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进京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如欧阳修所料,圣旨次日上午到来,随宣旨之人同时来到的还有侍卫马军的赵方两位都头,一百八十名马军也随之抵达。

与扬州吏治大案有所不同,这一次赵祯的言辞少了许多激愤之词,显得平静而淡定;圣旨全文没有过多的褒贬之意,只是要钦差大臣欧阳修和粮务专使苏锦将人犯押解回京听审。

与此同时,任命庐州原通判代行知府之责,等待吏部派任新知府;对于庐州保信军厢兵的行为,皇上也显得格外宽容,只要求除了主要参与人员押解上京之外,其余参与的士卒一律释放回归大营,要他们继续履行守卫庐州之责。

苏锦暗暗咂舌,和扬州相比,皇上对庐州这件案子宽容的有些过分,这恰恰也说明了欧阳修的判断是正确的,赵祯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了;大宋立国数十年,本朝被人称颂为开国以来最繁华的升平治世,在这个时候,居然连出大纰漏,也难怪赵祯觉得闹心。

圣旨下达之后,欧阳修便告诉苏锦,须得马上动身了;苏锦头皮发麻,大发牢骚,这一下连元宵节也没办法跟家中人一起过了,自己一个小破官成天忙活的衣不沾身,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但牢骚归牢骚,事情总归要做,况且这次去京城还有好几件大事要做,就像农夫种庄稼一般,经历数月艰辛,此番正是收获的时候,苏锦只能用来日方长来安慰自己和王夫人。

经历了生死血腥场面的王夫人也算是明白苏锦的苦衷了,这次一举将朱世庸和商会几人尽数拿办,也相当于报了先夫苏默然的仇,王夫人也颇为欣慰,所以倒也淡定如常,只谆谆教导苏锦,一切行为三思而后行,不管以后如何,均需牢记立身持正,无论经商入仕,须得以朱世庸唐纪元等人为戒。

上京之前,苏锦从苏记中挑选了三十多名精干的伙计,这次去京城之后要在京城开办产业,银庄之事也可以提上日程,所以人手一定要带足。

在商议随行掌柜的人选的时候,张荣钦倒是自告奋勇,赵大掌柜也毛遂自荐,但苏锦均给予否决;几位老掌柜都已岁数不小,颠簸流离到千里之外的京城殊为不智,况且庐州苏记现在一家独大,正需要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重新洗牌商会,建立苏记的领导核心之位,这件事非德高望重的张老掌柜和赵大掌柜他们莫属。

苏锦记得去年六月间自己对苏记进行变革的时候,对苏记染布坊的一名掌柜印象颇深,当时苏锦要他背出苏记的老店规二十条,此人负手而立一字不漏的尽数背出,给苏锦的印象颇佳。

“此人如何?平日里品行作为可还端正稳重?”苏锦跟老掌柜们说了此人,征求他们的意见。

赵大掌柜一拍大腿道:“对呀,他叫钱鹤年,也算是苏记的老人儿了,他倒是口碑不错,几年来在苏记染布坊兢兢业业,虽然染布坊在庐州的生意并不大,可是却是年年盈利,账目也处理的清清楚楚,老朽年前还和张老掌柜提及,想把他提拔到西城新开的成衣店当掌柜的呢。”

苏锦道:“这么说此人能用了?”

张荣钦点头道:“可用,带上吧,在带上杨小四,这小子现在也历练的不错,脑子也灵活,很合用,大东家去京城没几个机灵的跑腿不行。”

苏锦点头道:“那就带上他们两个,家中之事,还需老掌柜们费心,人手也要招募,银庄今年若能开办起来,那可是要需要大批人手的,要多做人手储备,别到时候慌了手脚。”

庐州城人心尚不稳定,欧阳修留下禁军五都维持庐州城的安定,剩余八都会同一百八十名侍卫马军押解着朱世庸唐纪元等十余名人犯于庆历二年正月十三开拔,浩浩荡荡的前往汴梁。

大军后面跟着的是苏记的车队,苏锦遵守承诺,将从庐州大牢中救出来的白牡丹等人也安排了车驾,远远的坠在队伍后方;那小茉莉自然是不在其中了,苏锦还没有到以德报怨的境界,但跟一个风尘女子过不去却不是他的风格;苏锦并未为难他,相反还赠了几贯钱与她,让她在庐州城自生自灭。

那小

茉莉倒也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虽然手不能提肩不能担,又不肯从良嫁个本分人为妇,自然要靠本钱吃饭,未过几年,居然凭借在扬州学得的伺候人的本事,在庐州青楼中成了炙手可热的头牌;但此女喜欢以挑拨玩弄嫖客为乐,终于在庆历四年秋,两个公子哥儿为了她大打出手,引发家中仆役械斗,那小茉莉夹杂其中竟被误伤致死,真可谓是自食其果。

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大队人马行的缓慢,回京城的路正是苏锦去岁离京来扬州的路,去岁来时,正是初冬季节,虽踌躇满志,但当时的苏锦却是担心多于信心。

此番回京,心境大大的不同,年过后气温一天高似一天,冰雪消融之后的旷野远远看去倒是有这一抹淡淡的绿色,特别是这几日,风和日丽,偶尔竟有性急的蜂蝶在空中飞舞,和那时的情景不啻天壤之别;更加不同的便是心境了。

无论如何,粮务之事也算是圆满完成,从朝廷的邸报中也可得知,自扬州府大案通告天下之后,各地冥顽不化的商贾也再不敢观望,纷纷主动粜粮;晏殊也见机的很,立刻便上书朝廷,将粮价从惩罚性的三百文一石提高到五百文,让屯粮户们也多多少少有了些安慰,虽然损失依旧巨大,但起码捞回来三四成的本钱,在性命保住的前提下,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足足走了十天时间,正月二十三那天午后,大队人马终于看见了汴梁城高大雄伟的城墙。

先头进城报信的马军飞马赶回,带队的赵都头飞马驰到欧阳修的马车便回禀道:“中丞大人,三司使晏殊大人请欧阳大人在南门外五里等候,说是要准备仪仗迎接大人和苏专使。”

欧阳修一愣,办差官员回京哪有仪仗迎接之理,以往只有大军征战凯旋而归的时候,才会有这般礼遇,晏殊如此做,岂不是有逾矩之嫌么?

猛然间欧阳修心头一闪,差点激动的从马车上滚下来,他连忙命人将坠在后面坐在晏碧云车厢中揩油的苏锦请到队伍前面来,拉着苏锦便上了车,放下车帘。

苏锦看着欧阳修胖乎乎凑上来的脸庞,心里大为恶心,这货是要干什么?

“苏专使,刚才赵都头传来城中消息,三司使晏殊大人要我等在城外五里等候,说是要准备仪仗迎接我等……”欧阳修神神秘秘的在苏锦耳边小声道,一口浊气吹得苏锦一阵作呕。

苏锦赶紧让开距离,满不在乎的道:“有什么大不了的,来迎接咱们而已,怎么说咱们也是立了功之人。”

欧阳修翻了白眼道:“迎接是一回事,准备仪仗就是另外一回事,这是逾越礼制之行为,我们如何受得住?大军凯旋才会有仪仗相迎呢。”

苏锦满头雾水,他哪知道这些破规矩,不过一听说这是逾越礼制的行为,倒也明白这里边的厉害,这不是一进京城便被抓了把柄么?

“三司大人难道不知道这是逾越之行?他不至于这么糊涂吧。”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所以我判断,这件事定然不是三司大人的主意,我看十之八九,是皇上要来。”

“什么?”苏锦一愣,皇上亲自来迎接?这么面子给的也太大了,但又一想,恐怕真是如此,除非是晏殊脑子进水,否则他怎么会犯此错误。

“那怎么办?”苏锦对这些事是一窍不通,后世哪有这些破规矩,而在这里,规矩不到甚至都会死人。

欧阳修道:“不论是皇上亲来,还是派人宣旨迎接,我们都要做好准备,当然也不排除三司大人犯糊涂,那就更需小心应对了。”

苏锦道:“怎么做,你说便是,一切按照你的吩咐来,我可是对这些一窍不通。”

欧阳修道:“也好办,咱们离城五里便跪地等候,若是皇上亲来,咱们也是不差礼数;若是有人犯糊涂,咱们也不至于失了礼数,便说不敢受仪仗之礼,跪请仪仗退回,岂不一举两得么?”

苏锦翻翻白眼暗骂一声道:“靠!没进京城呢,先卑躬屈膝当奴才了,这可真他娘的晦气。”

第674章 省试(中)第177章 乌龙第26章 闹事我也会第697章 骤雨第278章 召见(下)第307章 开仓放粮第854章 隔墙有耳第157章 剪不断 理还乱第384章 密谈(上)第837章 醋海生波第819章 议和(中)第615章 泄密第651章 师叔出马第185章 笼中鸟第658章 对质(中)第835章 娥皇女英第576章 引诱第638章 约定第139章 妥协第77章 狱中行(下)第50章 下马威第789章 诱杀第269章 商议第793章 调虎离山第718章 你是个魔鬼第891章 潜入第92章 谁人不识愁滋味第530章 忘恩负义(下)第242章 密会第32章 毒计第191章 庐州来客第683章 大三元(下)第281章 问策(下)第189章 狼子野心第22章 三件事第436章 兵分三路第817章 了结第246章 暗度陈仓第19章 画册第137章 斯人独憔悴第316章 懵懂无知第619章 谈判(三)第533章 生与死第758章 战备(五)第814章 大功之臣(五)第391章 禅房夜话第600章 以退为进第642章 暗示第512章 郎少东家第578章 送上门来的便宜第514章 提醒第199章 报复第263章 瓦舍第927章 驱狼吞虎(十五)第609章 秃发第730章 乱城(六)第537章 大逆转第425章 百无一用第212章 交锋(四)第183章 内幕(下)第485章 婆媳之间第341章 里应外合第439章 猎户第84章 解密(一)第66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第767章 简单粗暴第373章 旁敲侧击第770章 斗智斗勇第970章 战临潢(四)第297章 道高一尺第756章 战备(三)第512章 郎少东家第541章 逃命第459章 东窗事发第624章 谁是宋小小第942章 狼来了第643章 大考在即第7章 来头不小第745章 整饬第542章 追捕第587章 无奈上任第755章 战备(二)第591章 初次交锋第55章 两件大事第185章 笼中鸟第821章 不眠人第881章 一份礼物第579章 私闯民宅第119章 赵虎的故事第43章 齐心协力第一四十六章 文魁下第991章 山重水复第402章 被推倒了第12章 手段(下)第635章 历经艰险第874章 西北王第382章 大堂上的宴席第251章 苏锦很忙第755章 战备(二)第254章 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