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后朝首辅

好一场生命的大和谐。

杨厚照满足之后懒懒的,让更懒懒的媳妇趴在自己身上不动。

李昭觉得这是个好时候,听着老公的心跳,问道:“杨大爷,您是不是有别的入阁人选啊?”

杨厚照脱口道:“是啊。”

说完觉得不对,抬起李昭的头:“你怎么看出来的?”

李昭嗔怪道:“万岁爷有什么话都不跟我说,今后不跟你好了。”

杨厚照道:“那我跟你好。”

他还耍上贫嘴了,李昭手指抚摸过杨厚照轮廓好看的嘴唇,道:“厚照,这是大事,万一上来的人总是约束咱们两个怎么办?你得告诉我是谁。”

哎呦,还好刚完事,不然厚照两个字真是让人心猿意马。

杨厚照看李昭眸子故意勾的很魅惑,道:“小妖精,朕是栽在你的手上了。”

李昭道:“那您说不说?人家担心着急。”

杨厚照呵呵一笑,让她躺在身边。

然后轻轻拍着她的肚子道:“朕选的人,怎么会难为咱们呢?这个人啊,还是咱们的媒人,咱们成亲的时候他出过力,这才是对朕好的人。”

李昭脑子中有什么东西闪过,但是就抓不住。

“到底谁啊?”

杨厚照道:“他叫张璁,是礼部的一个观政。”

李昭蹙眉:“谁?”

杨厚照听李昭变了声调,好似对他说的人很感兴趣,坐直了道:“张璁,阿昭认识?”

李昭摇摇头。

她不是认识。

而是听说过。

这观政不是什么实职,是官员等待分配的一种过渡。

张璁这个人现在在这个过渡的位置,做了三年,因为他人缘太不好了,上级都看不上他,就不给他分配。

说起张璁,就不得不再次提到杨厚照的结局。

杨厚照英年早逝,又没孩子,杨廷和那时候已经是首辅了,便选了杨厚照的叔父的儿子,也就是杨厚照的堂弟,兴献王杨厚立为皇帝。

这张璁,是杨厚的第二任首辅。

为什么提到杨厚呢?张璁的上位史,就是他的履历,都和杨厚有关系。

概括起来几句话。

第一,中举人二十多年都未中进士,所以跟不进士不翰林、不翰林不入阁的内阁阁老们比张璁学习不怎么好。

第二,也不知道是第七次,还是第八次,或者第九次落榜之后,张璁打算去以举人的身份去吏部要个小官做,这时候碰到了一个会算命的都察院监察御史,让他再考一次,说这次一定能中,将来还能入阁拜相,张璁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去考了,中了。所以这人比较迷信,但是迷信为他带来了好运。

第三,张璁因为礼部没有给他安排正经工作,所以每天只能看周礼,尤其是对父母名分问题研究的特别透彻即使工作不好也一直学习,这个很难能可贵。

于是杨厚璁进京之后,张璁就有了用武之地。

杨厚进京之后要为自己的亲生父母册封带有皇字的封号,但是杨廷和认为杨厚是接替了杨厚照的皇位,属于过继,所以应该叫宪宗为父亲,死去的兴献王不能称“皇”,所以不能册封。

这下当皇帝爹还没了?杨厚璁不干。

于是皇帝和内阁首辅就展开了要么我走,要么你走的权利争夺战。

张璁正好对父母名分有研究,所以为杨厚正名,赶走了杨廷和,从此平步青云了。

所以,他应该是杨厚的红人啊,应该杨厚照死了之后才能上位,杨厚照今年十八,还有十五六年呢,怎么现在杨厚照就想让他入阁?

李昭突然间想起来了,成亲之前,杨厚照就跟他说过礼部一个“观政”很和他心意,当时她脑中一闪而过,就没管。

确实,父母名分都能总结的那么清楚,一个皇帝的婚礼人家不是小菜一碟。

可是这回事大了,因为这和历史相差太多。

到底怎么回事?

见李昭蹙眉不说话,杨厚照突然道:“阿昭,你又走神了,想什么呢?”

这张璁不是什么好人,因为他学习不好,久考不中,中了之后又久久没得分配,所以他对学习好的人都记了仇,他排除异己,属于势利小人那一类。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是,君子可共赢,李阳东杨廷和等政治家,也揽权,但是人家不会要求皇上只宠我一个,而是广开言路,提拔有能力的人。

这是君子。

张璁赵瑾之流为什么可恨?

因为他们会要求皇上只宠我一个,一人独大,然后怕被取代没有安全感,就打压贤能,这对王朝的发展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还有两点不能让张璁入阁,因为历史上张璁战胜了杨廷和,杨廷和为什么要和杨厚争夺兴献王的名份,一个是为了掌权,一个应该是因为可惜杨厚照英年早逝,那是他的学生,没有后人,皇位被别人占了,别人死去的爹还得和学生的父亲平起平坐,不甘心。

再一个,张璁是杨厚的人,为什么会提前有入阁的机会?太诡异了。

听了杨厚照的问话,李昭肃然看着他:“万岁爷,我不喜欢这个人。”

“为什么啊?你认识他?他哪里得罪你了?”

李昭这回真找不到借口了,摇摇头。

杨厚照语重心长的道:“咱们能成亲,他出了很多力,让那些老头子哑口无言,朕都隐约的给他递过话了,会提拔他,岂能君无戏言?”

李昭蹙眉:“可是我就是不喜欢他啊。”

杨厚照咬着李昭的耳朵道:“阿昭你可不许这样,这不是无理取闹呢吗?这是朝政大事。”

可是他当做了人情。

李昭却无言以对,这次人家变有原则的人了,说好的吕布不见了。

杨厚照伸手扣下旺仔:“半夜了,不说了,睡觉。”

****

第二日杨厚照要参加经筵。

正好李昭可以肆无忌惮的和秦姑姑商量事。

李昭问秦姑姑:“你说有什么方法,打消万岁爷要让张璁入阁的念头呢?”

秦姑姑倒着茶水道:“娘娘,您为什么这么不喜欢这位大人啊?”

跟谁说这位大人是小人别人都不会信的,因为他还没上位,但是她未卜先知。

八百二十八章 有人认识,有人不认识第六百八十五章 帝后老实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辅臣不同的政治理念第七百一十六章 决定动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小皇帝也有苦恼的问题第六百九十八章 见不到面第二百七十九章 找一个大夫第八百六十三章 最重要的人第四百二十章 小皇帝见情敌第二百五十八章 被吴氏看见了第四十五章 陷害(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庄王好委屈第六百零六章 秦姑姑的婆家第四百二十章 小皇帝见情敌第五十五章 变数(四)第五百零三章 收服阁老第五十一章 孰是孰非(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内忧外患第八百二十三章 表哥,要用你的美色第五百四十八章 怎么再见面?第五百三十二章 田美娘的美人计第二百七十章 早朝致仕第五百三十一章 田娃被抓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迎亲(五)第一百零四章 找上门(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上护妻战(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面子也得要第六百一十九章 太后的要求第五百四十八章 怎么再见面?第四百六十三章 太后提出交换条件第二百七十九章 找一个大夫第八百四十一 三步棋第六十四章 填土(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家里进贼第二百零二章 墙角挖不动(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只皇上没有鸡腿吃第一百二十六章 迎亲(七)第一百七十七章 婆媳关系的确立(五)第七百三十五章 二姨的借条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昭想和杨厚照分道扬镳第六百八十五章 帝后老实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刘大海的嫌疑第三百八十六章 床头打架床尾和第五百八十五章 要不要让他们相见第五十一章 孰是孰非(四)第三百六十章 各自反省第一百零二章 找上门(一)第五百零九章 杨大爷回来了第八十六章 第二回合(一)第九十八章 出宫前(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捉奸第二百七十九章 找一个大夫第一百六十七章 雪耻失败第四百二十四章 杨夫人出城第六百八十七 申懿王的后院第七百零七章 奴才造反!第八百五十四章 想献计献策第四百五十七章 出个绝招讨好岳父第四百章 一切尽在掌握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皇帝想妻子第一百三十一 册封(一)第三十三章 夜访(四)第一百零五章 找上门(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支海军是十分必要有的第六百七十三章 在说与不说的边缘试探第六百八十九章 进产房第四百四十四章 太后邀请吴氏赴宴第四百四十七章 吴氏可不怕皇后第七十一章 把自己埋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小皇帝不配合(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湘平进庙第二百七十八章 找个机会离场第八百三十七章 找出毒药第一百章 出宫(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指证(一)第三百零三章 谁才是皇上的最爱?第三百五十三章 万岁爷被“金莲”吓到了第六百零三章 套路照照第七百四十一章老实巴交的爹第四百九十五 帝后挨打第三百二十七章 韩澈成亲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过是跳梁小丑第七百一十五章 放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李君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贞洁牌坊第五百零九章 杨大爷回来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杨厚照不光彩的过去(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正题第八百六十章 确认过骂声,是太后第五百二十九章 刘大海的嫌疑第三百六十七章 娘娘比赵公公自己还了解他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作之合第七百一十一章 证据呢?!第三百六十章 各自反省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见不平第六百零一章 谈崩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夫妻心结第二百八十七章 王聘婷离宫(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指证(一)八百二十九章 手刃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