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先造两艘船

李阳东有图纸这句话也同样振奋了杨厚照。

杨廷和想了想,又提出一个问题:“图纸有了,就能造船了吗?还有兵呢?”

杨厚照:“……”

他用幽怨的目光看着自己的老师,这个老师是专门给他拆台的吧?

杨廷和:“……”

他渐渐抬起了头,真的不是他要拆台,是国家真的没有钱啊。

李阳东这时道:“皇上,欲速则不达,但是已经有了目标就好说了,容臣等从长计议。”

这次没有一口回绝,而且看李阳东认真的样子,杨厚照相信自己已经说到他的内心深处了。

这个“神童”他是要做点什么的人。

杨厚照点点头:“早些决议出来。”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差钱。

税改刚刚开始,钱还没收上来呢。

但是杨厚照年初要修建行宫,不是拨款了二十万两银子?

李昭记得那银子,等杨厚照回来的时候说没谈成,差钱,她就提到了那二十万两银子。

不修行宫来增加国防,皇帝如果能如此为国家着想,不愁国家不强。

杨厚照现在不修新房子了,所以对那些钱也没什么留恋的。

他盘算一下:“可是二十万两银子,能制造几艘船啊?”

这个物价李昭不会算。

她只知道郑和传记的记载中,宝船个头很大。

但是她也知道,历史写的很明白,宝船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宣扬国威用的,大,花费巨大,当年税收可能全部花在船上了,所以才让后来人对航海深恶痛绝,因为那是要花钱的,大把大把的钱啊。

所以到底船要花费多少,还要加上那些宝贝,只算船的话,就算不出来。

而要建造的海军军舰,个头上肯定不能输给宝船,要建造成“古老版海上航母”

航母建造完还要计算能容得下多少个小船。

如果船上没有先进的炮弹鱼雷武器也不行。

这些王朝暂时都在落后,但是可以弥补,三大营现在就有在葡萄牙人手里买来或者缴获的炮弹子母铳。

不过也是因为太花钱,造的少,再加上工匠地位低,也没人愿意研究,技术和图纸可能都要烂了,能捡起来,还是要钱……

也就是什么都能成,但是关键就是钱。

这么一算,二十万两能造出装备先进的航母船,一艘两艘就差不多了,有点少。

杨厚照或者说王朝的帝王,自诩地大物博,最喜欢讲究的就是排场,你让他建立个军队只有两条船,这不是打他的脸。

杨厚照听了李昭算的账目,坐在书桌后蹙起眉头,道:“不然不建,就两条船,我泱泱大国这么大,天朝上国,就建造两条船?搁置吧。”

如果现在搁置了,恐怕历史的老路要重演。

李昭道:“万岁爷,积少成多积水成渊啊,初建虽少,可是是开始,如果一直不建,那么以后成百上千的军舰就真的是泡影了。”

杨厚照还是蹙眉不说话。

李昭走到他身后,从后面抱着他,道:“万岁爷,人的敌人不是别人,就是自己,国家也一样,您是国家的掌舵人,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家底。

两条船不可耻,明知道没钱却不敢面对才可怕。

再说,国库没钱,丢脸的并不是皇上您啊?

那些满朝文武和特权贵族比您还丢脸呢。”

因为国家也是他们的,皇上过的好不好,都是他们的脸面。

妻子温柔的身体让杨厚照愤恨又无力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明朗,他回头看着李昭笑道:“朕明白了,那暂时就建两条船,而且朕还要昭告天下。”

****

布政司的皇榜一下来,各个公卿之家和重臣书房都在议论一件事。

就是建立海军有没有必要,只有两艘船,丢不丢人?

先说有没有必要,京城贵族怎么会关心沿海人民的疾苦,有人就骂皇上是没钱还要瞎折腾。

“把海域一关,倭寇一年能来几次?

倭寇只抢海域附近的钱财,抢完了就回去了,又不会来中原,说到底是个跳梁小丑,有必要专门建立一支海军跟跳梁小丑打?”

可是也有来自沿海的官员或者有着悲天悯人胸怀的善良人士:“如果这样的跳梁小丑国家都收拾不了?那反而是更可悲的。

而且沿海人民不是王朝的子民?都是中国人……”

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众说纷纭。

再说两艘船丢不丢人?

国家那么多大,就两艘船,当然丢人,但是让皇上只能建造两艘船的人,更丢人。

于是有志之士开始为海军募捐,还真凑了几万两银子出来。

钱是少了些,但是有这募捐,起码海军还没建立起来,名声已经大了,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这让杨厚照明白一件事,干正经事不怕困难多,就怕眼高手低不去干,他现在对这支军队的成功充满信心。

把银子全部都交给兵部和工部,造船造武器,募兵招帅一个都不能少。

比起开头的艰辛但也干劲十足,后面沿海人民对军队的支持才是让杨厚照意外的。

募兵的时候沿海人民听闻皇上要保护他们的家园,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商人闻到了“利益的味道”,也心甘情愿花了不少钱。

只为了支持建立海军,只为了支持解除海禁,只是希望国家富强昌盛。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政令刚下,质疑的声音还是很多。

京城有“四水镇”之说,东南泡子河,西南太平湖,东北后海,西北积水潭,各据一隅,而以积水潭最为有名,因为有座古刹叫净业寺,所以又名净业湖。

净业湖虽是洗马的地方,但北通玉泉,南达三海,源头活泼,所以湖水澄净,夏天不生蚊蚋。

沿湖长柳披拂,湖中红白荷花,一望无际,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有钱的内监,多在沿湖构筑别业,最有名的一座是弘治年间,势倾一时的大珰李广所建,还造了一座桥就名李广桥。

在李广桥之前有座座别院,其实是各地藩王的自留院,藩王无奉召不得离开封地,但是偶尔年节会进京,所以在京城都有住处。

皇帝为了不给藩王在提供院子,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买房了。

别院的第二家中,此时那昏暗的客厅,正在进行一番对话。

第三百五十一章 杨宸濠妻子告状第六十六章 填土(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小皇帝想妻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雪前耻(三)第一章 退亲(一)第五十三章 变数(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刘天仙第九十六章 出宫前(一)第一百二十七 迎亲(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传证人第九十三章 说婚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祸水东引第二百三十六章 黄雀在后(一)第三十五章 入宫前(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吴氏被人接走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指证(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皇上知道人来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揭穿马小贞身份第七百三十章 邀赏第四百五十六章 只皇上没有鸡腿吃第六百九十一章 看孩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捉奸第五百六十八章 李昭要去见照照第一百八十八章 神秘女人(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万岁爷的“新欢”第四百零一章 喜欢花草间第四百零九章 皇后要和首辅打官司第二百二十章 小黄雀碰到了大难题(一)第八百五十八章 皇后的态度第四十章 储秀宫(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杀了人第二百二十章 小黄雀碰到了大难题(一)第三百一十章 皇后好像不简单第五百七十一章 点破身份第八百四十四章 杨家的后院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来求娶一个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后说从前有这样一个昏君第三十五章 入宫前(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薛立斋还没来第七百九十二章 你到底娶不娶我第五百三十三章 制造邂逅第三章 退亲(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个特别的客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皇上要雪耻(四)第八十六章 第二回合(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韩太太哭死也不道歉第一百七十九章 杨厚照不光彩的过去(二)第八百一十六章 孩子让太后偷走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又被识破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孩子是韩澈的第八百四十二章 老天给的暗示第五百二十五章 徐珍珍失踪第五百五十二章 老熟人第三百六十章 各自反省第八百二十七章 美人计第二十七章 禁足(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宁王给皇后的信第八百四十四章 杨家的后院第三百六十八章 当赵瑾遇到李蓉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皇帝也有预谋第七百九十九 随随便便的聘礼第二十章 入选(二)第三百四十五 “豹房”图纸第五百九十七章 李昭病了第二百六十章 只能另辟蹊径第七百章 世子的病第一百八十章 小皇帝不光彩的过去(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证明给你看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许说朕!第四十九章 孰是孰非(二)第六百零三章 套路照照第八百五十八章 谁去?第三百三十八章 当然原谅她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王聘婷离宫(三)第八百章 飞来的箭第三十四章 入宫前(一)第八百五十九章 老搭档第四十六章 陷害(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第三回合(四)第八百六十九章 经济战第五百三十四章 害死徐珍珍的真正凶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弹劾八虎(一)第五十二章 变数(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龙争虎斗——暗度陈仓(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雪耻行动进行中(五)第九十八章 出宫前(三)第八百五十六章 给皇子选老师第四百六十三章 太后提出交换条件第二百八十八章 王聘婷离宫(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套了第八百三十章 你躲还是不躲?!第八百四十八章 孩子是朕的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没有啊!第五百九十章 找上门第五百一十六章 画像不离手的宁王第六百章 找了十个评理的第二百七十章 马小贞认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着急的皇帝(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上护妻战(六)