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热闹了!一个是造反头子,一个是保皇铁杆。历史上这两位,出了名的不对盘。现在居然一起找上门来了,沈从云觉得荒唐之后,顿生一种无奈的情绪。

来凑热闹的人还不止这两位呢,卫兵刚刚进去通报没一会,门口又来了以为年轻帅哥,说话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朝门卫拱手道:“军爷,烦劳通报一声,湖南举子谭嗣同求见沈大人。”

沈从云正在为怎么对待前面两位为难的时候,门口卫兵又跑进来一个道:“报告军座,一个自称谭嗣同的湖南举子,求见大人。”

沈从云露出瞠目结舌的表情,好一会才狠狠的笑道:“好,来的好,来的真好。算你们狠!我倒要见识一下你们这些历史上的名士!”

“去,让康有为到书房等候,让孙文到这里来见面,至于那个谭嗣同,也带到书房里面去好了。”

大门口,谭嗣同等卫兵进去报信后,朝孙、康两位先后拱手道:“不知道两位怎么称呼?看打扮这位先生也是个举子。”

“南海康有为!见过壮飞兄,壮飞兄的大名,在下早有耳闻。”

“孙文,无名小卒,不足挂齿!”

要说孙先生,这年月还真的是个无名小卒,倒是康某人,颇有名士之名。谭嗣同也是听说过的,不由的连连朝康某人拱手道:“康先生的大名,在下也是如雷贯耳啊。”

正客气间,盛小七出来了,朝门口的几位拱手笑道:“我们家大人有请,孙先生跟我来吧,其他几位跟丫头到书房里候着。”

换了一身戎装,沈从云站朝后花园的院子里走来,远远的看见盛小七领着孙先生在里面等着,不由微微深呼吸一下。历史上的是非功过就不去说了,孙先生无疑是历史上为推翻满清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单就人品而言,“天下为公”四个字,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是哪位要见我沈从云?”带着笑容,从院门里走进来时,沈从云提高嗓门说了一句。

“无名小卒,孙文!拜见大人!”孙先生拱手笑道,没有寻常人物求见时的谦卑之态。

你是无名小卒,我算什么?哼哼!

“坐,看茶!”沈从云客气的一抬手,脸上没有一般官员特有的矜持和倨傲,好像是和一个普通朋友想见一般,从骨子里透出一股让孙先生觉得很舒服的随意。

“沈大人,恕在下冒昧,既然在下来了,有些话说的不中听的话,大人大可以当作没听见。”孙先生拱手直言道,沈从云抬抬手,客气的答道:“但说无妨,我没有拿人口舌是非,大兴文字狱的习惯。”

“甲午之战,沈大人大获全胜之际,受朝廷之名而停战,不知道大人作何感想?”

“是打还是谈,是朝廷的事情,本官只想做好分内的事情。”

“难道沈大人不想探究其中的根源?不觉得这是国家之耻辱,民族之耻辱?”

“你想说什么?想告诉我这个国家再没有人起来推翻满族人的统治,就没救了是不是?”沈从云突然冷笑着看着孙先生。

孙先生没想到沈从云抢先一步,把自己要说的话说了出来,不由的顿时愣住了。

“呵呵,不说?那我来说。中国确实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了,可是变革的代价太大的话,很可能导致国家的混乱,导致军阀割据数十年。中国的封建社会时间太长了,在朱、程理学的浸泡中时间太长了,要想改变这个国家,方法有两个。一个是你的办法,彻底的砸碎一切,然后慢慢的重建,另一个则是我的想法,用中国人最能接受的方式,自上而下的去改变。你觉得哪种方式比较合理?”

孙先生沉默了,好一会才抬头凝视着沈从云道:“沈大人,在下来这里,本意是打算说服大人在东北起兵,推翻腐朽的满清,现在看来不太可能了。不但不可能,在下还非常的担心,中国会出现新的皇帝。”

沈从云惊讶于孙先生的判断,不由的笑道:“呵呵,君权至上的观念,在中国存在太久了,猛的一下去改变他,还不如自上而下的去开化民智,民智开化之后,民主自然水到渠成。所以我认为,这是需要一个过程,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过程。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沈大人的观点,在下不敢苟同,在下以为,只有美国式的民主,才能救中国。”

“美国建立的时候,本来就是一些松散的联邦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组成的一个国家,所以美国不可能有别的制度。诚然美国的制度是一种先进的制度,但是它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你应该知道,中国人口90%是文盲,和老百姓谈民主,根本就是鸡同鸭讲。百姓关心的是有没有饭吃,而不是有没有民主和权利,如果连百姓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民主就是一句空话。当今的国际环境下,以其用暴力推翻满清,追求制度上的民主,造成天下诸侯的割据。还不如现实的采用一种相对平稳的制度,自上而下的进行变革,力争在二十年内完成局部的工业革命,打造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护国家的利益。世界一旦出现变化时,以军事手段谋求国家在世界上利益。”

孙先生又一次沉默了,半晌才低声道:“推翻帝制是我毕生的宗旨!”

沈从云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道不同,不相为谋。不送!”

目送着孙先生的离开,沈从云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海外华人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在撑腰,那么华人们还能为孙先生谋求推翻帝制捐款么?

……………………

沈从云走进书房时,里面康某和谭嗣同谈的正热闹。

“北洋之败,辽东之失,可见洋务不过是一种畸形的模仿。日本弹丸之地,明治维新以来不过数十年,便有了与我大清朝一争长短的本钱,可见维新变法乃强国之根本。”

沈从云听到这里,嘴角露出阴森森的笑容,掀开帘子进来道:“说的好啊!”(注,老断的构思有点阴险,大家别瞎猜了,等着看吧。)

沈从云说着露出亲切的笑容,朝屋子里的两位拱手笑道:“康先生这番话,应该去对皇上说。我想皇上一定会非常的欣赏康先生的。不过康先生,您可别只会说一些口头上的东西啊,得有点具体的措施,才能打动皇上。”

沈从云的话说的康某人内心一阵激动,连忙从怀里摸出一叠纸张来,恭敬的往桌子上一摆道:“沈大人,这是在下对维新变法的一点想法,请大人过目。”

“呵呵,两位都是举子吧?会试就要开始了,这个留下我先看看,会试结束估计就能有个答复。”

“沈大人对英国记者说,中国需要维新和变法,请问沈大人,您说的变法,是怎样的一种模式呢?”谭嗣同笑着插话道。

“谭壮飞是吧?你的问题,恐怕我现在不能回答。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能回答的是,变法维新是必须,至于该怎么去做,还是由朝廷来决定。当让,我还可以帮忙把你们说的话,转达天听。”

……………………………………

李鸿藻、徐用仪、孙毓汶三人最近日子有点难过,每天进出家门都要非常的小心。这不昨天孙毓汶下朝回家的时候,门口叫一群举子给堵住了,打算绕到后门进去时被发现了,结果叫那群举子拿鸡蛋砸了个满脸花。

军机处关于沈从云的商议,总算是勉强出台了一个临时的决议,免去沈从云和谈副使的差事,革去一切职务,责成沈从云在家中闭门思过半年。

南书房,翁同龢把军机处商议好的条程递上来后,站在一边很有耐心的等在着光绪的意见。光绪看的非常仔细,看罢后冷笑着往桌子上一丢道:“你们也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不就是说了一句要变法的话么?”

光绪的态度,早在翁同龢的预料之中,这位年轻的君王,对沈从云一直怀有莫名的好感。

“皇上,变法图强是重振大清的良策,只是眼下朝野汹汹,不能不做个样子出来。”

“哼!朝野汹汹?你怎么不说天下汹汹?治沈从云的罪不难,堵天下都市人的嘴巴难。”光绪说着拿起笔来,沾了朱墨在折子上写道:“革职不可,闭门思过一个月可行,谈判副使一职免去。”

写罢,光绪递给翁同龢道:“交太后御览!”

慈禧最近也没安生日子过,保守派的大臣们,一个接一个的上慈禧这边来告状,告的自然是沈从云了。虽然沈从云没具体说该怎么变法,可是祖宗之法,如何说变就变了,沈从云这哪里是要变法,是要革了满族人的命嘛。

光绪朱批过的折子由军机处转到慈禧这里时,慈禧看了也是连连的皱眉头道:“这个沈从云,怎么就张嘴胡咧咧。这搞不好又是一个左宗棠。”

前来和慈禧讨论议和一事奕忻听了这话,也连连苦笑道:“太后,沈从云是从西洋回来的,有这个胆子,说这个话一点都不奇怪。”

“皇上这个意思不错,照哀家看,还不如给他个不错的位置,打发他到下面去,既能堵天下读书人的嘴巴,有省的他在京城里碍眼。”慈禧不动神色的拿起光绪朱批过的条程,得给奕忻道:“老六,你看一看,觉得给沈从云放哪去比较合适?”

恭亲王奕忻接过条程看了看,想了想道:“沈从云在江苏巡抚的位置上干的不错,这样好了,不如等议和的事情定下来后,坐实两江总督算了。刘坤一让他到陕甘任上去。这一次沈从云算是抱住了朝廷最后的一点脸面,连战连捷,结果现在反过来日本要求和了。”

“嗯,这主意不错。就两江吧。老六,李鸿章怎么说的?日本人都提出啥条件了?”慈禧露出笑容来,看来心情不错。

“张荫衡从广岛来电称,日本初步提出的条件是赔款一亿两白银,割让台湾,否则日本将进行全国总动员,把仗打到底。李鸿章听了这个条件后,气的一天都没吃饭。”

“仗都打输了,日本人还敢这么猖狂?要这要那的?当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洋人是什么态度?”

“英国人明面上不说什么,骨子里是向着日本人的。美国人好一点,表示双方应该坐下来慢慢的谈。俄国公使私下求见的时候称,只要把辽东半岛的大连个旅顺租借给他们五十年,就支持我们。李鸿章的意思是,眼下我们占着上风,顶多给日本几百万两银子了事,其他的事情免谈。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朝鲜,日本人咬死了不松口,一定要霸着朝鲜不动地方,李鸿章的意思,坚持回到《天津条约》时的状态。”

慈禧面露厌烦之色道:“整天打打杀杀的,一点安生日子都过不上,还不如多赔点银子,买个消停。至于朝鲜,给日本人又怎么着?照哀家的意思,银子打发个一千万,朝鲜按照现在大家占的地方来算。至于台湾,有日本人什么事情?”

第六部 第三十章 远东舰队的“引蛇出洞”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训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为了甲午第四部第二十八章 新、老北洋第六部 第三十五章 六月债,还的快。第六部第五十六章 疯狂进攻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响应”第四部第五十章 联邦立国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东会议第四部第十二章 维新的呼声第六部 第十二章 排华风潮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后勤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为了甲午第二部 第二十八章 祖制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六部 第十二章 排华风潮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银的威力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军区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五部第六章 沧海残阳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抢人第五部第五十章 死死纠缠第一部 第十一章 千秋柱石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弃守文渊第一部 第六章 面见李鸿章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准备跑路第六部 第七章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六部 第十四章 远景第一部 第二十四章 敢死队!夜袭!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圣”第五部第十章第四部第四十四章 割辫子第六部第三十七章第四部第十九章 真金白银的威力第六部 第二十章 来客第五部第六十章第三部第二十八章 比试第六部第三十九章随便说两句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晕推荐不热烈啊)第六部 第一章 新生代第五部第七章 刺杀第三部第十一章 海纳百川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军规第一条第六部第五十一章第二部 第六章 紧箍咒第三部第三十章 财神VS钱王第一部 第十章 惊动左宗棠第一部 第四章 扬州瘦马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财神入股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哗然第三部第九章 规划第五部第四十五章 突围第一部 风华初露 第一章 时空变迁第四部第二十五章 起兵!第五部第二十七章 战前准备第二部 第三十章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圣”第三部第十八章 问题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六部 第四章 忧患意识第六部 第十二章 排华风潮第三部 第一章 回来了第一部 第二十四章 敢死队!夜袭!第一部 第八章 南下第六部 第二十章 来客第一部 第九章 到任第五部第四章 “查缉海盗”第六部第三十八章开新书了!自我广告一下。第五部第五十二章 总攻受挫第三部第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五部第二十九章 一定要靠上去第五部第五十三章 袭扰补给线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国革命第二部 第二章 女相公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五部第四十六章 辽东大捷第五部第三十二章 终于来了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 镇南关前炮声隆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三部第十七章 上刺刀!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迟滞(求推荐)第三部第十八章 问题第五部第二十五章 丰收第三部第二十三章 胜利第三部第十一章 海纳百川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军规第一条第一部 第六章 面见李鸿章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战关于潘鼎新此人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五部第十一章 文化影响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群第六部第十一章 联合公报第三部第十一章 海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