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救不救圣人?

下诏狱啊,三年,虽然王阳明没死,但是也染了不少病。

而王明阳的身体也一直不好,所以活了五十多岁就死了。

可他将会成为一个圣人,圣人就活五十多岁,有点可惜。

李昭看着杨厚照桌上的折子,正是赵瑾拿来给杨厚照看得,也正是王阳明骂杨厚照的那个,她神色变得犹豫起来。

这时候杨厚照消食还没回来,秦姑姑在一旁端茶倒水,见娘娘发呆,问道:“娘娘,您怎么了?”

李昭抬头问道:“你听过王守仁这个人的名字吗?”

秦姑姑道:“格竹子的那位?娶媳妇忘了洞房的那位?”

因为理学说存天理去人欲,格物致知,也就是天理在哪里?天理和人欲怎么分,朱熹说你要格物才能知道道理,而你家的拉地的牛有它的道理,一块砖有他的道理,反正什么东西都有道理,但是得格,格就是悟。

王守仁一开始是理学门徒,所以听了朱先生的话,就想知道自己家门前的竹子有什么道理,蹲在那里一直看,好几天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就一直看,后来的结果很明显,格竹子的道理他懂了,就是不能格,人会晕倒,可能死人,但是竹子有什么道理,他没格出来。

这件事一时间成为大家的笑话。

至于忘了洞房这件事。

王阳明结婚是在外地,结婚那天出去走,在庙里遇见了个和尚,他本身就是一个特别愿意思考、又参学悟道这么一个人,就和大师特别投机,聊啊聊,从人生理想到诗词歌赋,反正特别投机,就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是干啥来的了。

直到大师问道:“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啊,你干什么来了?”

王阳明一拍脑门,我是来娶媳妇的,洞房还没入,天都亮了。

秦姑姑都听说了这两件事,她可是后宫的人啊,李昭:“……”

“想不到这么有名,您真知道?”

秦姑姑笑道:“可能除了咱们万岁爷,再没这么特别的人了吧?听老公公们说过。”

那确实,杨厚照也是奇葩,跟王阳明比,人家是奇葩但是人家成了圣人了,杨厚照只成了昏君。

但话说回来,王阳明就是杨厚照的手下,是在他管理的朝廷中,王阳明大放异彩,成为一代圣人,这不也是一种骄傲吗?

说明照照还是很开明的,不限制人的思想。

心学是早就有的,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他的徒弟是两兄弟,程颐和程颢。

两兄弟虽然一个师父,但性格完全不同,程颐刻板,程颢潇洒,所以程颐的学说是理学,继承人是朱熹。

程颢的学说是心学初始,继承人是陆九渊,从此分了派了。

本朝理学是官方保护学说,其他思想就是邪门歪道,太祖和成祖都不准别的思想出现,要打压呢,杨厚照就不约束人。

但是现在不是高兴的时候,因为这个王圣人敢写这样的奏折,折子都到这了,显然杨厚照要看,圣人会捅马蜂窝要入牢狱了,救不救?

李昭又问秦姑姑:“你说我把这个折子藏起来怎么样?”

秦姑姑瞪大眼睛,平时皇后跟皇上说正事也就算了,藏折子,那可真是干政了。

李昭看着她呵呵笑:“不行哈?”

但是赵瑾这个家伙,说是投靠她,打压谁都不跟她说,她已经警告他好几次了,还是要把折子偷偷塞给杨厚照。

真是,怎么办?

秦姑姑见娘娘神色很犹豫,问道:“娘娘,您认得这个王大人?想救了他啊。”

想,非常想,因为她也非常痛恨理学,历史上王阳明的思想虽然广为传播,但是还不是官方思想,她想把这件事争取下,这样人们就不用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狗屁话折磨。

再一个,王阳明对这个国家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

王阳明从这之后的人生轨迹:牢狱三年,三年后,杨厚照将他赦免,但是被贬外放,发配道贵州龙场;

在龙场呆了几年后,在一个山洞中悟道,然后开始以老师的身份给当地学子和人们讲授心学,渐渐名气大涨,被兵部尚书王琼赏识,一路从县令直升,坐到了都察院高级长官左佥都御使,奉命巡抚江西南都,然后就顺便帮杨厚照平了一次反。

——杨厚照的远方侄子、比杨厚照大十多岁、宁王杨晨豪,以为杨厚照是草包昏君,所以造反,就是这次叛乱。

那就救吗?

李昭想了想,又把折子放回去。

秦姑姑问道:“不救了吗?”

是不应该救。

一个人的成功,其实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王阳明是坐过牢,还被发配毒瘴丛生之地,但是不管是监狱还是龙场,那里虽然清苦,可是没有纷杂的世俗干扰,做学问是非常存粹也是有大量时间的。

王阳明在牢狱里呆了三年,跟司马迁一个脾气,虽然坐牢,但是求学的态度不改,一直悟道看书,其实也没耽误正事。

如果改变了这个人的生命轨迹,他还能悟道吗?

没有监狱潜心学习三年,他还能悟道吗?

没有龙场发配,他还能悟道吗?

没有这些挫折,他还能成为圣人吗?

圣人的生命轨迹跟别人不一样,好像是不能动的,万一给破坏了怎么办。

而且王阳明就算没有他也死不了,因为还有张永。

李昭之所以喜欢张永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王阳明的生命轨迹中,张永一直担当王明阳的保护着形象。

王阳明被发配的时候,赵瑾派人暗杀过王阳明,是张永通风报信的。

王阳明在外面打仗,不管是之前还是胜利之后,张永在朝廷内部都出了不少力。

有张永在,王阳明安全,而她如果动了这个折子,那圣人的生命轨迹可都会变了。

还是交给张永吧。

李昭轻松一笑,道:“本宫不管这事了。”

说完,有觉得不舍,把折子又拿起来。

秦姑姑问道:“不管了怎么还看?”

李昭看着上面的字迹,真是爱不释手,这要是在现代,她有王阳明的亲笔奏折,还是那本很出名的弹劾杨厚照的,她是不是就发大财了?

发财还是小事,她不会卖的,因为她也是王阳明的拥趸。

可惜不能藏起来。

第二百七十九章 找一个大夫第四百零七章 百官哭城门第一百三十一 册封(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迎亲(五)第八百二十四章 觉远的心结第五十二章 变数(一)第二百九十章 刘健出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七百二十三章 灵魂拷问,爹呢?!第二百五十一章 打探消息第四百五十四章 杨厚照偷偷喝药第四百四十六章 吴氏入宫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婚的早上(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皇帝也有预谋第一百三十一 册封(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母女一个牢房第一百二十九章 上轿(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娘娘比赵公公自己还了解他第八百一十一章 找可疑人第二百七十六章 挑大夫第二十八章 禁足(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着急的皇帝(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照照的回信第三百一十二章 救不救圣人?第四十四章 陷害(二)第四十一章 储秀宫(三)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成玉拒绝婚事第七百零一章 相思病第七百五十七章 传太医第四百零一章 喜欢花草间第五百九十一章 娘娘出来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太后两面三刀第七十二章 求婚第六百九十章 生了皇子第四百一十章 皇后的战绩第四百零九章 皇后要和首辅打官司第一百三十九章 礼成、准备打持久战第四百六十四章 内忧外患第一百三十二 册封(二)第二百四十章 捉奸(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迎亲(五)第八百二十一章 薛立斋还没来第八百六十五章 君子报仇不声不响第五百六十五章 说分手第二百七十四章 找同盟第二十七章 禁足(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作之合六百八十六章 厮杀已经开始第二百七十七章 家谱第五百零七章 田美娘让光棍找李昭提亲第二百八十五章 皇后的责任感第四百二十八章 韩太太赶儿媳第七百一十九章 宠妾惨案第五百八十六章 还是选择你第一百六十九章 二雪前耻(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他是不是他?第二百零一章 小日子到了(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岳父请做鸡腿第四百七十六章 太后又败北第四百零七章 百官哭城门第七百一十四章 揣测圣意第八百四十二章 谋反的几个方法第三百四十七 另类的回击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日子到了(二)第二百零四章 等待那个时机(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扬眉吐气第一百九十七章 小日子到了(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雪耻行动进行中(五)第六百七十八章 隐隐的担忧第七百四十一章老实巴交的爹第二百三十五章 龙争虎斗——暗度陈仓(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部失控(一)第八百三十一章 想那只猫第五百八十章 相互“伤害”第七百五十五章 太后有新招第二百九十章 刘健出城第一百一十九 皇上晚上来访(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杨厚照不光彩的过去(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韩太太又要退亲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制造邂逅第四百七十章 要小皇帝还是要尊严?第一百一是一章 警觉(一)第八百三十四章 似曾相识?!第五百九十六章 离家出走第六百二十六章 杨厚照下套第二百八十三章 被人骗了的女人一百三十三章 册封(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个孕妇第二百七十章 马小贞认罪第八百五十四章 想献计献策第六百一十五章 又是上辈子的缘分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四回合(四)第四百零三章 税改之争第一章 退亲(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县令倒霉第一百七十八章 杨厚照不光彩的过去(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黄雀在后(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搬家第五百四十八章 怎么再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