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人心军心士心(下)

谁知道他到了潼关宣布要接掌兵权之事,潼关上的守将李岳、赵开却道:“已领李观察将令,不敢交出兵权。”

吴玠大惊道:“李观察已到潼关了?”

赵开道:“李观察昨日已到潼关,交代下军务后又往陕县去了。吴大人若要过去,我们却可放行。”

原来李彦仙在晋西南一带根基颇深,在河东各地也是人脉甚广,潜出张浚大营后直接向东渡河,在当地士绅豪杰的帮助下过风陵渡直入潼关,所以不但逃过了吴璘的追击,而且比吴玠还快了半天。

吴玠沉吟片刻,说道:“如今我奉张宣抚令谕接掌陕州各处兵权防务,两位若能听我节制,仍任原职。望两位以天下社稷为重,莫为李观察之私恩而负朝廷大义。”

李岳道:“朝廷大义?暗助金人,断送汉家在燕云的数十万大军,也是朝廷大义么?”

吴玠闻言变色,赵开对李岳道:“李兄,不可无礼。”又对吴玠道:“昨夜李观察已有交待,若是张宣抚大军前来,我等便闭门不出,若是张宣抚遣人前来,却可放过去。吴将军若要接掌陕州兵权,何不先去陕县见李观察?等李观察交出兵权,我等自会听将军节制。”

吴玠大声道:“两位真要以私废公么?”

李岳哼了一声道:“吴将军,您是陕西人,我可是山东人!张宣抚断送了齐鲁赵豫数十万条性命,我老家的乡亲可都在望西指骂呢!当初我们在李观察率领下孤城抗金,虽然生死朝夕不保,但个个奋勇自豪,心想便是死在这里也无愧于天地祖宗。但现在一想起山东父老指着我们的脊梁骨骂我便坐卧不安——吴将军,我是个粗人,现在还真弄不懂你说的公私究竟是什么!”

吴玠闻言黯然,赵开也道:“总之请吴将军去陕县吧,等吴将军说服了李观察,我们自然交出兵权防务。”

吴玠自知说不动他们,带了从人便往陕县来,过函谷关旧址后便见陕县处处有备战的迹象,进了陕州州城,李彦仙早已接管全州大小事务,听说吴玠来亲自接入州衙,问道:“晋卿,张宣抚派你来,是要来取我首级么?”

吴玠却反问道:“李观察,难道你真要背叛朝廷,投靠汉部么?”

“投靠汉部,我原无此意。”李彦仙道:“但现在朝廷之举措,却委实令人失望!从今日起,我愿为华夏守土,以待真天子之出世。”

吴玠作色道:“真天子正在江南!”

李彦仙道:“江南也罢,东北也罢,将来谁能兴汉灭胡,便是真天子。在此之前李彦仙当为陕州守土,汉人来任过,胡人来免谈!”

吴玠道:“若种彦崧要从陕州过,借道潼关,你也放他过去?”

李彦仙道:“若张宣抚有饮马燕山之志,要取道潼关去攻燕云,潼关的大门也会为他敞开。”

吴玠喝道:“李观察,为人臣子的本分你都忘了么?”

李彦仙叹道:“晋卿,我这么做,实非本愿啊!罢罢罢……”他取了利剑,剑锋出鞘,剑柄朝外对吴玠道:“晋卿若认为李彦仙当诛,便杀了我去向张浚复命吧。”

吴玠脸色沉重,手按剑柄,眼皮不住地跳,过了好久,终于将剑一推推入剑鞘道:“朝廷毕竟是朝廷,张宣抚于我又有知遇之恩,不能不报……保重!”说完最后一句话便转身上马而去。

不久种彦崧领了五千兵马渡河进入陕州境内,李彦仙并未阻击,但种彦崧兵马来到陕州城外时他又闭门不出,只派人来道:“愿种将军念令祖厚德,勿扰秦川百姓。”又送来粮草若干、书信一封,那书信却是给陕州沿途官吏父老的,通令他们放行勿作抵抗。

种彦崧问随军文臣邓肃道:“此是何意?”

邓肃道:“我揣摩李彦仙之心实不忍叛宋,却又不甘沦为助胡灭汉之罪人,故而如此。”

若杨应麒、萧铁奴到此反而要多几番疑虑,但种彦崧是个坦荡的人,对此亦不怀疑,领了兵马向西而来,兵不血刃便过了潼关,进入渭南地界,屯于关西镇,因其兵马过处秋毫不犯,临近父老听又听说是种少保孙子来,有许多都牵了牛羊端了酒水前来犒军。邓肃命随军商人尽数收下,按值给钱,陕民大悦,奔相走告,没几日整个渭南都知道了。

华阴令闭门不出,种彦崧命人传书入内,大意云:我本秦洛子弟,此来非为扰民,但来问张浚因何故通金袭汉,城内军民若还有几分血性,便当出城为我助威,若怕赵氏伪朝廷责罚亦可守城自保,只要尔等不袭我后,我军誓不相犯。

华阴令仍然闭门,但城内守军听到消息,连夜将他绑了,第二日出城押到种彦崧军中。种彦崧对那华阴令道:“人各有志,你虽不识时务,亦无死罪。”便命人将他逐出境去。

华阴守军便请种彦崧入城,种彦崧却坚持不进城,只派了商人入城买卖物资。邓肃领了几个文官进城召集父老,推出一个在当地德望高重的士绅来暂领华阴令之职。渭南百姓闻讯无不心悦诚服,不少豪杰不远数十里前来投靠,华阴当地的驻军也自请编入种彦崧麾下。种彦崧去芜存菁,选了两千人,打入原来的行伍当中,略加整顿后便朝张浚所在的冯翊缓缓逼来。

李彦仙本来还心怀不安,怕种彦崧入关后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待听说了种、邓二人在渭南的作为后大为叹服,对通判赵叔凭道:“其军容军德如此,怪不得山东两河的军民都愿归汉!”

赵叔凭本是赵氏宗室,这时却劝李彦仙道:“观察虽不忍背宋,但今日我等已负背宋之名,建康朝廷也断难再容我等。今日汉军既然有德,何不明白归附?若首鼠两端,恐非英断。”

李彦仙以问属官,职官刘效、冯经,县令张玘,将佐卢亨、邵云等都以赵叔凭所言为是。李彦仙这才下定决心,遣使告知曹广弼愿为他屏障晋西南,这时金军已经开始进攻太原,曹广弼在围城中得到这个消息为之振奋,马上传令,将河东府到解州的军政大权都交给李彦仙处理,又许他在潼关、洛阳之间便宜行事。

李彦仙见曹广弼如此信任,便将最后一丝疑虑也扫去了,一边组织兵力窥视洛阳,一边筹集粮草供给种彦崧。汾河河谷诸州县听说李彦仙加盟人心大定,便是一些墙头草也再不敢异动,晋、汾一带遂成为太原府、太行山两道抗金战线的稳定后方。

第299章 谷物与泥沙(上)第183章 临第277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龟婿(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11章 夜遁(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28章 锦囊妙计第12章 鹰兔(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102章 相谋亦需道合(上)第115章 唐刀无敌阵第94章 将军跨海南巡(上)第33章 虚实反复(上)第229章 公主车驾(下)第347章 岳幕(下)第48章 寄篱的麻烦(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351章 囚君(上)第52章 韬晦之方略(上)第284章 老成偶尔张狂(下)第七十二章 下第246章 良缘非良缘(下)第243章 熊鱼不可兼(上)第232章 秦桧南行(下)第13章 狼群(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异第116章 契丹有隙墙第345章 辗转(下)第308章 华表的污点(下)第223章 义军西渡(下)第230章 中原战局(上)第241章 数语乾坤转(下)第230章 中原战局(上)第211章 激苍鹰(下)第315章 兵来将挡(上)第57章 狡政与黠商(上)第284章 老成偶尔张狂(上)第60章 报怨军的去向(下)第64章 大金的两扇门(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66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下)第313章 夏使之会(下)第237章 远遁循故途(上)第69章 杨大人的书童(下)第353章 屠营(下)第4章 过冬(下)第95章 难扶广厦将倾(上)第20章 下聘礼(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154章 蒙古谣第69章 杨大人的书童(下)第309章 秉公与顾全(上)第5章 出谷(下)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97章 拦路石眼中钉(上)第312章 连环冲击(上)第216章 小买卖(下)第295章 晋北的财路(上)第75章 海上盟约新议(下)第86章 大抢亲哟大抢亲(上)第347章 岳幕(上)第70章 相国寺一日游(上)第336章 醉献妃(下)第10章 绝地(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盘(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133章 胡部潜流>第351章 囚君(下)第207章 萧字旗(上)第226章 汉部见闻(上)第207章 萧字旗(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77章 大流求归宿彷徨(上)第113章 羊图狐口食第259章 人心军心士心(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上)第258章 那幕后的幕后(上)第85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上)第339章 民之贵(上)第154章 蒙古谣第151章 夕下论第303章 财神的口袋(上)第278章 无望之城竖降旗(上)第204章 思良将第11章 夜遁(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惧感(上)第223章 义军西渡(上)第66章 宋使团的苦恼(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166章 使者第269章 虎率群狼万兽走(上)第3章 论武(上)第328章 胡虏会(下)第167章 裂变第203章 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