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路遇贤才

“当然可以,长史请进!”孙权尽管有些头痛,但还是把张昭请了进来。

张昭进了房间,众人起身见礼,又各自坐下,张昭开门见山道:“和刘璟结盟,只会养虎为患,此人本来就有野心,一旦击败曹军,势力大涨,必成江东劲敌,不如早图之,我们也不必出兵,可挑拨襄阳从西面夹攻江夏,蔡瑁此人目光短浅且和刘璟有仇,我们再许以重利,他必然会同意,等他们三家俱疲,我们再坐收渔利。”

程普是河北人,向来不服张昭为北派领袖,但这次他们不谋而合,走到了一起,张昭话音刚落,程普便应和道:“张长史说得极有道理,刘璟狼子野心,是江东第一大敌,我建议,不如趁他这次来东吴,杀了此人,以绝后患!”

周瑜见孙权有犹豫之色,并没有立刻反对,他起身向孙权行一礼道:“刘璟恪守承诺,三年内未向东扩兵一步,这次是主公亲自担保,若主公背信杀之,必失信于天下,何以图谋天下,建不世帝业?”

不等孙权开口,旁边张昭笑了起来,“其实也不用杀他,留他在江东做客数年,以尽地主之谊,这是美事,有何不可?”

就在这时,门口有侍卫禀报,“启禀主公,鲁副都督有急信送来!”

孙权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忽然听说鲁肃有急信送来,他连忙道:“把信呈上来!”

一名侍卫快步走进,将鲁肃的急信呈给孙权,孙权打开信匆匆看了一遍,脸色露出愕然之色。

旁边几人都在注视孙权的表情,见孙权表情惊讶,程普忍不住问道:“主公,出了什么事?”

孙权放下信,沉思片刻道:“曹操派荀彧出使江夏,刘璟态度暧昧。”

程普大怒,“主公,他既然要降曹,必须及早铲除,越快越好!”

这一次张昭没有应和程普,他也意识到事情不妙,如果曹操再入局,形势就复杂了,他陷入了沉思,久久不语。

周瑜微微笑道:“曹操派使者来江夏,必然是为曹洪、李典之事,没有什么大问题。”

“可是曹操派的是荀彧,公瑾不觉得问题有点严重吗?”孙权心中有些担忧,曹操居然派荀彧来,可见曹操对江夏的重视。

“主公不必担心,曹操虽有心让刘璟投降,但刘璟未必愿意,现在刘璟出发了吗?”

孙权点点头,“信中说,他们已到了芜湖。”

......

和刘备不同,刘璟来东吴是走水路,他只带了十几艘五百石的小型战船,从芜湖口进入溧水,沿溧水东行。

溧水也叫中水,是一条中等河流,流经太湖以西的丘陵地区,在东吴大规模疏通江南河道之前,溧水便是沟通太湖和长江的唯一通道,货运繁忙,是江南地区一条重要的黄金水道。

直到建安十四年,孙权下令迁都京口及建业,组织大量民夫疏通了水网密集的江南众多河流,使得长江到东吴以及会稽有了新的水道,溧水的航运价值才渐渐衰落。

这天傍晚,船队抵达了溧阳县,溧阳县顾名思义,就是溧水北岸的县城,因溧水的航运兴盛而兴起,同时又因溧水航运的衰落而没落。

溧水河道狭窄,船只众多,船队行驶很慢,但两岸的美景却令人赞叹不已,这次刘璟去江东没有带徐庶或者贾诩,只带了李孚同行,

李孚在邺城的卓越表现令刘璟赞叹,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人才,富有急智而不拘于小节,有他在,在江东遇到危险时,他也能出谋划策。

船舱里,刘璟正和李孚喝茶闲谈,李孚自从邺城回来后,便已经默认了刘璟这个主公,他已意识到袁氏必亡,留在江夏或许是他最好的抉择。

心中有了归属,自然也有了为人臣的关切,他有点担心这次东吴之行,“公子,我担心孙权会不会软禁公子,趁机攻打江夏,收江夏于囊中,此次东吴之行,公子是否有点冒险了。”

联合江东抗曹,是刘璟的中兴大计,早在数年前他就有这个想法,虽然历史上有赤壁大战,但历史因他刘璟的出现而偏离,他有点担心,历史会不会再按原来的轨迹走。

尽管有一些担心,但刘璟相信大势不会变,曹操平定北方,南下是必然,江东为了自保,联合荆州抗曹也是必然。

但一些细节可能会改变,比如主战场不在赤壁,或者曹操因刘表之死而提前南下,细节刘璟把握不住,但大势他一定要抓住。

刘璟喝了口茶笑道:“如果没有文和之计,确实有这个可能,但文和计出,孙权就会有顾虑了,他若敢软禁我或者杀我,江夏必投降曹操,将给江东致命一击,孙权也是雄才大略之人,不会因小失大。”

“虽然孙权不会,但难保他的臣下胡作非为,公子还是小心一点好。”

刘璟点点头,“确实要小心为妙。”

这时,船只停了下来,刘璟探头向窗外望去,只见前方有一艘小船,船夫在和自己的士兵说着什么,从小船内钻出一名年轻文士,年约二十岁,穿一件青色儒袍,头戴平巾,仪态轩昂,气度不凡。

一名士兵奔来禀报,“启禀公子,前面有一个年轻文士求见公子,说已经等候公子多日了。”

刘璟有了兴趣,便走出船舱,慢慢来到船头,一眼看见了年轻公子,刘璟微微笑道:“这位士子找我有事吗?”

年轻公子看见了刘璟,连忙上前躬身施礼,“小生零陵蒋琬,已在此等候璟公子多日了。”

旁边李孚笑了起来,“你就是刘敏表兄蒋公琰吗?”

“小生正是!”

刘璟没想到居然是蒋琬,他心中有些惊讶,他当然知道蒋琬,刘先、刘敏和周不疑都先后向自己推荐蒋琬,据说此人是荆州三神童之一,才学出众,见识高明。

为此刘璟还派人去零陵找他,却得知他出去游历了,却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他。

刘璟连忙笑道:“原来阁下就是蒋公琰,刘璟久闻大名了,能否请上传一叙?”

蒋琬是刘敏的姑表兄,从小和周不疑、刘敏一起跟随刘先读书,三人交情极好,被称为零陵三少杰,蒋琬、周不疑和马谡还被誉为荆州三神童,声名卓著。

后来周不疑和刘敏去了鹿门书院继续求学,而蒋琬却不想受书院束缚,出门游历,到各地寻师求学,他在江东游学已半年,不久前听说刘璟将至,便专程来溧阳县等候。

蒋琬欣然上了船,跟刘璟进船舱坐下,刘璟给他倒了一碗凉茶,笑问道:“公琰兄怎么会在溧阳?”

蒋琬微微一笑,“我其实是在东吴跟随元叹公读书,前些天听他说公子已来江东,便一路赶来,前天到达溧阳县,就在这里等候。”

元叹公也就是孙权手下谋臣顾雍,是蔡邕之徒,才华卓著,为人极为正直,蒋琬跟随他读书三个月,算是半师半友。

刘璟点点头,又道:“刘公之事,公琰知否?”

刘先虽只是蒋琬远亲,但蒋琬从小跟刘先读书,刘先是他事实上的师尊,感情极深,刘先被蔡瑁所害之事蒋琬也听说了。

蒋琬目光黯然,默默点了点头。

刘璟安慰他几句,便问道:“公琰兄来找刘璟,可有什么赐教?”

“赐教不敢,只是想给公子说一说东吴内部局势,让公子心里有数。”

刘璟和李孚对望一眼,他刚才还在说到此事,没想到蒋琬便来报信了,两人精神一振,刘璟笑道:“公琰之言如甘霖,璟愿洗耳恭听!”

蒋琬缓缓道:“周瑜力主联合江夏抗曹,但张昭和程普却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和公子联合是养虎为患,主张联合江陵和襄阳先灭江夏,现在双方意见分歧很大,而且张昭和程普的方案得到大多数文臣支持。”

旁边李孚接口道:“公琰是从顾公那里得到消息吗?”

蒋琬摇摇头,“元叹公惜言如金,什么都不会说,我和张昭次子张休有交情,是听他酒后所言。”

刘璟一直在沉思,这时他问道:“那孙权是什么态度?”

“据说孙权的态度模棱两可,始终不表态。”

说到这,蒋琬低声道:“我还听说张昭提议软禁公子,然后派兵攻打江夏,我建议公子不要去东吴,若江东有诚意,就让他们来武昌谈判。”

蒋琬的建议让李孚很赞成,他也劝道:“不如公子回柴桑,在彭泽和江东谈判!”

刘璟负手走了几步,沉思良久方道:“现在已是傍晚,命令暂时停船过夜,明早再出发!”

第919章 调兵遣将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1014章 江东困局第997章 贵霜骑兵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251章 再袭粮道第64章 趁夜杀人第181章 黄祖之死第217章 不择手段第1026章 吴郡之战(下)第953章 高台攻守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择第423章 夜谋巴蜀第154章 需要做一个彻底了断第649章 家有小女第103章 关键证人第418章 下雉危机第101章 积极营救第900章 劝降陈群第600章 夜夺历城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130章 陶家的礼物第114章 下马威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232章 出兵反击第481章 族兄刘琏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610章 血战西城(下)第540章 刘备借粮第192章 彭泽夜话第1052章 旁敲侧击第999章 收复武威第357章 蕲春风云(五)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1050章 升职风波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722章 迎头痛击(上)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65章 请君入瓮第105章 大恩于陶第873章 勇猛激战第539章 返回襄阳第607章 木牛为饵第118章 第一次箭试第398章 再见司马懿第752章 将帅矛盾第214章 人心难测(上)第771章 江东风云(十五)第651章 出兵合肥第825章 夜攻乌桓第32章 兴师问罪第1078章 远到之客第442章 柴桑突围(下)第326章 安陆危机第14章 初入刘府第766章 江东风云(十)第997章 贵霜骑兵第577章 危局反击(中)第352章 贾诩会司马第429章 乱中寻机第25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868章 困兽之斗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495章 再见刘琦308章 激战隆中第1067章 叶城事件第1038章 归途论战第517章 迎头痛击第341章 血战当阳第1093章 腹地插桩第707章 全面被动第853章 雍县军议第375章 周瑜的尴尬第751章 三方角力(下)第547章 巡视汉中第364章 云梦之路第546章 蜀道行军第921章 满城搜捕第735章 出使汉军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1036章 江东末路(下)第681章 引发不发第816章 初战匈奴第597章 尚香归来第293章 厉害杀招第416章 战略要地第707章 全面被动第701章 家事风波第622章 襄阳危机上第805章 视察长安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1090章 惊天剧变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29章 刘备的深意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511章 益州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