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江东退兵

鲁肃叹了口气,“进来吧!”

徐盛快步走进船舱,单膝跪下行一礼,“拜见都督!”

鲁肃坐了下来,摆了摆手,“文向也坐吧!”

鲁肃今年也才三十出头,只是长相有些出老,看起来就仿佛四十岁一般,他和徐盛私交极好,既是上下级关系,同时也是君子之交。

“文向,你说实话,你觉得柴桑城能打得下来吗?”鲁肃注视着徐盛问道。

徐盛苦笑一声,“我们现在还有一万五千余人,柴桑守军已不足三千,肯定是可以攻下,但至少还要再损失五千人,都督能承受吗?”

鲁肃愕然,他有点不明白徐盛的意思,徐盛解释道:“其中三千人是攻城损失,两千人是对付甘宁的伤亡,还有,我们的粮草几乎已被烧毁殆尽,最多只能坚持两天,所以都督要立刻做出决断。”

鲁肃心中为难之极,他希望徐盛是信口开河,但实际上他也明白,徐盛估计的损失并不夸张,刘璟作困兽之斗,他们的损失恐怕还会更大。

“如果是那样,我们的损失将超过一万,这个结果吴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就算拿下江夏军,也无法弥补惨重的伤亡。”鲁肃的笑容里充满了苦涩。

“所以我来前来劝都督。”

鲁肃望着徐盛半晌,这才有点明白他的意思,“文向...是劝我撤军吗?”

徐盛缓缓点头,“如果甘宁不出现,我不会劝都督撤军,但甘宁出现,战局就有了变数,事实上我说拿下柴桑,那还是最好的结果,就怕黄祖意外杀来,后果就严重了。”

鲁肃低头沉思片刻,又注视着徐盛道:“你好像话中有话?”

徐盛点点头,“这次柴桑之战,其实刘璟才是最大的得益者,他杀死周凌,也就意味着他和黄祖的决裂,也是昭示着刘表和黄祖争夺江夏的开始,在以后的日子里,柴桑城必然会充满各种明争暗斗,我们只要密切关注局势变化,那么还是有机会拿下柴桑城,但这一次,我们已损失五千余人,再打下去,就算拿下柴桑,都督也无法向吴侯交代了。”

鲁肃负手走到窗前,从小窗凝望着江面,良久,他叹息道:“可就算是现在,我也无法向吴侯交代了。”

这时,舱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在外禀报:“启禀都督,吴侯有紧急命令!”

鲁肃一惊,连忙道:“速呈给我!”

一名士兵进舱,将孙权的命令交给鲁肃,鲁肃打开命令看了看,有些僵住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满脸苦涩道:“国母病逝,主公命令停止攻打柴桑,撤军回东吴!”

........

建安七年五月,孙权之母病逝,东吴上下举哀,孙权下令停止柴桑之战,就在接到撤军令的当天晚上,江东军船队从柴桑撤离,一场争夺柴桑的大战,最终以双方的惨重伤亡而告终。

这场大战,江东军伤亡五千二百余人,损失各种船只百余艘,而柴桑城守军也同样伤亡近半,柴桑城笼罩在凄风惨雨的哀伤之中。

但也正是这场突发的战役,使刘璟得以牢牢控制住了柴桑,这座坚固的江边大城,成为了刘璟的第一块基业。

柴桑城门大开,刘璟率领徐庶、廖化、王泰等二十余名文官官员迎了出来,城外,甘宁和他的一千余名弟兄早已等候多时,甘宁上前一步,单膝跪下行礼,“卑职救援来迟,让公子受惊,甘宁罪不可赦!”

刘璟连忙上前扶起他,异常诚恳道:“甘大哥能在我最危急之时赶来救援,刘璟心中只有感激不尽,甘大哥之恩,我铭记于心!”

甘宁见他叫自己甘大哥,心中颇为感动,也叹了口气道:“比起樊城你对我的恩德,这算什么?我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我就害怕来晚一步,城池陷落,那我可就是万死不足以赎其罪了。”

刘璟笑了起来,“我们两个,不要你谢我,我谢你了,这样可就没完没了,我来给甘大哥介绍几名手下!”

他把徐庶拉过来,笑道:“这位徐元直,颍川名士,现在替我掌管军务。”

甘宁连忙上前行礼,“早闻颍川徐福行侠仗义,甘宁一直敬仰,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徐庶本名徐福,原是剑术高手,好行侠仗义,四年前他仗义杀人,逃到襄阳,改名为徐庶,并弃武从文,但还是有不少人知道他的底细,连甘宁也有所耳闻。

徐庶呵呵一笑,客气寒暄了几句,既没有否认自己是徐福,但也没有承认,只是感激甘宁及时来援。

这时,刘璟又将廖化拉上来,“这位廖将军也是我的左膀右臂,这次守城立下大功!”

甘宁一下子愣住了,他当然认识这位江夏左王,前年两人还坐在一起谈判划界,廖化挠挠头,脸上露出尴尬之色,两人对望一眼,忽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刘璟这才反应过来,他们俩人应该早就熟悉了,他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倒着实有趣了,江夏的水陆双匪首,同时被自己所用。

众人义气相投,很快便相处融洽,一行人簇拥着刘璟,进了柴桑城。

.......

一场惨烈血腥的柴桑保卫战,虽然是以江东军的撤军而结束,但带给刘璟的胜利美酒却并不甘甜,柴桑守军也同样死伤惨重,尤其是协助守城民夫,两次大战,伤亡近两千人。

胜利的激情之后,笼罩在柴桑城上空的是一片悲戚之声,几乎家家户户都挂出了白幡,哀悼在战争中死去的亲人,抚恤和奖赏的钱粮发放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剩下的木头已全部做成棺木,及时送到每一户阵亡将士的家中。

“璟公子,这家也是!”

刘璟在县丞朱珣的陪同下,正在挨家挨户进行慰问,朱珣是柴桑本地人,也是柴桑第二豪门朱氏家族的嫡长孙,他妻子便是陶利长女。

朱、陶两家互为联姻,互为扶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柴桑有句俗语,‘陶家的船,朱家的牛’,也就是说,朱家土地最多,确实也是如此,柴桑城附近,近三成的土地都是属于朱家。

由于陶家对刘璟的全力支持,朱家也不自然不落后,这次守城大战,朱家拿出了一万五千石粮食,也正因为如此,刘璟对朱家也是另眼相看,让朱珣协助徐庶处理善后事宜。

朱珣指着一座挂着白幡的小院,低声道:“这家姓周,在城外有十亩上田,同时也租种了朱家的三十亩地,我记得他们家有两个儿子,不知道谁阵亡了。”

刘璟点点头,“进去看看!”

朱珣上前去敲门,片刻,门开了,是一名五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眼中泪痕未干,他认识朱珣,顿时吓了一跳,连忙要跪下,“小民不知朱县丞到来,请县丞恕罪!”

朱珣连忙扶起他,指了指刘璟道:“璟公子见你们门头挂有白幡,特来探望。”

听说是璟公子前来探望自己,男子眼中流出了泪水,上前跪倒,泣道:“感谢璟公子的慰藉,保卫家园,犬子虽死无憾!”

刘璟将他扶起,眼睛也有些红了,叹气道:“战斗惨烈,我未能保护好你的儿子,应该是我向你请罪。”

“公子已经尽力,还能在死后来探望他,老汉心中只有感激!”

男子将刘璟让进院子,院子里放着一副新做的棺材,一端放了张供桌,摆放着香蜡纸炷和各种祭品,几个女人和孩子正跪在棺材前哀哀痛哭,旁边还站着一名二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在低声劝说,看得出,阵亡之人是这户人家的次子。

除了一家人,左邻右舍几乎都赶来帮忙,院子里,房间里,到处都是忙碌的人,这时大群人走进了院子,吓得众人纷纷向后躲开,哭泣的女人也被扶到一边,众人默默地望着刘璟,这位在柴桑城已是赫赫有名的璟公子,实际上已成为柴桑新主。

这时,刘璟慢慢走上前,站在棺木前,默默注视着阵亡的年轻士兵,忽然,刘璟竟单膝跪下,向这名士兵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院子里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声。

......

一家一家的慰问,天已经近黄昏了,跟随刘璟一路慰问的朱珣心中颇为惊讶,璟公子竟然给每一个阵亡者下跪,不管是士兵还是民夫,他不管身份,不顾尊卑,向阵亡者表达了最诚挚的敬意。

起初朱珣不理解,但渐渐的,他亲眼看见一户户家属没有怨恨,只有被刘璟诚意的感动,对刘璟的无尽感激,朱珣终于明白了,刘璟是用对死者的尊重和诚意,换来了柴桑人对他的感激和忠诚。

朱珣心中忽然有一种明悟,这位年轻的璟公子或许是一个能成就大业的刘氏子弟。

随着夜幕降临,还有很多人家没有走到,这时,朱珣再也熬不住身体的疲惫,对刘璟道:“公子,按照柴桑的风俗,逝者要在家中呆三天,明天后天还可以再继续慰问家属。”

刘璟看了他一眼,见他满脸疲惫,累得快走不动路了,这才意识到他的疲惫,连忙歉然道:“真是抱歉,让朱县丞跟随我忙碌一天,今天到此为止,明天再继续吧!”

朱珣脸一红,“下官身体不行,让公子失望了。”

“这没什么,其实我也累坏了。”

刘璟呵呵一笑,这时他又想起一事,对朱珣道:“江东军伤亡士兵是怎么处理?”

朱珣连忙道:“刚才我特地去问了,完全按照公子的指示处理,受伤士兵给他们治伤,阵亡者烧化后骨骸装入陶罐,并将他们的身份徽织一并放入陶罐,处理得很尽心。”

刘璟点点头,“明天再请巫师一并给他们度魂。”

“是!下官明天会处理好。”

刘璟又嘱咐他几句,这才调转马头,向陶府而去。

第843章 连夜救人第471章 甘露寺相见(中)第431章 皖水之战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169章 斩马刀第699章 交州统一第889章 凯旋而归第824章 痛击乌桓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729章 世子暗斗第1115章 青州之变(下)第164章 漫天要价第1096章 临危救人第245章 联军抗曹第250章 偷袭南阳第916章 魏吴结盟第294章 兄妹之争第319章 难以抗拒的诱饵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742章 余县伏击第540章 刘备借粮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32章 兴师问罪第733章 荆南危机第917章 贾诩献策第636章 合肥激战(下)第75章 许都之谋第161章 诱兵第899章 殿前议亲第88章 贾文和之计313章 蔡族纷争第908章 岁末搬新宅第1083章 各寻出路(上)第759章 江东风云(三)第540章 刘备借粮第816章 初战匈奴第105章 大恩于陶第1127章 汉魏决战(上)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773章 江东风云(十七)第454章 荆州使者第1039章 邺都大案第620章 全歼氐胡第269章 得失之间第17章 礼尚往来第372章 狭路相逢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324章 附加条件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510章 刘璋之死第185章 战火再燃第718章 姜氏父子第18章 又见蔡夫人第276章 损兵折将第766章 江东风云(十)第345章 初为人父第723章 迎头痛击(下)第781章 江东风云(二十五)第300章 饮马汉水第1072章 再访隆中第816章 初战匈奴第810章 斥候风波第1029章 大堂对质第901章 突袭居延第110章 黄府家宴第865章 以身报国第124章 谁给谁下马威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575章 危急关头第828章 左丹的野望第587章 夷蛮之兵第857章 重重包围第844章 孙权遇刺第1043章 小心掩饰第1093章 腹地插桩第992章 最后通牒第423章 夜谋巴蜀第34章 围剿乱贼第456章 急于求和第1053章 欲速不达第757章 江东风云(一)第417章 偷袭柴桑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349章 居高临下第998章 折戟姑臧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162章 将计就计第577章 危局反击(中)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780章 江东风云(二十四)第557章 走投无路(下)第231章 来历不明的道士第892章 心有灵犀第1096章 临危救人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1051章 难容政敌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534章 汉中风云(四)第871章 两路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