报喜】第308章 0303【犯官扎堆】第311章 0306【编管桂州】第1054章 1049【水最宝贵】第44章 0042【媒婆来了】第841章 0836【天日昭昭】第1154章 后记十那些官员在争什么?第826章 0821【树未倒,猢狲散】第600章 0595【亮出爪子】第1187章 后记四十三菜鸟之间的反复拉扯第331章 0326【杀官造反】第460章 0455【三姓家奴】第542章 0537【西夏之忧】第92章 0087【朱天王】第1132章 1127【太上皇的文青梦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