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自以为是清良媛

187自以为是清良媛

“王妃要开粥棚?”如鹂睁大了眼睛,马上反对,“立春家的不是都说了,那些流民不安分吗?王妃怎么还要去啊!何况这才刚出了月子——不成不成!”

绮年摇摇头:“你急什么,我又没说亲自去赈粥,只是以王府的名义开粥棚罢了。我想——看看那些到底是不是真流民。这件事交给立春去做,从庄子上调米粮来,在城外施粥。”

“王妃这是——”如鸳也不是十分明白,想了想道,“奴婢以前也是跟着爹娘逃荒过的,有个浅见——王妃叫这些人去庄子上做工换吃的,若是真的流民——奴婢可记得当初逃荒的时候要是有地方肯让人做工,大家挤破了头都想去的。”她是不明白绮年调查这些流民做什么,但这并不妨碍她帮绮年想主意。

“如鸳姑娘这主意好。”立春一听便点头,“庄子上冬日要浚通水渠,修屋垒墙,都是要青壮劳力做的活儿。小人许他们一日三餐还给点工钱,倘若是真流民,定然巴不得就来做了,连粥棚都不必设的。”

绮年摆摆手:“粥棚还是要设,那里头还有些老弱病残的真流民,施一碗粥或许就能过了这个冬天,施吧。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立春的脸色有几分沉重,被绮年催了两遍才低声道:“山西那一带又闹匪患了,说是自承文伯调离之后,新任知府无能,以至匪患又起。”

“就是王爷去的那条路?”虽然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事,绮年还是觉得心里一紧。赵燕恒离开之前自然也交待过立春,倘若不是事情严重,立春也不会露出这样的表情来。

“是——十分厉害?”

立春迟疑着。小满曾跟他说过,王妃刚生了孩子本来就需要调养,又为王爷担着心事,有些话还是不说的好。但王爷临行之前却交待过他,无论什么消息都要告知王妃,这样矛盾了半天,他还是说了:“王爷最近十余日,确实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之前虽然对外说没有消息,其实赵燕恒始终还是有飞鸽传信来的,现在却是连这个也没了。

绮年沉着脸:“十几天了?”

“是。本来按约定,前日就该有信来。若在路上延误一日半日也正常,但——”三天,就不正常了,不是鸽子在路上出了事,就是赵燕恒有了麻烦,更何况在这个时候又传来山西起了匪患的消息。

“王爷走前说过,除非是他传来的消息,否则任何人传了任何话,都让我不要相信。”绮年目光湛然,“你们也不要轻信,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这里不能乱。”

“是。”立春低头答应,还是忍不住加了一句,“小人想,再过几日若是还没有消息,就派人去山西那边打探一下可好?”

“你这些人手,王爷临行前可都吩咐过各自做些什么?可有富余出的人手?”

立春踌躇片刻,低声道:“没有。”这些人都已经被赵燕恒各自安排了差事,并没有什么闲人。

“那就不成!”绮年断然否定立春的提议,但自己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这样,你先去调查这流民之事。若是,若是再过十日王爷仍旧没有消息传来,我们再商议。若是我们擅自行动坏了王爷的安排,没准反而是帮了倒忙。”

立春心里也矛盾得厉害。若是别的时候,他必定听从赵燕恒的安排,就如上回赵燕恒号称遇匪失踪,郡王府里都翻腾起来了,他仍旧很镇定。可是这次事情就有所不同,齐王若真是要反,那就不会再有所顾忌,想想看,连皇帝亲爹他都敢动,其他人算什么呢?是以他明知这时候不能自乱阵脚,仍旧是忍不住想出京去寻人,两种想法在心里斗争数日,搞得他夜不安寝,只恨没人能拿个主意。此时绮年强硬地做了决定,虽是否决了他的话,却让他反而觉得心里定了些,连忙答应着退了出去。

如鹂却觉得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退出来之后忍不住悄悄问如鸳:“真的不要去打听王爷的消息吗?王妃就一点儿不着急?”

如鸳叹道:“怎么可能不着急。可是如今王爷在外头做大事,这些安排我们怎么知道,只有听王爷的话才是。这时候你可千万别乱说乱动,王妃说什么我们做什么,最要紧是伺候好王妃,还有哥儿姐儿们。”

立春在外头调查流民之事很快就有了结果,放出那样的条件,去庄子上干活的青壮劳力仍旧不多,加上立春在城外设粥棚的协助调查结果,这些城外的流民,有将近一半人根本不是什么真流民。

“这些人,皆是青壮之年。”立春神情凝重,“小人猜测,只怕根本不是民,而是兵。”只有兵,才会一下子聚集这么多青壮之人。

“那齐王是打算……”兵临城下吗?

立春摇头:“数千人虽然不少,可京城内有五城兵马司、两营禁军,宫内还有数千侍卫,这些人算不得什么。”

“郑家人不是在兵部为官吗?郑琨还是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呢,他手里必然也有些兵可用的。”

“是。但自张少将军来京,两营禁军至少一半已在他手中;五城兵马司,咱们王府二爷还掌握着一城呢,且还有几个指挥使是中立之人。小人想来想去,郑家连一半都调用不动的,唯一可虑的是两营禁军大营扎在城外,若是到时候关了城门,禁军怕就来不及入城。”

“这么说,齐王其实并没必胜的把握?”

“哪里可能有这把握呢?”立春肯定地说,“郑家虽有些尾大不掉,但真论起兵马来,西北、东南,哪里的兵马来勤王他也是挡不住的。就说这几日,小人瞧着京兆尹那边对这些流民也起了警惕了。虽说借流民之名混到京城来不难,但这样多的青壮年聚集在城门外,官府便只是为了街面安定也要仔细的。”

绮年喃喃道:“这我就更糊涂了,既然连个把握都没有,齐王这是急的什么,难道是狗急跳墙了?可又分明没有人逼他啊……”皇帝虽然身体不好,但还远没到立刻咽气的程度,就是传位给太子,也是因为没有精力再理朝政,当太上皇也还能当好几年呢。只要皇帝活着,太子纵然即位了也不会对齐王做什么,齐王大可缓缓图之的。难道说皇帝的身体其实很糟糕,撑不了多久了?

自打周镇抚走人,宫里的消息郡王府可就不大灵通了,绮年也只能抱着这个怀疑再慢慢想办法去验证。糟糕在吴家人现下身上都带着孝,就是想让他们进宫去见见吴知霞打听一下情况也不合适。

“实在不成,请老王爷进宫去问问疾可好?”立春试探着问。虽说郡王无诏不宜入宫,但昀郡王此刻已经把爵位给了赵燕恒,自己就是一个闲散宗室了,这时候说忧心皇上的病进宫去探视一下倒也并无不可。

“这也是个办法。派人去庙里看看,父王闭关完了没有。”也不知道那庙里的住持是怎么跟昀郡王说的,这功德做到最后还来了个斋戒闭关。看来从前昀郡王对吕王妃真是不怎么样,不然又何必到了这时候再用这种方式来求得内心平安呢?可惜吕王妃已经用不着了。

立春那边还没把昀郡王弄出关来,郡王府倒是先来了不速之客。绮年看着眼前的女子,不怎么敢相信地打量着:“清——良媛?你怎么来了!”

清明身上还穿着尼姑的缁衣,只在外头罩了一件大氅,因为是带发修行,大氅遮住了里头的衣裳,又是天色将黑之时,倒也不甚惹人注目。送她来的是茂源金铺的掌柜,有些尴尬地解释:“清——姑娘忽然到了铺子里,说要见王爷,小人……”茂源金铺是赵燕恒传递消息之处,清明从前也是常去的,虽然知道已经是入宫做了太子嫔妃,但现下突然出现,掌柜也不敢不送她过来。

“此事还有谁知道?”绮年脸色很是难看。这可是太子的嫔妃,且是奉命修行的,现在突然出现在郡王府,若被人知道可如何解释?

掌柜也知道厉害,连忙道:“清——姑娘来的时候假作化缘,又是从后门来的,该是无人注意。小人一见就赶紧将她藏到了内室之中,只有一个伙计知道,但他知道利害,绝不会说出去的。”小心地道,“小人也说过来不得,但清姑娘只是不听。小人怕她贸然前来王府反而被人看见,所以……”还不如打着送首饰的借口用马车将她送进来,免得再生事端。

шωш ☢тт kān ☢C○ 绮年打发走掌柜,清明在屋里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王妃,王爷究竟在不在京中?”

“你是疯了不成?”绮年也不耐烦了,“如今你是什么身份,跑到王府来想做什么!你可是想害死王爷?”被人知道太子的嫔妃跑来找个郡王爷,这浑身长嘴都说不清楚了吧。

“王爷可是又去山西那边了?”清明仿佛没听见她的话,只管追问,“听说那边又起了匪患,王爷可有消息回来报平安?”

“关你甚事!”绮年的忍耐真是到了极限,“你还是想想你自己吧,就这样出来了,你要如何回去!”

“我既出来了就没想回去!”清明挺直身子,她瘦了许多,却满脸都是倔强的神态,更显得线条坚硬。也不知是不是在庙里整日皱着眉头的缘故,眉间添了几道明显的竖纹,看上去颇有几分戾气,“你切莫以为那匪患就真是匪患,我虽不知王爷为何离京,却知道其中必有蹊跷!你或者不知——”

如鸳不大客气地打断她:“只怕清良媛才是有所不知——也是,清良媛在庙中修行,外头的事自然不知;我们王妃却是王爷亲口嘱咐的,知道得自然比良媛多,良媛就不必操心了。”

清明被如鸳驳得脸色微变,勉强道:“原来外头的事王妃也知道一二,那便更该知道,如今事出有异,王爷在外头只怕危险。方才我在金铺里问了掌柜几句,他虽不说,我看他那神色却觉不对,怕是王爷在外头有什么麻烦,须赶紧派人去接应才是!”

“你就为了这个跑出来?”绮年脸色阴沉,“这些事自有别人安排,可是你该关心的?你就为了这个私自逃跑,知不知道若被人发现你的行踪,随便一个私通的帽子扣上来,王爷也就完了?并且这些消息,你是如何知道的?”

“我假做拾柴失足坠崖,不会有人发现我来了王府。”清明自信地道,“消息是我跟寺里来往的内监买来的。我是关切王爷安危,你不曾经过这些事,不知道利害,万一王爷涉险——”

“够了!住口吧你。”绮年不愿再听她的长篇大论,“我叫人立刻送你回去,你就装作滚下山崖好歹才找到了路——”

“我不回去!”清明打断她的话,昂起了头,“就知道你不会知晓其中利害,我也不指望你了。我既出来就没想着回去,你不去找王爷,我去!你放心,我绝不会让人知道今日来过郡王府。”说着,举步就往外走。

“把她捆了!”绮年突然一拍桌子,提高声音喊了一嗓子。清明一怔,已经有四个婆子从门口进来,七手八脚地将她按住了。她虽然也学过几下拳脚,但毕竟不过是花拳绣腿,对付个把丫鬟们尚可,这四个婆子却是都有几分功夫的,几下就将她绑了起来,按在椅子上。

绮年脸色阴沉得像锅底一样:“我早就对你说过,既进了东宫,就安安分分做太子的嫔妃,不要再自以为是给王爷添乱——看来,你是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啊。”

清明大怒:“你快放开我!你一个乡下丫头知道什么利害,若不是秦氏从中作梗,王爷又怎么会娶你为妻!这种时候你还不以王爷的安危为重,要你有什么用——”

啪地一声,却是如鹂忍不住一个耳光掴了过去:“你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个奴婢,进了东宫就不知道有几斤几两了不成?敢这样跟王妃说话!”

“把她的嘴堵上,叫立春进来。”绮年一摆手,如鹂掏出块帕子就塞进了清明嘴里,悻悻道:“真是浪费了我一块好帕子……”

立春虽在外头,刚才也听见了几句清明说的话,神色不由得复杂起来。绮年淡淡看着他:“你都听见了?你说,现在要怎么做?可是要听清姑娘的话,派人去寻王爷?”

立春心中一凛,思忖半晌才低头道:“如今没有消息,断不可轻举妄动,王爷既跟王妃说过,没有他的话任何消息都不可信,那就该一切如常。”

“很好。”绮年冷冷点头,“你曾经有过一次不听从王爷的话,结果是逼得王爷日夜不休地赶了六天六夜的路回来,险些累坏,可还记得?”

立春双膝一软,扑通跪倒在地:“小人记得,断不敢忘!”就是那一次让他知道王妃在这府里到底是什么地位,也让他知道听王爷的吩咐是何等重要,他一个擅作主张,险些就酿了祸事。且凭良心说,那一次王妃的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亦无什么不妥之处,并不似清明所说是个任什么都不懂的乡下丫头。即以此次流民之事而言,王妃所思所想并不落于他之后,虽说不上杀伐决断运筹帷幄,却也不是那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寻常后宅女子可比。

“你记得就好。”绮年转过头去不再看清明,“这次的事,你也该知道利害,奉旨带发修行的嫔妃私自离开寺中已是大罪,何况还前来宗亲府中,倘若被人知道,该是什么结果?”

立春嘴唇微微颤抖。这事,从清明一方来说是抗旨私逃,对郡王府来说就是私藏内宫嫔妃,万一再有人怀疑赵燕恒跟清明有什么私情,那除了杀头没别的了。

“现在立刻把人送到我庄子上去,你安排两个人严加看管。”绮年冷冷地瞥了立春一眼,“我知道你们一起伺候王爷多年,怎么也有三分情面,倘若因此被她逃脱,给王爷惹出滔天大祸来——”

“小人不敢!定会严加看管,多派人手。”

“多派人手?”绮年冷笑一声,“现在人手本来不够,还要为她分出人去。”

立春何尝不知道,不由得抬头看了清明一眼——好好的呆在寺庙里修行岂不是好,何必这时候出来给人添乱!

“叫这两个婆子跟着去看管她,绳子绝对不许松开,饮食之后立刻将嘴堵上,不管是关在地窖还是哪里,绝不许再有人知道她在庄子上。”

“这,这四人是王爷留给王妃的——”这是吕王妃留下来的老人,本是住在外头庄子上的,此次特意挪进来给绮年用。这四人力气皆大,略会几下拳脚,乃是为了在侍卫不方便去的地方保护绮年的,这一下子就分出来两个……

绮年没理他,只看着两个婆子:“准备一服药,倘若有人发觉她的行踪——”咬了咬牙,“立刻将人处置了,绝不能留下把柄。”这是她头一次明确地吩咐杀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自己的手都有些发颤。

立春脸色惨白,知道绮年为什么吩咐的不是他,就是怕他还念着从前跟清明的情份,到时候下不去手或者不服她的命令自作主张:“王妃,小人绝不会——”

“罢了,我知道你也难,多少总是有这些年的情份在。”绮年低下眼睛,不去看清明不敢相信的神情,“只要你记得一切以王爷为重就行了。”这件事的利害立春是明白的,她的命令或者不足以让他下手,但赵燕恒的利益绝对够了。也不是她不相信立春,实在是清明惹的麻烦太大,倘若被人发现,不但皇帝要怀疑赵燕恒蓄意与太子勾结,就连太子恐怕也会怀疑清明入宫是赵燕恒别有居心。虽然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清明自作主张,但谁会相信赵燕恒能脱得开干系呢?她一直顾念着这些大丫鬟们在赵燕恒心目中的位置,总想着尽量让大家都过得去,但现在看来,她实在是小看了清明的执拗。

两个婆子却是对清明没有什么顾忌,她们一直在赵燕恒的庄子上养老,离开王府的时候清明也不过才到赵燕恒身边伺候了两三年。倒是赵燕恒将他们从庄子上接来的时候特意说过,让她们万事皆听从绮年指挥,故而听了这话,便齐声应是,看着清明的眼神也跟看个死人差不多了。

清明到这会儿才觉得怕了,只是嘴被堵住,只能呜呜几声,挣扎起来。绮年抬头看了她一眼,缓缓道:“你是觉得连太子妃都没处置你,我便不能处置你,是么?太子妃不处置你,是看在王爷的面上,非不为也,乃不愿也。你若是老老实留在寺庙里,这一生也就平安无事,偏偏你仍旧的不安生——这一次,即使是太子妃也不能容你了。你只求老天保佑,无人怀疑你会到郡王府来,那你还可保住一条命。”

清明狠狠瞪着她,实在想不出这个乡下来的丫头怎么会有这样的底气要处死自己。明明是个谁都不敢得罪的软柿子,便是自己和白露对她有不恭敬的地方,她也都一笑而过,顶多到赵燕恒面前告一状罢了。她一直觉得她做个王妃根本不够资格,毫无杀伐决断,却想不到她头一次杀伐决断,却是用在自己身上。

绮年摆了摆手,两个婆子利索地拿个麻袋将清明套了进去,半拖半抬地弄走了。天明之后会有往庄子上去取油的马车,人装在油桶里运走便罢。

绮年没发话,立春还没敢起来。绮年走了几步,转头看他:“清明人在寺庙,如何对外头的消息这等灵通?她所说的买消息的内监又是什么人?一个内监就能知道这许多事?”不但知道赵燕恒离京,还知道山西的匪患,这些事,宫里那些没紧要的小太监小宫女都是根本不知道的。可若说这个内监有些本事,地位必然也高些,清明一介失宠的嫔妃,拿什么能打动他?

立春的脸色也难看起来:“王妃怀疑,有人故意泄露消息给清明?”

“这种时候,不得不防。”绮年冷冷地道,“谁叫她这样愚蠢,偏偏又顽固不化呢。”

立春深深低下头去:“王妃放心,小人会让清明说出是何人将消息传递给她的。且——若有所动静,小人必然——将一切都收拾干净。”

绮年转过头去,淡淡道:“你知道就好。最好记住,这不是为了我,是为了王爷,为了整个郡王府。”

122 对症下药收人心135 偷鸡不成蚀把米4 聚与散世事难料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110 郡王府余波未平13 正花厅阖家欢宴41 两兄弟秋闱同中100 我以不变应万变79 后悔莫及去怪谁145 兵来将挡定后院61 小儿女绮思初动6 为家业亲戚绝情27 亲戚会明枪暗箭17 国公府亲戚来访53 惊失火天灾人祸82 大喜日姨娘生事46 松鹤堂谈婚论嫁151 偷梁换柱自作孽83 国公府乱七八糟78 镀层金来好成亲12 初入京十里红妆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186 山雨欲来风满楼30 及笄礼冤家路窄163 银香薰再生风波100 我以不变应万变116 夫妻本是同林鸟147 几家欢喜几家愁135 偷鸡不成蚀把米186 山雨欲来风满楼48 好亲事功败垂成7 立嗣子吴氏撒手106 搬起石头自砸脚188 郑琨大意失荆州97 步步为营步步难135 偷鸡不成蚀把米77 尘埃落定下聘忙157 恒山伯府开闹剧154 正月东宫双千金74 糊涂债弟欠姐偿101 及笄礼众生百相86 洞房夜夫妻演戏65 一团乱麻解不得121 皆大欢喜团圆筵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94 小试牛刀第一阵119 日后留更番外90 后宅院琐事连连10 听分说京中秩事139 六月中连波出嫁120 树欲静而风不止98 稳扎稳打露锋芒176 赴喜宴双双有喜40 几家欢喜几家愁111 千里姻缘一犬牵136 端午节杀鸡儆猴71 又是一年春来到162 长平年多事之秋35 祝寿诞暗流汹涌135 偷鸡不成蚀把米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20 大明寺阖家上香35 祝寿诞暗流汹涌14 蜀素阁主仆议事175 寻出路各自筹谋40 几家欢喜几家愁146 皇子归东宫初定155 瓜熟蒂落得掌珠84 唇枪舌剑可退敌107 临出行主仆交锋138 处处风波处处愁37 刁县主计出连环31 文昌庙惊遇故人95 夫妻同心利断金22 踏青游群芳争艳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62 长平年多事之秋145 兵来将挡定后院27 亲戚会明枪暗箭1 未出孝三房逼婚83 国公府乱七八糟90 后宅院琐事连连47 孙姨娘教女拒亲74 糊涂债弟欠姐偿110 郡王府余波未平150 弃旧情各取所需20 大明寺阖家上香165 吊丧客各有打算154 正月东宫双千金54 冷玉如乍遇难关70 国家兴旺谁有责141 国公府两重婆婆124 一波未平一波起104 重阳日再起风波155 瓜熟蒂落得掌珠75 阴差阳错定姻缘19 论前途各房夜话160 成亲宴唇枪舌剑59 错中错成就姻缘45 可怜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