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制衡与制肘(上)

折彦冲和杨开远几乎是同时回到燕京,听说杨应麒手里有钱,折彦冲才松了一口气。不久陈正汇、郭浩相继来到,再过几日,一批数量甚大的官办商团陆续开到,折允武也被护送到塘沽,只等折彦冲命令一下,就要代父监国了。

眼见兵、粮、人都已逐步到位,但直到韩昉到达燕京,折彦冲的北征命令还是未下,只命蒙兀尔为前锋先行出塞。

韩昉见折彦冲时,身边别无他人,连杨开远也不在,他禀报了京畿路交通、物资等情况后,又问:“陛下,可敦城存亡未卜,如今钱粮兵员都已有了着落,但陛下却还未下令,可是顾虑着什么?”

折彦冲道:“不错。我担心我北上以后,南边会出问题。”

韩昉问:“会出什么问题?”

折彦冲沉吟甚久,说道:“我怕杨应麒一个人稳不住中枢。”

韩昉道:“既然担心杨相稳不住中枢,何不再调一位能帮杨相稳住大局的人入塘沽坐镇?”

折彦冲哦了一声,问:“调谁?”

韩昉道:“狄议长已在塘沽,不过陛下仍有疑虑,想必是认为光有狄议长坐镇是不够的。既然如此,便只有再调陛下几位弟弟中的一位进京,协理政务。”

折彦冲道:“调谁?”

韩昉道:“二将军曹元帅,负责黄河防务重任,万万不能离开。”

折彦冲道:“不错。”

韩昉又道:“三将军杨元帅坐镇燕京,此事陛下必然已有安排。”

折彦冲道:“不错。”

韩昉又道:“五将军……臣斗胆猜测,陛下此次北征,或许在军事上需要五将军移兵协助。”

折彦冲道:“不错。我打算让五弟移师临潢府,巡大鲜卑山两麓,以作呼应。”

韩昉又道:“六将军萧元帅又在可敦城,剩下的,就只有四将军了。”

折彦冲沉吟片刻,说道:“四弟在东海监视赵构,责任也不轻。否则恐怕又有当年之事。”

“不然。如今南北形势,已与当年真定大难之后不同,而四将军之在不在东海,亦已无妨,臣请为陛下析之。”韩昉道:“渭南、鲁南,我军都有严密防备,这一点便与当初南线空虚不同,此其一;汉宋水师,我强彼弱,赵构就算有意行倒行逆施之事,也必从陆路来,而不从水路来,若从陆路来,则边防重任在赵立、种彦崧,而不在四将军,此其二;四将军就算北归,南宋水师,自保尚不知能否,纵然有意袭击我东南海岛,流求、麻逸之水师也必能自保反击,此其三;陛下欲留四将军于东南,想是有威慑之意,然中枢既在塘沽,海路通达,若朝廷有威慑江南小朝廷之意,小则由四将军在中枢遥控水师,大则由监国命四将军南下,此二策比之留四将军在东海,就算时日上有所迁延,亦不过旬日之间,无妨军国大谋,此其四。故此韩昉方敢进言:若四将军进入中枢,于东南防务,并无大碍。”

折彦冲点了点头,说道:“只是如今中枢文武均已分定,并无恰当之职位与四弟。”

韩昉道:“陛下担心的,是杨相独木难撑,所以要调一位兄弟进入中枢坐镇,而并非需要四将军真的执掌军政。所以调四将军入驻塘沽,并不需要一个实缺,只需找个正顺之名,就可以了。”

折彦冲问:“你可有主意?”

韩昉道:“听说建都之事,要延缓了。”

折彦冲道:“不错,那笔钱,已经调出来支付北征了。”

韩昉道:“建都终究是大事!别的不说,陛下总不能老在军营、临时行在接见高丽、西夏诸国的使者吧?将来征服了漠北,也需要一座伟哉壮哉之都城,方能令漠北诸族的王公酋长折服。所以此事宜早不宜迟。”

折彦冲道:“可是现在我们没钱。”

“杨相或许已经没钱了,他也兼顾不到这里。”韩昉道:“但是陛下几位弟弟里,于货殖上极通透的,还有一人。”

折彦冲听到这里露出了微笑:“四弟?”

“正是。”韩昉道:“知人莫过于陛下。陛下既知四将军之能,何不人尽其用?”

折彦冲道:“这建都总监之职,我和应麒本来是属意于开远,现在开远要全心全意对付宗翰,实在分不开身来,若让老四来接手,倒也合适。好,你就以副总理大臣身份,奏请此事,让应麒议议,如果没问题,就呈上来我批。”

韩昉挥笔立就,拟好了文书,以六百里加急当日就传到了塘沽,杨应麒接到后为之一愕,将韩昉的奏请传示陈显、张浩,以及刚刚回来的陈正汇、郭浩。

张浩、郭浩一时都无表示,陈正汇眉头紧皱,杨应麒又将奏请递给了在场听政的折允武,待他看了后问道:“你觉得如何?”

折允武将韩昉的文书看了两遍,一时间却看不透其中的奥妙,但杨应麒问起,不能不答,便说:“韩大人这奏请有些多余了,京畿文有七叔,武有三叔,还要四叔来,这……嗯,允武虽然也想念四叔,只是觉得此事没有必要。”

杨应麒又问其他人的意见,陈正汇道:“太子所言有理,不过韩昉是到了燕京之后才发来的书信,想必有他的考虑,不如先召他来塘沽详细询问。”张浩、郭浩也道:“臣附议。”

杨应麒又问陈显,陈显道:“韩昉人在燕京,必然是得到了我们所未知道的信息。召他来问,虽然是万全之策,但一来一回,太费时间。眼下北征大事在即,有道是:兵贵神速。兵机不可耽误。依老臣看,不如且批复了,递交陛下决断。”

杨应麒点头道:“陈老所言正是。”便领几个副宰相署了名,陈正汇不落款,算是他保留了意见。不过以杨应麒为首的宰相以及其他几个大臣都已经赞成,只要折彦冲再加玺,这道命令便算有效。

众臣退出去后,折允武对杨应麒道:“七叔,这件事情,我看不懂。”

杨应麒微微一笑道:“陈显其实是赞成此事的,只是他要给你留点面子,所以说的委婉。陈正汇不赞成此事,但他为了顾全大局,所以没有激烈反对。张浩、郭浩则在两可之间,见我署名,他们也就跟着画押。”

折允武道:“这么说来,七叔也是赞成此事的了?”

杨应麒却不说自己赞成,也不说自己反对,只是道:“韩昉是在大哥身边发来这份文书,所以这件事情,其实是大哥的意思。”

折允武恍然大悟,随即有些惭愧:“我……我竟然没想到这一点。他们心中一定都在笑我。”

杨应麒微笑道:“他们怎么会笑你?我们都是几十年混出来的老油条了,经历的事情多了,见事就快。你以后多听听,多想想,就会成熟起来的。我们当年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未必能这么快就想到这一点。”

折允武却摇头道:“其他几位大臣在我这么大的时候,也许也想不透,但七叔你在我这么大的时候却一定能想透了。父皇、母后和二叔三叔他们都提到过的,你像允文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在和阿骨打公公他们交手了。”

杨应麒呵呵一笑说:“那个啊……那个是逼出来的。不过小时了了,大时未必,经过了这么些年,我也不见长进了多少。”

折允武支颐想了许久,说道:“可是我还是想不通父皇为什么要调四叔来京畿。七叔,你说,父皇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个啊……”杨应麒道:“这个问题,得你自己想才想得明白,我没法跟你说。”

折允武问:“为什么?”

杨应麒道:“没法说,就是没法说。这就叫言不尽意,要你自己去体会、揣摩,才能真正明白。”

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下)第50章 进退的选择(下)第187章 匕第29章 再破辽师(上)第13章 狼群(上)第150章 国之梁第51章 南迁吧南迁(下)第189章 国债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216章 小买卖(上)第238章 棋局大变幻(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围(上)第126章 童贯巡边第7章 去向(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凶(下)第344章 北游(上)第125章 邓肃押粮第33章 虚实反复(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下)第230章 中原战局(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80章 禅门佛鉴的威力(上)楔子终极游戏第290章 小辈新人新事(下)第65章 维吾尔族来客(下)第98章 情义利益分明(下)第318章 大汉军心(上)第289章 大汉新政新局(上)第321章 当世活佛(上)第85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墙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选(上)第336章 醉献妃(下)第251章 两个战场之间(下)第71章 麒麟楼大东家(上)第271章 丧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74章 劫后面目重认识(上)第9章 塞外(下)第311章 主动被动(下)第225章 暗香浮动(上)第10章 绝地(下)第107章 何去何从怅惘(下)第89章 旧邦士子维新学(上)第244章 闺中儿女事(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193章 秦桧第100章 且看各自机心(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302章 汉廷大难题(下)第200章 兵临--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43章 潜流暗涌(上)第257章 败中见真将军(下)第244章 闺中儿女事(上)第196章 夜访第208章 陈家货(上)第268章 圈套内外险难知(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123章 王侯无家事第83章 金主的赐婚突袭(下)第154章 蒙古谣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341章 聚首(上)第96章 亦图力挽狂澜(上)第317章 小延福园(上)第331章 七军没(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108章 英雄亦无百年(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336章 醉献妃(上)第331章 七军没(上)第345章 辗转(上)第247章 回首实有怨(下)第265章 大败之后当反思(上)第8章 伏击(上)第214章 说亲事(下)第159章 针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333章 灵寿坟(上)第242章 南北孰为先(上)第81章 咛咛阿嫂慰幺叔(上)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盘(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场(上)第272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下)第10章 绝地(上)第344章 北游(下)第346章 南行(上)第294章 大汉如日方中(上)第99章 棋局谁是先手(上)第217章 窥九鼎(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251章 两个战场之间(下)第305章 西夏的将相(上)第76章 海外桃源来异客(上)第345章 辗转(下)第329章 群龙动(下)第286章 国亡四方祸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