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大兴土木(中)

当晚,苏锦绞尽脑汁写了一份奏折,奏折中除了李知和案件始末写明,还写了自己对渭州边防城池建设的一些见解,更重要的一点便是:要人。

苏锦现在迫切的感到身边人手的缺乏,王朝马汉等人难当大任,当打手绰绰有余而且忠心耿耿,但说到未来渭州城的建设上,这几人无一能当大任,而渭州城中通判以及几个司衙的管事的都一并被拿下,很多部门的主官之职都空缺了下来,苏锦只是临时指认副手代任,但终究不是办法。

要是等朝廷任命下来,苏锦又怕来的人跟自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所以苏锦不客气的在奏折中点名道姓要起人来。

第一个要的便是李重,在天长,苏锦便见识过他带人修渠筑路把个小小天长搞的红红火火的摸样,这个黑大个子面粗心细,更重要的是跟自己甚是相得,在一起共事当是人生快事,所以苏锦点名要他来渭州当通判之职。

另外他还要了现在身在南方小县当县令的魏松鹤、扬州都部署指挥使潘江,魏松鹤苏锦是打算安排他为府衙主薄,而潘江的任命则由不得自己,苏锦只是建议调任潘江来接替葛怀敏,因此案毕竟涉及葛怀敏,自己虽替葛怀敏说了不少好话,但是死罪可免,处罚是肯定的,最不济也是降职使用,渭州都部署的指挥使一旦空缺,苏锦当然不愿意又来个刺头跟自己对着干。

其余的司衙人等的任命,苏锦有自行任命的权利,不过苏锦还要观察,现有的人员都不太熟悉,朝廷派人来最好,若不派的话,苏锦便打算将根据副职暂代的表现,将他们扶正罢了,毕竟也不是什么能翻天的角色,有自己坐镇,他们若是言行出轨,完全可以立刻撤换。

关于渭州城的建设,苏锦写的也很细,谈规划,谈建设,谈战后的重建,紧扣一个主题,那便是告诉赵祯,自己决心以渭州为蓝本,战后要让西北迅速的摆脱靠朝廷救济的面貌,相信这一点必然会抓住赵祯的眼球,西北四路现在成了朝廷的最大累赘,上百万人需要救济,每年花费在西北的救济粮食不下数百万石,钱也近数百万贯,若是苏锦能找出一条自给自足的路子,自然是赵祯所乐意见到的。

苏锦也知道战事还没结束却大谈战后的建设,似乎认定了战事即将结束,宋夏两国将要谈和,这份奏折送往京城之后,朝中定有人颇有微词,不过苏锦就是要显示自己超前的眼光,毕竟苏锦的记忆中,宋夏的战事即将结束,如果当真因为自己的穿越到来改变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苏锦也只能自认倒霉,不过长远来说,没有不结束的战争,哪怕打上十年二十年,总归要结束,倒也不难搪塞。

长达万字的奏折写好之后,苏锦又提笔写了两份信,一封是写给晏殊的,将西北的情势跟他详细汇报了一番,说了些客套话之后便开口要钱粮。

本来苏锦这回从李知和他们身上又弄了不少钱财,这伙人富得流油,虽然一部分财物被他们转移到了别的地方,但光是留在渭州的近六十万贯钱财,足以让苏锦觉得这次没白忙活;但这种钱苏锦说什么也不会拿出来的,这算是辛苦钱。

但渭州十几万人的嘴巴张着要吃饭,自己又重开劳役,且许诺给予工钱,这笔钱自然是要三司来出,当然最重要的是粮食,万万不能断了粮食,否则任凭自己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撑住局面,所以苏锦不得不第一次求肯三司使晏殊,希望他开开后门,在渭州钱粮的分派上多给点,便于自己在渭州经营。

另一封信则是写给晏碧云的家信,除了报平安之外,便是向晏碧云道歉,晏碧云身怀有孕,且新婚不久自己便出来了,自然是深感愧疚,同时也跟家中诸女问好,给母亲请安,承诺一旦事务稍闲便抽空回京城。

次日一早,王朝带一百名马军押解着李知和等七八名犯人踏上回京城的归途,苏锦送了王朝出城十里,回转身来到城门前的时候,发现城门大开,城门口熙熙攘攘全是百姓,个个提斧拿锯,有的还背着小箩筐,纷纷往西面陇山方向而去。

苏锦知道这是百姓们去陇山伐木取石,不过苏锦郁闷的是,这些人难道打算空手将木石搬回来么?几十里的路完全靠人力搬运这是要累死人的,况且这样的效率会极其低下。

苏锦赶紧命人找来负责此事的官员闻讯,那官员委屈的道:“城中的牲口骡马早就宰杀吃的精光,哪里还有牲口拉车?再说了此去陇山全是阡陌小道也不通车驾,根本没办法用车驾运回来,只能靠人力去往回抬了。”

苏锦愕然,本来他打算将上次从范仲淹手中生抢过来的几百匹西夏战马拿出来当拉车的牲口,加上人力推拉速度定然会很快,但却没想到这里到陇山根本就没有车驾能行的路。

他娘的,基础设施真落后,如何吸引外资?苏锦肚子骂翻了天,要是完全靠抬运,便是几万民夫一天也弄不了多少回来,如何应付庞大的建设所需?

苏锦急的直跺脚,站在城门口苦思冥想,猛然间看见一名孩童拿着一个树叶折成的小船在臭水沟边玩耍,忽然心头一亮,转头问道:“陇山上的雪水融化汇集之后流向何处?”

那官员道:“雪水融化汇聚到山下形成拢水河,之后奔行数十里在南边汇入渭水,是渭水的支流。”

苏锦道:“水势如何?”

官员道:“有时多有时少,汛期深一两丈,干涸的时候也不过两尺深。”

苏锦思索道:“此时正值盛夏,山顶雪水融化甚是迅速,水位当不会很低,既然陇水河从山上流下,这现成的助力如何不用?”

那官员道:“大人的意思是……借助水力?”

苏锦道:“是啊,砍下的树木尽数就近搬运到陇水河边,然后浮在水面上利用水流顺流而下,咱们在派人手在下游的河道中打捞运回,岂不是省事省力?”

那官员一拍巴掌道:“对呀,苏大人这办法绝妙啊。”

但忽然间脸色又变得愁苦起来道:“不过大人,此事也颇为麻烦啊。”

苏锦道:“怎么?”

“陇水不经过咱们渭州城,浸了水之后的木材更加沉重,再往回抬还要比从山上直接抬回来多加人手,那还不是一样?”

苏锦道:“最近的河道离城多少里?”

官员道:“南边二十里。”

“可有道路相通?”

“那倒是有,官道直达。”

苏锦笑道:“那不就结了?我拨给你四百匹马儿,你再安排人力,弄个一两百辆大车来回运,这不就解决了么?”

那官员大喜道:“有牲口拉车那边万事大吉了!是了,石块可用箩筐装满,扎简易木排放在上面顺流飘下来,也省的往回背石头,这样一来便速度快了何止数倍。”

苏锦笑道:“你脑子蛮快,那你说一天能运多少木头回来?石头能运多少?”

那官员道:“按照大人的办法,我派上山的万余民夫起码一天可伐五千根木材,石头嘛要看开山的进度,这个可不好说。”

苏锦道:“好,我要你最低每天运回来三千根木材,石头也是三千筐,这不难吧。”

那官员拍着胸脯子道:“这事包在卑职身上,若办不好大人砍了我便是。”

苏锦道:“办不好不会砍你,但会将你的官职给撤了,让你跟大伙儿一起伐木取石去;若是办好了,你现在是仓司暂代,我会让你直接当上仓司,奖励你尽心竭力办差,如何?”

那官员跪下磕头道:“谢大人栽培,卑职定尽心竭力。”

苏锦笑道:“一切看你自己,机会给你,抓不抓得住便看你了。你尊姓大名啊?”

那官员直翻白眼,闹了半天自己在知府大人眼中连个名字都没有,于是报上自家姓名,苏锦记在心中,要他赶紧去安排调度。

第275章 借据第575章 亲家聚首第436章 兵分三路第284章 专使大人第848章 反击(八)第711章 马有失蹄第一四十六章 文魁下第195章 无需再忍第442章 暗夜魅影第989章 摊牌(上)第322章 威慑力第168章 来来往往第598章 恶斗第66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第90章 毋贻来者羞第443章 终于来了第170章 上当第674章 省试(中)第461章 拿你上京第359章 罪与罚(下)第346章 大势已定第一四十六章 文魁下第52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77章 召见(中)第914章 驱狼吞虎(二)第225章 交锋(七)第481章 还乡第468章 投桃报李(上)第61章 风波(上)第482章 人分贵贱第504章 偷腥第103章 误闯第374章 糊里糊涂第574章 投怀送抱(下)第42章 大手笔第778章 运粮队第348章 全歼第922章 驱狼吞虎(十)第567章 献策第340章 一箭双雕第97章 变革时代(中)第121章 竞价第269章 商议第499章 打草惊蛇第640章 报复(中)第478章 行刑在即第363章 扬州之虎(下)第56章 囤积第693章 骤雨(上)第426章 搏杀第718章 你是个魔鬼第532章 疯狂一幕第507章 夹道第945章 战云笼罩第342章 精明的刁麻子第479章 问斩第976章 战临潢(十)第168章 来来往往第610章 主谋第684章 琼林宴第349章 有人捡便宜第531章 孤注一掷第440章 秋风扫落叶第46章 探察第250章 措施第750章 大兴土木(下)第770章 斗智斗勇第649章 麻烦不断第616章 疑惑第199章 报复第478章 行刑在即第584章 敲定地点第273章 买凶第202章 众怒第836章 跟我抢女人第477章 春宵第89章 隐情(下)第570章 贺喜第584章 敲定地点第313章 土匪也不是傻子第610章 主谋第134章 得计第660章 祸不单行第458章 重大发现第457章 满载而回第619章 谈判(三)第166章 红颜为谁第380章 释疑第198章 水调歌头第577章 解约第189章 狼子野心第131章 见鬼第585章 无耻之尤第296章 物以类聚第58章 对策第645章 解试(一)第251章 苏锦很忙第918章 驱狼吞虎(六)第679 章殿试风云(中)第767章 简单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